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素材的积累与内涵的领悟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3:31:07 作文素材
素材的积累与内涵的领悟作文作文素材

精选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内涵的领悟作文

素材的积累与内涵的领悟

文继炬

1、            素材的“为‘我’所有”

素材的“为‘我’所有”要解决丰富与新鲜的问题。丰富源自广泛阅读和细心观察;新鲜则要紧扣时代与生活。写作不是纯粹的技巧问题,不要迷信技巧,没有思维与品格的提升,不可能从根本上  改善写作。作家阎连科说:“只有在写什么上解放了自己,才能在怎么写上面解放自己。”所以,要有源源不断的思想与素材支撑,关键是有独属于自己的阅读,有对时事关切的那一份心。对于复习紧张的考生而言,在坚持个性阅读的基础之上,利用好网络平台(如凤凰网)和纸质媒体(如《南方周末》),有组织地进行阅读,在各类文章中敏锐发现有价值的素材作摘抄整理,就他人文章中的观点作思考点评,长期坚持,形成习惯,是不错的复习选择。下面以《南方周末》上几个例子谈谈具体操作:   

1前不久,就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回乡祭祖和湖南干部陆群感叹“死了有何颜面进祖坟”等事,《南方周末》发表了邹振东先生一篇随感《把历史那一条线串起来,让它不断》对于汉人而言, 祖先崇拜、家族记忆、民族历史是神圣的,让历史与现实对接,对历史充满敬畏,才能明白自己从倚而来,将去往何处,李汉荣散文《感念祖先》也有类似思考。显然,对待历史的这种理性态度是考生应  该具备的基本精神之一,以此为原点,可以发散开去,作进一步拓  展。比如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出对本国历史应有必要的“温情与  敬意”,国人重史的传统和现实中对“文革”历史的淡忘与有意遮蔽,东西两个民族对“二战”罪恶的不同态度,西方社会对本国历史  与文化遗产的爱惜,而在隆隆的推土机的轰响中中国以建设之名铲除历史记忆的荒唐做法,对历史的责任感、敬畏感与忏悔意识……,都可以在我们的想像与思考之中。   

2精神与文化是2011年年底各级党政的核心词,关注这一话题应该说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由此可将《南方周末》上好几篇文章结合在一起看,如《强大的文化需有征服人心的力量》《文化界,谁来“钱学森之问”》《好节目的力量》《美,看不见的竞争力》等。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说,中国也许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巨人,但是,中国永远不会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因为这个巨人只是一个跛脚的巨人。它缺少文化支撑和文化输出,缺乏文化的力量。历史学家陈寅恪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中国传统“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对实事之利害得失观察过明……希慕富贵,不肯用力学问”.现实的浮躁和功利与这种传统不无关系,要赢得世界各国的尊敬,还要“以学问美术等之造诣胜人”。曹文轩说:“美的力量不亚于知识和思想。”对美的欣赏,对善的相信,对真的崇奉,合铸为优秀文化,才能濡养民族强大的品  格,形成与时代相契合的新价值体系,以收拾人心,改善当今道德滑坡的现实。与之相关,还有《真正的教者——侧记高锟校长》一文,可以启发思考大学精神、教育之道、个性自我与科学精神等问题,《“北京精神”不是靠政府发布的》一文,可以启发思考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品格、城市化与乡村现实、快生活与慢生活等问题。   

3南方周末曾经发表过关于青年漂泊者的深度调查《逃离北上广》及其续篇,对于怀抱梦想的一群年轻人而言,“做沙丁鱼,还是做成鱼”真是一个问题。一面是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有自由的空气,有更加现代质感的生活细节,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一面是熟人社会,拼爹拼人脉,按部就班,庸常固化,可以复制的人生,却相对安逸,少了奔波和辛苦。无论怎么选择,这一群年轻人都成了悬置  于中间的尴尬者,无法或无力融入,处在无根的状态。孙郁在《旧京的漂泊者》一文中说:“人生不过一种漂泊,谁也难测自己的终点。也由于此,诱惑着一代代人在漫有路的地方艰难地走着。死于路上,总比老于寓所要悲慨、壮烈。古之人如此,令人亦复如是。”漂泊的状态以及不甘屈服的心志令人感佩,但总让人有一种现实的辛酸与不易的联想。结合王小妮的《出身寒门的大学生》一文,可以思考社会的贫富分化,贫寒学子的教育窘境与出路狭窄,富人的资产转移与移民,国人的幸福感,青年的前途等等现实问题。   

总之,应该相信,只有在静静地阅读与思考中,思想的水平才有可能提升,关心现实的气质才因此而形成,我手写我心,平时有所留心,考场才能厚积薄发,文思泉涌。有必要提醒一句,背诵所谓的论据素材大全乃投机之举,应力避之。   

2、素材的为“我”所用

素材为“我”所用要解决简洁与典型的问题。简洁是根据观点需要变换角度叙述,以面笔为主,点到即止;典型是发挥素材的论证作用,恰到好处,不一味铺排名人名言名事,甚至把论证简化为名人事迹评述。要做到素材运用的简洁与典型,须在以下两点上坚持:

(一)备考应注意挑选耘鲜且内涵丰富的素材作摘抄与点评的训练

摘抄不可小视,它是阅读的整理,是理解;评说则强调多角度,它是思维的条理化,是提升。比如《南方周末》上有一篇关于乔布斯的深度调查《一个人的世界——“苹果教主”乔布斯》,相当于人物传记,是一篇时鲜且内涵丰富的好材料,但文章太长,只能通过摘抄做必要的整理,如乔布斯大起大落与东山再起的经历,乔布斯成功的辉煌,乔布斯独特的性格与始终如一的商业理念,乔布斯追求简单的生活态度与方式等等,从这些整理出来的素材中,至少可以获得如下启发:①想象力、创造力、藐视一切成就不断创新的勇气是创业的必备素质;②只有自己才能证明自己,从低潮中奋起,用行动改变形象;③成熟大气的人生需要历练;④一个率真的人并非没有缺点,有缺点让人显得更真实和可爱;⑤成功也许并非高不可攀,就看你有没有比别人多出那么一点东西,比如“有勇气去追随你酌直觉和心灵指标”;⑥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做到极致;⑦简单的风格也可以成就经典,人生有时需要做减法;⑧乔布斯的成功可不可以复制,在中国这样~个环境中?……   

可以说,利用好《南方周末》这一平台,多做一事一议练习,既可深切把脉时代人心,又可收作文精进之实效,何乐不为?

(二)       写作时应注意素材组合以及与观点之间的因果联系   

素材为观点服务,观点统率素材。应打破简单的“论点+论据”模式,通过对论据的阐发、评述以至渲染,使作为论据的素材与论点之间原本有的某种内在联系更明朗化、深刻化。况且,一个材料往往有多种含义,作者选取哪种含义,也须通过阐发评述与论点相沟通,其理论认识水平也在这种阐发与评述中袒露。一般来说,素材组合有如下形式:①正反对比着用②虚实结合着用;③点面互补着用;④不同时空交叉着用。对素材与论点之间关系的分析,常用的有:   

1. 假设分析   

用假设性语言,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一般来说,正例反设,反例正设。   

例1: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理论论据——引用名句)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论羔,用自己的话对名句诠释)若无每丑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篚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亳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事实论据,正面例子,反面假设,排比句式)   

2.对比分析   正夏两例,或含正反两种因素的一例,列举之后都卫从正反两面作对照性分析。   

例2:(一例含正反因素对比:孙膑的两种境遇)   

(举例)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入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正反对照分析)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滑只为私利j妒贤嫉能i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孙髌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3.因果分析   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其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例3: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打压,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篇一:浅析初中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浅析初中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作者:费菲

来源:《教学研究与管理》2015年

湖南卫视热播的《爸爸去哪了》

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还需要多多背诵一些好词汇,好句子。

五、养成写日记的积累习惯

写日记是积累写作素材极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日记可以记下我们看到的东西,坚持写日记可以培养我们对周围生活的敏锐观察力;日记可以记下我们读书读到的东西,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日记可以记下我们读书想到的东西,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写日记本身,就锻炼了我们写作的能力。

日记使作文素材更鲜活多彩。日记为作文积累了丰富多彩而又活生生的素材,给作文提供了更多的可供筛选和充实的材料,使学生作文视野日趋开阔、生活底蕴日趋厚实。日记使作文方法更灵活妥当。养成写日记习惯的人,他们的写作技巧会日臻娴熟,遣词造句会更加妥帖,表达更加丰富。日记使作文情意更真切独到。日记是记给自己看的,说的是真话,记的是真事,耳闻目睹、真真切切。这为写作文表达真情实感奠定了基础。至于写日记的形式,不必再拘泥于纸张,也可以在自己的微博、微信、空间里抒发心境。

综上所述,教师让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眼、脑、手,通过仔细的观察、多角度的思考、勤快的练笔,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在生活中用心的体会感悟,才能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成就出佳文美篇。

参考文献

[1]王聚元,李晓华,卢航.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导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5).

[2]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3]皮连生.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

篇二:浅谈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浅谈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潜江市实验小学张长涛

每次作文,学生总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但为了完成任务,又不得不写.因此,作文中空话假话连篇。写的人都是千人一面,记的事都是千篇一律,老师改作文也觉得索然无味,使作文训练走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写枯燥无味的文章,老师枯燥无味地阅文章”。根本达不到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作文水

平的目的。

学生为什么会觉得没有话说,没有内容写呢?笔者认为:

使学生具体地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大自然之中的美,广泛地搜索写作素材,从而达到“见多识广”的

目的。

1.精心设计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之源。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的学生生活圈子比较小。因此,教师应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如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少儿卡拉OK比赛,”“课本剧表演”……多彩多姿的活动使学生有了亲身经历,在活动中有了亲身感受,拓宽了视野,丰

富了写作源泉,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

2.组织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虽然这是对作家而言,但对学生也同样有启发作用,除了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之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思考、体验,才能真正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才能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例如为了让学生增加对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后不断提高的感性知识,我曾带领学生到集市观察。学生观察后发现:市场物质丰富,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反映生产发展了;市场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反映人民群众购买力强、市场繁荣;大家还发现昔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或西装革履,或腰挂手机,或开着摩托车,还有的商家通过网上交易,这些都说明群众的生活水平着实得到提高,学生透过市场这个窗口,深刻地领会到改革开放后的潜江真正大变样。事后,学生以《市场一瞥》、《家乡巨变》等为题,写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文章。叶圣陶说:“作文源于生活。”只

有让学生在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多观察、勤思考,才能解决学生写作“皱眉头”的现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地阅读文本,广泛地观察生活,才能不断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只有激活“源头之水”,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扇起学习语言形式的那只翅膀

潜江市实验小学谢艳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却发展为一边倒,语文课堂多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内涵、体会思想感情,绝少引导学生去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语文教师关注语言内容多,关注语言形式少。语文教学“人文”的翅膀异常健硕,“工具”的翅膀异常萎缩。语文是以掌握母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张志公先生也讲过:“用了?语文?这个名称,表明在这门学科里面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当前,振起语文另一只发育不良的翅膀,奏响那支学习语言的旋律,

是我们必须重视和探索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思考。

一、把握教学内容语言形式须入眼

数学等其他学科,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清楚明白,而语文学科呈现的是一篇篇课文。面对一个个文本,该教些什么,该抓住些什么,教者面临着教学内容重构的问题,而这正是实现有效课堂的首要问题。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大部分时间,教师激情澎湃,学生心潮涌动,都感收获颇丰,可一到写作文才顿觉,

昨日的读与今日的写居然无什关联。阅读提升了思想、人格、升华了情感灵魂,可要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要求、认识时却不知所措。这样的后果便源自我们处理文本时确定教学目标的缺失、把握教学内容上的偏颇了。所以语文教学不可读懂课文万事休,要理解文本为何如此而非如彼地运用这样的文字来表情达意。承载语言内容的言语形式教师不可视而不见。我们要潜心钻研教材,深入研读教材,反复推

敲教材,去发现、寻找那些语文学习的因素。

小学低段教材选文篇幅短小,语言生动传神,充满情趣。各种语言形式被用来充分地表情达意:标点、不同的词语样式,动词的变化选用,各种句型等等,使语言表达生机盎然。如不同形式的叠词,在文本中反复地大量地出现。翻开二年级下册教材,“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胖乎乎的小手、红润润的小手”,“鸟蛋凉凉的、小路长长的”,“花花绿绿的鹅卵石”、“给花儿浇浇水,给小路洗洗澡”“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浪花”,“小鱼游来游去、小燕子飞来飞去”,“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还有拟声词及叹词的运用:“哧——塑料桥跑完气变软了。”“春雨沙沙沙,沙沙沙。”“咿咿呀呀的,唱个没完没了。”“滴答,滴答,小雨点放心地掉下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她咧开嘴笑啦!”“呀,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异彩纷呈

的语言表达极大地拓展了语文训练的空间,使语文训练的内容格外丰富生动。

二、品味表达效果激发浓厚兴趣

教师把握住了语言表达这一教学内容是前提,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精妙,感受语言的力量,体味语文的魅力,让学生对祖国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十足的好奇才是学好语言的关键。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怎样布局谋篇的,要带领学生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体味不同文体的写作特色。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词句教学是学习的重点。如在教材中有许多准确使用动词的例子,抓住它们进行教学,学生常常会惊讶于祖国语言文字词汇的丰富,使用上的变化之美。在《春雨的色彩》中有这样的描写:“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绿了;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春雨落在油

菜花地里,油菜花黄了。”其中的“淋”、“洒”、“滴”,

都用做“落”,但作者用词各异,是避免用词重复导致单调乏味,但也不尽如此。柳枝是细长条形的,春雨是“淋”;满树桃花一朵一朵,每一朵都得与之滋润,春雨是“洒”;杜鹃朵朵形成一小丛一小丛,春雨是“滴”;而菜花地是一大片,自然春雨是“落”在上面了。几个词的变化便写出了春雨落在不同事物上呈现的不

同情态,妙不可言。在教学中经常带领学生这样咀嚼品味,自然会激起学生对语言的兴趣。

三、反复训练营造氛围形成语言能力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必须督促学生循规蹈矩地练,日积月累地练,练到非常纯熟,再也丢不了,学生才真正有了这项能力了。”对于在文本中所习得的那些语言表达的形式也必须通过反复地练习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怎样经常地训练呢?课内课外,口头书面,嘴里说时,手下写时,眼睛看时,耳朵听时,都要引导学生留意语言的运用。课堂上写作业、小练笔练习,课外阅读中、参加活动倾听各种发言时也要留心类似的语言形式,有意的记忆或做上记号记入摘抄本。写作文时,课堂上发言、与同学、父母、他人交谈,给老师写节日贺卡,祝福同学生日等都要养成运用所学的语

言的习惯。

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浓厚的氛围。敏锐地捕捉,及时地评价导向。让学生浸在语言中。对学生身边出现的语言现象,我的评价总是与所学一脉相承,大张旗鼓的评价所学的语言形式在生活中的运用,做到一段时间有所收获。如,在课文中了解拟声词后,有学生日记中及时运用,在作文评讲时,我给予十足地称赞,且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对运用的同学都予以表扬,善于描写声音于是成了我班学生表达上

的特点。再如二年级时接连学了几首诗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上进行过段落仿写练习,课后又做过读诗仿写的作业,我高度地评价使学生兴趣很高。在家校联系本上,我发现有几次家长的留言都是“诗”。我一次次带着欣赏用陶醉的语气为学生朗诵这些诗,表现出的爱不释手感染了学生,他们不时推荐课外阅读中发现的“诗”,我也及时读给全班听。一位学生犯错误写“说明书”时写了一首诗,我高高兴兴地念,班上写诗的渐渐多起来,我依然是有诗必在全班念。班上流行起写诗来,后来一位学生的《找春天》在小刊物上发表。孩子们就这样在天天听,经常读,常常写中,写诗的水平也在提高。

总之,学生品味语言的习惯形成,对祖国语言产生兴趣,他们在课内课外的阅读中自然会伸出无数敏锐的触角,阅读材料中佳妙自会网络其中,口语及书面表达中自会斟酌语言形式,再加上经常地训练,

学生语言的翅膀必将日益健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潜江市实验小学柯爱红

学生作文常感为难,有搜肠刮肚之苦,捉襟见肘之窘,勉强作文,或是言之无物,或是胡编乱造,

或者说大话、空话、假话,没有具体内容。究其实,就是缺乏习作素材。

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要解决学生“无米可炊”的困境,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就必须引导学生走向开放的课堂,走向纯朴的自然,走向真实的社会,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感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这样,学生才有话可

说,有情可抒,有言可议,大脑中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写作的“活水”。

一、“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领略自然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各地区都蕴藏着风景、动植物、古迹等自然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观察是获取素材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领略自然,时时处处深入细致地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认识、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从而作出准确生动的表述,

获取写作的材料。

潜江地处平原,虽没有险峻的大山、浩瀚的大海,但也有不少自然景观:返湾湖、汉江、森林公园、曹禺公园……教师引导他们要认真观察,随时收集。时间一长,学生的收获可不少:返湾湖碧绿的湖水,亭亭的荷花;汉江浩瀚的江水,江滩上轻柔的细沙;森林公园里一望无际的树木,种类繁多、千姿百态;

曹禺公园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真是道不尽,学生在日后写作中便可信手拈来。

初冬的清晨,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去,用多种感观接触雾、感知雾。当学生通过观察,对雾获得感性认识后,引导他们注意比较雾中雾后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并说说雾的特点,自拟题目,按雾中、雾后的顺序写,形成一篇雾的小素描。如刘颖同学写的:“袅袅雾气向上腾起,迅速蔓延着,我们被团团包围起来。这时,校园的一切都像隔了一层薄纱,朦朦胧胧,若隐若现。雾,越来越浓,将天地合在一起。一切都是雾里来,雾里去,似有似无。在浓浓的白白的雾气里,总让人感觉自己在软软的棉花堆里、、、、、、阵阵微风吹来,浓雾渐渐散了。雾后的一切看起来都像新的,黄的草,绿的叶,

上面都布满了露珠,像珍珠似的闪闪发光,让人神清气爽。”

二、“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活动体验

活动能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去看、去听、去想,调动他们的情感去体验、去感受,可以充实学生的生活,拓宽学生的习作渠道,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活动的形式很多,如做游戏,举办故事会,表演课本剧,开展主题队会,制作手抄报,组织郊游、社会调查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眼看,用耳听,用口说,用手做,用身体去实践,用心灵去感悟。要引导他们以“一边玩、一边记录和整理”的形式进行,极

力培养他们做即兴速记的本领和习惯,用手中的笔留住每个丰富多彩的瞬间。

游戏是蕴含于玩乐活动中的知识文化,会不断地充实学生的语言宝库。笔者常在课内课外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就说一次“拍砖头”比赛吧。我拿了块大砖头,一进教室,就“啪”的一声立在讲台上。“这是干什么?”学生们摸不着头脑,猜想老师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我望着大家疑惑不解的眼神,不紧不慢地说:“今天,我们来个吹砖头比赛,看谁先把砖头吹倒。”迷底揭穿,大家兴奋不已,很多人跃跃欲试,也有少数女生惊讶不已:“砖头可以吹倒吗?”比赛开始,大个子陶路遥率先走上讲台,那神气一下就把大家的胃口吊了起来。我趁机说:“请注意,大力士陶路遥吹砖头的姿态可优美啦,想饱眼福的同学们千万别错过了机会!”教室里立刻安静了起来,一双双眼睛都盯在了陶路遥身上,看着他摆姿势、运气,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败退时的神情,学生们不断被他那滑稽的动作逗得前俯后仰。在后面的比赛中,笑声、加油声更是一

浪高过一浪。当然,比赛结束时,学生们的速记本上已记下了热闹的场景,选手的动作神态等。

其他学科、晨会、班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学校传统活动也能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比如今年“六一”庆祝活动之前,我班在班会课上举行了一次预选赛——“才艺大比拼”,让大家各显身手,看谁演的节目最精彩。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在老师的精心导演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说相声……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精彩节目一个接着一个,掌声一阵压一阵。当节目结束,大家还沉浸在欢乐之中时,教师趁热打铁:刚才,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当时的心情怎样?有何感受?谁的节目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此时,学生大有“一吐为快”之感,于是让学生互说、小组说、指名说。同学们滔滔不绝、各抒己见,进而引导他们“说”之于纸上。学生迫不及待地将真情实感流淌

于笔下,一篇《有趣的活动》的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三、“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感悟生活

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中,小事、平凡事比重大的事要多得多。他们与同伴交往中,在学校生活中,在家庭生活中,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捕捉这些生活中的小亮点,关注并体悟自己的种

种感受,在日记本中记下自己的伤心、快乐、烦恼、幸福、委屈……别让它们像流水般悄悄流去。

比如我班的韩叙同学写过这样一篇日记随笔:“今天早上,我刚起床,奶奶就告诉我爸爸妈妈为了找工作,准备去南宁,他们怕我哭,已经去了车站。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脸色慢慢地沉了下来,心脏跳得越来越慢。我顾不得刷牙洗脸,赶快冲出家门,去送他们。到了车站,他们已经上车了,我们只能招手说再见。车开了,我的心无比的后悔与伤心。后悔自己来晚了一步,伤心父母的离去,要半年才能回来……但我也知道,他们都是为了我呀!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的眼泪沾满了眼眶,刹时,缓缓地流了下

来……”

同样写父母,张静娴同学写了这样一个细节:“那一晚,我发高烧,妈妈打着伞,爸爸背着我直往医院奔。寒风紧吹着我们,冷雨紧打着我们,我感觉那晚的路很长很长,怎么也走不到医院。妈妈的伞直往我这边移,雨水淋湿了她的右肩。爸爸跑了一会就直喘粗气,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我的头感

觉昏沉沉的,可浓厚的父爱和母爱一直在我的心头荡漾!”

下页余下全文

篇三:写作素材积累

变废为宝,发挥余热

——考卷中阅读材料的“二次利用”

一份语文试卷到教师评讲结束,生命基本宣告完结。即便是有些学生在一段时间过后会复习试卷上语基部分的知识点,但后半部分的阅读理解部分绝对无人问津是,成为名符其实的“鸡肋”。但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充分利用好阅读材料服务于写作。这也不失为一种“举手之劳”的写作素材积累方法。

近年来,笔者多次参加各类调研考试的高三作文阅卷,发现部分优秀考试作文,所使用的写作素材除了来源于生活的积累、课本素材外,有大量似曾相识的素材和构思的出现,细细研究,这类写作素材竟然来源于平时我们所做的各类试卷的阅读材料中。

更为惊奇的是一篇刊登在媒体上的2012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忧与爱》,写的是对于城市旧书店前途的忧与爱,表达对社会文化事业改革的关注。而相关的材料竟然出现在2012苏北四市高三摸底考试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为现代作家李琬的《旧书》一文。

慧眼识珠——发掘考卷中阅读材料不为人知的秘密

《2013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中对于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要求为:“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由此可见,文学类文本的材料选择标准,与同为大纲中对于写作的要求——“形象丰满”、“提出自己领悟的正确观点”、“表达自己的深切体会”、“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等不谋而合。可见语文试卷中文学类文本材料选择的情感取向与写作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都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社会,分析问题实质。

把视线放宽到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择,都是选择典型的阅读材料,覆盖了主要人文话题,有了指向学术研究规范的重要话题,有指向个体的人生体验,也有指向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感受与欣赏,还有通过优秀的历史人物思考个人与社会、百姓与国家的关系。此外,考卷中的阅读材料呈现出严谨、细致、清晰、朴实、优美等不同的语言风格特征。

由此可见,考卷中阅读材料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丰富性和可操作性。

丰富性体现在:人物(事件)素材、优美语言段落、小说(散文、议论文)的结构与立意,这三个方面也是我们从一篇阅读材料中“榨取剩余价值”的三个有效途径。可操作性体现在:由于考试的时效性带来考卷阅读材料的时效性,因此考卷上的材料大多比较新颖,学生经过考试以及老师的评讲之后对该材料的印象也更为深刻,也具有“能用起”来的可能性。

就地取材——从阅读材料中积累写作素材与思路

(1)、优美语言段落的积累

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中有大量的写景、历史散文,文章中大量出现的写景段落、借景抒情的抒情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素材最直接的积累。这需要我们同学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分类,并按照一定的条目集中整理和识记。

如《金色的飘落》(2011江苏经典模拟卷)中的

同样的耀眼夺目,感人肺腑,但它的金黄,不是梵高笔下向日葵燃烧得令你疯狂的金黄,而是一种比白重一些的淡金、淡黄。有种若有似无,丝丝缕缕,沁入你心灵,让你的灵魂为之轻轻颤动的情调。”

以上文字写景综合了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来写银杏树飘落的景象,突出了落叶飞舞的灵动壮美,为下文抒写生命的感悟作铺垫。所以在涉及到写秋景、落叶的辉煌、生命的感悟等内容的时候,学生完全可以适当借鉴,灵活运用。

同样这篇文章中还有“一片片染着新生嫩绿的银杏叶儿,沿着细细的枝条争先恐后地向天空涌去,把青春的梦想涂满湛蓝湛蓝的天空”等大量的句子都充满着对生命的感悟,同样可以语段素材直接积累。

其他如《一个人的仪式》、《被春天染红的小溪》、《充满诱惑的天柱山》、《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等阅读材料中都可以找出各种场景的语段。

(2)、人物(事件)素材的积累

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中有大量的写人记事散文,很多素材可以被学生提炼。还以阅读材料《旧书》为例。《旧书》一文中有几个典型的场景描写,写了旧书店的偏僻和没落、在书店品读书的温馨回忆,以及旧书记录的令人无法释怀的往事等。大量的素材可以为诸多作文服务,如《守静》、《忧与爱》、《尺度》等等。

再比如《空荡荡的院子》(2012常州市高三期末)一文围绕“院子”组织材料,借院子的渐渐衰败和空荡来表现父母的逐渐衰老,表达对故土和家园难以割舍的情感。文章中涉及的空荡荡的院子的场景描写,老人的神态描写等等,都能作为素材积累。

笔者记录的另一篇优秀作文《守静》中写一座城市的文化坚守,材料就来自《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2011苏州高三调研试卷)和《北京声音》(2012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考试)。

在积累这一类阅读材料素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紧扣文章的主题和立意,找出所对应的社会心理、文化现象、民族情感等等,这样才能碰到合适的写作话题的时候自然联想到相应的素材。

(3)、思路与结构的积累

2013届四地摸底考卷阅读材料选择的是台湾作家林双不的小小说《枪》。小说内容写的是作者深夜搭乘计程车,从上车到下车,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笔者在评讲试卷的过程中边读边问,问学生为何要这样写,有时问学生读到此你在想什么,你心情如何,换了你是作者,你如何安排下面的情节等等问题,如此几番“角色互换”,学生对读者和作者的心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之后就是创作实践,让学生以司机为

作者写一篇小小说。除了原文的素材仿写、借用外,很多学生对情节作了创造,细节是设置得如临其境,出来了很多读起来耳目一新的文本,最后为了共享这些创造资源,笔者又组织学生互改作文,再次体验双重角色。

2012南京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南山雨》,以“南山雨”为题,是主人公的诗册里的词语,象征着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境界。文章以此为线索,串联几个事件,既增加了文章的美感,也表明了作者对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肯定。这样的写作结构和思路,给我们的学生提供很多借鉴。有学生在写作文《柳暗花明》时模仿这样的结构,以诗句切入,串联事件,表明作者经历心灵挣扎之后的豁然开朗,取得了不一样的效果。

不落窠臼——切勿生搬硬套,避免抄袭、雷同之嫌

以上方法在具体写作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得恰到好处,不会给阅卷老师造成生搬硬套、抄袭雷同的印象。所以,我们对于积累的材料与方法要进行二次创作:(1)对于语段的积累,要先进行有效的配对,并恰到好处地融入自己的文章,切不可不看场合,完全复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文章需要,进行“移花接木”、“乾坤挪移”。(2)对于人物(事件)的积累,尤其注意“同质化”倾向,不能留有原材料的痕迹,要学会举一反三,进行牵引,进行有效的引申,灵活的化解,“偷梁换柱”、“张冠李戴”。(3)对于结构与思路,我们需要学习的是整体写作的意识,文章虽短,但要有设计。利用阅读材料关注当下、紧扣热点的特点,增强文章的层次感,拓展视角,使文章呈现不一样的面貌。

特别提醒的是,教师在评讲试卷的时候,一定要在掌握阅读材料主旨的基础上,点拨学生,与学生共同探讨,理性积累相关素材,指导学生建立相对合理的素材储备体系。

高三学生学习繁重,需要通过阅读积累材料的方法显然不够现实,学生每天单独的阅读时间显然不足甚至没有。而学生每天接触、完成的试卷中有着大量的有效信息,如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使阅读材料完成阅读题的考查使命之后,“变废为宝”,“发挥余热”为写作服务,还需要我们的深入研究与科学探讨。

扬大附中东部分校语文组卜新尧22500013365108104

篇四:怎样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怎样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我们很多同学平时怕写作文,写日记也总是三言两语,空洞、干瘪、无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在平时不注重观察生活,感受不到生活中细微的感人事情,课外阅读面窄,不注重材料的积累。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帮助学生学会积累材料。

一、在观察中积累

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它可以获取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弹指一挥间,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过去了。在这近三周的时间里,我们三年级的同学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各项常规进入稳定状态: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各种作业质量良好,进餐文明有序,课间活动自由,孩子们在文澜的天地里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发展势头。

最近,有不少家长忧心忡忡地告诉我,自己的孩子不会写文章或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写文章。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情况,三年级,是孩子作文的起步阶段,千万别把要求拔得太高,反而让孩子对写作文产生畏惧心态,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所以,只要孩子的文章有表达,而且语句通顺,就是好文章了。如果还有个别语句比较生动,那就是特好的文章。三年级,字数也是有点限制,太少不行,最好有200-300字左右,当然,上不封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学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因为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培养起来,他们就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就会认真地写好每篇作文。不管是写班级日志,还是小作文,还是课堂的小练笔,我尽量创造写作条件,使他们言之有物。在班级中,我经常读孩子们自己写的优秀作文,还把他们的文章打印出来,张贴在墙报上,我不遗余力地大肆表扬,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孩子写作的自信心和写作热情,让他们明白:“写文章很简单!我自己很会写文章!我就是一个小作家!”

所以,当孩子在家里写作的时候,亲爱的家长朋友,首先别去逼孩子去写一篇好文章,只要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就可以了。所有的事情,等到要去逼迫着去做,即使是最有趣的事情,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其次,请表扬孩子的写作态度和写完的文字。请去肯定他,表扬他。“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是安慰别人的话,实际上,失败只能是失败之母,而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你的肯定,会让孩子更有信心写文章,会激发出更大的创作热情。再次,鼓励孩子多看课外书,爱书的孩子,他的文章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

浅谈小练笔的指导

要想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一个学期单凭课本上每单元规定的那六七篇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平常必须经常进行一些小练笔。巧妙地运用小练笔,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下面我以三年级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指导做法。

一、灵活仿写。

仿写是小学生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也是读写结合的常用形式。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佳作,引导学生模仿借鉴,就能很好地实现写作方法的渗透。如

二、读中促写。

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语文园地”中都有“日积月累”专栏,其中“读读背背”中包括了名言警句、古诗、成语、对联、歇后语等等内容,重在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和语言的积累,只需做到熟读成诵即可,但是,孩子们心里日积月累的似乎只是单独的好词好句,这样简单的教学总觉得资源浪费了。有的只会书写,不懂其意。有的理解意思,却不懂运用和创新。学生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之间缺乏畅通的渠道,而小练笔则开辟了这一渠道。于是,在每次“日积月累”的熟读成诵之后,我就引导学生进行“写段”的小练笔。

首先,利用“读读背背“中的好词,进行词语大串联。要求学生任选几个词语,写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例如

千方百计地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然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的,一般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他们的观察总会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观察到细节和变化,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生活开始。“留心处处皆学问”,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角度往往会对身边的现象“熟视无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展开。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往往容易忽视细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放过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的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观察总会遵循一定的角度,这样又容易造成主观观察与现实生活的落差,因此,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全面地观察、带着思考的观察是良好的对生活观察习惯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交流不断丰富学生观察生活的视角。

如教学《夏天来了》,教师从教室里的电扇开始转了为话题,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变化感受夏天,学生从空洞的荷花开了、天气热了??进而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冰棒摊多了;凉面上市了;穿裙子、戴遮阳帽;空调开了;用花露水了;小狗吐舌头了;停电越来越多了??这样的交流展开后,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展开观察,学生对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养成。

作文是心灵的流露,是对生活的真切思考,而不是矫揉造作,那种只以精美的语句,精巧的结构就是好文章为标准的作文观,必须纠正.一定要积极引导他们认识生活,热情地关注生活,深入地思索生活,只有留意身边的一切,注意加强生活积累,才能有所创作.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