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阅读题~是关于词语理解的,3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5 08:16:13
帮我找阅读题~是关于词语理解的,3篇,
xn#Y&*j`J_#3ecPU٨(tWLkhԏ)HHZĝ?~+ιf4It5"vs=97+5X^QN?룮 VMݶgNՍ~7kB_~}t_ѽ:[2.*dg}؞oUkaԗM!b57VUL~ӽ}_T0`/d*%UojԤUVi3oF:8uYpjr\ި| ̚;Fu#vsI'Aj5S[|;wj7)Јr^b^ 23zF)׭L&=Po*T˰LWշUоѓ\fηYGUMf9^h洝~'Hk`~heha Q9Not۝A5o~?5_&^40&~&}7+Oz덗/>p5Jt|i_g5ͪ쑎i77IəN;:P.7U?LcK}F&#t0Prvo6 A#^As{`5S>ե 6URh~h5?,WSZ|ŋuR@w.pOe"*{+|Vl(9Z/e5J+)=ִbE};\LhUƴHg"H6۹?m(:4O;Blj&j:vo[WtruyD(iu ;ED*|\O֗/^#Q5%,!˥E:p5R/3;: aDfB$ ֢c盂FQ0T6ooZ hU 1C - 8kZ;5wM\X9jҦff㥽X| ">j< hMmɦ1(s;Sل4~hP'K_BZ ]:_P?ë_!=h׀N"UsiMh:;}h@?mZ;t8KX\f^朓|&DPVd.U/K:4).Խ zc7V#v^y,=Q.F RCj:@ j-脎xs> G৓v=j#]oT鄙/c2_|n~/ bO4Cfҹ7 5&X$">ҥJQ-\6tS!PHE'HtԁJTJ}t]":$T%hE _/Ua# X⠏ѕMh|q!CmR,?DT Z$9@LݩMU/b^j vp>Sc VizF ,\|ܧLL̓ЂZ%*RaCCWsX^nnH6ݠI5'Y-HRkH&`P@;tjcĻY않En۔7ta,`7%Xuæik~}䏛qxiwXxm$ %oc"aBhZxNH}Nʼn띬 zXvT&bm&ُ(=!&NNl [3Dp q-I{Baû]Z5IUfMUv3z?7/}^b\s\cvweBLf06Vc:3~zeoh Tޅ.`A"@Ez53Gzp@ {M}Kn\bBA!,?OO{I'Rj;h4л$F'vgD_o#}5*:sieZ DQjF;mbH}f'*t蛼I h7h$ZjΣI< zDCiH0o*jQ a5?VgV8S'ոbk_o֐t-ܫ1 cA^EH $%ĶX LC"o 6PF0@bX!K!S2NFbY#-[L$삜E ':VcRzt7$Y8{ZR*v﵀*7\k0X,ZM#2mk!@_6xuuvMP[G]gc% YP]$ z'd$+5cNYbU &=o&!Cˀ,ʭF'Ʃ\BN)/c hna6~ ukR-geBg!"*_g"-dA&& &Qq8/C/L>DOI%$F.ҘzF {9 {?dXj r UukdKyE n鸇[D/ z H c'/kjB:jberDH]t"|_C(.8mAu Tdh@yqPHKWM6sWŹ_mRH]kYx ^GkW"]GooQO}dmoEl~7? I]E>y`S\6}|<#& &WYg$i/ 6aРs_||:&MZW \ 4 RFoa#$FG. p0J&aܖ4Fо5p K.%)ɐb8?W a+n넟{:ϪS5rH.UW7`&'Ve@( 7YOPhv>Nr5= 'U`v>i3oIx%$w&&{D7 {8;N\ $ABj/ 67a}=SUjD't0Dtc]*\6T}/_+~ O &q *J]9:M%fT/0R˳PPb"dM+@r窳 !{Ed5/@L#Eh.1,:b45xX-UL/8.otO<5 9={*T ç3Iq@ǰA `nFj 8-x*%yΛ 9&j\CTz`jG-.aVyIBy87>Bю;NV6I ص`qD@|ܶepWo!%bq, 44Zd DRaU 9I:QY~nAx]!gahR::ޘNÖ p+4OKɏ8&2lW$x{{Bբ1ٶ〴&S/i$n)S&'8sR uAt!l )$ANԢ-8gf>16"n Wz\MxGp,tJnԊNh@K H12ɰثӦ|通I i|".-KOs)rƐXA F\>X ;7g ߰66hD"govZNI h:3 %+Q%̉ o Dk '$u"vֺs#RF)xHt9N53$u: \=}`d >k)bI@R&∺_2ŁYYIW-QO)RxT, ~^m FDB]McUZR?* Ix<񳕸`}%DޔQ /c6c8 Bz":t[?IN$\\WDZ9):ԓ5ٵXe;h+<Mcg]?N4;H-LIl@%~L9^z9`$Gm,<&9]m$h> =Dv/}No2i/wVӄiW':tͽ< ݰ5 >ƛQ) Ŀ.!*'Rٱ5Ndډ$L\tݙUALU5&jE u8NwWpL 9Ή vte~7dUfr`jd?Dk]! ]=Yz\r/'/H 1Nt@"˜@bH% :$!WfΤ$w %@Wfᑥ3}xXrD[pr=}1Vj :LN _{75esOED!oUМyt"M#sB{8b 6dC:qը!%{]@ Gm '}:w5  tH-aPCLf ?M=d=X9&le68:3~LZ0&f_&voC$, VB,o# ]9?tqRX) _25~<[&Lm'N0Nz7K _$dX!L2L/BX %6Rxyr$ʖD b95;W7cwX o׍tT!8i09(ҏPzqe-%]>P^⋴:$FsV$bD&\V vcgi.C8\0* 5^Zm;ݥ!G]#Vr9蓡Sl!\jKacY_XйLjy<ԉ>.ёRFm!xA@W 濼|/zO^~?O~0'kd7g ~e]Bԧ47 3$ log6M$h8nfYU V5`Z.%Rx林4$0Lz8E+pR&WI'm>%cR{Uz}\ehJ"$ .XSdU{/љy#emk/cOC{o{i0WaLJC* p$8ٓL7/`SBBnk\lw+/xαdt|v^N@/t%1i]hTd0wSo15!Mo_B%p&K/ܗ $G a$#z) q46z;%2x Xz҅z[J5F-2qZyfEg4 m/gk `|*j[= mQeBT=o7*%4ZßQ,CTqUߛQNSsWY ֞Nc^#4{xH iT:nOgT>ո7ҩ Ag1ns0G]d ،{XH$*U4ٱZ3b6}ذr rK''Vrغ!uJ%A&_HʺHz;'i=iKOЪ$D@e~I@…>$%CDrؕ@cyid;g:7[3ͫL>juBixyt0{ʏDДC𵣮[ȣ$>w:SH]nL}FHN0YB,K'2*Ak>P$ ͎WDTI;Jƥ[;OY~F'MQ,# =pC3Ebc]W3|3!F!R o`F:XHW]LMg$pw0&<>\nMUa Af'{gcء1!ZL,蚞 <(a/}ŧ]}S~̇rB* ڋz8W_9:[[LP`YaOZEJ&G<n#9ѧ8rCA.4}H궷^AvIȐϖ^YC <ǟNAglJN%BZ,R`! ,O)BdEq&SJڶ/' 0#gU+9.%h;0<:(J<7& ?F_?9lr[/DEO,y­k0e3^U85xiO]?Wc'a_x^$f/~k`XU4"'QqI ͰpohLSAEl"ّYDOq}0&rsC4'FPE- (htWH*g)OR_o(No0'LnSP$t" 2j-QDQ/jd)!9} q_6YAS,ٛ@`z*D2"2O_'RIg~v3tH.gNP~P9h\Q%Q)$}?V[ՈʔŅ1Z*P/xq֥.3M㡀xYSψbK#apW_+*TT;Ke'\ӕ;7BdO&T !'8+DKCRGZ*sGDe` M7b+qkm[lCR6"տ7-.ԭmkkaQ|@Evab%uwub":Yx)?DvS#_blF invJSEDa|O* @6&MHHK{gV&t|=o]YaKK -CMΉaztʻػސp $)8a0&cP;q}aGۄ,n+r8$;Dfz˙%d,"E4ز[Aw\m <k\*chU?LfCբLAżR <8E0jHVW*H+thM\SQopAf%Y\!5)LM5bIތ svԡr^ F[Xp\C2}0Ĉ7oD1e%pdwE4wKhTN`TA,H>8m ުf{E8V)8sNQt.t:EWbTz'׾5b b @LFH4ζBO bOOk/ V|)\h|l&^[-7* KKB[eIsՂҺ&K]rg3oH{{z >c'lH|4Zo)llp!6ɔls+?<ݩf wa2 ,vM"7$K:!{{ZJrRWO$I|&O?66nn(lD^`ŜOk5BrK|9?fruLor0Ө?3tGN;mL E3#E>^w_qXi%!3a%Цb'١(L H Ꝡ` fq~Qw1e[㒄5ڦ^$CI^MtǬeРO2`F#̡o#FuP- HH֬>)lA/keز7}`׋NL6Y^ƴb_q; sao L4ocZ9hPj6>aK\eP_s,$Bzl4ƠYC\I>U[;YO*&,pTfI#Iv|L?i<60Q8'9XspfԕBʢf@^ӼiuކjbWO~|!恈D!VӯpRИzPngawOЌc6DIC.<+ $9HDg9zK/{qwDp:JqV!+?3JL#x| oHR,+TlrEU~EǙK|?ZFqڅB_jcB$y`g6Y:ܧ/hz{#s ! Rė(1^1=tz.''M(kjY^ U΍c=='F3~i*5y >\\jV/ Ҥ/;T m{PQ WrDSg AaIn},u~4LigW lr{5fy7(PJlRօKjn̜(Z\# !ւUq:W%!_V:[j qDZ銢B fT9x7Clt/Ŗ*S2.IQ̉~B)b=9Ͷ1F3;XXs sAf1M}SM e shhC+$ ԣa737ِ^ lo T_p-3!.x,ڛ O-ȋ9 / yLOj!|lT,|/5/` (ZsܔZ?dd q0 0jd: f3f%9_G+&r>s| at\i/ >}qHH7ALןE7vR:h>K$I}bx"YHS?sT`TnwgW`h$jTݛϽ(#BtyEM€i>q<:~ޏP)ǫ5N(bL.w$і*PC!5"v}qɝMVrfrI?9{#& ]/.[ϸS% wu!,a}m?R&&5=/rQscKV9BFQ8C `H HI .Ǯwo*]x>M'B#/,99N4ֽ#̒C,][Uqc#:.R"ْI-&~"Iy`ŽP+n=G8 愜c+7jLz޺Q$_}![dS5[+<Ҩ 22FY2yw,qt n]> 4 u ,jzX 0)zҦpBRvMEh~q b,;FePc{םOyWHCDxC~ o'mr#+Ð- ̆!(J.? <xhGLY[qԍ p}$zHUt=O,<7$NPN AW[^s[S_RO_kNYϩ P{$<G!2>xQi:=VblE8Z4PV'# I:D m{g!Kҥx5fPq8]A xцPr 1W}ġf"61-,'D:qPBiٽ8#%9@Œ󔅃$zgF%@0h.fo7W7\ ^:`]K. 1w\"zˣPIT$ O7AHF+3$Im^H5l9+RQ{&҉58A S`l"^D1vbA '0h'0'ՉV+̘I @Ine<"ѯ6U$) ya^PdL4./)R7hY'>;K|5NODHM~dK%%93THkXӲgCoogttKPshVZo#I38X1ѳmή/3zn9)0PjՐ3|z]y ozhwhd.?=Ϙ5__ͧ+'$#ͪeQ,&I_7|@A֙c&e Qy0$FT2z_oey&$rAX|E SanTvT+vgM"[̛ ,፞g%Yi^V)T&{^l)MuYP$EZ2Kߣ K/YÚHqlŒ7 If'ңIL^V,'YJ!)!tgv1L8i]C/TQd vkbMK +ZI{Ib *qn7)O*0D*Vy3t9t9 $Noq8wNlҜ3)d/S<[OpHAD{"9<4{'"?qg?qb7FlmQD«~C ÷x͐s.E`\;.Sm a__3*\񾐩??G"dոӥs4'Tyxą-_ؐxlB׸ѧe8SA}$(QY&,|;yIPq lۑA`o_ ]N,i) g~m y\3 lwSHe: ܇|l &lCԛbtS/E07ҼlR\KkRw.>BL.]OH/idUUʥs;K:g;D;ߧ14g?Og.QU.}Gȩݜ~$$%ORK#ߩ p[PLB`ݟJ#m?u{ÑSq֟DOJN-*bޞ(,<ϝAi޶ۯ0(/|gKr $K mwؖ?ߓQI磨윏x(Տ$<$sUvߑ*Pn}5|"$r59!"I{^B$ gh̐i%ʃL:g\fZka,޸l5#ҋpi\064A/YK sD2}&u>IU^GL@ \|C@B(vgdB> T-s8} \ȩGb"[]IuQєK*I/t:UIa[P&IT(:/#AO pJrN$ɓW}RwTۋ3W =q ՞r% >>:)Ζ< M΋0׳ mB[ ݛ77/Ia'~*;gtBOz0]*|_r!f* ;ui*zΪBPYw1szl$FXǫUOefr1:"LuL^`\) ?=ϐL>/P/A̷|vA-R}Í7GʩMF%lyJ CpAs򂯒 }Z\(4I1k5z6wę¤q%\Öu%VLrJQ Ql' \Vz¨@;3(ҝòBC)@. ~xL9^Mٛ[ z)=Yܬ=O$x5gxa5\Vf4G#( &RBO@9j%nC̎>|6=Ͱ׃ #LZrk#Mf_O%SgN]?\eT͹;d2NTF&! AS\V˭>=Ü9Ǽ[e"':[AT5̟Xa\R46ndj^͗VP.Q~ԏ%o~!]^gxж6TӉN|ep vri@ Eu K7eT/ ]?i?rN< QSETY |RCcuҷ%͌ ,lnyD={эĭy\ VEU9!4Φ:3-P 1HA37i,zYY(Js: ׯ xqemCsf{:iq  wleRbxUp$j&~5Ahn4 &:zydwzLIk5]/|c@эI3SAg]"˓0$/XЫ`@`KPG=731waF3jh Jޝ2wۡ+A޻9Z.D@-WPyrōB0<0\n5j7h/{RTx}_{āV_SwIRU<%=4B-/l۳R9ib,'UjC^8DPP:8jrA c%I < n+DrpUqHTD%I0$=]7~nk1V;:-nOyQz-^ Y, D$8!cuT?#vf)G̟$Z`V {}{f ‘H×o{]#zK&MK0+ B;vjy j{)Ave52#@Hy=A?gĝNd#FV )D*LⰔyBr|"%#vWas2du{!~:)EIYE@bԃٵR\./pDq<r5GrB2wm.b rDnt2Dݔg8:Q>];E9S.y.zsR)E{KOZS{D$0$R:Ϧpk+i{=h!Wڄdmr$i s!Ênz;G;‡ Y5Q [֋!ܱ&]v,g:jƸUT#J*/WnN:VAWX8S~f"wǨAKؽ+IS{'Lk rM‰f 盎[(kB/ n|֭CX=/ȟQЖNMhB67Ijξ)tH /MfhraztFMV.- Zs`GV&q5Uz5{ׅʬxlxix)zoLo/wrXϘ-#%8&9*Ez{SD7Ƒ>,3 SYNo7E[F0K1訟f+Q^^9iS-+D}ٙ ԵjrM#s+K/r-G~=9Ѽ;sފ Wa˶A]0 7f ֥,zzsR9@0 +~CؙlmT (\e*9m}0G'3TNR}]朹af_W̿F&|_e1g J9KɎ{u9{=n8Rw+SK;Iv+'YewEjĖWDϽ@$}e WPʇI@' D^kJ4wURvrvE"2 ctnXXǦMe\mL߹ЩDeXʹ\gf Fp*&T,Z"RJDC"!4

帮我找阅读题~是关于词语理解的,3篇,
帮我找阅读题~
是关于词语理解的,3篇,

帮我找阅读题~是关于词语理解的,3篇,
长江水患与流域人口超载
①去年长江水灾的重要原因,除了直接的气象原因外,还应看到沿江严重的人口超载.目前长江流域人口总量已大大超过亚马孙河、尼罗河与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江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而那三条河的径流总量是长江的5倍,流域面积超过长江的7倍.过多的人口势必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比如森林的砍伐量远大于生长量,植被覆盖率显著下降.据资料记载,1957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20.2%;1986年,森林覆盖率 a 10%,水土流失面积却上升到长江流域总面积的41%.目前的长江已经变成了第二条黄河,甚至后来居上了.正是流域生态的破坏 b 了水患,去年长江洪峰流量虽大,但并非最大.以宜昌水文站记录资料为例,去年最大洪峰流量为56400立方米每秒,而历史记载的最大洪峰流量超过 6万立方米每秒的 c 有23次,去年洪峰流量虽不是最大,但却连续创下新的水位历史记录.这一现象只能用上游森林面积的 d 减少这一原因来解释.据水利专家调查、研究与测算,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一座蓄水量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②比植被破坏更为严重的是人与湖争地,导致湖泊蓄水面积大大减少,湖群消失.长江中下游发育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一湖群__________________.据统计记载: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若干年来,因围湖造田及泥沙淤积,使洞庭湖的面积下降到1984年的2145平方公里,历史上的九百里洞庭于是把第一大淡水湖的桂冠让给了鄱阳湖.然而,鄱阳湖同样是厄运难逃,40年中湖水面积缩小了1/5以上.
③洞庭湖、鄱阳湖与江汉湖群,50年代以来丧失淡水贮量350亿立方米以上,超过了两座正建的三峡水库防洪库容.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长江流域塘堰容量被泥沙淤积了一半以上,中小水库淤积减少库容1/4-1/6.长江干流河道的不断淤积,造成了荆江段的“悬河”.每到洪期,洪水全靠大堤挟持,洪水水位高出两岸数米到十几米.
④可见,人口问题,尤其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人口超载的情况下,确实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在灾后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不可重走人口失控——生态破坏——灾难加剧的老路子.
1.在第①段中a、b、c、d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加剧 急剧 仅有 至少 B.仅有 加剧 至少 急剧
C.急剧 至少 仅有 加剧 D.至少 加剧 急剧 仅有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段的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文意在第②段空白处应填入的句子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1)调节洪峰 (2)与长江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3)容纳百川
A.(1)(2)(3) B.(2)(3)(1)
C.(3)(1)(2) D.(1)(3)(2)
4.为什么说人与湖争地是造成长江水患的原因之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举例列举本文所使用的三种主要的说明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长江流域的人口比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还多出许多.
B.1986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面积比1957年增加了20.8%.
C.去年长江宜昌洪峰流量不是最大,但是宜昌水位比历史上的最高水位还要高.
D.洞庭湖的面积,1984年比19世纪初减少了3855多平方公里.
7.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要根治长江水患应注意解决哪几个问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回答8—11题.(10分)
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有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本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8.下面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是(不只一项)(2分)【 】
A.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
B.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C.“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D.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
E.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F.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开始有人种树了.
G.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
9.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记叙采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分)
10.“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3分)
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1分)
深刻含义:______________ .(2分)
11.“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回答问题.(10分)
福州市郊寿山乡生产的寿山石,久已声名远播.据宋代梁克家《三山地》记述,宋时农民便已开采寿山石.寿山石应用于雕刻艺术是源远流长.1954年以后陆续在福州出土的一些南朝人的古墓,陪葬物中便发现有寿山石猪造型.
奇怪的是,寿山石雕在历史上长期不见经传,是否它在古时只被视作一种雕虫小枝呢?不过,据方宗 《寿山石志》引述施鸿宝《闽杂记》说:“明末时有担谷入城者,以黄石压一边,曹节愍公见而奇赏之,遂著于时.”可知寿山石中之最佳品黄石(即田黄),当时还未被珍视,寿山石雕看来更未引起人们普遍的注意.到了清代,有关寿山石的著述日多,可寿山石真正名扬遐迩,还是近二百多年来的事.
有这么一个传说:清乾隆皇帝曾梦“福寿田”三字,拆字者指为福建寿山之田黄,便派人搜寻,果得田黄宝石.皇帝祭天时便将它供在案上祭筹,田黄由引身价飞腾,高贵至极.石雕艺人的高手亦从此得以进入宫廷,专事雕艺,称为御工.据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说,乾隆皇帝有一套“玺印”,用的就是田黄名石,是当时御工的佳作.出土文物发现,康熙宗室墓中,也有以寿山石章作为陪葬的.
田黄是寿山石的极品,因色带黄而得名.它娇小玲珑,到采掘后期,最大的不过上斤,常单独一块藏于水田下的一二米深处,很难找到.采掘者事前往往下定“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决心,有时把田土全部翻转也一无所获,难怪古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
寿山石雕十分讲究按材施艺.艺人一石在手,得先揣摩其形色,拟定其作品的内容,然后下刀,行家称之为“相石”.试看有些石雕作品,往往独一无二,原来就是艺人不愿过多切削原材,只凭巧思,相形度势在不同形色的石料上,雕出不同状态的景物.就是一些同样的作品,也可见其在色彩、纹理上的扬长避短,化弊为利,从而取得其大同中见小异之妙.最近福州石雕厂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的寿山石展览,人们便可见到石雕艺人用高超技法刻出的人物、花果、动物、印章等各种类型的石雕作品,端的千姿百态.
12.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不见经传( ) 相形度( )势
13.解词.(2分)
名扬遐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雕虫小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得出“可见寿山石真正名扬遐迩,还是近二百多年来的事”的结论的依据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据宋代梁克家《三山志》记述,宋时农民便已开采寿山石.
②1954年以后陆续在福州出土的一些南朝人的古墓,陪葬物中便发现有寿山石猪造型.
③清乾隆皇帝曾梦“福寿田”三字,便派人搜寻,果得田黄宝石.
④《闽杂记》有关明末时有担谷入城者,以黄石压担的记述.
⑤到了清代,有关寿山石的著述日多.
⑥据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说,乾隆皇帝有一套“玺印”,用的就是田黄名石.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⑤⑥
15.文章写了一段美妙的传说,这对于介绍寿山石有什么作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是怎样说明寿山石雕十分讲究按材施艺的特点的,请列点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回答问题
回报地球母亲
①母亲养育了子女,繁衍了人类.回报母亲,是人性的本能,也是人类社会的道德和法制规律,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但是,人类还有另一个母亲,需要回报,这就是地球.
②早在70多年之前,诗人郭沫若就以炽热的诗句歌唱着:《地球,我的母亲》.诗人真切地问: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我要怎么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
③把地球比喻为母亲,十分恰切地表明了人类和地球的关系.没有地球的养育和呵护,就不可能有人类.地球以她丰富的资源无私地供养了人类所需的一切.而且,据现代科学所知,在迄今探明的宇宙星球里,地球只是一个偶然存在.因而,人类不得不十分惋惜地慨叹,只有一个地球!
④可是,对于地球母亲,人类都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回报?掠夺式地开发和浪费着各类资源,污染和破坏着从地面到空间的各种环境.水源枯竭、地表荒漠、森林滥伐、空气污染,我们曾经健壮美丽的地球母亲,日趋衰老和丑陋.在地球面前,人类有时更像一些不肖之子.
⑤问题的严重性还不只在这里,因为地球是一个特殊的母亲,她养育的是全人类以及他们无数代的子孙,她是人类共有的永远的母亲,人类并不希望自己的子孙面对的地球是一个衰竭苍老的老祖母.
⑥所幸的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类日渐认识到了“不孝”的恶果,把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当成了一件大事,越来越多的人志愿去为恢复地球母亲的青春而作出努力.治沙造林的恩格贝人响亮地喊出:“替祖宗还债,为子孙造福”,这正是有见识的人们共有的心声.
⑦如果,人类希望有一个健康、幸福的后代,就得首先保证地球永远是一个健康、年轻的母亲.那么,必须从现在就开始,从每一个人做起,以对生身母亲一样的孝心,对待地球母亲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
⑧如果说回报,这就是最好的回报!
请就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层次结构、论证方法、论证过程等方面作一点评析.(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市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题 答案

1.B
2.人口超载,过度索取森林资源,造成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被破坏,加剧了水患.
3.C
4.因为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群消失,湖泊蓄水面积大大减少.
5.列数字,如据资料记载,1957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22.2%……作比较,如目前长江流域人口总量已大大超过亚马孙河、尼罗河与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河流域人口的总和.举例子,如:以宜昌水文站记录资料为例,去年最大洪峰流量为56400立方米每秒,而历史记载的最大洪峰流量超过6万立方米每秒的至少有23次.
6.B
7.要点:1.控制人口 2.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3.退田还湖,增强湖泊的泄洪能力.

8.B D
9.对比 突出表现种树老人种树、爱树,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
10.照应句:“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含义:种树老人的生命和精神在树上得到体现和延续.
11.形象地表现了种树老人完全彻底的奉献精神.

12.传(zhu4n)度(du$)
13.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闻名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14.C
15.使寿山石带上传奇色彩,以突出寿山石的名贵
16.①讲究“相石” ②在具体雕刻时不过多切削原材,凭巧思相形度势 ③同样的作品也因色彩纹理大同中见小异
四、本文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步骤,论证了回报地球母亲(“人类还有另一个母亲需要回报,这就是地球”)这一中心论点.全文分为三部分:第①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用比喻的方式提出了中心论点,属提出问题部分.第二部分由②③④⑤⑥五段构成,属分析问题部分.这一部分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严密地分析论证了回报地球母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部分一开始就引用了郭沫若的诗句作理论论据,阐明了地球与人类的联系.第③段紧承第②段的论述,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再次阐明人类和地球的关系以及地球对人类生存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然后,文章④⑤⑥段联系实际,在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论证中,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第⑦⑧段为第三部分,亦即解决问题部分.它以前一部分的分析论述为前提,以道理分析为基础,顺理成章地强调了回报地球母亲的最好方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再次点题,照应文首,论证严密,说服力强.

一、阅读《养花》选段,回答问题。(15分)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

全部展开

一、阅读《养花》选段,回答问题。(15分)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 这多么有意思呀 不劳动 连棵花也养不活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 请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tiáo( ) zhuàn( )
调 diào( ) 转 zhuǎn( )
3、“循”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4、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你认为“如此循环”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吗?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6、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两次写到“腰酸腿疼,热汗直流”,请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7、结合《养花》一文和你的生活实践,谈谈你对养花的见解。

收起

鸦阵
故乡失去的景观很多,鸦阵是其中之一。
鸦是指乌鸦,我们这地方土语叫“老鸹”。五六十年代,这种鸟儿很多。几乎每个村庄,那高高的树梢间都有乌鸦筑的巢。未进村,远远地就可以看见。那乌鸦巢也是乡村的景观之一吧。它使我们感到,鸟儿和我们人类住在同一个村庄。
出沛县城向西北,三里一堡,二十四里路共八个村庄。我们住的村庄叫四堡。我们村的地半沙半淤,称不上沙土窝,再朝西北,到六...

全部展开

鸦阵
故乡失去的景观很多,鸦阵是其中之一。
鸦是指乌鸦,我们这地方土语叫“老鸹”。五六十年代,这种鸟儿很多。几乎每个村庄,那高高的树梢间都有乌鸦筑的巢。未进村,远远地就可以看见。那乌鸦巢也是乡村的景观之一吧。它使我们感到,鸟儿和我们人类住在同一个村庄。
出沛县城向西北,三里一堡,二十四里路共八个村庄。我们住的村庄叫四堡。我们村的地半沙半淤,称不上沙土窝,再朝西北,到六堡、七堡、八堡,就是沙土窝了,那是“微风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地方。那个地方的土质瘠薄,多碱,比较适宜种的庄稼有花生、红芋。我们称那个地方叫沙土窝,也称花生窝。每年秋天到刨花生的时候,便常常会形成这样的景观:成千上万只的乌鸦从西北飞来,像一片黑压压的乌云,遮天盖地,带起一阵狂风,这便是鸦阵。这鸦阵很惊心动魄,显示出鸟类的一种气势和威风。当鸦阵过来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便挥着手臂朝那天上的乌鸦呼叫:老鸹老鸹使风来,给我削个花生来。这鸦阵竟使我们的童年变得欢乐无比。
鸦阵的形成,自然和那沙土窝的花生收获有关。刨花生总是剥不尽的。那收获过的花生地,正是乌鸦觅食的好地方。于是,这季节聚集了成千上万只乌鸦也就不足为奇。
后来,这鸦阵便消失了;再后来,在故乡的天空或树丛,连乌鸦也很难见到了,因为这地方已容不得乌鸦的生存,它们或被农药药死,或为逃避猎枪的追捕,而迁徒到山区去了。
自然界不仅有鸦阵,还有其他动物的阵容。如某天某个时辰,突然有人发现大批的燕子飞过,或是麻雀飞过,喜鹊飞过,甚至看见有成群结队的黄鼠狼穿过大路。至于在水中,成群的鲤鱼,或是成群的黑鱼、鳊鱼、鲢鱼……可称之为鱼阵。
和我们人类一样,动物世界同样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神奇、充满梦幻的世界。
而现在,这种景观是越来越少了。多么希望故乡在创建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动物们留一片生存的环境。这地球,毕竟不只属于我们人类。
1. 作者为什么无比留念家乡的鸦阵?
2.“多么希望故乡在创建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动物们留一片生存的环境。这地球,毕竟不只属于我们人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人类与自然界的万物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请你具体发表你的见解?
去年夏天,当人们正在乘凉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开来一车铺路工。他们衣着(zhe zháo zhuó)陈旧,脸色黑红,行李简单。他们看好一个地方,搭起帐篷,埋锅安灶,准备铺路了。
门前这条路,弯弯曲曲,坎坷不平。晴天,风尘弥漫;雨天,泥泞不堪。人们早就(盼望 希望 愿望)修一条柏油马路。
工人们大多来自农村,朴实、憨厚。他们吃住在帐篷里,铺(pū pù)着草席,枕着砖头,吃米饭就咸菜,舍(shě shè)不得吃炒菜。夜里蚊虫叮咬,白天日头曝晒;遇到雨天,外边下雨,里边湿,连被子都是湿润润的。但是,他们似乎不觉得苦,闲时打扑克,呼叫声很高,拍打声很响。
因为施工,不得不干扰周围的住户。铺路要用混凝土和石子儿,要用沥青、水泥。搅拌机的轰鸣声吵得四邻不安;烧臭油的气味熏得路人憋气捂鼻,常常招来怨言和谩骂。但工人们毫不理睬,(居然 果然 依然)在轰隆声中和浊气熏染中劳作。
经过挖沟、平地、压实、铺石、上沥青、碾压等一系列工序,工人们把一条泥泞、坑洼、弯曲的土路,变成了一条光洁、平整、笔直的柏油路。
小孩子们在柏油路上奔跑、欢呼,活泼天真;老年人在柏油路上散步,悠然自得;上下班的人们,骑着车子,行驶在柏油路上,是那么轻松愉快……
可是,铺路工们拆篷卷席走了,没有留下姓名,没有留下足迹,只留下一条闪光的路。
1、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用横线标出)
2、 选择答案,打上“√”:
这是一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3、 认真读短文,填空。
① 短文记叙的时间是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人物是_____________,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第1自然段中,讲铺路工们行动迅速,工作不讲条件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第2自然段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
④ 第3自然段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
⑤ 第4自然段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
⑥ 第3、4自然段是为了表现铺路工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2、月夜
入夜,由于刚下雨不久,街道尚未干透,树叶上盈满雨珠。天边布满蓝黑色的云朵,仿佛是谁给天空泼满了墨。慢慢地,乌云越来越少,露出明亮的云缝,黑暗中有了光明。月亮悄悄地出现在天空,月光如水。月儿很小,如一个光芒四射的金盘子。她周围的乌云像几缕轻纱,时而遮住她美丽脸庞。月亮总是那么忧伤,又那么富有诗意。
雨后很静,仰望已呈深蓝的天空,稀稀疏疏的星星隐隐约约地闪烁着微弱的光辉。
不一会儿,月色朦胧。淡淡的月光,静静地泻在大地上,照在江面上,微波粼粼,银光闪闪。月光,照亮了大片的河水,轻抚着大地上一切事物。放眼望去,眼前景物好似一幅淡色的月夜水墨画。
1、照例子,写出四个相同形式的词来。
例:隐约 隐隐约约
___ ______ ___ ______
___ ______ ___ ______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尚未( ) A.风尚,时尚 B.注重 C.还
②盈满( ) A.充满 B.多出来 C.清澈
③泻在( ) A.腹泻 B.很快地流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月儿的?围绕月儿作者还描写了一些什么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月儿很小,如一个光芒四射的金盘子。( )
②月亮总是那么忧伤,又那么富有诗意。( )
③乌云周围的乌云像几缕轻纱,时而遮住她美丽脸庞。( )
13、 ____________
魏佳把点心丢了。上午休息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去吃早点了,只有魏佳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郭良问他:“你怎么不吃呢?”
“我把点心丢了……”“真糟糕!”郭良一边吃一大块面包,一边说,“到吃午饭还有很长时间呢!”
米沙问 你把点心丢在哪儿了 我不知道 魏佳小声地说 把脸转过来 米沙说 你大概放在口袋里 不小心丢的 往后得放在书包里
魏佳越来越伤心。“呜……呜……”
沃罗佳看到了,什么也没有问,他走到魏佳跟前,把一块抹着奶油的面包掰成两半,拉着这个伙伴说:“你拿着吃吧!”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声不吭:___________ 糟糕____________
(2)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
(3)文中两处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前的横线上加上一个小标题。
(5)你认为哪个小伙伴最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登山观景
离学校不远有座山。星期天老师带我们到山上游玩。我们站在山顶上,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看见的是城市。城里有一座座高大的楼房,有一条条宽阔的街道。城外有许多工厂,高耸的烟囱冒着淡淡的青烟。
往南看,看见的是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子、棉花。一片庄稼望不到边,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在一起。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载重汽车在公路上来回奔跑。
往西看,看见的是果园。果园的后面是高山,层层叠叠,连绵不断。山上是绿色的森林,山下是我们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家乡多么美好,多么可爱啊!
1、短文写了家乡的哪些景物?把点明这些景物的词语圈出来,再说说短文的叙述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眺望___________ 连绵不断_____________
1、 把第1自然段中描写人物动作的词按顺序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短文中的词语填空。
连绵不断的( ) 宽阔的( ) 眺望( )
绿色的( ) 高大的( ) 穿过( )
笔直的( ) 美丽的( ) 看见( )
15、 ____________
“外面是谁?快进来喝口水。”温和(hè huó hé)的声音从小屋里传出。我们三个不再犹豫了,跨进这个简陋的小屋。
他是一位cí xiáng( )的老人。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快喝吧,这是凉开水。”我们头也不抬地喝着,啧,真甜!
窗外,一片葵花林。向日葵高昂着金色的脸,沐浴着阳光。“爷爷,这葵花子能吃么?”“不能。”老爷爷摸着李罗的头①“到秋天才成熟哩。那时候你们再来,我炒给你们吃。”“好啊!”我们高兴得直拍手。
我们无拘无束地交谈②嬉笑,老爷爷高兴得几根长眉翘起来,一动一动的。他说:“我看(kān kàn)这园林已经五十年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乐过。”艾美说:“老爷爷,您真好!以后我们每个星期六都来看您!”老爷爷听了,不住地说:“好好③”眼角流下了晶莹的泪珠。
回去后,我们谁也没再去过那里。我们已经忘了这位忘年交,忘掉了那小屋里还有一颗诚挚的心在等待着我们。
到了遍地金黄的秋天,我们收到一个大邮包和一封信:
可爱的美美、笑笑、罗罗④
好久没见面了。葵花子刚成熟,就寄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夏天的那个下午,我高兴极了。经过一周的思念,我终于盼到了周六,专门买了西瓜等你们。直到天黑,不见你们来。我发觉自己真傻,你们学习那么忙,家又那么远,怎么会在我身上耽误时间⑤
可爱的小朋友:秋天一到,我的病就会复发,所以我决定回老家zhì liáo( ),但我一定要等到向日葵成熟的那一天,因为我曾经答应过你们,应该守信。也许爷爷再也不会见到你们了,但爷爷会永远想念你们的。

你们进步!
思念你们的爷爷
10月8日
霎时,我们仿佛感到时间凝固了,泪水涌泉似地滚出。这时,在我们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才似(shì sì)乎懂得什么叫悔⑥什么叫憾。
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上汉字。
3、文中标有①、②……的地方应点什么标点符号,请依次写在下面。
①__ ②__ ③__ ④__ ⑤__ ⑥__
4、短文中写出了老爷爷的哪些特点,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5、什么叫“悔”?什么叫“憾”?我们为什么感到“悔”和“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文中选择一个最能表达“我们”思想感情的词语作为短文的题目,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7、读完短文后你想到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书是知识的宝库。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当你打开五彩缤纷的图书,你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动人的小说,美丽的诗歌,感人的童话……让你爱不释手,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位大文豪说过:“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寂寞时,它会给我们以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遇到挫折时,它会给我们鼓舞和力量;迷失方向时,它会指引我们向光明的前程迈进。
1、文中有不少成语,如:五彩缤纷、爱不释手、良师益友等,你能再写出你所熟悉的成语十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有这么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你能再写出五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或谚语吗?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在文中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什么说“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梧桐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有一行(háng xíng0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拨),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梅子、有桃树、有李树、有杏树……春(未、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农家小院就掩(映、印)在浓浓的绿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多余的音节或汉字用“×”画去。
2、填空。
这篇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来写的。作者依次对公路两旁、_____、_____、_____的各种树进行具体描写,突出了“__________”这一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对乡间的_________之情。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标出文中的比喻句。
18、__________
黄昏已近,一场大雷雨就要跟着来了。从中午起,天气就热(的 地 得)人透不过气来,远处lóng lóng( )的雷声不绝;大片nóng mì( )的黑云早先就横在远远(的 地 得)天边,像铅色的mù bù( )一样,现在它开始扩大了,而且在树梢上出现了;mēn rè( )的空气受到快要到来的大雷雨愈来愈强的zhèn dòng( )开始更加显著(的 地 得)颤动起来了;风来了,树枝被吹(的 地 得)东摇西摆,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接着瓢泼大雨从天而降。br/>1、给短文定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中填上准确的词语。
3、把括号中不用的字划掉。
4、这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内容是按这样的顺序写的:第一句先_________地写。然后再具体地写,先写_______,接着写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接下去又写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横线在文中划出一句比喻句。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开始――_____ 扩大――_____
7、按要求变换句式。
A、把“风来了,树枝被吹de东摇西摆。”这句变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把“天气就热de人透不过气来。”这句话改写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海滨小城(片断)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仔细读第一自然段,再回答问题:
① 从这一段的中心句,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庭院的这个特点?( )
A.第1句 B.只有第2句
C.第2、3、4句 D.第1、2、3、4句
③ 朗读第3句话时,哪个词语要读重音?__________
④ 第4句是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红云”?( )
A.凤凰树的枝叶 B.凤凰树的花
C.小城 D.火烧云
⑤“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凤凰花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这句话,再回答问题:
① 把这句话缩到最简:_____________
② “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几个特点,下面哪一个不是它所描写的特点?( )
A.数量多 B.颜色绿
C.树冠大 D.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
20、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惊动)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中作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轮椅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播、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划去括号中不适当的词语。
2、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括号内写上序号。
①“盛誉”在文中的意思是( )
A.很高的荣誉 B.称赞 C.赞美,夸奖
②这篇文章是通过( )来表现居里夫人的高尚品质。
A.一件事 B.两件事 C.四五件事
③“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 )
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
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小时候教过她的老师的美德感动,所以流下了热泪。
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
3、写出第2、3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起

去买本叫提高班的书吧!里面的阅读题很多!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议论文《有多少书可以重读》,完成3~6题(14分)
有多少书可以重读 吴锡平
有多少书可以重读?盘点时下的阅读生活,我们无法放弃这样的追问。因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因为书是文化产品,担负着传承文明、沟通未来的历史责任,不是快餐和一次性消费品,还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出版繁荣、阅读昌盛的时代,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无法回避。

全部展开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议论文《有多少书可以重读》,完成3~6题(14分)
有多少书可以重读 吴锡平
有多少书可以重读?盘点时下的阅读生活,我们无法放弃这样的追问。因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因为书是文化产品,担负着传承文明、沟通未来的历史责任,不是快餐和一次性消费品,还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出版繁荣、阅读昌盛的时代,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无法回避。
阅读是一种对话,一种内在的省察,其指向永远是向着内心,是对心灵负责,无需赶潮流和时髦。能否经得起重读,应该是检验一本书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从本质上讲,阅读是寂寞的,那些像时装一样引领时髦阅读生活的畅销书,其生命力是颇为可疑的。虽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的畅销书都不能重读,但至少相当部分不能重读的书在畅销书的排行榜上都能找到。
盘点时下的书界流行风潮,那些接近一次性用品的畅销书大抵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一是自恋型,包括一些文艺界的明星大腕、美女和神童作家、通过某些新闻事件爆得大名的“泡沫”人士撰写的带有个人自传性质的“自白”、“心声”和“不得不说的故事”之类的图书,其中充满了暴露和自恋:或絮絮叨叨倒腾些鸡零狗碎,或不自量力对什么都指手画脚,或装腔作势扭捏发嗲,其情其状注定其短命;还有一些“神童”的父母在子女一朝成功后,大谈特谈那些纯粹属于个体差异并不具备推广价值的培育经验。
二是搭顺风车型,你这边出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火了,我就跟着出《我能动谁的奶酪》、《谁也动不了我的奶酪》、《我要动谁的奶酪》、《我不想动你的奶酪》、《奶酪够了》、《谁敢动我的奶酪》……或者是某部电视剧或者电影火爆了,图书出版界也来凑个热闹,来个各领风骚。
还有就是空壳型的,这种书大多空有一个壳子,靠炒卖概念来维持,将一个浅显得几乎“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稍加改造,来统领一个寡淡且冗长的故事,敷衍成一部“厚重”的著作,再贴上心理励志、青春成长之类的标签推上书市。还有就是在文字中大量加入插图,也不管图片和文章有没有或者有多少内在联系,只为加大图书篇幅,多赚些银子。有时候甚至能把几万字的文字量出成页码在300页以上的单行本,徒有一个华丽的外壳。
翻检一下自己的书架,相信很多读书人都有过清理这些一次性的文化消费品的经历。要避免和这些不受欢迎的朋友照面,就不得不加强防范了。走进书市,翻开报纸,打开电视,都得时刻警惕,那些看起来一本正经的所谓书评、书介,那些印着某某名家倾情奉献、倾力推荐的所谓精品,那些高踞排行榜多少多少周的所谓宣传,大多是要大打折扣的。把握住这点,择书也就变得简单了,你有时也可以避开它们,径自走向那些寂寞的书架,去选那些在寂寞中散发思想光华的好书。
在数量上的庞大和浩繁面前,质量永远有压倒一切的说服力。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哪一篇不是经过时间的淘洗,经历无数人诵读留存下来的文化的种子?任何一个民族的文明阶梯上排列的都是优秀的文化成果和穿越时空魅力永存的深邃思想,而能否经得起重读应该是一把衡量的尺子,只有那些在反复阅读中仍不失本质和品性的作品才能丰富人的心灵和文化的记忆。
“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纷至沓来的书流书潮,我们不仅需要锤炼一双洞若观火的明亮眼睛,更需要一颗冷静理性、求真务实的心灵,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书潮中辨清良莠,择而读之,才能摒弃糟粕,获益营养,享受清丽的书香和高雅文化的滋润。
3、本文作者认为,怎么样的书可以重读?(3分)

4、文中画线词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1)不受欢迎的朋友:
(2)“乱花渐欲迷人眼”:
5、下面关于读书的名言,与作者观点相近的一句是 (3分)
A.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刘向)
B.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上没有阳光。(莎士比亚)
C.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D.重新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伏尔泰)
6、有人认为要多读读流行畅销书,也有人认为要多读经典名著。你认为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4分)


(二)阅读散文《天使的声音》,完成7~12题。(16分)
天使的声音
乔叶
当我第一次教女儿使用“谢谢”这个词的时候,她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这是一种礼节。”“什么是礼节?”“礼节就是各种惯用形式。”我用字典上的解释来敷衍她,然后很快岔开了话题。“大人们的事情,我老是想不明白。”女儿叹了口气,没有再问下去。不过,从那以后,她还是很乖地在各种场合说着“谢谢”。

帮我找阅读题~是关于词语理解的,3篇, 一些英语阅读理解题请大家帮我找6篇英语阅读理解题,要中上难度的,(我现在初一)快! 关于 鲁迅 阅读题请各位帮我找一点高一的关于鲁迅的阅读题!请尽快! 帮我找一篇英语阅读理解,最好附上答案 帮找 关于“勤 磨砺”的阅读题麻烦各位帮找找关于“勤、磨砺”的阅读题,要有文章、问题、答案.让我完成作业,谢过. 谁帮我找初二的20个英语阅读理解或完形填空?急用 帮我找一些关于描写中秋节的句子和词语句子至少3条,词语至少4个 帮我找几个 关于 同心 二字的词语.同心协力 这样的词语 《行走的父爱》 阅读理解请帮我找《行走的父爱》的阅读题(包括答案),快,十万火急,THANK YOU! 请帮我找50道词语填空的题 请帮我找春天的词语 找一篇2006-2009英语四六级阅读理解有没有一篇2006-2009英语四六级阅读理解是关于job interview的?麻烦大家找给我.时限2010年1月11日晚上10点以前 语文阅读理解题,快,帮我 谁可以帮我找适合初一上做的3篇完型天空和3篇阅读理解最好有答案完型15小题目一内阅读5以内文章不要太长谢谢` 帮我看看我四级能的多少!四级,听力选择错了5个 ,后面听少掉的词语 错了3个 长句子基本是对的,快速阅读的选择错了2个,填空错了两个,阅读理解:选词填空对了一半---5个,后面两篇阅读对了8 找一篇英语四级 阅读理解 ,找一篇英语四级的阅读理解,我只记下了这篇阅读理解的开头两段内容,我想要这篇阅读理解的题目以及答案,这篇阅读理解的内容是将“戒毒”的,里面有个专业术语 关于鲁迅《故乡》的阅读理解,紧急!找有关《故乡》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请把阅读理解文章附上,急用啊,多来几篇也好, 请帮我找一些关于语文礼貌词语的填空.如照片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