高中政治必修三复习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1 00:41:03
高中政治必修三复习提纲
x\in+Ir _@Y$R\$R|Z(vjyyfVW__DdeeÆk*Ȉ/_b{s4Vb] j{1<˿_woLЛ:X *l19N }[3a!bxo>+<[)˴o ToUqUVhL&+lxc1c]@eJZRFfנ2>5G읚*3~rYՠW 37-TT 7:Ӗ.et^DSǠ։;+M0C kdWl^iPV&-ӶvQ2sFKG=i::hbO>:ɐitYܺM|מKb -T$x彺w?V:ċ?`b𙨕/g*7F3]aǰW5mF1iaC]a΃2s7!Z{"q9pAXɔUQi!(P#jia?„9.G`1HUlLzB8"NAmZ=mĠRcYue1m;Mx_uuBSнbxYBj''2NR0}?JXZS`*Ȯ=t0? Ϸ8?ma6o1l"vܟJ^M] l;ݯzO5FWyϰ@mѻHYzUW7$u7' Uݦ㡂܎nNy3,rs[\m0^B] {(VC~:3t%=/hFVyM;085giHGG $|_ ҠJ珏Bbք2r"ْMx}g7\;8Aɲ} {pP'v^ڲ&`qKؠFb=کJ'alѮA\>-FWɶ4qS$v.%x+A_7ΦIWnI~xtg "l1:"xfXn6ye86 ޲B뎛t| vˣ*V],m*aTw6dk]5^Ko(,ZBC1q8p/u,9SSSj04Ejm0M0GӖf\cjʠe=rty01-wV$H#6[AZ1!٦ S\-jg'<{eb1xaVcUӅ_?c Ojt ЧOvpJjaqfF̃=բ\;V C.qjo kǡ^UL'䠔`>B`iQkDzN駇ˣ7/j0jnt6'82^ݲv)z֫>7EX,D8kfUPiW4Ӫq;Wtr>~i~b?&x1 wωKb&?(~G7sEO'y\F _A:9}.'N}6Pu:$XuGƆˢbhX_%-yԁ(YXud+WepO| UblO A7CyI&.汸pmɧťH JC^e|=K'$aӫXKD80tGx%c㳉̞mX(I Kv0j7&Ƙ͆pHߪ=QW4! #6& Of1C,j콿@&ˋy&ՠ%nHA<$9\yFCMLm㯆jHFR"^- fj$pi=Y&(RxE捏?N@!fI8"N CdkUS' pt֍9LoG03WLIً W. c!ԏ_ioIb>ҡYă,&\&r G թ1yZ.ʷtI{CuAw<:_x꜉J'82/mÉ%126"m@\ب[ CHg; p.&gS'w㴶ϯ)5rٛ)-fKCɽ[#bwW7swzGљ9!?CJF JkôD^%,@> ˊjHupOs@(:c1w]$^8`Pmv)Լgj([.4Fr5dM ߍS7f2[U[ZoT,߄>m. g&H֤k7>dFЇ1[I'`DzN2fDTQlYaNa2xtRX3?~2`q" <9aF4'O67s (9bBenwIcI>1@" $JKph7:iQjMwdͣӵJZ'Py+"N1`K#2ϲ4`jv Z*GٚƎqh#ۓPЙt%,!fCJneଵ~[ C>jdp,uv|Kșp$,P?h0dtm9YH9x"RȖ:l}v$^k)~1_IVлtEgMu:y 2+d>lJK4ssT3g1GzI_v ?q{sJi"WKi<& 1'4>l*aqIL;Q-r,Hr[yf>':ب$C mdP?۔p_$0lxUnk9#i:!O\<:C;tmul(΋u$Z`P{)Ƒw@XTBέWu&fsi)!<8v8_, 2/j;vFMG1g1үYλZ"'?Ϥ6f0NG|d;Ɠ '}LN]o;|uV/ܴMI^OefjELs5m ~u<_$cfփbwp tүCev=Y3YSW8e'QZ"hѹ" c3$/C r@ nC3JXPzlBnۼo/}+/Lȱ6y%m_~NV.fJgXӠF)pmPC7%KAkY5;M9Xm}{ݣ#U{zuF0 G],[IG\@IyLA")ߪX`)C8|$v *py#(2v'yk(TCi],&uW?uJeZ],?%kRN径JmU(ј9:rHLkZNxTH8ŽT)(Zx(a6tl[𖣬cͿc1<&<. l IDQO [Sl1J!DU c=$| #W!AB˨jY 2D3D; \?\,$8q"̣q\?@-k3l@{kANBUm.T \C7pa4'SXYóżn[qMh#E % 9 gEt*2 +$3N-F<"W込:|$AqDBQ_-U ,~V􎕏^k3=qnj׆1@p8w)f񸤮Kɩ67{(#xfKb7Ba}ib .K e&g'[`Euݽc#5LU@SPB(N!Xr7u (5 J۳j1@hl`4Uk'<-i&>y$bnҀrn׸lf &c@,EN/X=U‘gt ]cTëP떆i]ߪs" ,FK|!zahT&t;*Ntuq*f1Q…^Z('&J4NQnn')u"U0܋Ղ̳UqWp"Il)v>N#TWK_ 廚}IS~Q9I2MU=l fS1x>˴@Pd0TR$*Q90nN0C=8p\βΰ%cnυA*+ 'PUX}ŠdxfOS,]NK0C1\Z5qBY6F(b@ƶuM+.Eo8g Y0303P+N,bmHuB <jv%'KcM _RΆzTjJMMnc v$qV$Nh@#X&,'(1#ؗZ>I ;Qr@||XPDnhLH m1Co +#լϫbbkh0b^$Gr'.'EfFltm~ICqtl2@%!;&RP*+S[-C+ˣ_~n #sޭ*}o WBoU-aA(Y6j2rl2ZM JRRʜ./P brss1õHrRiKDfȵ; (vX'sH֙I45rw}]JoUK|G2RϹ%"^x&)jG홑f4mt7R~vY؇mmj)9#U4WN`)acON8˩qC歏qȨ5{adf1V`U?UYZv cc걺9r/P^23ՀQ~iVH:iO9|-H-P:ϐ7"Gz#xp|tN0Оrp3̱9N ,8LJ%l%K0^X9n>y#"ik n_x$Ћ|7j\H:1S$g#ʛzp8r= ݹ$JuuU>^㒐1ya( Oʵ.&a4Y41YV7uFpyެ2sK9lJx6e9!DD~MFy)ꁂ = D5tRf. qulӧCX!BP*iTkM*\B EEl4\"iUoEf lJ<6fҘ3;0rǚHr/Vwܘ PO22%V{-6|9j(d>a^Q=rN,cc`8K %0غlB>6{=}X~ .A;:J=^߻FNR5HӠ&i|hv?)=Rԥ+6ln_Hq)aHs0&1$̯wl[x|S- ;*Wnx6R>I=`m"Hg_5c->Ep{pBɮL|u(~Ź' $c~$$_#?Rш!!!%/~-f]I ͪ"x<%Qejp~K. g/G6_,0&}/'$UT .ߜ spY>Vs4Y8Iy%ӡJ NkK\`_6{ Le5o|ehoh<[L6`S+eKTu8NHV%X2 pB7^Ȏ1á_ks=V%-ԗ> 2k4rBM`8u  ûb?Js#mQ枀+Rt[j*G;55;֡ ɵpUoE&eBhŌ:h.ȝ&r%Z o<̹ \jdU>}#Ei=<n#*R8i|-t.Y~JGA-lNK0I O4?gWXg\(1%Eg` oļ?JךS渑p?c ?$aĈukۛQ/k}mkE5&USG&aCgн3d]P_

高中政治必修三复习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三复习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三复习提纲
政治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 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7、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 (1) 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 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日益突出.
6、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 (1) 民族节日:
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要保护文化遗产.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7、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8、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9、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3)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10、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1、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文化的继承性
(1) 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 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 (3)传统文艺的继承: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思想的继承 中国传统思想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 (1)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例如:当代信息技术)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五课 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 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6、7、8组合) 6、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 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7、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1)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8、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我国的雕刻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3)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略).
9、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1)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1、什么的中华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勤劳勇敢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4).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3、爱国主义 (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灵魂.
5、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4)、启示与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1、什么是大众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怎样发展大众文化?
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必须做到:
(1)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4)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减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礼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