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掌声连连,灵性作文全天内训营圆满结束!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7:00:40 作文素材
掌声连连,灵性作文全天内训营圆满结束!作文作文素材

精选作文:掌声连连,灵性作文全天内训营圆满结束!作文


     本次灵性作文全天内训营在浙江金华市政府旁文化中心举办,现场交费参加听课的有小学生、初中生、
高中生以及学生家长100多人,还有从上海、杭州、南京、江西、义乌等地赶来参加灵性作文培训师师训的
宏哲成人学员们。课程受到了家长、学生、学员们的清一色好评,或许,灵性作文培训师课程年底会推出网
络系列课程,届时欢迎您参加。

      本次参加课程的学员们均拿到了由中国当代青少年作家协会、中国青少年文学艺术家协会盖章颁发的结
业证书。

      分享内训营照片地址:

      http://user.qzone.qq.com/112019031/blog/1448425886

 

 






篇一: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灵性

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灵性

作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教学中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中学生作文还是要提倡还原生活,努力表述生活中的真善美。那么,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灵性呢?

一、学习和领会根据《课标》编写的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教材

写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面写作,而是将写作放到实践当中,放到生活当中,放到情景当中,实现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三位一体。“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理念的科学性,在于它首先认识到作文是什么,意识到学会作文需要什么样的过程,所以,它充分重视利用外在和内在动力推动主体对作文原料的吸纳,改进大脑思维方式,训练多种表达能力,从而推进作文产品的优化。

二、根据教材要求,充分挖掘身边、社区、网络等资源,创造性地实施和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感受生活、

体验生活中思考和表达生活,还原作文教学丰富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要组织学生去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理解生活、体验生活,进而反映生活。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写作,在写作中提

高作文水平,也提高人生的修养和品位。

三、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革命,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尤其是作文训练的新方式

学生应主动地在综合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同学、老师和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沟通交流切磋、砥砺思想,合作完成写作任务;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结合现实,针对实际,解决问题,写出为时为事而表达的专题作文。真诚地反映生活,反映自己内心的感受,将真诚的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等)用真诚的文字表达出来。摒弃刻意的矫饰与编造,要用心灵去感悟人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了然于字里行间,情动于衷而形于文,在每一次的作文中经历思考、反省甚至痛苦的解剖,在作文中历练文笔,升华灵魂。在成长中作文,在作文中成长。关键是用“心”去写,为生活而歌唱。

作文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语文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然而,出于每个学生的思想修养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及环境的影响,他们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存在着差异。同一个作文题目大家都去写,必然出现写作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作文命题应当改变以往统一命题的方法,提倡命题的多样化,也就是命题作文与自拟题目作文相结合的形式。这样就能够因人而异,给学生造成一个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便于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思想实际。如此学生的作文思维模式不再受约束和局限,他们将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创造性作文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充分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改变以往作文“人云

亦云”的弊端,写出真挚动人的好文章来。

四、作文评价的观念和标准要彻底改变,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篇文章

善于发现学生的相对优点,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成功中享受作文的乐趣。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能只从语句、用词、文理等方面进行评改,而应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亮点,评价方式也不能只单纯地以分数高低来下结论,而应批注出文章“好”在哪里,“新”在何处。这就要老师不仅要有编辑的眼光,还应有慈母的爱心。对于学生的作文,不能单纯地以其结构是否完整、文理是否通顺、体裁是否与你的标准接近作为判定准则,而是看作文中是否有“新”的东西,如新词、新意、新内容、新形式等出现。评讲作文时要以保护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对存在的问题宜个别交流,且宜用商榷的方式,以增强他们对作文的信心。

作文教学的真谛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因为学生只有热爱生活,有丰富的感受,才有作文的愿望,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当有一天,作文的精彩无处不在,我们也为学生的文章所感动,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那是他们细腻而纯真的感情正在悄悄地复苏!孩子们将真挚的体验和感受融入在作文中,真实地抒发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心灵感受,文章真正荡漾着生命的真情,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充满了生命的灵性。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保护他们想象的翅膀,真诚地走近他们的身边,聆听他们的想象,给孩子们天真的生命历程,

让他们时刻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宝丰县教育体育局)

篇二:作文因生活而更有灵性

作文因生活而更有灵性

[摘要]要想写好作文,要想获得写作的不竭源泉,我们的办法是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从而让作文更充满活力。

[关键词]作文生活活力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从这句话不难看出,从这句话不难看出,作文必须是从真实的生活之中产生出来的,有了生活的气息,学生的作文才会有灵性。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要以开放的思想接纳生活,引导学生打开生活之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从而让作文更充满活力。

一、走进生活,寻找活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像个万花筒。教师一旦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就会发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孩子们写作的源泉。在大自然中,变幻莫测的云彩、富有诗意的月亮、美丽洁白的雪花,不同季节的风、雨的特点、花草树木的变化;在学校里,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生活中的所有一切都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作文材料。这些“宝藏”一旦开发,学生的作文就不会无话可说。“无米下炊”、“言之无物”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二、观察生活,丰富素材。

大雕塑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面对壮丽的山川,面对神奇的大自然,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小学生好奇、好闻、好动,但是他们的作文则往往空洞无物,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没有得到正确的指点,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之以渔”,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教给了学生观察的方法,也等于是送给了学生敏锐的眼睛,它们无疑会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用心观察的同时体验到无穷的乐趣。这样他们才会有话可写,乐写,爱写。

1、观察要调动“五官”。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中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昕、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让学生用眼睛学会“摄像”;用耳朵学会“录音”;用鼻子学会“复印”;用嘴巴学会“品尝”等,学生用多种器官进行实践、体验,明白了如何把生活中观察到的情景真实地记录下来。同样观察人物、动物、事件等,都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

2、观察要有顺序。人的认识往往遵循着“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规律,指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也应该遵循这一认识规律。即在粗略的进行总体观察的基础上,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观察点,寻找一条合乎观察规律的观察线。基本的观察顺序还可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局部到整体?··学生观察有顺序了,写作文时才能做到有顺序。

3、观察要抓特征。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认识到事物的特征,才能在作文中突出事物的特征,写出鲜活、生动的作文。例如,写眼睛,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双不同的眼睛。场合不同,同一双眼睛表现出的神情的不同。动物的眼睛更是千差万别。同是猫的眼睛,中午时由于光的照射眯成一道缝,而它晚上捉老鼠时则像两只绿色的小灯泡,炯炯有神。

三、参与生活,激发兴趣。

教师教会了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但要激起学生观察生活的乐趣,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还需要学生对生活充满激情。

1、学校实践活动。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学校实践活动不失为引导学生开拓视野,丰富情趣素材的好途径。比如,在班队课上,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智力竞赛、朗诵比赛、游戏、课本剧表演等。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学生不仅玩得快乐,而且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趣味性素材。先让学生心动,再让学生动笔,学生才能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2、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有切实的生活体验,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如包饺子、烧饭、洗衣服,让学生通过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亲自种一棵树,养一盆花,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等。

四、描绘生活,感受乐趣。

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参与生活,已经获得了切实的生活体验,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拿起笔,写作文、写日记、写感悟,去

描绘生活,在描绘生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同时又领略到作文容易写的喜悦,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然有写作的灵感,能不拘一格地自由挥洒,表达不同的情感体验。

例如:学校里,在科学课上,我带领学生做了热胀冷缩的实验,由于学生亲自参加了这个实验,因此他们把实验过程写得有条不紊,并且通过实验了解了热胀冷缩的原理,更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班队课上,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些活动,什么贴鼻子,猜谜语,成语接龙??学生不仅玩得趣味盎然,更写出了一篇篇生动、有趣的作文??在家里,布置学生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为家长洗次脚,然后把过程写下来,学生由于自己亲身体验了生活,因此描绘得真实、具体??以“真实”为准则,在学生笔下流淌出来的文章怎么会缺少灵性呢?

五、创造生活,张扬个性

生活是真实的、生活中的我们同时也需要大胆地去创造,去想象,这样,学习的习作才能更加精彩。

1、据声想象,发散思维。苏教(国标)习作4就是根据声音写一篇作文。我于是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有关声音,引导学生想象发生在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再让学生根据声音写成作文。这样的习作训练,使学生无拘无束,天马行空,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习作的结果让笔者为之惊讶,每个学生都写得相当精彩,就是平时那几个不太写得好的学生,也写出了自己的水平,拥有了一篇自己最满意的习作。

2、动手创作,流露真情。记得在妇女节时,我

布置学生回家做一张贺卡,表达对父母的爱心,并将制作过程写下来。学生在制作贺卡过程中,有的马到成功,写出来的文章当然是自信不已,有的克服重重困难,苦尽甘来,结尾处欣喜不已;有的屡战屡败,文末长叹不已。我想,不管学生从何种角度去写作,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就是最棒的。3、设计生活,丰富想象。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我让他们自己设计生活,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比如:设计我们的校园。“我心目中的学校”“未来的学校”等文章,让学生在现在的校园的基础上,针对校园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角落,大胆创新,着眼未来,不仅为学校构思宏伟的蓝图,同时也设计着自己的梦想。

生活真是多彩的,生活是浩瀚的大海,是连绵的群山,是辽阔的高原,是无边的沙漠。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学生走进生活,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中学作文、用作文,爱上作文,会写作文,用自己的笔去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感悟中写作,表达真情实感,充分展现自我,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真情的习作来,这样的作文才更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构建生活大课堂》江苏教育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师》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篇三:漫画,让作文教学充满生活灵性

漫画,让作文教学充满生活的灵性

学生写作文是表情达意的过程,这是个性的张扬,是心灵的飞翔,不应该是痛苦的事,应该是快乐的事情,但在做的一个调查中,只有极少数人喜欢写作文,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却有一半之多。作文教学的确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那么,怎样使教师乐于教作文,学生乐于学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呢?只有在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的情况下,写起来主动积极,妙句美文就会诞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创新,有目的地进行富有创造性的作文训练。把学生喜欢的漫画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结合起来,融入作文教学的课堂,一定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而又内容丰富的写作环境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以生活为源,以漫画为载体”,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让作文教学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以生活为源,以漫画激情,让学生有话可说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由此可见,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东西,这就需要学生去观察,去欣赏,去思考,去回味。形式之一的漫画以其讽刺幽默的个性深受小朋友的喜欢,更重要的是,它是生活的缩影,因此,我们可以缤纷斑斓的漫画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功能看,漫画既可讽刺也可歌颂,既可宣传也可娱乐;从特性上看,漫画的夸张、变形、比喻、想象等潇洒变幻的手法又是其他艺术所不能比拟的。漫画形象史努比、皮卡丘、叮当、一休、超人等不仅深受儿童们的喜爱,连与之相关

的漫画周边产品也成了抢手货。走在校园里我们随处可见:穿的是米奇的,背的是西瓜太郎书包,里面装着史努比系列的文具,连包书的书皮也印着宇宙英雄奥特曼、美少女等图案。孩子的童年没有漫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充斥着漫画的时代。

二、以创新为本,品评漫画,让学生有文可写

小学作文教学必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创新,有目的进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作文训练,有目的的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漫画作文正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要营造轻松的教学情境,出示诱人的漫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漫画的题材范围漫无边际,古今中外,天上人间,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从周围生活中取材,反映自己眼中的生活,亦可从大量的漫画故事取材,呈现神秘的科幻故事,惊险的探索历程等,作文再也不是无话可说了。由此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每天轮流展示收集到的漫画,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交流并口头创作。漫画作文不一定要把画面的内容一一具体说出来,主要把孩子们想表达的主要意思表述出来就行了。为此,可以在教学中做了几方面的努力。

1.生活漫画作文

我们清楚地看到,当代漫画对儿童的吸引力,儿童对漫画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愿意表达他们真实的内心写照。把生活与漫画结合起来,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从丰富写作内容着手,真实地

写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理解。把生活漫画引进作文日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感而发。我们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选择。

2.想象漫画,创造作文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了世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是富于幻想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作用,想到昆虫的言行;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以幻想作为训练的基本形式,让学生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欢乐憧憬,让纯真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同样是一幅漫画,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创作。如“鞋子里的小鸟”这幅漫画,有的认为是人类毁了鸟儿的家园,鸟妈妈带着孩子来到城市,无处安家,看到一只鞋子就住了下来。有的认为是人类毁了鸟儿的家园后匆忙离开,留下了一只鞋子,鸟儿回家无处安家,只好把这当作了临时的家??只要是合理的想象都会得到大家的赞赏,学生在这个世界里自由地驰骋,作文成了一件乐事。

3.交流评点

及时交流讲评,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成效。创作讲评以鼓励为主,在学生口头或书面作文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公开讲评。不公开批评差生作文,以免伤害其自尊心。同时学生以自评为主,作文交流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先让作者自评,说说为什么这样写。再引导其他学生互评,让他们说出所评作文好的地

方和应该修改或补充的地方。最后教师点评。学生作文即便有不足之处,教师也用商量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见。经过这样的修改之后,相信学生的作文会进步很快。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作文的情绪中来,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探索,刻意求新,努力发挥教学机智,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使我们的教学与学生生活挂钩,充满活生生的生活气息,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而又内容丰富的写作环境,让作文教学充满漫画的幽默和生活的灵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篇四:让作文闪动灵性

让作文闪动灵

当我们热切地追逐着作文“体系”、“模式”、“套路”训

练的时候,甚至,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培养了许多擅长编造“美丽

的谎言”的“写作尖子”的时候,其实,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学

生的心灵已经锈迹斑斑了,学生的人格个性已经人为斫损了。长

期的个性箝制,使学生作文缺少灵性。灵性是一种才能,是人的

气质的外化。它在作文中呈现为生机勃勃的能动的创新表现和精

神生态,并具有具体的、独特的、聪敏的表达方式。作文教学可

以把学生教聪明、也可以把学生教愚笨,作文教学可以把学生教

聪明还是漠视和扼杀,灵性在怎样的环境里才能成活和生长?泰

戈耳老人用诗歌道出真谛:“像阳光一样拥抱你,又给你以灿烂

的自由。”

一、插上联想、想象的双翼

(一)、由于客观事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其保留在头脑

中的印迹也会相互联系,因而人们看到一个事物会想到另一事

物,也就是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联想。有一则广

告是这样写的: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则广告从某种

意义上说明了联想的重要性。的确,没有联想,就不会有“精骛

八极、心游万仞”的思想驰骋,没有联想,也就不会有触类旁

通,思接千载的文思涌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首先,让学生认真理解,体会课

本中联想的实例。如巴金的散文《灯》,全文以“灯”为线索,

展开回忆和联想,从眼前的灯光引起对往昔亲身体验“灯光”作

用的回忆,进而联想到城外的古老传说和友人经历的故事,层层

深入地揭示了灯光的象征意义,讴歌了灯光给人以光和热,给人

以理想、希望、力量。通过对课本实例的理解,学生对联想有了

更深刻的认识。其次,我经常在当堂或课后出一些小题目,让学

生进行联想练习,挖掘主题,进行比赛。这样可以更快地激发学

生的思维,触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如我曾给学生出题为“水”。

有的学生由水的溶解性强,想到东西文化的交流,人类文化的相

互兼容。有的由水的可容纳一切,想到人的胸怀要博大,能容纳

一切可容之人、可容之事。有的由“流水不腐”想到人的思想也

要不断变化、更新,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有生命力等等。

经过训练,学生在写文章时,思路就灵活开阔多了。

(二)、想象和联想一样,也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

动,所以有人把想象比喻为创造性思维的翅膀,它帮助创造思维

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飞来飞去,或腾空高翔,或流星急疾驰,想

象的作用很神奇,但不神秘。伏尔泰说:“想象是每个有感觉的

人都能感觉到的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与记忆有关。”他又说:

“积极想象把思考、组合与记忆结合起来,它把彼此不相干的事

物联系在一起,把混合在一起的事物分离开………加以组合,加

以修改。”由此可见,想象是可以被认识,被掌握的。

首先,让学生认真理解体会课本中想象的实例,李白是我国

古代诗人中浪漫主义流派的杰出代表,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体现了李白高超的想象力,这首诗围绕着一场游仙的梦境来构

思,这样的构思,给诗人想象的驰骋开拓广阔的领域,他写熊咆

龙吟,写雷电霹雳,写空中楼阁,写霓衣风马……读着这些迷人

的诗句,好象在欣赏色彩鲜艳、变幻莫测的童话影片一样,是那

样富有魅力,那样引人入胜。杜甫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

鬼神”是十分恰当的评论,想象使这首诗放出动人的光彩。

其次,借助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

扎诺夫在实验室中研究了许多人们喜爱的曲子,他发现这些曲子

中的许多部分都能诱导出一种冥想状态。它能使身体活动放慢,

大脑却变得敏捷起来。因此我运用音乐帮助学生作文,借以激发

学生的想象,如播放民族乐曲《黄昏》,让学生闭目静听,学生

的身心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思维随着音乐高度活跃,伴随着我

舒缓语调的提示,学生想象出了落日、牧归、水车、乡村小屋、

炊烟等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为黄昏这个轮廓填充进了农村生活的

色彩。想是说的前提,说是写的基础。这样,由听到想、到说、

到写,形成了听音乐想象作文的新模式。即“音乐暗示——想象

——表述”这一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想象之鸟一旦

高翔,学生心中就会跳跃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想象,实体的

和虚构的,现实的和浪漫的,传统的和现代的,每一次这样的作

文,想象力便得到一种释放,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

二、注入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

琦君是台湾当代散文家中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她的《泪珠与珍珠》透着灵气,让人感悟到浓重的文化气息。她的的散文每多承感传统技法,引用或化用古诗文句。无论是描述旧景情怀,或是描写现实景物,都表现出纯熟的文字技巧,这与她从小受严师教育学习古文,大学时又重修古典诗词打下了扎实的写作根基是分不开的。因此,培养灵气,绝非是一个技术问题,它要求我们为学生铺设一道人文背景。因为生命需要养分,文章需要文学的滋养。

教育部开列的中外文学必读书目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世界。在文学名著中融会了事态百相,凝聚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囊括了大地的沧桑,让青少年的心随书而歌,让青少年的思想随书而舞。就有了他们对人生的深切领悟,对社会的高屋建瓴的洞悉,对“一般的人性”和“变化的人性”有了精致细密的认识:同是面对爱情,安娜在与渥沦斯基邂逅后发出了“时候到了,我要爱情,我要生活”的心声,就像一把利剑划破了漫漫长空;而“误落风尘花柳中”的杜十娘,虽有从良心,可仍摆不脱封建束缚;《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之妻终究难以“飞”出“三纲五常”的牢笼。同是面对爱情,同是三个女人,同是三出悲剧。可她们经历的、想象的、做的却不令相同。同是面对清贫,孟子张扬了“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可是淘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家贫志不贫更令人赞赏不已……有了这许多领悟认识,学生就会通过纷繁芜杂色彩斑斓的现象深入本

质,揭示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从而,写出深刻带有灵性的文章

三、用心灵感受生活

叶圣淘提出作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应十分注重学生从社会中汲取作文养料。若只局限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而不强调同时去关注与之相对应的内在心灵感受,这是作文教学的一种缺欠。失明30年的当代盲人画家沈冰山,他的荷花,简笔洒脱,充满着清气。为了画荷花,他就去反复摸荷花,看起来是在用手观察,实际上是在用心感受,没有心的作用,手是无法准确感受的。荷花被摸枯了,但那荷花的魂却飞到了他的纸上。他的眼睛没法看到他的创作过程,把握他的绘画效果,然而,他用心灵感受控制着绘画过程,神奇地把握了绘画的效果。

沈冰山画荷的故事应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应要求学生在观察外物的同时又能观察内心感受,在把握生活的同时又把握自我。如学生写秋天的田野,不少人在校外田野上转了一圈,不是写金黄的稻穗、银白的棉花,就是写肥沃的田野。我在指导中就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土地上劳作的农民,土地周围的景物,进而思考土地与人的关系。可是有几个同学不但用眼睛看,还用心灵感悟,发现田野在林立的建筑群中显得那么窘迫与尴尬;种地的就那么三三两两几个老农,边拨弄庄稼边叹息务农的艰难与无奈;在秋天的田野里他们感受的常常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土地已被一片片污染的担忧。这样的赋有灵性的情感融进了自我内心体

下页余下全文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