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的简介请介绍一下李牧这位战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01:35:36
李牧的简介请介绍一下李牧这位战将
x}nc[ޫ\ z1~F~(RIIT|i~}k$U0 J9;/Q]n-9z/-ZQkU~ɗ?Մo2?i?>S>I8͜[s0f6+Ϊ9r'^0=/Ϲ\anA\8[c$, 5LeB9Oq~ƕ䕮dIg1):خ\5g27K9GKi/'˔W$YCɵQk)ߙrC4Xuq^F&Ju=-/V}̚zt^9 /~`q䑻roj ֋M7vKs)8;xΐ.ԭ)5Lde0ZU|S-&Hs~\IB/4B/{ TPXQ+ky9ņ?ߙ/ .nΎCd Hi4ýI=;a'p-lg~6G'a~*c.nMa3KQdNMMGY %H .U| ʐksqn5F\" Nc r S]5rV:p0kb&hOb(O ~vxB))%N)O{[騰[{X8`Vѩ^?н)CD4tB3ĒS?!ә>eсH9)Rxt6%s/Я^ݹy@[OWCxx]G SK^2|prInGGh߅25gj|Igp396yODUNszf;yHI逖CvqSpA0sf(tCp:ӫ1UF3)JC/ \1FDq<$tH_8\4I[٩چip,)e].-Afj,@\E<2-dH}{`Y &58hvz! *kJڞT倶$Ά4f?5AB1c+v?(003Mo z%Hǵjg lfAӿYk*쮯 {:TP'zӪ\)9ʝQ15^3_6C l}pYM^ګc3P<=gmOŽ?`%AǴa\Pgh}>Y1sjfQ!8jeKz{U[G! \|>LXbl 's{;`RQ]ǷzVUO=Lȷ7p{U5!9c2+{{zUq{&Ss\,n.'LoU p)VC|-ZC+oX& =8l`)Ŕ2~4\8XMClZo<%~WK+ه{0!`v6FVL-gM)SO rl;>)_3 Rd#b !RD )W&vs4qmW:]MnNVq!Ij1P\)U'B/ Kb@flV}y:P[=ع /%ueXH_'cI9<74VL35w qs:Rmu$xI Aϣy!/<;,:k{ BT ߪ]b\C.l9ϝ-X4)ev1V&R =涎AX` ggta4nkA}> s.p3|Qs ׽u R;O%iӻ+Rp*t{Z0YK 86U{:QGUZ˸;||wlY'K"> \ ,lNn~2{$-̈-D)A)HALܳ;;98j J"~Gݴi]dolҨFOAO.b il8%NE%pcd`2 q֨"Aa0N,/ Y= #+,().tֽx䒩iDPkLfi|(a9^P1$иc˾UpyeױLN 7DoWa 4pʼ20kc:NSAϪN)ᕳxa"  tJ;opD&TPVzj|T1,Q(mk@x:nJ1g+m%g ɸ|qBU^R*7ϗF-BЍC8e֋ـ p3JƟz zi{؂FÅym/S$FIMSb{JԂ[uXl+ 664+b9:X.6`Xo@BV1Fڹ'<~ gPWB~=n Gv$ŞW]fv{pljJrО3LHᴩ5 0;)&jVnսFxύ0_ )5Kםn%إ5OgCNHQb,4`qi?yB.b\W`fLm:B`CdBxqؕ2ٖ9ыXY{a9O&dt:Z4~sQ$#ЫsA6uA?EtɥZ #d[Nx2š$3'E;y3vuƋ )2*Bl?s7\r;;Zq\I DRĿ4la! pp~\X9k*`T:/*ҎJF~1¨/i-)%Ze{y /~ ǎsp<g|_=";b/Mi4:&}^rCkYۅGz _8Ir)Z}ZpPY=Pkcцpet"累 M'YG|Ӏ%>~&ܞK29R KS*08uҺ|f:[%%dufF Mj!r_&>Soxv[*ྻu0 q4\( RKW9޴!e?54Yy25wYrlT> gu3 A%ZT蝣Lxi%.Cv; vGb z. *5-,Vy0 锞ܤ^~Iq88X4]0gEK܇1\J.NOQvZlJtTyU&Cs-NYQ{H '1u}2(vO{{~xogtMT*pub~ؑ%S V+s4%x.%w$,j14u) PwA2[qvy|YMa3ګs>&Mi%*)M#z mV0.)V=8T\[Zf;;}8'Iw)km ߂ut;p(clP.Z-U<_ꡃ''luv* qb{wvu\Syz`}Ҫ(^IPbH1Rl_Uㅚ1P QKC[0)ĝ=Lګ` Lm'aL!PF6Ʈ21S:A,I˹{Sp{OYQAGm+Tx +*JuUa~u"S%j98,/܌GR1g۱n9u(,-]HPǫGS;x_w諒1FJ@A\p4&E n֗,_%vTp`$(7rTWuZ M\8,ճ rUvEQ eL>1;GAވyt֙炻WҼ\Lɘ ~aJAp).I_Q^肅W,3Ɂt?S;ڦuKO}JfxT} ~% .sd^X@2i6J`RɅ41[mݕezT׸TYIuWp\Kd8Lr/LkyNyI|qOnrhxrkuv?\)pWR҄t$:^w?'T:㦲FͨsFlfc.7\_7{9нKo@rb!nj(hٲU?XԽH {0] nVƃ6ڻvaW^LP%l^g2XnxvL&q9F` G)[g{ymSj;))r{o];,W(oCjJũL{aPNA;뺻#lE/KEݨ'Aޤx'^ruV'#2{U:a>y՗_{^rG9ݨP<} ͵dg ,Y5_Y^Ĉx탒EbZ:v1#oSFݺ%S\7QA}h- cwO'+ \, EJ kHRp4RBG[CI*A$ST/P0#00 O$k% kQAൺO5$7uƎbZ* ŶQ~[ϥtot98❠uV/(^nG^#+:̞P,BP.j-,d,۸dooM氳JٞLoPp-ʜM|wN2 4Q_תLfe>^2e^˲%7-0fILL!S~7ؠ_P{7x-N~cߴoZվDp[> Ƽ|ea9H4ap ot ?ǾOt`uȽ3Q !;D E#|\,wD,3c|r>z>zƃĀ,~&/G\|-Ї1=v #5P{|Iϝh #~ y v$4"p6 75"{b` y188 ?Af0 «0)x>0 D!1>w&DI5 ǡBTN9տ2E@DE 4DO6 qmxHȫoÇbD]#0D$v>`Dt33D"_<L8o!H"\{"/8ZDwH7N`D]>Ȉiޏ_4zvB= ap#5)09 :`GT;}x$<7GH)ÏDyDx6 $́!; D2)4 DwHD͆# bDL I46$a0\h6_N+3$"·\(q6H e7*0D`%>W"ZCp_ Z"ϯ-! \.I" _~&I L8_ D 1 IdLL)0%Di@.7i"|>͇5 #G6M#&qmx1'1W'>DkaNHtP'Sl8vBVw" 1̃PQŽ!y)")bz#h Mb? :[O!i>J,zB{++jW49 fBڿeP`b1(8߁cbsYY? ɢ:jYx(,xq>8 7xN>ТBuBP iz֢)ok!)%4![#-bۢf2D zP"Ec.z .R1 b~l>4t*^iB,ׯtLouQ6.IhW*p0<ޅ˫|K,'@^xzS0/j}E/<T{ U4K\|\AIU/W/ %b//>!>#^DĀ`^5i0rX=@P&s( Xװf0  #L5 Çc0=ndDL$#f$LLRfHXb6T XLHi.g`̫w!cDl lg6pcʇ91"'&c Z3!dBU 2Q@k F&v(5`2zp2Z3PFM_)!y2b|V&Իq`ԏAXot\&#ffp fxX_ 2#y f& ~ LçflfdIנ>2f΄W#9&_ ;d gHLx['g#<?khBaAk ]L &C p_FͫWi&A>I#vҨ&`r4=1pӼ)-_Q# 5`j8@Z;eaY`{B-8d^GohMR[\tM}-!$'Y5}fF^CټB`6rf٨A@+( UP?k"64%@n^܈ЍMCݼ4*U[T_ xCh>䍆#FCXoA`8a!߼#j3@pf B!X2lY gh)q‘F-:ɽ*R1k;K޵]-F7Am* eOF"R%fUk1\N:iQi"3 T/LY%P'w1vc4{aIvѲq @Dۻ{" n"aj[p Qy`ȴ} zA 8#;h512`Uf;fT! 0KP(+ڮ,<T;;ۊ`RV.73HkxM1d?dtmLhGl%}E9žXٶeU, iRe.N\k9(1qk  hK_F*K~k092l8e鹔]bfJB|k>=oio%7>smA=-_0 TerdAow6 ]ruX!)I j6]&ĜXevDSy'"1n߇>l6.~rIM"XQ?Q4j7bXvCWrHt`9_-4 1xO'n|[ 370,8ߤs(;ּC`zq&¼c;aszt>5d2R}؏n?`~pۥ]ۘ#lV-ll;`¼le%zfeVK^[IplS#IXɫ4ĺFh ĖQ>M!p8Z%G'P: `~°bk u͈-̀"ؠ`hUO=[R_'FwV"FЉ1-@`}Y"&R+ Մ1܌X3LEհU pPu$Sdfē'+^ |^9}Md)flZ%hJ3'`,Ub4w/XOZ"}uqc #1R﯋'[jTPSNðdzs$l+{`xZ-'TY7Ux.Ǟpo)14%`hD2 )W٪)ո-0KyRwꫂr%ق+@gmF]?|:_Yj6fzx =ZiEҼ5i^FbI?Tah#o`uMe]_aAlyōCMK"̖3$],Ψ[dix\ӆ$.3w0O\l mECsEײG' OQ+%&r$ʳ{|GM _/ ZkhBJBe)䇻*8E/FbpsABJ&ο̎OKB#u7Fs / kpsm[^UC*}L I<:02Zsx 9B eү6M(bNk8vERnls a##;+.5.57bNA,LęhuΨrUe5%맊Qi΀LŴcH(՚ZI\CDoT]ޅw6S'Wo! ӮsYT;,^=Kqwa8eWfBЬx3b ^pJ:%C?` }!kY ~YcE] GDvv[ʼn\{y$#]ZCQ31۝}%iS}_,όpyK(| !a'2e\dv++W-_g}~Z eנ^uƍ6yZ2#`Q ke Rᒾ%vq:L%\ARٮWxu1*_<4Yl,CݒI;?U n ܝk.9`l*ZzTdqVOCKwCD 3]T$!$IޗLC T%QU}ZCEFSE\PpsR5`B̒NbNK| \aа,(ѶWZ ) ܬt7VI̹_,5잇˘AR6Zhs!:љ~ZY`b}9{rWj&&IYm'f_OH^Wb >1j*H[^\(= zEf 'NM*Om1Ueᩩ{W \@2c7*Jl w,Ie`iwT v  u||FBYɛ/Ni!8RgihQ"13InɃDl^ }P$tT(Il"SFNu"=T$o-z Ran'暈\dAo3XM!sTȅs['_)9EM Z>FV.Z@S ֏z~rS \#.c1KY+\$ץ=,rYlE||ss dGHM0:Q~KgpnPBTuc")_τݡfo Č wL<&C+}:}nw-(Y=4o~c#HKJםh#R[4yR*5UW>;oo] <q6BKpK޹T\KV!Dfe-0Dža寓  p{;P"kh5 7xD`7j}l fpPYH[_˕DZ VU$Mf;Zr`.ZCaMJտ]/&NWjy5Du?rHԩ"Z Bշ0:K{fmG#B͓f4Ppı\`T|( VyAׁ ldyʕ8*ZSSpZJ3ڒrzErN:UitצfRݴbKjLe:)N?6x,t-cJVEu(ܵ[eXWWhǒZyH jl"k]r8P9薪(ib"YlDDo͗*)r$Yf~.j ߕL89%0{'/W3* &ZXvNZH?sٺV1uSe$aG;a~Bo@G8hpkgZ=|RW=S@Q!wC4p@i

李牧的简介请介绍一下李牧这位战将
李牧的简介
请介绍一下李牧这位战将

李牧的简介请介绍一下李牧这位战将
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汉族,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生年不详,据推算当生于赵武灵王后期.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强秦为主,曾两次大破秦军.
赵国北边和匈奴接界.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时期,下令国中推行“胡服骑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军事力量逐渐强大,屡败匈奴等北方胡人部落.但是,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落军事力量逐步恢复强大起来,并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赵惠文王便派李牧带兵独当北部戍边之责.
赵武灵王时虽筑了长城抵御匈奴,但赵国还常常遭到匈奴的入侵,抢掠去不少人员和财物.赵孝成王时,派李牧为将,镇守北边,帅府驻在代雁门郡(现在山西省西北部宁武县以北一带).
抗击匈奴的斗争中,李牧即表现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为了有利于战备,李牧首先争取到赵王同意,自己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而且本地的田赋税收也全部归帅府,用作军事开支.针对赵军和匈奴军的特点,他深思熟虑后采取了系列的军事经济措施.
他将边防线的烽火台加以完善,派精兵严加守卫,同时增加情报侦察人员,完善情报网,及早预警.在这一点上,当今的新罗马帝国很有心得,效仿得卓有成就.
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李牧密切官兵关系,厚遇士卒,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让精练骑马射箭战术,全军战士由于得到厚遇,士气高昂,人人奋勇争先,愿为国家出力效劳.针对剽悍的匈奴骑兵机动灵活、战斗力强及以掠夺为主要作战目的,军需全靠抢掠的特点,为使窜扰的敌骑兵徒劳无功,他命令坚壁清野,并示弱于敌,以麻痹强敌,伺机歼敌.为此,严明军纪:“匈奴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所以每当匈奴入侵边境,烽火台一报警,李牧即下令士兵立即收拾物资退入城堡固守,从不出战,使匈奴无从掳掠.这样过了几年,李牧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损失过物资.
然而,时间一长,匈奴兵将总以为李牧胆小怯战,根本不把他放在心上;就是赵国边兵们亦在下面窃窃私议,以为李牧胆小怯战,有的愤愤不平.李牧一意坚守不主动出击的消息传到赵孝成王那里,赵王派使者责备李牧,要李牧出击.李牧老谋深算,意欲放长线钓大鱼,也不作解释,我行我素,依然如故.匈奴一来,即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匈奴往往满怀企望而来,却一无所获而归.
赵王听说李牧仍然一味防守,认为他胆怯无能,灭了自已威风,很生气,立即将李牧召回,派另外一员将领来替代.
新将领一到任,每逢匈奴入侵,即下令军队出战,几次都失利,人员伤亡很大,而且边境不安,百姓没有办法耕种和放牧.
赵王只得又派使臣去请李牧复职,李牧闭门不出,坚称有病,不肯就任.赵王不得已,只得下令强令李牧出山.李牧对赵王说:“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赵王只好答应了.
李牧又来到雁门,坚持按既定方针办,下令坚守.几年内匈奴多次入侵,都一无所获,但总以为李牧胆小避战.其实李牧早已经定下诱敌深入,设伏包歼的计谋,对种种屈辱骂名置之不理,而边庭将士因为天天得到犒赏,却没有出力的机会,都希望能在战场上效力.李牧看条件成熟了,于是经过严格挑选战车1300辆,又挑选出精壮的战马13000匹,勇敢善战的士兵5万人,优秀射手10万人,然后把挑选出来的车、马、战士统统严格编队,进行多兵种联合作战演习训练.公元前244年的春天,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牧让百姓满山遍野去放牧牲畜,引诱匈奴入侵.
不久,情报员来报告,有小股匈奴到了离边境不远的地方.李牧派了一支小部队出战,详败于匈奴兵,丢弃下几千名百姓和牛羊作诱饵让匈奴俘虏去.
匈奴单于王听到前方战报,十分高兴,因久无缴获,于是率领大军侵入赵境,准备大肆掳掠.
李牧从烽火台报警和情报员报告中熟悉了敌情,早在匈奴来路埋伏下奇兵,待匈奴大部队一到,李牧为消耗敌军,先采取守势的协同作战,战车阵从正面迎战,限制、阻碍和迟滞敌骑行动,步兵集团居中阻击,弓弩兵轮番远程射杀,而将骑兵及精锐步兵控制于军阵侧后.当匈奴军冲击受挫时,李牧乘势将控制的机动精锐部队由两翼加入战斗,发动钳形攻势,包围匈奴军于战场,经过几年养精蓄锐训练有素的赵军将士们,早已摩拳擦掌,个个象生龙活虎,向敌人扑了过去.仿佛是一架运转严整的机器,两翼包抄的一万三千名赵军骑兵仿佛两把锋利砍刀,轻松的撕开匈奴人看似不可一世的军阵,在转瞬间扼住10万匈奴骑兵命运的咽喉.一整天的会战很快演变成一场对匈奴的追歼屠杀.十万匈奴骑兵全军覆没,匈奴单于仅带了少量亲随仓皇逃窜.
农耕民族在与游牧民族的争斗中,过去由于机动力劣势,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李牧指挥的此次会战使机动性较差的赵军在围歼战中得以发挥自身车战、步战的优势,是先秦战争史中以步兵为主的联合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对后世以步制骑的战术有着启发作用.在我看来,李牧的军事才能远胜于后世的汉飞将军李广.
李牧大败匈奴之后,又趁胜利之势收拾了在赵北部的匈奴属国,灭襜褴、破东胡,收降林胡,迫使单于向遥远的北方逃去,完全清除了北方的忧患.在这次取得辉煌胜利的战役以后,慑于赵军之威,过了十几年,匈奴兵还不敢来入侵赵的边境.李牧也因此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的最重要的将领.
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强秦的兼并战争,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有李牧的协作支持在内.
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前246年以后.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逝世,悼襄王继位.悼襄王元年(前244),让乐乘代替廉颇大将军之职位,廉颇一怒之下,领军攻击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就带领自己部下,投奔魏国去了.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李牧成为朝中重臣.
此时,秦国迅速地兼并了魏国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国屈服之后,把主要兵力指向赵国.当时的燕国也趁赵国虚弱之际趁火打劫.于是,悼襄王二年(前243年),赵王派李牧带兵入侵燕国,攻下燕国的武遂(现在河北省徐水县西北的遂城镇)、方城(现在河北省固安县南).过了两年(前242),赵王派将军庞暖入侵燕,杀死燕将剧辛.
公元前235年,悼襄王逝世,赵王迁即位.赵王迁二年(前234年),秦大将桓齮(又称樊于期)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赵首10万.公元前233年,桓齮又乘胜进击,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进攻赵的后方,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
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仓促迎战,势难取胜.遂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拒不出战.
桓齮认为,过去廉颇以坚垒拒王龁,今天李牧亦用此计;秦军远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往援,俟其脱离营垒后,将其击歼于运动之中.李牧洞悉敌情,不为所动.当赵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时,他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秦军主力去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疏于戒备.李牧遂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接触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攻.经激烈战斗,10万余秦军全部被歼.桓齮仅率少量亲随冲出重围,畏罪逃奔燕国.秦王暴怒,以金千斤,邑万家购求桓齮之首(此头后来被荆轲经过友好协商,借去作见面礼刺杀秦王去了).可见此次大胜对秦打击沉重,而赵得到喘息之机.这就是赵王迁二年(前234)李牧一却秦军.由于秦国著名将领白起的封号是武安君,李牧击退秦军以后,赵王迁说:“李牧是寡人的白起”,因而封李牧为武安君.由此也可以看出赵王迁当时对李牧的倚重态度.此战,李牧在战略上采取避其精锐、击其惰归之策.当得知敌军识其意图,诱其出战,全歼于野时,遂将计就计,用围魏救赵之策,攻其必救.在交战时,又采取正面阻敌,两翼包抄的战术,全歼秦军,创造了又一个围魏救赵的典型战例.
赵王迁四年(前232),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入侵,王翦改变战法,兵分两路攻赵,以一部兵力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进迫,袭扰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自率主力由上党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拊邯郸之背.将赵拦腰截断,进到番吾(现在河北省平山县南),因李牧李牧率军抗击,邯郸之南有漳水及赵长城为依托,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遂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两军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受阻大败.李牧即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南路军知北路军已被击退后,料难获胜,稍一接触,即撤军退走.这就是李牧再却秦军,是秦、赵两国交战中,赵国最后一次取得重大胜利.由于在肥之战及此战中损失惨重,赵国军事实力丧失殆尽,已无力组织远程追击及反攻,所以此战仅为击溃战,未能围攻歼秦军.仅能退守邯郸,暂时自保.但此战为赵国赢得喘息时间,获得短暂的稳定.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尾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
赵王迁七年(前229),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秦王政(始皇)乘机派大将王翦亲自率主力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端和率河内兵卒,共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秦军多次受挫于李牧,王翦知道,李牧是自己的劲敌,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遂禀告秦王,再行反间故计,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无辜忠诚良将,只过了三个月,到了赵王迁八年(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李牧这位纵横沙场的名将最终死在了他所誓死保卫的祖国君臣的手中,其无辜被害,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以致司马迁义愤地骂赵王迁“其母倡也”.
赵国是战国后期的第二军事强国,被秦国灭亡原因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用人不信,自毁长城”.前有赵孝成王在长平之役中以赵括代廉颇,造成长平惨败,赵军死45万人,元气大伤;继之悼襄王以乐乘代廉颇,迫使廉颇奔魏投楚,失去良将;后又有赵王迁冤杀李牧,招致赵国最后的灭亡.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军抗衡的最杰出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如果不杀李牧,秦赵还得比一下高低.
战国时期各国的将领的作战对象基本都是各诸侯国之军队,亦即是民族内战,与他们不同是,李牧前半生的主要作战对象是民族外敌,且在与野蛮外族征战中,以最精彩辉煌的方式实现了胜利.因此,李牧有理由获得后世更多的尊敬.
关于李牧的事迹,主要记载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史记是本文学性好的纪事史,却不是一本好的编年史,太史公在书史时,是以他的视角选取材料和故事的,使得我们常常难以得到许多具体事件的详貌,在两千多年时间长河中基本散佚的原始典籍后(战国各国史籍被秦国付之一炬),只能遗憾地留下难以弥补的空缺.
点评: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其经历与秦国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胡三省注《通鉴》时,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赵之所侍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索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司马迁因赵王而迁怒其母,可见其何等义愤.

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汉族,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生年不详,据推算当生于赵武灵王后期。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

全部展开

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汉族,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生年不详,据推算当生于赵武灵王后期。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强秦为主,曾两次大破秦军。
赵国北边和匈奴接界。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时期,下令国中推行“胡服骑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军事力量逐渐强大,屡败匈奴等北方胡人部落。但是,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落军事力量逐步恢复强大起来,并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赵惠文王便派李牧带兵独当北部戍边之责。

收起

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汉族,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编辑本段]生平
李牧生年不详,据推算当生于赵武灵王后期。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

全部展开

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汉族,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编辑本段]生平
李牧生年不详,据推算当生于赵武灵王后期。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强秦为主,曾两次大破秦军。
赵国北边和匈奴接界。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时期,下令国中推行“胡服骑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军事力量逐渐强大,屡败匈奴等北方胡人部落。但是,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落军事力量逐步恢复强大起来,并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赵惠文王便派李牧带兵独当北部戍边之责。
赵武灵王时虽筑了长城抵御匈奴,但赵国还常常遭到匈奴的入侵,抢掠去不少人员和财物。赵孝成王时,派李牧为将,镇守北边,帅府驻在代雁门郡(现在山西省西北部宁武县以北一带)。
抗击匈奴的斗争中,李牧即表现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为了有利于战备,李牧首先争取到赵王同意,自己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而且本地的田赋税收也全部归帅府,用作军事开支。针对赵军和匈奴军的特点,他深思熟虑后采取了系列的军事经济措施。
他将边防线的烽火台加以完善,派精兵严加守卫,同时增加情报侦察人员,完善情报网,及早预警。在这一点上,当今的新罗马帝国很有心得,效仿得卓有成就。
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李牧密切官兵关系,厚遇士卒,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让精练骑马射箭战术,全军战士由于得到厚遇,士气高昂,人人奋勇争先,愿为国家出力效劳。针对剽悍的匈奴骑兵机动灵活、战斗力强及以掠夺为主要作战目的,军需全靠抢掠的特点,为使窜扰的敌骑兵徒劳无功,他命令坚壁清野,并示弱于敌,以麻痹强敌,伺机歼敌。为此,严明军纪:“匈奴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所以每当匈奴入侵边境,烽火台一报警,李牧即下令士兵立即收拾物资退入城堡固守,从不出战,使匈奴无从掳掠。这样过了几年,李牧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损失过物资。
然而,时间一长,匈奴兵将总以为李牧胆小怯战,根本不把他放在心上;就是赵国边兵们亦在下面窃窃私议,以为李牧胆小怯战,有的愤愤不平。李牧一意坚守不主动出击的消息传到赵孝成王那里,赵王派使者责备李牧,要李牧出击。李牧老谋深算,意欲放长线钓大鱼,也不作解释,我行我素,依然如故。匈奴一来,即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匈奴往往满怀企望而来,却一无所获而归。
赵王听说李牧仍然一味防守,认为他胆怯无能,灭了自已威风,很生气,立即将李牧召回,派另外一员将领来替代。
新将领一到任,每逢匈奴入侵,即下令军队出战,几次都失利,人员伤亡很大,而且边境不安,百姓没有办法耕种和放牧。
赵王只得又派使臣去请李牧复职,李牧闭门不出,坚称有病,不肯就任。赵王不得已,只得下令强令李牧出山。李牧对赵王说:“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赵王只好答应了。
李牧又来到雁门,坚持按既定方针办,下令坚守。几年内匈奴多次入侵,都一无所获,但总以为李牧胆小避战。其实李牧早已经定下诱敌深入,设伏包歼的计谋,对种种屈辱骂名置之不理,而边庭将士因为天天得到犒赏,却没有出力的机会,都希望能在战场上效力。李牧看条件成熟了,于是经过严格挑选战车1300辆,又挑选出精壮的战马13000匹,勇敢善战的士兵5万人,优秀射手10万人,然后把挑选出来的车、马、战士统统严格编队,进行多兵种联合作战演习训练。公元前244年的春天,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牧让百姓满山遍野去放牧牲畜,引诱匈奴入侵。
不久,情报员来报告,有小股匈奴到了离边境不远的地方。李牧派了一支小部队出战,详败于匈奴兵,丢弃下几千名百姓和牛羊作诱饵让匈奴俘虏去。
匈奴单于王听到前方战报,十分高兴,因久无缴获,于是率领大军侵入赵境,准备大肆掳掠。
李牧从烽火台报警和情报员报告中熟悉了敌情,早在匈奴来路埋伏下奇兵,待匈奴大部队一到,李牧为消耗敌军,先采取守势的协同作战,战车阵从正面迎战,限制、阻碍和迟滞敌骑行动,步兵集团居中阻击,弓弩兵轮番远程射杀,而将骑兵及精锐步兵控制于军阵侧后。当匈奴军冲击受挫时,李牧乘势将控制的机动精锐部队由两翼加入战斗,发动钳形攻势,包围匈奴军于战场,经过几年养精蓄锐训练有素的赵军将士们,早已摩拳擦掌,个个象生龙活虎,向敌人扑了过去。仿佛是一架运转严整的机器,两翼包抄的一万三千名赵军骑兵仿佛两把锋利砍刀,轻松的撕开匈奴人看似不可一世的军阵,在转瞬间扼住10万匈奴骑兵命运的咽喉。一整天的会战很快演变成一场对匈奴的追歼屠杀。十万匈奴骑兵全军覆没,匈奴单于仅带了少量亲随仓皇逃窜。
农耕民族在与游牧民族的争斗中,过去由于机动力劣势,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李牧指挥的此次会战使机动性较差的赵军在围歼战中得以发挥自身车战、步战的优势,是先秦战争史中以步兵为主的联合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对后世以步制骑的战术有着启发作用。在我看来,李牧的军事才能远胜于后世的汉飞将军李广。
李牧大败匈奴之后,又趁胜利之势收拾了在赵北部的匈奴属国,灭襜褴、破东胡,收降林胡,迫使单于向遥远的北方逃去,完全清除了北方的忧患。在这次取得辉煌胜利的战役以后,慑于赵军之威,过了十几年,匈奴兵还不敢来入侵赵的边境。李牧也因此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的最重要的将领。
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强秦的兼并战争,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有李牧的协作支持在内。
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前246年以后。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逝世,悼襄王继位。悼襄王元年(前244),让乐乘代替廉颇大将军之职位,廉颇一怒之下,领军攻击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就带领自己部下,投奔魏国去了。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李牧成为朝中重臣。
此时,秦国迅速地兼并了魏国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国屈服之后,把主要兵力指向赵国。当时的燕国也趁赵国虚弱之际趁火打劫。于是,悼襄王二年(前243年),赵王派李牧带兵入侵燕国,攻下燕国的武遂(现在河北省徐水县西北的遂城镇)、方城(现在河北省固安县南)。过了两年(前242),赵王派将军庞暖入侵燕,杀死燕将剧辛。
公元前235年,悼襄王逝世,赵王迁即位。赵王迁二年(前234年),秦大将桓齮(又称樊于期)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赵首10万。公元前233年,桓齮又乘胜进击,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进攻赵的后方,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
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仓促迎战,势难取胜。遂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拒不出战。
桓齮认为,过去廉颇以坚垒拒王龁,今天李牧亦用此计;秦军远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往援,俟其脱离营垒后,将其击歼于运动之中。李牧洞悉敌情,不为所动。当赵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时,他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秦军主力去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疏于戒备。李牧遂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接触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攻。经激烈战斗,10万余秦军全部被歼。桓齮仅率少量亲随冲出重围,畏罪逃奔燕国。秦王暴怒,以金千斤,邑万家购求桓齮之首(此头后来被荆轲经过友好协商,借去作见面礼刺杀秦王去了)。可见此次大胜对秦打击沉重,而赵得到喘息之机。这就是赵王迁二年(前234)李牧一却秦军。由于秦国著名将领白起的封号是武安君,李牧击退秦军以后,赵王迁说:“李牧是寡人的白起”,因而封李牧为武安君。由此也可以看出赵王迁当时对李牧的倚重态度。此战,李牧在战略上采取避其精锐、击其惰归之策。当得知敌军识其意图,诱其出战,全歼于野时,遂将计就计,用围魏救赵之策,攻其必救。在交战时,又采取正面阻敌,两翼包抄的战术,全歼秦军,创造了又一个围魏救赵的典型战例。
赵王迁四年(前232),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入侵,王翦改变战法,兵分两路攻赵,以一部兵力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进迫,袭扰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自率主力由上党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拊邯郸之背。将赵拦腰截断,进到番吾(现在河北省平山县南),因李牧李牧率军抗击,邯郸之南有漳水及赵长城为依托,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遂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两军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受阻大败。李牧即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南路军知北路军已被击退后,料难获胜,稍一接触,即撤军退走。这就是李牧再却秦军,是秦、赵两国交战中,赵国最后一次取得重大胜利。由于在肥之战及此战中损失惨重,赵国军事实力丧失殆尽,已无力组织远程追击及反攻,所以此战仅为击溃战,未能围攻歼秦军。仅能退守邯郸,暂时自保。但此战为赵国赢得喘息时间,获得短暂的稳定。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尾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
赵王迁七年(前229),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秦王政(始皇)乘机派大将王翦亲自率主力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端和率河内兵卒,共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秦军多次受挫于李牧,王翦知道,李牧是自己的劲敌,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遂禀告秦王,再行反间故计,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无辜忠诚良将,只过了三个月,到了赵王迁八年(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李牧这位纵横沙场的名将最终死在了他所誓死保卫的祖国君臣的手中,其无辜被害,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以致司马迁义愤地骂赵王迁“其母倡也”。
赵国是战国后期的第二军事强国,被秦国灭亡原因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用人不信,自毁长城”。前有赵孝成王在长平之役中以赵括代廉颇,造成长平惨败,赵军死45万人,元气大伤;继之悼襄王以乐乘代廉颇,迫使廉颇奔魏投楚,失去良将;后又有赵王迁冤杀李牧,招致赵国最后的灭亡。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军抗衡的最杰出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如果不杀李牧,秦赵还得比一下高低。
战国时期各国的将领的作战对象基本都是各诸侯国之军队,亦即是民族内战,与他们不同是,李牧前半生的主要作战对象是民族外敌,且在与野蛮外族征战中,以最精彩辉煌的方式实现了胜利。因此,李牧有理由获得后世更多的尊敬。
关于李牧的事迹,主要记载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史记是本文学性好的纪事史,却不是一本好的编年史,太史公在书史时,是以他的视角选取材料和故事的,使得我们常常难以得到许多具体事件的详貌,在两千多年时间长河中基本散佚的原始典籍后(战国各国史籍被秦国付之一炬),只能遗憾地留下难以弥补的空缺。
点评: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其经历与秦国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胡三省注《通鉴》时,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赵之所侍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索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司马迁因赵王而迁怒其母,可见其何等义愤。
[编辑本段]赵国名将李牧及其军事思想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政治制度大变革的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战事不断,国家的兴衰莫不与战争联系在一起。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各国竟相招揽优秀的军事人才,不少卓越的军事家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脱颖而出。李牧是战国末年赵国的卓越军事家,战功卓著,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军抗衡的将领。以前史家大多只是研究其生平事迹、军事活动,但对支配其军事活动的军事思想研究甚少。现对李牧的军事活动作一介绍,并据此分析其军事思想。
一、李牧的军事活动
建都邯郸的赵国自公元前403年(赵烈侯六年),周天子正式册命赵籍为诸侯始到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占邯郸,俘虏赵王迁止,历时181 年,经历10代君主。赵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频频亮相,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还长期称雄于战国历史舞台,成为战国后期山东六国中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综观赵国的历史,先后涌现了廉颇、赵奢、李牧等许多名垂千古的名将,其中最让人扼腕叹恨的是著名军事家李牧。
李牧,生年不详,据推算当生于赵武灵王后期。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终其一生,主要是作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取得显著效果,使军事力量大大增强,屡败匈奴等北方胡人部落。但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落的军事力量又得到恢复并强大起来,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李牧便被赵惠文王派往北方独当戍边之责。
李牧常居代地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为军费。他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他注意提高战斗能力,每天教练士卒骑射;他有严格的防守措施,挑选派出人员侦探敌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他和军民约定:一旦匈奴人侵,未得出击号令,一律速将人马物质全部退入堡垒固守,不得轻易出击。这样坚持数年,军队无任何伤亡损失,形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而素质极高的边防军。
但匈奴却以为李牧胆怯,军卒中亦有人觉得自己的将领胆怯,为此常有议论。赵王闻听传言,便责备李牧。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赵王,召他回朝,另派别将代之。
新将领守边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带兵出战。出战多数失利,损失伤亡很重,边民不能进行正常的耕种和畜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守,李牧谢绝,坚称有病,闭门不出。赵王再三勉强,李牧才说:“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赵王应允,于是李牧再度到了边地。 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数年一无所得。但匈奴终究还是认为李牧胆怯,边地军卒得到丰厚的供养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请求一战。于是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骁勇步兵5万人,弓弩兵10万人,加紧演习战术。同时放纵边民畜牧,使民众布满原野,诱使匈奴入侵。
匈奴小股人马侵入时,赵军假装败走,并抛下数千民众给敌人。匈奴单于贪得民众财物,便率大军入侵赵地。李牧则设奇阵,用两翼包抄战法出其不意包抄匈奴军,一举歼灭匈奴骑兵10余万人。接连又灭掉蟾褴,攻破东胡,降服林胡,单于落荒而逃,以后10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此战是先秦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对后世以步制骑的战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北部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来自西边强秦的兼并战争,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是与李牧的协作支持分不开的。
约在孝成王二十年(前 246年),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两年后,悼襄王继位。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均出走他国,李牧成为朝中重臣。此时,秦国迅速地兼并了魏国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国屈服之后,把主要兵力指向赵国。当时的燕国也趁赵国虚弱之际趁火打劫。于是,悼襄王二年(前 243年),他受命对燕作战,带兵攻取了燕的武遂(今河北徐水县西)、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赵王迁二年(前 234年),秦大将樊于期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临漳县西)、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杀赵将扈辄,斩首10万。三年(前 233年),又带重兵攻打赵国。赵派李牧为大将军,大破秦军于宜安(今河北高城县西南),10万余秦军全部被歼。樊于期仅率少数亲兵冲出重围,畏罪潜逃燕国。秦王暴怒,以金千斤,邑万家购求樊于期之首。可见此次大胜对秦打击沉重,而赵得到喘息之机。因功大,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赵王迁四年(前 233年),秦再度出兵攻赵之番吾(今河北平山县),李牧出击,秦军败逃,但赵的军力损失也很大。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尾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
赵王迁七年(前 229年),秦国大将王翦大举攻赵国,率上党兵卒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端和率河内兵卒进围赵都邯郸。赵国派李牧、司马尚倾全军抵御,一直相持到第二年。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而更大的忧患还在朝中,昏聩的赵王迁,对那个诬陷过廉颇的秦国间谍郭开宠信不疑。秦国在战场上不能速胜,便又行反间故计,重金贿赂郭开,使其诬告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迁不作分析,马上派赵葱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抵抗。赵王、郭开便暗中窥探,乘其不备之时,加以捕获残杀,并罢黜废免了司马尚。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攻取邯郸,灭掉了赵国。
二、李牧的军事思想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军抗衡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战中屡次重创敌军而未遭失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分别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和围歼战的典型战例。古代作战,必须处理好君臣关系、军民关系、官兵关系三大关系,并采取正确的作战方略。现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一下李牧的军事思想:
1、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将帅的独立性、便宜行事权。作战中,战况瞬息万变,必须及时应对方能取得作战的胜利。而欲如此,将帅必须有独立性、便宜行事权;否则,就会丧失战机,应对失策,从而导致作战失利。李牧对此特别看重,以至赵王责其胆怯,竟不予理睬。当赵王因罢免他而饱尝对匈奴作战失利的恶果,请其再度出山抗击匈奴时,他一再称病谢绝。赵王再三勉强,才说:“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赵王应允,他才到了边地。赵亡国前夕,赵王迁中了秦的反间计,听信郭开谗言,罢免他,而以赵葱、颜聚取代他时,他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抵抗。
2、在军民关系上,力求不扰民,争取民众对军事活动的支持、配合。兵民是胜利之本,军队作战,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配合。而欲达此目的,必须禁绝抢掠民财、奸人妻女、毁民田苗、乱占民间房舍等扰民行为,切实保护民众利益。史书中对此虽没有专门论述,但他和军民不得轻易出击的约定能够顺利实施,其驻守过的地区的民众在其遇害后纷纷建祠祭奠,足以表明其没有扰民,保护了民众利益,深受民众爱戴。
3、在官兵关系上,注意厚待士卒,密切官兵关系。作战中,军官是指挥者,士兵则是直接冲锋陷阵者,二者相互配合,指挥正确,将士用命,士卒勇搏,方能战胜强敌;否则就会兵将离心,士不用命,导致作战失败。李牧对此有深刻认识,故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结果赢得了士兵的深情爱戴,甘为自己冲锋陷阵。
4、在作战方略上,谋划全面、周详、得当,富有针对性。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力求壮大自身实力。战胜强敌,以自身力量的强大为前提;自身虚弱,就难以战胜敌人。就军队而论,壮大自身实力,首先是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其次是组织的完善,再次是经济实力的支撑。对这三点,李牧都提出了得力措施:他每天教练士卒骑射,是谋求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他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为军费,既是谋求组织的完善,又是谋求壮大经济实力。
第二,力求削弱、麻痹敌人。要想战胜敌人,必须先削弱敌人。削弱敌人的方法很多,耗费敌力、分散敌力、靡费敌财、挑起敌方内部冲突、使敌信息不通、断敌交通运输、诱敌做出错误决策、调虎离山等皆是削弱敌人的有效措施[1](p102),但常会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力不从心,但麻痹敌人,使其放松警惕,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较少,较易实行。李牧在麻痹敌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李牧抵御匈奴时,故意伪装胆怯、不敢出战,在大破匈奴前夕,当匈奴小股人马侵入时,指挥赵军假装败走,并抛下数千民众给敌人,结果匈奴兵将见民畜布满原野,便毫不戒备,入侵赵地,结果被李牧围歼,损失10余万众。 第三,力求保持信息灵通,了解敌情。要战胜敌人,必须先了解敌人,掌握敌情。同时信息交通必须灵敏快捷,迅速传递。否则,即便掌握了敌情,也会因不能迅速传递而丧失战机。史载李牧常挑选派出人员侦探敌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这便是谋求保持信息灵通,了解敌情。
第四,力求把握好时机。对敌作战,必须掌握好时机,时机不到或错过时机,都会导致作战的失败。李牧对时机的掌握非常准确。开始抵御匈奴时,因时机不成熟他就是不出击,即便被称胆怯,遭受赵王责备、罢免,也不改初衷,但当赵军训练成熟,装备完善,纷纷请战,而匈奴兵将心高气傲,大举入侵时,他便果断出击,布下口袋,一举全歼匈奴骑兵。
第五,认为单一兵种作战都有不足,各兵种应协同作战。在大破匈奴之战中,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骁勇步兵5万人,弓弩兵10万人,加紧演习战术,进行战斗编组,组建一支由各兵种编成的出击兵团。靠这些兵种的协同作战,终于取得了全歼入侵敌军10余万的巨大胜利。
第六,力求以己之长对敌之短。李牧针对匈奴骑兵机动灵活、战斗力强及以掠夺为主要作战目的,但不善固守、打阵地战,军需全靠抢掠的特点,实施坚壁清野,使敌优势无从发挥,军需无法补充,同时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自身战斗力;俟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后,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各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进行包围。这使匈奴骑兵的优势不能发挥,缺陷尽显,而使自身车战、步战的长处得以发挥,而机动性差的缺陷得以避免。
第七,在得失关系上,认为有失方能有得,要敢于付出必要的代价以换取全局的胜利。大破匈奴前夕,为诱敌,故意放纵边民外出放牧牲畜而被匈奴兵抢去,虽付出了一定代价,但却换来歼灭匈奴骑兵10余万的巨大胜利。
第八,在攻防关系上,认为守是攻的前提,先守而后能攻。 对匈奴作战,虽最终目的是打垮匈奴,但开始却专意防守,不轻易出战,当防守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准备就绪之后,方才出击,与匈奴大战。在大破匈奴之战中,当李牧放出牛羊和牧人,引诱匈奴骑兵l0余万人深入赵境,正式作战时,开始也采取守势作战,以车阵从正面迎战,利用战车限制、阻碍和迟滞敌骑行动;以弓弩兵轮番发射;而将骑兵及精锐步兵控制于军阵侧后。当匈奴军冲击受挫时,李牧乘势将控制的机动精锐部队由两翼加入战斗,发动钳形攻势,包围匈奴军于战场。经激烈格斗战后,除单于率少量亲卫部队突围逃走外,进犯的10万骑兵全部被歼。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