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文字是一种自身发展的能力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13:31:43 作文素材
文字是一种自身发展的能力作文作文素材

精选作文:文字是一种自身发展的能力作文

  利用一点时间,就如何写好作文来做一个乱说、统说、泛说。

  语文的任务是什么?关于语文的认识,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认为,语文是培养孩子的文学艺术水准;另一个极端认为,语文是培养政治水准。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这种倾向就比较严重。上语文的第一课,就是万岁万岁万万岁!个人认为,语文的文学化与语文的政治化,有问题。哪里需要那么多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个人认为:语文就是能力的培养,是表达能力的培养。表达的能力,并非专属于文学家。我们要去表达,也并非只是简单的表达忠于谁热爱谁。表达能力不需要那么多的艺术性,也不需要那么多的政治性。步入社会参加工作,需要写调查报告、方案;需要写通知;需要写工作总结;当然,也不排除自己写一些日记、心得体会、抒发一下感情、表达一下对一种事物的看法。

  过去古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简单来说,“礼”就是礼仪礼节、待人接物;“乐”就是音乐艺术;“射”就是功夫,做一个被窝里放屁、能文能武的人;“御”就是驾车,就如我们现在人手一本驾照一样;“书”就是文字表达;“数”就是数学。这六艺,相当于一个人基本的生活技能。就拿“书”来说,我们先不去探究这个“书”具体包括了些什么?我们先来看,它不应包括艺术性与政治性。这个“书”的培养,至少不会狭隘地讲是培养文学家,也不会庸俗地说,学习“书”,是为了培养一个政治家。

  六艺,总体上来讲,只是一个能力。所以,我们在意识里,不要把语文当成是一种花前月下的文学式的表达,也不要把语文当成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教育。语文是培养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外显,主要体现在口头表达与文字表达。我们讲话、做报告,第一要义,就是要表达清楚。无论是讲话,还是写东西,绝不能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简单的来讲,“书”的作用就是沟通与交流。古时,没有一个专业叫文学,也没有一个专业叫作文。但是我们学过《三字经》,就会知道,过去古人在小学前完成的课业就是“小学终,至四书。”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小学毕业前,完成四书。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可以讲,在古时,完成了四书,读完了小学,就可以当先生了,就可以提笔写信、提笔写文了。反观现在,我们小学六年,一年两本语文书,一共是十二本,厚度绝对要超过四书。如果我们再加上初中三年,一共九年语文教育,一十八本语文书,外加各种课外的读物,读的书不少,可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写文章的水平,绝不会超过过去一个从私塾毕业出来的小学生。问题在哪里?过去有一句话讲:读书、学问要“至广大而尽精微。”读书要广博,在广博中还要尽、专、精,这是读书的法门。

  但有的妈妈讲,我的孩子看了好多的书啊,很广博啊!我们的孩子现在看的书,不能叫广博,只能叫虚胖、叫浮肿。看上去很胖、块头很大、个子很高,但是往秤上一站,分量不够!因为比重不够、密度不够!

  举个例子,《三字经》粗粗的统计,因为版本不同,大约是1200个字。但是这1200个字里有多少信息量?做人的、做事的、天文的、地理的、历史的。我们讲《三字经》是中国的历史纲要。一千二百个字,天文、地理、历史、全讲了出来。我们再说《千字文》,一千个字,这是中国的思想纲要,也是中国的文化纲要。两个加起来,不算重复的大约是2200个字。但里面的信息量,实在是大得惊人,这才叫广博!

  而现在,孩子们读的书看上去很厚、很重,可是把水分一挤,就不知所云。似乎为艺术服务了、为政治服务了。但是又没有真正地起到这样的效果。有的妈妈讲,要多读书,就能写好东西。这话没有错,但不妨再想想,读的全是水书,能写出来吗?“至广大而尽精微”千真万确的。但广大不能简单的讲,是看读了多少的书。而是要看书中的信息量,要看有价值的信息量。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一起来思考、探讨。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读了很多书,但写不出东西来?还是有核心的问题没有解决。

  关于如何读书,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也是一个具有实践性的问题。我们今天为了把问题讲清、讲透,就仅仅局限于如何写作上。在《基础篇》、《实战篇》中,我们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即:读书、分析、写作是一回事!读书好理解,分析实则来讲,叫做消化。读了书,没有消化,那就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怎么能化为能量?这个道理,可以当成车轱辘话来回讲。学会读书了,就真的懂得分析了;真的懂得分析了,就学会读书了;学会读书了,就会写作了;懂得分析了,写作也就不是问题了;会学写作了,也就懂得读书了;写作好了,分析文章也就不是问题了。这是一回事,不是三回事。

  那么怎么样消化?大家近几天也看到,我们讲一篇作文,就算是一年级孩子的作文,也会讲上两讲、三讲、甚至四讲五讲,就是掰开来揉碎了讲。从结构讲到对称,从对称讲到六根六尘,从六根六尘讲到作文八法。实则来讲每一篇作文的讲法、方法都是一样的。学得深的与学得浅的,区别在于:是不是细细地去看。

  当当网的评论,有一些妈妈的心得。这位妈妈看了五遍,越看心里越明亮。而有一些妈妈,看了半遍,看不下去了,为什么看不下去?理由是:《基础篇》一上来就讲了好多的古文,说这个古文看不懂。大家手里有书的话,请打开《基础篇》第八页,中间的部分注明了“以下部分,并不要求了解文中的意思,请试着与孩子一起找找文中的对称字、对称词、对称句与对称段。”如果我们用扫两眼的态度来看书,如果我们用走马观花的态度来看书,怎么能读到真正的东西!

  前两天,我们讲到了借音借意的技法。有的妈妈就讲,这样的技法用多了是不是太花哨。这分明是没有跟着讲课的思路走啊!如果我们现在讲,吃大米饭、喝南瓜汤、吃粗粮有好处,但是思维不跟着走,非要反着来,是不是你会说:大米饭吃多了,南瓜汤喝多了,也会消化不良。光吃粗粮也不好,是不是还要吃一些大鱼大肉!这样的思维,不跟着走的思维,怎么能学到东西?!

  我们再来说《三字经》、《千字文》。为了加深理解,不妨这样讲,要至精微才能达广博,读书破万卷,重点不在万卷,在于“破”字。一卷书不破,读万卷是无益的。过去小学生,在小学毕业前读了四书,就可以至精微达广博,要细读、精读,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不去细细地读,怎么能把厚书读薄?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小范围内讲了一点《中庸》。跟着学的妈妈有这样的体会:说来说去,全文约三千个字,说到最后就是两个字——中庸。

  这些读书的方法,我们在讲作文的时候也讲到的。大家看一下《基础篇》的第四章:如何学古文。讲的就是如何读书。就根本的方法上来讲,与我们现在每天讲的作文没有区别,反而更细、更深。

  欧阳修写过一篇文章,叫《卖油翁》。原文是这样的:

  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我亦无他,唯手熟尔——没有别的技巧,唯手熟尔。

  怎样才能叫手熟?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多了就熟了。作文有那么复杂吗?没有那么复杂。要精细了去学、去体会,从僵化到固化,再到强化,最后“唯手熟尔”,能力就达到了。如果不深入地、精细地去读,一直在粗粗地、浮浮地读;如果不深入地、精细地去学,一直在门外徘徊,永远都是难的。相信,对于老学员来讲,慢慢的已经体会到了——作文,多大点事儿!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