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回忆张学良将军30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02:22:09 字数作文
回忆张学良将军3000字作文字数作文

精选作文:回忆张学良将军3000字作文

  对于中国人来说,八年抗日战争,从来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而提起抗战,就不得不使人们想起"西安事变",想起张学良将军.在浙江省档案馆的珍藏中,有他写给部下何柱国的两封信.阅后沉思,感怀良久.张学良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西安事变"是他短暂政治生涯中最高尚的一刻.他用非常手段和自我牺牲精神促成了国共两党的政治和解,为发动抗战作好了铺垫。1934年1月,张学良奉召回国,接受蒋介石任命的豫鄂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蒋为总司令),代行总司令之职。此时蒋介石对江西反人民的“围剿”正节节失利,湖北大别山徐海东指挥的红25军,已逼近武汉,蒋介石正为此事发愁。张学良任“剿匪”副司令后,调东北军南下参加“剿共”。3月,成立武昌行营。张学良召集东北军将领到武昌开会,商量东北军南调与训练问题。南调的部队有王以哲的67军和何柱国的57军及刘多荃的105师。57军调到鄂东之孝感、宋埠、黄安、麻城及皖西一带,军部设在宋埠,下辖111师、108师、109师、120师、112师、115师。这样,一支抗日部队被蒋介石驱使走上“围剿”红军的歧途。

  何柱国追随张学良“剿共”,吃了不少苦头。1934年4月,红25军在豫南光山县沙窝地区袭击何柱国部第109师两个营,毙伤200余人,俘52人,缴获机枪10挺、步枪100余支,给东北军首次打击。7月,徐海东率红25军又打垮了57军115师两个团。东北军过去没有和红军打过仗,经过这次接触,使何柱国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

  张学良下野赴欧洲考察回国后,眼界开阔了,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避免,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也不可避免。因此,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全国抗日战争的准备上,对东北骑兵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东北军共有7个骑兵师,1935年6月,张学良将原有的7个骑兵师及蒋介石调来的中央骑兵组建成骑兵军,任何柱国为骑兵军军长,下辖骑兵第3师、第4师、第6师、第7师、第10师。同年9月,归入西北“剿总”序列。在任命何柱国为骑兵军军长时,张学良对何语重心长地说:“你不干,中央一定另派人,这样我们就少了一个军,白送一个军给他(指蒋介石)。”可见,他们相知极深。从此,骑兵军成为张学良的主力部队。

  1935年9月17日,毛泽东等率领中央红军突破了腊子口天险,到达了哈达铺;部队稍事休息,继续向陇东高原挺进,直奔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

  与此同时,徐海东等率领的红25军,冲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堵截与追击,于9月初,在永坪镇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26军等部胜利会师。中央红军即将入陕,红25军已与陕北红军会合。蒋介石认为,这是消灭红军的大好时机。为了集中指挥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国民政府于10月1日正式任命蒋为西北“剿匪”总司令,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代总司令。张学良调东北军入陕,堵击经过长征即将入陕中央红军。何柱国的骑兵军亦奉调入陕。何不愿意替蒋打红军,分批调骑兵军入陕,拖延半年时间,才将骑兵军全部开抵咸阳。这时,红军已到达陕北。同年冬,红一方面军北上,在陇南俘获东北军骑兵军6师16团全部人马及武器,随即全部交还,这使何柱国深为感动。当时红军把争取东北军作为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以政治争取为主。在六盘山附近,多次对何柱国的骑兵第6师进行战场喊话,半夜里到该师营地附近唱《松花江上》等救亡歌曲,甚至发展到战场联欢,双方暗地里签了停战协定。

  1936年1月,毛泽东、彭德怀等20名红军将领联名给东北军发出《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情真意切地指出,只有抗日反蒋才是东北军唯一的出路,说出了东北军将士的心里话,在东北军广大士兵和高级将领中反响很大。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队西征进入宁夏,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抗日。当时骑兵军的3个师分驻在固原、海原及同心城,红军插入其间,彭德怀写信给何柱国军长,说明抗日救国的大道理,要他让出海原、同心城,全部撤出固原城及其以南,不要扰乱红军抗日先锋队接援二、四方面军北上抗日。在他的军队移动时,红军给予方便,决不进攻。何柱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消除疑虑,与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朱瑞谈判,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让开了道路。同年10月,李守信、王瑛及德王在日军的唆使下,率伪蒙军大肆进攻绥远,傅作义率军进行抵抗。11月,百灵庙战役打响。何柱国坚决执行张学良的援绥决定,派骑7师开赴绥远,接受傅作义将军的指挥;又派骑6师归东北挺进军司令马占山指挥,出兵绥远。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事变”前后,何柱国一直跟随着张学良,参加了“西安事变”,并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主张,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出了贡献。

  1936年10月29日是蒋介石的生日,蒋以“避寿”为名,飞赴洛阳。何柱国陪同张学良去洛阳为蒋祝寿,乘此机会向蒋进言:“剿共”是不得人心的,劝其联共抗日。张学良问蒋介石:“中国前途归宿如何?”蒋答:“是社会主义,但不是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第二天,何陪张去洛阳军分校听蒋对该校学员训话,蒋在讲话中借题发挥,不指名地骂张学良:勾结日本者是汉奸,勾结共产党者亦是汉奸。张听后神情紧张,亲驾飞机,飞回西安。在飞机上,张对何说:“我现在干什么,我太太也无从知道。”

  张学良返回西安后只谈整编东北军之事,不谈剿共之事,并让何尽快将东北军改编方案及编制表完成交给他。“事变”发生的当天上午,张学良、杨虎城等19名国民党高级将领署名的《对时局通电》,提出了着名的八大救国主张。何柱国是19位签名者之一。14日,张、杨宣布撤销“西北剿总”,成立“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军事上组成了参谋团,何柱国任参谋团主任,任务是根据张、杨的指示研究处理一切军事问题。由于张学良、杨虎城等的努力和中共代表周恩来等的多方工作,“西安事变”终于和平解决。

  12月25日,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南京,蒋介石背信弃义,扣留张学良,并进行了军事审判。

  张学良被扣后,1937年1月5日,杨虎城、于学忠、何柱国等联名通电全国,泣血陈辞,要求蒋氏恪守诺言,释放张学良。蒋介石不予理睬。1月13日,蒋提出甲、乙两个方案,要求西安方面择一而行。此时,在如何营救张学良的问题上,东北军高级将领中产生了主战和主和两派意见。1937年1月31日晚,67军军长王以哲召开了西北军、东北军和红军三位一体的高级干部会议,决定做好工作,准备撤兵。主战的少壮派军官认为这是对东北军和张学良的背叛,决心除掉王以哲和何柱国两位军长。

  2月2日晨,少壮派杀害了王以哲,何柱国闻讯躲到杨虎城总部才幸免于难。在调解东北军的分歧中,何柱国多次到三原面见周恩来,从此二人结下了很深的情谊。蒋介石回到南京后就推翻了原来同意的条款,派陈诚、顾祝同率军进驻潼关。何柱国凭借与顾祝同的同学关系,奔走于南京、开封、西安之间,与之多方交涉,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的善后问题,使东北军没有再受更大的损失。2月14日,何柱国代表东北军到南京会见蒋介石,又到溪口见了张学良,商定东北军东调。4月,蒋介石任命何柱国为西安行营副主任,辅佐顾祝同。同月,国民党行政院决定成立豫皖苏军事整理委员会,刘峙为主任,王树常、于学忠、何柱国等为委员,整编刚刚进入豫皖苏的东北军。6月,东北军整编完毕,何柱国任骑兵第2军军长,统率骑兵第3、4、6师。此时已是卢沟桥事变的前夜了。这就是张学良与何柱国将军。

    初二:周至铖

少帅张学良

少帅张学良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民国四美男子之一。

张学良对中国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东北易帜。1928年,在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执掌了东北军政大权。面对日本人的步步紧逼,张学良毅然决定倒向南京,青天白日旗在东北飘起。从此,中国实现了辛亥以来的

他一见倾心,一生艳遇无数。“惟大英雄真本色,名士千古自风流”的俗语。纵观他的人生,果然是超脱尘俗,浪漫多彩。

张学良一生有过两个妻子,在东北时,他奉父命娶了于凤至.后来遇到了赵一荻赵四小姐,两人一见钟情.西安事变后,张少帅被囚禁,赵四小姐始终陪在他的身边,自然而然的取代了于凤至的位置.老蒋去世后,张少帅被获准旅居美国.在美国,他让女儿将离婚协议书带给于凤至,两人正式离婚.

1936年西安事变至1991年移居夏威夷,张学良被蒋家整整软禁了55年。1990年起张学良逐渐得以恢复人身自由。1993年4月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Straub Clinic &

Hospital)医院病逝,享寿101岁。

对于张学良虽然活命良久,却从来没有回过大陆这个问题。答案有的归咎于身体原因,有张晚年归信基督教的信仰原因,也有归咎两岸的政治原因。对于两岸政治因素一项,有人认为张学良不想表态偏向两岸中任何一方的政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张学良作为中国20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已在人生舞台的中央谢幕了。然而,这个让世人难以忘怀的名字,还有他那特殊的人生,却已经悄然融进了历史。

张学良与郭松龄

《张学良的人际世界》系列之

——张学良与东北军将领

亦师亦友 情同手足

——张学良与郭松龄

蒋文祥

在张学良的人际交往中,郭松龄无疑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张学良直到晚年还说:“我最敬重郭松龄,我前半生的事业完全靠他。”

一、1919年初至1920年春,在东北讲武堂,张学良结识了战术教官郭松龄。两人很快就由“师生之谊”发展而为“手足之情”。张学良常说:“我就是郭松龄,郭松龄就是我。”

1919年初,张作霖在奉天创设东北讲武堂,张学良遵乃父之命,入讲武堂

“谈到郭松龄,我心里很难过。他跟我,我们差不多就象弟兄一样。”

“茂宸可以说是我的先生,他在讲武堂教过我,我们两人可以说是亦师亦友。我父亲常骂我说:‘你对郭茂宸,除了老婆不给他睡以外,你什么都可以给他。’”

张、郭二人很快由“师生之谊”发展而为“手足之情”。张学良在比喻他俩之间的关系时常说:“我就是郭松龄,郭松龄就是我。”可以说,“私人情感之亲近,胜似弟兄。”

1920年春,张学良以名列

三联军召开首脑会议,郭松龄向张学良建议,由他亲自率军接替

郭松龄有一首诗是他此种心情的直接写照。诗是写在九门口之战得胜返奉后,郭松龄应张作霖之邀,于中秋之夜到帅府赏月,因为话不投机,他多喝了几杯有些醉意。回到家中妻子韩淑秀用醋和生姜为他解酒。他乘着酒兴,挥笔写就了这首诗:

半壶老醋,

两片咸姜,

粗茶淡饭布衣裳。

腹内尚存一副心肝,

体上还余几载时光。

春红,

夏绿,

秋黄,

冬霜。

兵戈裹身,

马涉疆场,

志未酬,

愿难偿。

听到的是:将士呻吟悲声哀;

闻到的是:烽火硝烟掳戎装;

看到的是:家乡父老饥断肠;

得来的是:为他人作嫁娘妆。

这首诗流露了他反对军阀混战、烽火硝烟,体恤将士悲哀、父老饥肠的真情实感;同时也倾诉了他身涉疆场、壮志未酬,不甘为他人作嫁衣的心曲衷肠,读来真是感人至深。

郭松龄不同意杨宇霆、姜登选等人“一字长蛇阵”似地向南扩张,认为奉军这种“棋胜不顾家”的做法,早晚一定要倒大霉。他曾利用机会向老帅张作霖力陈:“我们在东北有这样大的地方,经济富庶,人口有三千多万,尽够我们干的。这次进兵关内,既已打败了曹、吴,已足雪当年之耻,如再驱兵南下,胜则成为众矢之的,败则徒损老帅威命;不如雄踞关外,趁机观变,养精蓄锐,再谋一统。”但由于杨宇霆要争取江南鱼米之乡,力主驱兵南下,张作霖对其言听计从。结果果然不出郭之所料,1925年秋,浙江督军孙传芳组织东南“五省联军”通电反奉,把奉军赶出了沪、苏、皖。张作霖大为震怒。张学良急电正在日本观操休养的郭松龄:“孙传芳组织五省联军,由水旱两路向沪、苏、皖进犯。??目前战局紧迫,总座急盼我兄克日归来,主持军事。”郭当即复电称:“接奉钧电,自当效命。惟到日以来,旧病复发,需待诊治疗养。”复电两日后,张学良派朱继尧携张亲笔信抵日,邀郭立即回国。函内有“望兄以大局为念,即日回沈,一切需待面谈,万勿延缓”等语。朱还将张的口信当面转告郭松龄,大意为“东北进关各军统归郭统帅”。郭经过整夜思考后,才令朱继尧先行回沈,向张复命报告郭即回来之意。

郭松龄回到沈阳面见张学良,接受张的任命,统帅东北各军进关开赴津、京,阻止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北犯。

郭松龄回国前已决心不再参加内战,他对张作霖穷兵黩武早有不满,这是他倒戈反奉的根本原因。他与李景林联合上电主张和平,不同意攻打国民军。张作霖闻讯大怒,拍案大骂“主和派误我”,立召郭、李二人返奉。郭松龄称病住入天津意大利医院,并密派其弟郭大鸣和挚友李坚白,携其亲笔信函,由冯玉祥的代表王乃模陪同,到包头与冯商谈双方合作事宜。

11月20日,张学良在天津医院看望郭松龄,劝他到沈阳向老帅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以释误解。郭松龄十分气愤地对张学良说:“东北的事情都叫老杨这帮人弄坏了。这次江苏失败,东北军断送三个师使奉军声誉扫地。败了回来还包围老帅,再叫我们去卖命,给他们打地盘。打下来地盘又得被他们抢去,这个炮头我是不当了。”郭还乘机对张学良说:“上将军(指张作霖)脑筋陈旧,在群小包围之下,恐已无可挽救,因此建议父让子继。”

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在滦洲宣布倒戈反奉,“要求雨帅(张作霖,字雨亭)下台,推少帅主持大政。”张作霖闻变大惊,大骂张学良:“小六子(张学良乳名)信任郭鬼子坏了事。”

四、在倒戈反奉的前线,郭松龄两次给张学良写信,愿“拼将此身,仍以效忠于公为职志”,声言“公待龄以恩遇,龄报公以忠诚”;张学良致信郭松龄:“承兄厚意,拥良上台,隆谊足感??”

郭松龄倒戈反奉后,先后在滦洲和昌黎给张学良写了两封信。

下页 余下全文

运动会的回忆

运动会的回忆

随着秋天的逝去,运动会那绚丽的色彩和雄壮的呐喊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听,可每当我回想起运动会上的种种激动和拼搏,那场景仿佛就在昨天,还历历在目。

开幕式即将开始了,温暖的阳光倾泻在操场上,洒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操场中央,穿着整齐的白色制服的鼓号队奏响了雄壮的乐曲,每一个班都排成了整齐的方队,顺次入场。同学们迈着整齐坚定的步伐,在彩旗与主席台之间走过,彰显着拼搏向上的精神和青春的活力。照相机的闪光灯在脸上闪耀,我们笑得格外灿烂。校长讲话之后,随着上百只五彩气球腾空飞起,运动会的号角吹响了。

发号枪声打响了,刹那间,运动员们从离弦的箭转变成了一只只野豹冲出了起跑线,飞向终点。看台上的加油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所有焦急、热烈的目光都集中在跑道上,而此时的跑道已经不仅仅意味着竞争,更多体现的是那互帮互助、“友谊

运动会结束了。校长宣读了比赛名次,虽然我们没有名列前茅,但我们收获了友谊,学会了热忱,充满了力量。嘹亮的歌声响彻校园,夕阳从地平线上斜射过来,放射着灿烂明媚的光,照在我们青春的脸上,投在我们纯洁的的心上,也印在了我永远的记忆中。

2012年7月15日托福考试写作回忆

综合写作

政府发布限制捕鱼的方法来报护menhaden。

阅读认为不好

1:应为水中有大量的sprite bass, 会吃menhaden 他们才是元凶

2:menhaden是家畜的食物来源,禁止会导致supply chain break

3:横多人应为这个会失业

听力说好

1:sprite bass 吃menhaden 是正常的是生态平衡,sprit 的捕食行为是为了保持平衡不让哪一种鱼类失衡

2:有一种bean 可以成为家畜的食物的来源

3:失业只是暂时的,他们不久回来可以再回来。

独立写作:should government provide money on things that are beautiful or practical

考生2回忆:

综合写作:limit to amout of harvesting 某种鱼 lecture 同意 reading 不同意 反驳 1 某鱼的天敌2 农业用料3 提供工作

独立作文: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the statement: It is important for goverment to provide money for beautiful and not just for some practical things. 考生3回忆:

综合 limit of menhaden population

独立 should government put money on things that are beautiful than the things that are practical

考生4回忆:

综合写作:限制捕捞一种鱼

阅读说不需要,

1 另一种bass的鱼会吃它

2 这种鱼能提供特殊的蛋白质,人需要吃它

3 加工这种鱼的工厂会失去工作

听力说要限捕,

1 bass是自然环境里的,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人为捕鱼会破坏

2 豆子里也有这种蛋白质

3 如果鱼被捕光,产业全部瘫痪

独立写作:政府也应该花钱在beautiful的东西上面,不是只在经典的东西上面

综合写作:

limitation of menhaden

政府建议应该限制捕鱼公司,因为影响了menhaden。文中不同意这个观点,并给出了三点

1. menhaden的natural predator ,sprite bass 被忽视了;

2. agriculture方面,这个是很多动物的protein来源;

3. jobs and economy 很多渔业公司有成千上百的职员会因为政府的这个建议而失去工作

听力中不同意这个说法,professor 一一反驳

1. sprite bass会吃很多fish,而不仅仅只有menhaden一种;再者,有eco-balance,捕食和被捕食是正常的;

2. 有其他protein的来源,比如soybeans,富含protein,而且比menhaden更effective

3. 如果不好好保护menhaden,如果这些渔业公司继续pollute,那么这些以渔业为主的公司和人员都终将collapse

独立写作

It's important for the governments to provide money to things that are beautiful and not just for things that are practical.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