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传统与现代(作文素材)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2:18:13 作文素材
传统与现代(作文素材)作文作文素材

精选作文:传统与现代(作文素材)作文

传统的山水写意画与现代的动画音像的结合,就有了《小蝌蚪找妈妈》;传统的古典乐器与现代的演奏形式交汇,诞生了女子十二乐坊;传统的爱情故事用西洋乐器——小提琴加以表现,《梁祝》的缠绵哀婉的旋律便成了经典。西安市古都,以地下宝藏闻名于世,乾陵、阿房宫、兵马俑,一个比一个声名显赫;但是,如今你走在西安街头,肯德基、麦当劳与陕西泡馍、兰州拉面共存,高高的古城墙衬托下随处可见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游客身穿龙袍摆好姿势在摄影留念。你同样会感到这景象使古都独有的,这一切是那么的和谐美好。

篇一:高考传统文化方面的作文素材

高考传统文化方面的作文素材

【忠孝仁义信礼智勇】

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现在只有在台北的大街看路牌才能见到它们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轶序不再回来,也切断了我们与"忠孝仁义"的关联。"信礼智勇"好歹还是一个各社会通用的生存哲学和基本要求,但我们嫁接了西方的价值理念,在儒家的词语外壳下,内涵不再。

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孩子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四书五经】

从前,作为书生15岁之前便要把四书五经烂熟于心,几乎都是群"拜经教",他们对经典的了解,足以让今天的古代文学博士生绝望。1912年1月19日,当国民政府

今天私塾虽然零星地作为新闻存在着,但再也无法听见稚子朗朗的背书声了。在今日的价值取向之下,不具有实用功能的东西,孩子们兴味寡然。

【民风民俗】

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中元盂兰盆会驱傩......随着大城市全面禁燃鞭炮,这些节日离我们渐行渐远,孩子们的非物质所获得的野趣,也就逐渐稀释。有多少孩子还知道飘色?有多少孩子还知道台阁?

90年代生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放过风筝,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所以,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

这是古代私塾都有义务传承的传统文化。

近代以降,西学东渐,学校替代私塾是一个进步。

然而,我们却行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消逝中。

素材积累

1.国家教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目前,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其中从“文化大革命”中诞生的样板戏里选中9首唱段作为教学曲目(见2008年2月22日《南方都市报》)。

2.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和美国都取得了很不错的票房,但是,功夫是中国的,熊猫也是中国的,为什么电影是别人制作的……尽管在国内,“花木兰”的故事妇孺皆知,但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却被美国抢了先。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花木兰》系列动画片,在全世界赚取了超过2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3.如果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或是SHE的《长相思》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自《诗三百》到《汉乐府》再到《全唐诗》、《全宋词》,还没包括屈原、班固的楚辞、汉赋,更没提到魏晋的“蓬莱文章建安骨”,这浩瀚如海般的诗词国度,怎是一首《东风破》所能表达的?现在我们是否只停留在小学课本里教的“离离原上草”或是什么“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阶段,或是为了逗情人开心为她轻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浓情蜜意?

4.对于国粹之一,竟然不断有一些具有西方教育背景的中国人提出废除中医。

5.奥运会开幕式,我们充分向世界展示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水墨画,淡雅却意味无穷;焰火,璀璨英两夜空;缶声,悠扬悦耳……开幕式中的“中国元素”集中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整台开幕式,因为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中国与世界的完美结合,创造了“奇观感”的恢弘中国气派和东方神韵。

6.唯有中秋佳节,天南地北共赏一轮明月;唯有春节,大江南北,将一锅饺子煮成千年不变的和和美美与团团圆圆(能够用上语言表达中的句子,值得鼓励)

7.余光中“当女友改名叫玛丽,还怎么吟诵一首《菩萨蛮》。

8.如今,许多独力传承某种民间工艺的老艺人大部分没有接班人,连自己子孙都不愿学习老一辈的手艺,有的民间工艺出现了人绝艺亡的困境。

9.过圣诞节比过春节更热闹,过2月14日的情人节已成为惯例,中国的七七节最近才被商家炒作起来,婚纱结婚司空见惯,却几乎见不到花骄、拜堂……时尚的现代人以崇拜西方文化为荣,把中国的传统当成古董,会背若干唐诗的人越来越少。我不禁想问,我们中国的传统是古董吗,我们的传统文化还能维持多久?

10.包括北京故宫、西藏布达拉宫及云南丽江古城等中国境内六处世界遗产,因管理不善,面对即将吊销世界遗产之名的危机。其中云南省「三江并流」因政府在上游兴建水坝,严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被世界遗产大会责令整改,如明年未有明显改善,将被剔出《世界遗产名录》。

11.凤翔泥塑、木板年画、千阳灯盏戏、凤县民歌……这些深深扎根于宝鸡民间的传统文化如今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从今年起,陕西宝鸡市财政每年都将拨专款40万元用于开展“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12.一个中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却不愿意在语文科上花时间,觉得学和不学一个样。

13.目前,许多大学都不开语文课,但大学生却要用一半以上的时间来学习英语。

14.一个使用中国纳税人钱财并在中国召开的科学学术会议,却要求一律用英语交流,甚至,中国听众连翻译服务都无法享有。

15.近几年,尤其是跨入新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华留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国内外汉语教学机构数量快速增长、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考生人数快速增长。

16.借助中国英语学习热和巨大的市场,2004年,英国英语教学年输出利润分别占到了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和出口额总额的4%,英语已经成为了英国赚取外汇的龙头产品之一。有人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流利使用英语的人数将超过全世界母语为英语的人数。掀起学英语的高潮,英语成为升学、就业等必备“敲门砖”时,我们是将之视为国际化的进步,还是母语的失落?

社会评论型高分作文的常见结构:

明确思路

加抑郁愁困,真羡慕苏轼的月。在苏轼人生的低谷,遥望到一轮明月,才使他释然身轻,由庸俗走向洒脱,由喧嚣走向幽静。怀念苏轼的月,是“千里共婵娟”的兄弟之月;思念苏轼的月,是“明月夜,短松岗”的真情之月;渴望苏轼的月,是“缺月”的人生之月。

最无法忘记的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向往。似月光下的一张网,只要在有月的夜晚,我就无处可逃,月已无法走出我的心底,我也无法走出月的辉光。

没有月的夜晚,我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够捕获我心灵的愁苦,没有“月”的夜晚,我的一生是黑暗的,太阳的光永远撕不开孤寂的夜幕。我需要有月的夜晚,中国更需要一轮“明月”照彻前方的道路。

点评:本文标题新颖,选材上独特。乍一看,月似与传统文化风马牛不相及,细读之,琢磨之,才明白作者行文的妙处,月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情结。文章开头由李白之月写起,写尽了古代文人的望月情怀,又自然的与今人的“忘”月作比,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相信中华民族嫦娥奔月梦想的实现应该是指日可待。

守望·腾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或许,那古老的铁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驾着历史的战车悄悄逝去,但是,负载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

春花秋谢,雁阵南移。华夏民族从历史的硝烟中一路走过来,她徘徊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长城前,纵横于大唐盛世的舞榭歌台之上。可悲的是秦淮河的水太冷,北方大漠的铁骑太硬,晚清末朝的统治者太软弱,西方侵略者的枪炮太利,风风雨雨,凄凄惨惨戚戚的近代民族史化为无数仁人志士的花塚,怀抱传统经典,胸怀文化末节而含恨长眠!

时至今日,远去了刀光剑影,逝去了血雨腥风,安详的太平盛世似乎也成为传统文化的守墓者与送终人。先不说麦当劳文化在神州达地泛滥成灾,法兰西的名贵香水迷失了多少青春年华,英吉利的流行乐疯狂席卷乐坛,还有日本的动漫腐化我们的青少年,单是那情人节朦胧的月亮,也比七夕的动人故事更煽情,比中秋的团圆之月更美丽。

难道,蕴育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已行将就木,奄奄一息?如果是那样,在传统文化被遗忘西化之日,也是华夏民族灭亡之时。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一个民族的立足根本便是他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深深融于我们每个人血液中的精髓,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

欣喜的是,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古典文化研究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沉沦于历史长河深处的文化经典开始浮现于人们面前。于丹的论语“心得”,将孔子的思想精华用美丽易碎的语言编织成现代人心灵的摇篮;易中天以幽默调侃的话语演绎了一部部超现代的《史记》、《三国》??片片感人,剧剧精彩。且不说功利主义的解说违背了严肃的学术研究,但究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贡献却是难以估量的。

孔子不是于丹一个人的圣人,而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守望者:“三国”也不是易中天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心驰神往的美丽传说。传统文化的迷失与复活,将见证我们古老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盛世歌者萧条人,怅望千秋一掬泪”,让我们守望心灵的文化净土,驾起历史的罡风,仰天长啸,看巨龙腾飞!「点评」:行文上的非凡气势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开头以引用歌词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现状的反问,然后纵横古今,侃侃而谈,至结尾与文题紧紧照应,可谓一气呵成。

篇二:作文素材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失落”材料作文写作参考

【我们面对的现实】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我现在想问你们:当敦煌的瑰宝出现在大英博物馆,当《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的读者更多的是外国人——作为华夏子民,我们应该为此欣喜还是悲哀?当我们的经济实力受到世人的瞩目,而中华优秀文化却在不自觉中流失,我们是该喜还是该忧?当然我们也知道,过去的文化是少数人的专利,只有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才配谈文化,而那些种地耕田的下里巴人向来是见不着也想不到这样的阳春白雪的。在孔儒之风居于正统的时代,文化的分量重若磐石,读书人的行头也似乎比别人高雅尊贵了许多。几千年的文化血脉流传下来,中国人可以自豪地说,我来自一个文明的国度,一个贲张着文化的国度,所以,文化成了时下许多人的宠爱,成了当今社会中的一种风气或潮流。于是,这样的文化几乎可以填满这个国家的坑坑洼洼。

无论如何,文化都是一个高尚的字眼,崇尚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幸事,但果真国民的素质就高到连天上飘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都是文化的那个境地了吗?如此“文化”的泛滥并不能见证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和优越,反倒是体现出了它的荒唐和无知。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解放的确带来了文化的活跃和激荡,国门打开的确带来了文化的四面来风八方有雨。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新旧文化的矛盾,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比较,文化的守成和文化的变革都积极地不可避免地涌现出来。西方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的东进也慢慢缩小了东西文化之间的距离,这在青年一代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所见所闻之处,8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面过生日,可他们中很多人不知道毛笔该怎么拿,没读过线装书,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他们可以把不知从哪个角落里找出来的珠算盘当车推着玩。在他们的记忆中,不曾有过这些传统的东西的印象,因此,它们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无力的。这些祖先传下来的东西,浸濡着华夏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于是,今天的年轻人开始忽视甚至放弃这些国产的文化,他们更崇尚西方文化,他们西装革履,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满世界跑,却懒得抽出一天的时间去祭奠一下自己的祖先。

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然式微,它的缺失已成为一个沉痛的现实。虽然传统文化不尽是好的,难免有一些糟粕,但其精华绝对是大大超过流毒的,不然中华文明何以在其他的几大古文明早已折经断脉的时候依旧熠熠发光?但最可叹也是最可悲之处,是我们漠视的文化却被人家视若珍宝。当初韩国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列入它的文化遗产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其中一篇标题《“去传统化”将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的文章这样写道:“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去传统化’运动并未导致中国富强,它只造成断裂的一代——对传统文化无知的失落的一代??由于我们对传统的冷漠,以至我们对传统的保存远不如邻国。我们心有不甘却怨不得别人,是我们自己把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由此我想起了敦煌窟、敦煌文化,想起了王道士、斯坦因和当时的满清政府,想起了斯坦因一车车地把那些本属于我们的敦煌的经卷、书籍、塑像运往欧洲时,我心中泛起酸楚的感觉:那些敦煌的宝贝不是人家抢走的,是王道士甘心用仅值几个碎银的东西换走的。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就这样简单而干脆地流失了!还有《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论持久战》这些今天的年轻人鲜有问津的经典文化没有被我们国人吸收,却被日韩及欧美一些国家拿去研究用以管理人才、资源,运用于商战之中,反过来再和我们来做生意。这,究竟是文化的不幸还是华夏子孙的悲哀?我们不得而知。

一个民族的文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真正的文化是那些启人心智、诲人不倦地能促进人类自身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精神食粮,而不是那些穿凿附会、沽名钓誉的佯装高尚甚至传播封建迷信违法乱纪的有着不轨行径的渣滓。一个民族不需要泡沫文化和虚假文化。泡沫和虚假文化无法重塑精神理念,建构人格品质。文化不是越多

越好,宁缺毋滥是定义文化的道德底线。

文化的嬗变只能说明真正的文化的缺失,它的贫乏已影响到精神文明的建设,制约人们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涵是我们终其一生也领悟不完,参透不了的。也许它的某些杂质是该舍弃的,也许它的某些内容尚不能给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及时的智力保障和支持,但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可以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我们的建设事业。

【我们的思考点选择】

传统文化,我们是否正在渐渐失去你

1、全球化大环境下,华夏传统即将遗失?

最近,社会公众明确地感受到了一次华夏传统的即将遗失,并同时引起了一系列的新的反思,就是在新的全球化大环境中,在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强势席卷而来的时候,是否也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一并改变?

中国文化曾经有它的从容和优雅,也曾经在历史上写下辉煌不朽的一笔。“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近200年间,中国饱经沧桑,特别是新中国诞生前,世界列强对中国的蹂躏,无休止的战乱动乱,带来至今难以抚平的创伤。在濒临外忧内患的重重危机中,我们几乎是身不由己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清理和反思,并对其赋予了太多的批判和指责。

2、不得不清点: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还剩下几许?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豪壮、造世界、“常思将来”、“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的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地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中国味淡不可闻。

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孩子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鸡毛掸子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形状了。

90年代生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放过风筝,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所以,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

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怎么样才能写出一篇《新少年中国》,而不仅仅是《少年全球化》?

3、传统文化面临的压力:西方文化的如浪冲击和我们知识分子的试图摆脱。

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个问题也曾经被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思考着。李约瑟有一些很著名的观点: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产生,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一些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八股文扼杀了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致,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

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我们自己的知识分子,也几乎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倡导中庸之道的中国文化传统,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4、正视现实:谁能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

作为中国内地语文界的精英尚且如此,等而下之的教师中国传统文化水准如何可想而知。这当然不是他们的错。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课当政治课上,重的是思想灌输,要的是政治正确,“文革”十年破“四旧”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成长的教师,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必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正如岳飞“保全”不了北宋或者南宋,靠这样的教师,沿袭旧的为政治服务的语文教育模式,是“保全”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5、另外一种现实:白领们如奉圭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现在进行时。

在韩国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列入它的文化遗产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其中有一篇标题为《“去传统化”将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的文章(作者韩福东)这样说,“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去传统化’运动并没有导致中国富强,它只造成了‘断裂的一代’——对传统文化无知的失落的一代人。??由于我们对传统的冷落,以至我们对传统的保存远不及邻国。我们心有不甘,不过我们真的怨不得别人,是我们自己主动把文化遗产拱手让语文轩/转贴请注明。人。”

那么,在一个日益物质化、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保持一种传统文化习惯,保持用传统文化下的生活方式,有没有可能呢?

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然式微,但在新中国白领张勋眼里却仍旧如奉圭臬。这个白领阶层的出现,其实不过20几年的时间。这一个群体,通常被描绘成为西装革履、讲英语、崇尚西方文化、抛弃传统的形象。但是他说,“我曾经想过,以后要发起一个‘四书五经基金会’,谁能把它背出来就发给一笔奖金,以此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

很多人都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写字楼文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如果这样看待传统文化,那就证明我们对传统文化确实已经有很多误解了。

同样,传统民俗负担着承载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当端午节申遗的消息如一记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思考邻国的经验,对自己的鞭炮、年画倍加珍惜。

6、观点:我们必须向邻国日本学习。

日本就很注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都被国家定为“国宝”,日本最多的国宝是寺庙,很多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京都的金阁寺,奈良的东大寺、招提寺等。它们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同时,日本很多城市也都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如名古屋、熊本古城等。日本每个城市都有博物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文物、书籍、模型和画像,让人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日本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确实是用心良苦!由于现代城市的发展,很多地方已经彻底改变了模样,但作为无形的文化传承,日本人延续了几百年前的生活习俗和形式。每年各地例行节日很多,举行的活动各式各样,比如岐阜县的高山节之类。东京的隅田焰火大会每年8月都要举行一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焰火大会都有上百万人观看。虽然只能从高楼大厦的夹缝里观赏,但五光十色的焰火在楼与楼之间升腾,引起阵阵欢呼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并没有把传统看成是现代化的对立面,传统并没有影响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日本人的观念中有迷信的成分,但他们又是现代人,有时间观念、金钱观念和效益观念。个性张扬不够,这是东方文化的特点,日本人个性张扬不够却并没有阻碍日本的进步,恰恰相反,团队意识对增强日本人的向心力还大有帮助。

对传统我们不应一概拒绝,而是应该更多地反思,这样就不会迷失。我们对文化传统的忽视,更多的来至于追求现代化的实用主义态度的扬弃论。长期以来,国内一直存在着两种极

端行为,不是盲目“崇洋”,就是盲目“排外”。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要强调传统的价值,但也必须警惕报仇雪恨的义和团式的心态以及大中华主义和泛中华主义情结,因为这种心态极易演化成为极端的国家主义,使人丧失价值理性。

【针刺文选编】

拯救春节,就是拯救我们的生活

朱鲁子

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理想和真实生活样态,无不活生生地体现在他们的传统节日里。对中国人来说,尤以春节最具代表性。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节日会像春节那样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内涵。对于没有西方民族那样的圣诞节的中华民族来说,每年农历的初一甚至绵延整个正月的春节,就是我们的“圣诞节”。春节,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生日”——这从传统中每个人的年龄的增长不以自己的生日而以春节为标志清晰可见。

春节的真实意义在于它以非常世俗的形式,如之前的过分操劳和精心筹备等,昭示我们一种非世俗的生活样态,如沉浸在没有实际功利的纯粹民俗仪式的,纯粹是资源消费的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吃喝玩乐之类。“欢度春节”就是具有人性光芒的样态。这种生活样态是审美的、情感性的、狂欢性的、超功利的,它是让平淡生活有味道的盐和漫漫长夜中的光。这是生活的一种升华和超越:一种神圣对世俗的超越。春节,是被日常世俗日子所压抑、贬斥、淹没的人性的复活。

自古以来人们无不艳羡:要是日子天天像过年那样该有多好啊!——那是一种怎样的包含着无限幸福、成长和收获的憧憬与渴望啊!

遗憾的是,如今的春节,正在无情地失落。

一方面,强势的西方文化和大众媒体的商业炒作让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西方民族的节日在我们的年轻一代身上扩展。另一方面,彻底世俗化、功利化、理性化、意识形态化的当下中国社会,将春节的神秘性、神圣性淡化甚至绞杀。人们无不慨叹:现在过年没有意思了!丧失了神圣性的节日,无不充斥着世俗的庸俗和粗鄙,它彻底混同于忙忙碌碌的世俗生活,甚至疲于应酬而甚于平日。人们无不感到忧伤:过年太累了!本来具有超越世俗生活的贫乏的节日狂欢性质的春节,几乎同质为13亿人的“新年团拜”。这无疑是我们的悲哀。春节,这一标志着中华民族特有样态的事件一旦堕落为纯世俗,它就表征了我们这个民族和个体人生的虚无状态。这种虚无状态,就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衰落和缺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历过严冬的人,更懂得春天的温暖。这一点,我们从旨在复兴传统文化的所谓“国学热”,从有些城市如北京由前些年的禁放鞭炮到今年的“禁”改“限”可窥一斑。传统仪式并不等同于民族精神,但,没有传统仪式,民族精神就会魂不附体。

我曾用“人、从、众”三个字的双向排列来表达我们民族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丧失自我与回归自我的必然趋势:人——从——众,全球化过程中丧失自我的社会化之路;众——从——人,深入地全球化之后回归自我的个体化之路。这两条路是互补的,同时进行的。今天,我们正走在“人——从——众”这条社会化之路上,我们必须将这条路走到底;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回归自我”,重新检视有着不可取代的精神价值的优秀传统。而春节,可以说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个标志性符码。

拯救春节,就是拯救我们的生活,就是拯救我们民族的灵魂和生命!

我们究竟穿的是什么?一个没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对世界有什么意义?一个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充满蔑视甚至仇恨的民族在别人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个民族?

(选自《中国青年》)

【述评】

春节,几千年来,一直是我们民族传统的标志性符码。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

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一直盛行。但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普遍发现“过年”的欢愉与日递减,除了吃吃喝喝,“过年”过得越来越没有“年味儿”。春节这个最富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义的节日在逐渐失落。如果我们淡化了传统节日的特色,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会怎样?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怎样保持民族精髓?这篇文章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那就是,春节:不能成为正在失落的传统文化样板。传统仪式并不等同于民族精神,但,没有传统仪式,民族精神就会魂不附体。

炊烟是什么?

雷传桃

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人说,炊烟是种在屋顶上的精神的庄稼;有人说,炊烟是抓在天空手里的小辫子;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朴素的计时方式;有人说,炊烟是围着锅台转的娘对野孩子的柔声呼唤??

我说,炊烟是一种能让人感动得落泪的风物,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城市里,炊烟已然绝迹。没有土灶,没有柴草,没有烟囱,哪有炊烟。厨房革命,革掉的自然是老掉牙的炊烟的命。人间烟火,不必炊烟。时代在推陈出新,似乎炊烟与繁荣水火不相容。

乡村是炊烟的最后一块领地。如今的乡村,早已植入了城市的因子,旧貌换了新颜,去年的燕子辗转归来,居然“找不着北”,旧巢旧巢安在否?燕子难觅旧巢,归人难觅炊烟。液化汽、沼气和电,取代了土灶、柴草和烟囱。炊烟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挑一个晴好的冬日,我出发了。落叶树光秃秃的,视野开阔,无遮无拦。我经过微绿点点的麦田,目极之处是地平线,地平线上是几间老屋子,竖起一根烟囱,像桅杆一样挺拔。早晨、中午和傍晚,烟囱分时段袅出一笔炊烟,蓝得自在,蓝得纯粹,蓝得无限透明。哇噻--

可是,这不可能。“实践”等于“落空”,像是一块满怀试探性质的石头抛进了无穷无尽的深渊。节节拔高的乡村里,炊烟稀罕得像出土文物似的。

我以一个诗人的浪漫,想象着无家可归的自己,在乡村,择一高地,学习鲁滨逊,以祖传的勤劳和智慧,盖一间土房子,砌一座土灶,烟囱通向屋外,捡来柴草,烧锅煮饭,炊烟像快乐的孩子样在屋顶上一蹦三尺高??锅里煮着生活,烟囱袅起炊烟。我一个箭步,跑到屋外,如炬的目光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带有草木气息的微温的炊烟,他乡遇故知一样不能自己??

老实说,我被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炊烟征服了。

炊烟在我的心里袅出一笔葱茏的诗意。

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局限。我嗅见了万千种气息,温馨而甜畅的家的气息。我心沉醉呵。

炊烟在我的心尖上打上一个硕大的结??

也许,终有一天,我在课堂上讲解炊烟时,费尽口舌,打尽手势,孩子们仍然将头摇成拨浪鼓,满头雾水的样子让我心焦。我灵机一动,置课堂教学常规于不顾,燃起一枝纸烟,注目淡蓝的烟雾袅袅升起,声情并茂地说,看,炊烟就是这个样子!(选自《教师报》)

【述评】

炊烟有代表贫穷落后的一面,但在作者的眼里,它更代表自然古朴、未受现代物质文明浸染的诗意的生存环境;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中滋养心灵的东西;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自然母体的链接载体;它也是精神家园,是一种让人怀恋的纯朴、远去的宁静。在文章中,作者对炊烟怀有深深的眷恋,这眷恋是对质朴世态人情的一种追念;这眷恋是对一种纯朴、宁静、诗意的生存环境的向往;这眷恋也蕴涵着作者对温馨精神家园将逝的一种

下页余下全文

篇三:高考作文素材: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失落”材料作文写作参考

【我们面对的现实】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我现在想问你们:当敦煌的瑰宝出现在大英博物馆,当《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的读者更多的是外国人——作为华夏子民,我们应该为此欣喜还是悲哀?当我们的经济实力受到世人的瞩目,而中华优秀文化却在不自觉中流失,我们是该喜还是该忧?当然我们也知道,过去的文化是少数人的专利,只有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才配谈文化,而那些种地耕田的下里巴人向来是见不着也想不到这样的阳春白雪的。在孔儒之风居于正统的时代,文化的分量重若磐石,读书人的行头也似乎比别人高雅尊贵了许多。几千年的文化血脉流传下来,中国人可以自豪地说,我来自一个文明的国度,一个贲张着文化的国度,所以,文化成了时下许多人的宠爱,成了当今社会中的一种风气或潮流。于是,这样的文化几乎可以填满这个国家的坑坑洼洼。

无论如何,文化都是一个高尚的字眼,崇尚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幸事,但果真国民的素质就高到连天上飘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都是文化的那个境地了吗?如此“文化”的泛滥并不能见证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和优越,反倒是体现出了它的荒唐和无知。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解放的确带来了文化的活跃和激荡,国门打开的确带来了文化的四面来风八方有雨。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新旧文化的矛盾,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比较,文化的守成和文化的变革都积极地不可避免地涌现出来。西方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的东进也慢慢缩小了东西文化之间的距离,这在青年一代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所见所闻之处,8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面过生日,可他们中很多人不知道毛笔该怎么拿,没读过线装书,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他们可以把不知从哪个角落里找出来的珠算盘当车推着玩。在他们的记忆中,不曾有过这些传统的东西的印象,因此,它们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无力的。这些祖先传下来的东西,浸濡着华夏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于是,今天的年轻人开始忽视甚至放弃这些国产的文化,他们更崇尚西方文化,他们西装革履,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满世界跑,却懒得抽出一天的时间去祭奠一下自己的祖先。

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然式微,它的缺失已成为一个沉痛的现实。虽然传统文化不尽是好的,难免有一些糟粕,但其精华绝对是大大超过流毒的,不然中华文明何以在其他的几大古文明早已折经断脉的时候依旧熠熠发光?但最可叹也是最可悲之处,是我们漠视的文化却被人家视若珍宝。当初韩国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列入它的文化遗产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其中一篇标题《“去传统化”将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的文章这样写道:“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去传统化’运动并未导致中国富强,它只造成断裂的一代——对传统文化无知的失落的一代??由于我们对传统的冷漠,以至我们对传统的保存远不如邻国。我们心有不甘却怨不得别人,是我们自己把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由此我想起了敦煌窟、敦煌文化,想起了王道士、斯坦因和当时的满清政府,想起了斯坦因一车车地把那些本属于我们的敦煌的经卷、书籍、塑像运往欧洲时,我心中泛起酸楚的感觉:那些敦煌的宝贝不是人家抢走的,是王道士甘心用仅值几个碎银的东西换走的。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就这样简单而干脆地流失了!还有《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论持久战》这些今天的年轻人鲜有问津的经典文化没有被我们国人吸收,却被日韩及欧美一些国家拿去研究用以管理人才、资源,运用于商战之中,反过来再和我们来做生意。这,究竟是文化的不幸还是华夏子孙的悲哀?我们不得而知。

一个民族的文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真正的文化是那些启人心智、诲人不倦地能促进人类自身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精神食粮,而不是那些穿凿附会、沽名钓誉的佯装高尚甚至传播封建迷信违法乱纪的有着不轨行径的渣滓。一个民族不需要泡沫文化和虚假文化。泡沫和虚假文化无法重塑精神理念,建构人格品质。文化不是越多

越好,宁缺毋滥是定义文化的道德底线。

文化的嬗变只能说明真正的文化的缺失,它的贫乏已影响到精神文明的建设,制约人们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涵是我们终其一生也领悟不完,参透不了的。也许它的某些杂质是该舍弃的,也许它的某些内容尚不能给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及时的智力保障和支持,但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可以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我们的建设事业。

【我们的思考点选择】

传统文化,我们是否正在渐渐失去你

1、全球化大环境下,华夏传统即将遗失?

最近,社会公众明确地感受到了一次华夏传统的即将遗失,并同时引起了一系列的新的反思,就是在新的全球化大环境中,在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强势席卷而来的时候,是否也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一并改变?

中国文化曾经有它的从容和优雅,也曾经在历史上写下辉煌不朽的一笔。“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近200年间,中国饱经沧桑,特别是新中国诞生前,世界列强对中国的蹂躏,无休止的战乱动乱,带来至今难以抚平的创伤。在濒临外忧内患的重重危机中,我们几乎是身不由己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清理和反思,并对其赋予了太多的批判和指责。

2、不得不清点: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还剩下几许?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豪壮、造世界、“常思将来”、“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的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地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中国味淡不可闻。

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孩子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鸡毛掸子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形状了。

90年代生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放过风筝,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所以,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

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怎么样才能写出一篇《新少年中国》,而不仅仅是《少年全球化》?

3、传统文化面临的压力:西方文化的如浪冲击和我们知识分子的试图摆脱。

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个问题也曾经被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思考着。李约瑟有一些很著名的观点: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产生,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一些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八股文扼杀了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致,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

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我们自己的知识分子,也几乎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倡导中庸之道的中国文化传统,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4、正视现实:谁能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

作为中国内地语文界的精英尚且如此,等而下之的教师中国传统文化水准如何可想而知。这当然不是他们的错。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课当政治课上,重的是思想灌输,要的是政治正确,“文革”十年破“四旧”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成长的教师,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必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正如岳飞“保全”不了北宋或者南宋,靠这样的教师,沿袭旧的为政治服务的语文教育模式,是“保全”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5、另外一种现实:白领们如奉圭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现在进行时。

在韩国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列入它的文化遗产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其中有一篇标题为《“去传统化”将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的文章(作者韩福东)这样说,“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去传统化’运动并没有导致中国富强,它只造成了‘断裂的一代’——对传统文化无知的失落的一代人。??由于我们对传统的冷落,以至我们对传统的保存远不及邻国。我们心有不甘,不过我们真的怨不得别人,是我们自己主动把文化遗产拱手让语文轩/转贴请注明。人。”

那么,在一个日益物质化、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保持一种传统文化习惯,保持用传统文化下的生活方式,有没有可能呢?

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然式微,但在新中国白领张勋眼里却仍旧如奉圭臬。这个白领阶层的出现,其实不过20几年的时间。这一个群体,通常被描绘成为西装革履、讲英语、崇尚西方文化、抛弃传统的形象。但是他说,“我曾经想过,以后要发起一个‘四书五经基金会’,谁能把它背出来就发给一笔奖金,以此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

很多人都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写字楼文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如果这样看待传统文化,那就证明我们对传统文化确实已经有很多误解了。

同样,传统民俗负担着承载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当端午节申遗的消息如一记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思考邻国的经验,对自己的鞭炮、年画倍加珍惜。

6、观点:我们必须向邻国日本学习。

日本就很注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都被国家定为“国宝”,日本最多的国宝是寺庙,很多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京都的金阁寺,奈良的东大寺、招提寺等。它们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同时,日本很多城市也都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如名古屋、熊本古城等。日本每个城市都有博物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文物、书籍、模型和画像,让人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日本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确实是用心良苦!由于现代城市的发展,很多地方已经彻底改变了模样,但作为无形的文化传承,日本人延续了几百年前的生活习俗和形式。每年各地例行节日很多,举行的活动各式各样,比如岐阜县的高山节之类。东京的隅田焰火大会每年8月都要举行一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焰火大会都有上百万人观看。虽然只能从高楼大厦的夹缝里观赏,但五光十色的焰火在楼与楼之间升腾,引起阵阵欢呼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并没有把传统看成是现代化的对立面,传统并没有影响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日本人的观念中有迷信的成分,但他们又是现代人,有时间观念、金钱观念和效益观念。个性张扬不够,这是东方文化的特点,日本人个性张扬不够却并没有阻碍日本的进步,恰恰相反,团队意识对增强日本人的向心力还大有帮助。

对传统我们不应一概拒绝,而是应该更多地反思,这样就不会迷失。我们对文化传统的忽视,更多的来至于追求现代化的实用主义态度的扬弃论。长期以来,国内一直存在着两种极

端行为,不是盲目“崇洋”,就是盲目“排外”。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要强调传统的价值,但也必须警惕报仇雪恨的义和团式的心态以及大中华主义和泛中华主义情结,因为这种心态极易演化成为极端的国家主义,使人丧失价值理性。

【针刺文选编】

拯救春节,就是拯救我们的生活

朱鲁子

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理想和真实生活样态,无不活生生地体现在他们的传统节日里。对中国人来说,尤以春节最具代表性。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节日会像春节那样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内涵。对于没有西方民族那样的圣诞节的中华民族来说,每年农历的初一甚至绵延整个正月的春节,就是我们的“圣诞节”。春节,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生日”——这从传统中每个人的年龄的增长不以自己的生日而以春节为标志清晰可见。

春节的真实意义在于它以非常世俗的形式,如之前的过分操劳和精心筹备等,昭示我们一种非世俗的生活样态,如沉浸在没有实际功利的纯粹民俗仪式的,纯粹是资源消费的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吃喝玩乐之类。“欢度春节”就是具有人性光芒的样态。这种生活样态是审美的、情感性的、狂欢性的、超功利的,它是让平淡生活有味道的盐和漫漫长夜中的光。这是生活的一种升华和超越:一种神圣对世俗的超越。春节,是被日常世俗日子所压抑、贬斥、淹没的人性的复活。

自古以来人们无不艳羡:要是日子天天像过年那样该有多好啊!——那是一种怎样的包含着无限幸福、成长和收获的憧憬与渴望啊!

遗憾的是,如今的春节,正在无情地失落。

一方面,强势的西方文化和大众媒体的商业炒作让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西方民族的节日在我们的年轻一代身上扩展。另一方面,彻底世俗化、功利化、理性化、意识形态化的当下中国社会,将春节的神秘性、神圣性淡化甚至绞杀。人们无不慨叹:现在过年没有意思了!丧失了神圣性的节日,无不充斥着世俗的庸俗和粗鄙,它彻底混同于忙忙碌碌的世俗生活,甚至疲于应酬而甚于平日。人们无不感到忧伤:过年太累了!本来具有超越世俗生活的贫乏的节日狂欢性质的春节,几乎同质为13亿人的“新年团拜”。这无疑是我们的悲哀。春节,这一标志着中华民族特有样态的事件一旦堕落为纯世俗,它就表征了我们这个民族和个体人生的虚无状态。这种虚无状态,就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衰落和缺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历过严冬的人,更懂得春天的温暖。这一点,我们从旨在复兴传统文化的所谓“国学热”,从有些城市如北京由前些年的禁放鞭炮到今年的“禁”改“限”可窥一斑。传统仪式并不等同于民族精神,但,没有传统仪式,民族精神就会魂不附体。

我曾用“人、从、众”三个字的双向排列来表达我们民族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丧失自我与回归自我的必然趋势:人——从——众,全球化过程中丧失自我的社会化之路;众——从——人,深入地全球化之后回归自我的个体化之路。这两条路是互补的,同时进行的。今天,我们正走在“人——从——众”这条社会化之路上,我们必须将这条路走到底;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回归自我”,重新检视有着不可取代的精神价值的优秀传统。而春节,可以说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个标志性符码。

拯救春节,就是拯救我们的生活,就是拯救我们民族的灵魂和生命!

我们究竟穿的是什么?一个没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对世界有什么意义?一个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充满蔑视甚至仇恨的民族在别人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个民族?

(选自《中国青年》)

【述评】

春节,几千年来,一直是我们民族传统的标志性符码。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

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一直盛行。但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普遍发现“过年”的欢愉与日递减,除了吃吃喝喝,“过年”过得越来越没有“年味儿”。春节这个最富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义的节日在逐渐失落。如果我们淡化了传统节日的特色,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会怎样?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怎样保持民族精髓?这篇文章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那就是,春节:不能成为正在失落的传统文化样板。传统仪式并不等同于民族精神,但,没有传统仪式,民族精神就会魂不附体。

炊烟是什么?

雷传桃

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人说,炊烟是种在屋顶上的精神的庄稼;有人说,炊烟是抓在天空手里的小辫子;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朴素的计时方式;有人说,炊烟是围着锅台转的娘对野孩子的柔声呼唤??

我说,炊烟是一种能让人感动得落泪的风物,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城市里,炊烟已然绝迹。没有土灶,没有柴草,没有烟囱,哪有炊烟。厨房革命,革掉的自然是老掉牙的炊烟的命。人间烟火,不必炊烟。时代在推陈出新,似乎炊烟与繁荣水火不相容。

乡村是炊烟的最后一块领地。如今的乡村,早已植入了城市的因子,旧貌换了新颜,去年的燕子辗转归来,居然“找不着北”,旧巢旧巢安在否?燕子难觅旧巢,归人难觅炊烟。液化汽、沼气和电,取代了土灶、柴草和烟囱。炊烟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挑一个晴好的冬日,我出发了。落叶树光秃秃的,视野开阔,无遮无拦。我经过微绿点点的麦田,目极之处是地平线,地平线上是几间老屋子,竖起一根烟囱,像桅杆一样挺拔。早晨、中午和傍晚,烟囱分时段袅出一笔炊烟,蓝得自在,蓝得纯粹,蓝得无限透明。哇噻--

可是,这不可能。“实践”等于“落空”,像是一块满怀试探性质的石头抛进了无穷无尽的深渊。节节拔高的乡村里,炊烟稀罕得像出土文物似的。

我以一个诗人的浪漫,想象着无家可归的自己,在乡村,择一高地,学习鲁滨逊,以祖传的勤劳和智慧,盖一间土房子,砌一座土灶,烟囱通向屋外,捡来柴草,烧锅煮饭,炊烟像快乐的孩子样在屋顶上一蹦三尺高??锅里煮着生活,烟囱袅起炊烟。我一个箭步,跑到屋外,如炬的目光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带有草木气息的微温的炊烟,他乡遇故知一样不能自己??

老实说,我被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炊烟征服了。

炊烟在我的心里袅出一笔葱茏的诗意。

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局限。我嗅见了万千种气息,温馨而甜畅的家的气息。我心沉醉呵。

炊烟在我的心尖上打上一个硕大的结??

也许,终有一天,我在课堂上讲解炊烟时,费尽口舌,打尽手势,孩子们仍然将头摇成拨浪鼓,满头雾水的样子让我心焦。我灵机一动,置课堂教学常规于不顾,燃起一枝纸烟,注目淡蓝的烟雾袅袅升起,声情并茂地说,看,炊烟就是这个样子!(选自《教师报》)

【述评】

炊烟有代表贫穷落后的一面,但在作者的眼里,它更代表自然古朴、未受现代物质文明浸染的诗意的生存环境;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中滋养心灵的东西;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自然母体的链接载体;它也是精神家园,是一种让人怀恋的纯朴、远去的宁静。在文章中,作者对炊烟怀有深深的眷恋,这眷恋是对质朴世态人情的一种追念;这眷恋是对一种纯朴、宁静、诗意的生存环境的向往;这眷恋也蕴涵着作者对温馨精神家园将逝的一种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作文素材_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失落”材料作文写作参考

【我们面对的现实】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我现在想问你们:当敦煌的瑰宝出现在大英博物馆,当《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的读者更多的是外国人——作为华夏子民,我们应该为此欣喜还是悲哀?当我们的经济实力受到世人的瞩目,而中华优秀文化却在不自觉中流失,我们是该喜还是该忧?

当然我们也知道,过去的文化是少数人的专利,只有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才配谈文化,而那些种地耕田的下里巴人向来是见不着也想不到这样的阳春白雪的。在孔儒之风居于正统的时代,文化的分量重若磐石,读书人的行头也似乎比别人高雅尊贵了许多。几千年的文化血脉流传下来,中国人可以自豪地说,我来自一个文明的国度,一个贲张着文化的国度,所以,文化成了时下许多人的宠爱,成了当今社会中的一种风气或潮流。于是,这样的文化几乎可以填满这个国家的坑坑洼洼。

无论如何,文化都是一个高尚的字眼,崇尚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幸事,但果真国民的素质就高到连天上飘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都是文化的那个境地了吗?如此“文化”的泛滥并不能见证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和优越,反倒是体现出了它的荒唐和无知。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解放的确带来了文化的活跃和激荡,国门打开的确带来了文化的四面来风八方有雨。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新旧文化的矛盾,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比较,文化的守成和文化的变革都积极地不可避免地涌现出来。西方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的东进也慢慢缩小了东西文化之间的距离,这在青年一代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所见所闻之处,8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面过生日,可他们中很多人不知道毛笔该怎么拿,没读过线装书,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他们可以把不知从哪个角落里找出来的珠算盘当车推着玩。在他们的记忆中,不曾有过这些传统的东西的印象,因此,它们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无力的。这些祖先传下来的东

西,浸濡着华夏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于是,今天的年轻人开始忽视甚至放弃这些国产的文化,他们更崇尚西方文化,他们西装革履,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满世界跑,却懒得抽出一天的时间去祭奠一下自己的祖先。

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然式微,它的缺失已成为一个沉痛的现实。虽然传统文化不尽是好的,难免有一些糟粕,但其精华绝对是大大超过流毒的,不然中华文明何以在其他的几大古文明早已折经断脉的时候依旧熠熠发光?但最可叹也是最可悲之处,是我们漠视的文化却被人家视若珍宝。当初韩国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列入它的文化遗产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其中一篇标题《“去传统化”将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的文章这样写道:“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去传统化’运动并未导致中国富强,它只造成断裂的一代——对传统文化无知的失落的一代??由于我们对传统的冷漠,以至我们对传统的保存远不如邻国。我们心有不甘却怨不得别人,是我们自己把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由此我想起了敦煌窟、敦煌文化,想起了王道士、斯坦因和当时的满清政府,想起了斯坦因一车车地把那些本属于我们的敦煌的经卷、书籍、塑像运往欧洲时,我心中泛起酸楚的感觉:那些敦煌的宝贝不是人家抢走的,是王道士甘心用仅值几个碎银的东西换走的。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就这样简单而干脆地流失了!还有《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论持久战》这些今天的年轻人鲜有问津的经典文化没有被我们国人吸收,却被日韩及欧美一些国家拿去研究用以管理人才、资源,运用于商战之中,反过来再和我们来做生意。这,究竟是文化的不幸还是华夏子孙的悲哀?我们不得而知。

一个民族的文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真正的文化是那些启人心智、诲人不倦地能促进人类自身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精神食粮,而不是那些穿凿附会、沽名钓誉的佯装高尚甚至传播封建迷信违法乱纪的有着不轨行径的渣滓。一个民族不需要泡沫文化和虚假文化。泡沫和虚假文化无法重塑精神理念,建构人格品质。文化不是越多越好,宁缺毋滥是定义文化的道德底线。

文化的嬗变只能说明真正的文化的缺失,它的贫乏已影响到精神文明的建设,制约人

们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涵是我们终其一生也领悟不完,参透不了的。也许它的某些杂质是该舍弃的,也许它的某些内容尚不能给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及时的智力保障和支持,但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可以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我们的建设事业。

【我们的思考点选择】

传统文化,我们是否正在渐渐失去你

1、全球化大环境下,华夏传统即将遗失?

最近,社会公众明确地感受到了一次华夏传统的即将遗失,并同时引起了一系列的新的反思,就是在新的全球化大环境中,在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强势席卷而来的时候,是否也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一并改变?

中国文化曾经有它的从容和优雅,也曾经在历史上写下辉煌不朽的一笔。“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近200年间,中国饱经沧桑,特别是新中国诞生前,世界列强对中国的蹂躏,无休止的战乱动乱,带来至今难以抚平的创伤。在濒临外忧内患的重重危机中,我们几乎是身不由己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清理和反思,并对其赋予了太多的批判和指责。

2、不得不清点: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还剩下几许?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豪壮、造世界、“常思将来”、“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的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地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中国味淡不可闻。

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孩子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鸡毛掸子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形状了。

90年代生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放过风筝,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所以,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

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怎么样才能写出一篇《新少年中国》,而不仅仅是《少年全球化》?

3、传统文化面临的压力:西方文化的如浪冲击和我们知识分子的试图摆脱。

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个问题也曾经被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思考着。李约瑟有一些很著名的观点: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产生,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一些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八股文扼杀了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致,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

的是政治正确,“文革”十年破“四旧”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成长的教师,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必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正如岳飞“保全”不了北宋或者南宋,靠这样的教师,沿袭旧的为政治服务的语文教育模式,是“保全”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5、另外一种现实:白领们如奉圭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现在进行时。

在韩国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列入它的文化遗产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其中有一篇标题为《“去传统化”将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的文章(作者韩福东)这样说,“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去传统化’运动并没有导致中国富强,它只造成了‘断裂的一代’——对传统文化无知的失落的一代人。??由于我们对传统的冷落,以至我们对传统的保存远不及邻国。我们心有不甘,不过我们真的怨不得别人,是我们自己主动把文化遗产拱手让语文轩/转贴请注明。人。”

那么,在一个日益物质化、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保持一种传统文化习惯,保持用传统文化下的生活方式,有没有可能呢?

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然式微,但在新中国白领张勋眼里却仍旧如奉圭臬。这个白领阶层的出现,其实不过20几年的时间。这一个群体,通常被描绘成为西装革履、讲英语、崇尚西方文化、抛弃传统的形象。但是他说,“我曾经想过,以后要发起一个‘四书五经基金会’,谁能把它背出来就发给一笔奖金,以此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

很多人都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写字楼文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如果这样看待传统文化,那就证明我们对传统文化确实已经有很多误解了。

同样,传统民俗负担着承载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当端午节申遗的消息如一记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思考邻国的经验,对自己的鞭炮、年画倍加珍惜。

6、观点:我们必须向邻国日本学习。

日本就很注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都被国家定为“国宝”,日本最多的国宝是寺庙,很多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京都的金阁寺,奈良的东大寺、招

下页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