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忙解释一下王明阳的“知行合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3 23:02:56
谁能帮忙解释一下王明阳的“知行合一”
xU[nX,r6e/3 E30M34! Ð@cKlOVk !?N:uD 0ݥ|J+5Z"t#{ʹ7Og_,/հN-oXWu_SNOW]<aeoJg)xI ]RQ-?#4]-z1i/L|Jx+GCC ɪ_8`ZF4ON4QKjWcDvȝЮ+XMIkU:f _5.uC&kR`U G؜{D?&^wGH͊H,"ɞZ -Wݗ:6XÈ"0j\t`!2ϸ%l[_7PxZY%=C@ ܻ֜Gn/%9UxxyZx7)7cRnIo&u{$1|hϣYVL/KS=5 SJ;bUTszj&-@{YiHVZ]y1m\Ey!z_Wo/r:<𺶓{>*o%f&> ٽEePc&|Nbb# ˧HNv64+PwxKKGxt8>jwO~_l|  ū ht?E wJvYl<DZrbݧmff[vCΪNg

谁能帮忙解释一下王明阳的“知行合一”
谁能帮忙解释一下王明阳的“知行合一”

谁能帮忙解释一下王明阳的“知行合一”
知与行是儒家道德实践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儒家哲学中,知行问题所讨论的是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一般说来,知是一个标志主观性的范畴,行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标志人的外在的行为的范畴.
  人们常常提及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认为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人的意识思想及观念要领先行为实践,而行为实践是思想意识及观念的实现、完成.由此推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实质上是主张“知先行后”的.其实,考察王阳明整体的“知行合一”说就发现他并未强调这从“始”到“成”要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性,也就是说王阳明并没有要“先知”再“后行”的意思.有学者认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只有时间观念一点没有说清楚.这个看法是有见地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说一个主体的道德活动从意念、动机的方萌未萌之际到付诸实践的过程乃至完成,是一个整体统一的过程.简而言之,道德意念的动机世界与道德实践的现实世界,应是一个和谐完整统一的世界.道德意念(特别是出于心性体认的道德意念)一旦萌动,即是行,也就是已经开始行动,而采取多种形式、措施将道德意念转化为具体行为,则是主体道德活动的业已完成.这就是阳明所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本为一体,之所以分开说是一种不得已而采用的思维方法,目的是为了加深主体的体认体知,提高主体的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