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坑儒汉武帝尊儒两位皇帝为什么对儒家的态度截然不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6:22:39
●秦始皇坑儒汉武帝尊儒两位皇帝为什么对儒家的态度截然不同?
x[Yn#[r݊P xh^Ѱ7yT$J$%jँ$8$ʛWmD\&){0S pȼ7'"._U^ A=c.')fvayfmoUⷳ o\Ǜgh5N,~>8|f%S-O_W~_=ܜޠWsĤ^2&dǸ1h ?J7s)~ؾ_xts'_>9G3Fq'&ࣆ_>N1ޅ7Vh"ݶmk?qM:(mi3~AͻSWګ1S:Qa᣷q>E4V(\tL y㾬&{=gevCp=  ih ӹiڕYx_5Svͯ͠6G0ev 3;jܛǮfuc6wLi"XuJ 0ծ?xixX- G/Tތw触rdN̬lj#voUI570(6ETEǤKhYqɨYE.ǟΡ[,h07mYbm1><ÛݛF{r^w5Df/0FN{+Dగҋ}Vk:%rr~ r[ç7/](vcE[\ vT7}C SG 7akq> /= q>ǙT?JKmlK_/_4H /4W7Oy{7\yT {G. X'̧YtbiXR[3Kn,E*Ao)\_P9 Ӂ~nGaR$`4&(qkՠ[#\t O"{]xݕXwwx լۗ)f#'N-ނc/y8UvM&~co\ zͶ{n3+xn/L!j#Wҏ[3V~DnmQxg̤^/oCNA/߁3lyθd?w2m¸ PEhٮN XMqqw+ה[~ H,ᐸ><1FN՟UčiD6gmU*AdAhZXDț#wrugBU8D 3cWI "$6}v!TNv#s5I8Nۄ6,'(͟>r7~~̷?f_$hkl4q+(RFI)W~^Ul7v<'ܚ~]s7A0tfyGL2 X8yG jQ/۷ E:Q5q.PAx"" CU^^l%0I wvwPG~1תk1k&fj2e_ֱDmT?ݓO6넩< j Th90k£[}JHmYG$ 9:J 7 jO3E@ c`u׷u?x f2hb}˥-%(C_1bM =D7(\[>_8~\>i'WjVOs =w9үLl$-16oIV%8LFWS+\W]\zn^gq57OE/8k Y2_>_X$eS(6SH~?]I u~׃XrQOG J+lPhP8Sɚt, S+屔WU9sqAw F7 \΅fي-#ZpF@\MP0`r%@ 6-~; U,עӛ]r$(h4aFF+#a diI:(v[ kłhܩTz%۱!Mq3ir#T6٪NbMgtM_5ok}B fv| EȎDKgN;3,<4Z@vO5#;CI*K< z=7I GQmjmХgpԉlV-(QvZͲA>d >JcPl?FVrԺv8E$Kn%)˻^aO Iax,JJx+>~/;&S~1:SFheϞ 7}/%= #?wژخ?3l!]?[T<{ke6AT/_sUbNZ-$.Ni$&{ntC6zҡH,h_fhr|ycT\&w`?d4FH @32H;OɞpTkX`MI8x,#wXmF(2#HG'ag SdQO0S$Ei }R*.$ݝ`/[Gz>TXjw dt##%EC'fC9H';)2Y5&<\?WsSf$ '>kWآK1h?XLV ? -bㄽuiCA.ȐB?*rUps+W'W 2}.U(W|$Ơ&=5O 'Igmcnb< U'XR~ +YE3UhTpp~I,y1kJD D)Dm<i+eQQ:N2[^f]:pEG+V!~6pB6Nv}-#}zH5i|vAM`ˉ"n76r 뭽8pEm]%lP‚ZT뵞Irx׶kzDnWLͷe6 ]@ovo¤f*~Ү/񲃇Tvl}Hs2o|8e{G3\}&gmr4nmsq$!p?Z:ets~ INM@\͞%n懃+(ɟE;TKixp3DeVזߤs+~co>[ɕxf3+|nCMʕ4sDY|Fܥ3lT_Gw( r(x1v$$E*Z繕fd\ႃ {DB kIS\[ tx.e ƍ^.T$wMGq#[ͤt32m\d6.Ԍ鐍+ ug*;[bnRi="'@"|jY>uE%:'b8۽ t#lH) !w$;ʐW5Sq.QY/awy$*NOǜ^A "&C.+Q^=UǏήX{&I0$|2Q̶O*v)h/Z{j^W樯g^X_*v"s=1Il]Q+NxhOH =sG9# fYZc$5W=DAO7K6.%97pm*gkzNWؒD2̕%H+[ I ,!fG|l4{#y qaۥDook&2ձu8xfYMm"p;2V!Ziq2[C?߸ޅ?MɠO.}ʖ j_GS>[Zוد䤿0R{LkbiSbtlDV8ͳmBI\j:"&QKZQ~țFTJBmk'`=Ey/0YiVdK|wjuUeHZrjqܮN!~M&[HG;2:[g,fP?/Tz(ҕt6si$_`w'x쐶7$bS}sS=CĪyı̆,ĝTu(mXHQc{{ъAXʅ>{vt̊ r\Y[\sl2VWk#T5hXAlɸbگnewW:m΁fSA9Lv]LoVfmwp.yw]x1X$Rf 7 k.-_a 7oSojHt&ʳ_ B|XC&i:%ٺ:f#@iظ) *E<> A9XH| vFh6*?r;XrȖ^A\rT\fUXo9(oV{||'߰ȾNߴz)t蓕 > ]ͩ%Nl]mQٴ$E(aś|)~7gB22GTf {Jhn.YJEG5L"LUo@>>ql} 9޹k^=l1:Wlg)6^Dk*󀕚@ۭ};߳sŚ1oG`^Ci^쟲E*ゲz˪x/=nJ{"oX%)$l"s&gߕSA=+׾R6UK# `X=0k6)Ae<_Ap.GO.}&9ӀKa1 j-׼zCQm0{ &W1k4вι5 Tvt1 RLvt9OCxp [(Kݣ6,ȝ֜+s'vP [:3<7E瑨9Kgm qGlw6jYIH' l qEʯ5 7JM31;d4}d7NRlr0V|&da}\g?+La҇Y Ơ ^\rRR¾:TxC6;9&9J,'r5\J\PzLTCtBlwW[O$}?@uWB&sV_o8^­޲{!(#KqI>-v]M#Mo?I|f~p F?~Y݌h;,y%1џ;ɍۃQ[%0l֞CfQ{}90ZϻƵC䞅YBYsH*| 0PQ0Eౄz@>eB00G@Y>5ԤR 1~*l:4Zؒ}/<%64s7 jpyo:y]jB\W[/&t2 +l",Oս"ui}v sfqT8-(Wja<&+$s7h+'|ⰣB~w_FBX t"=5=7hlO|؏+`/>[A1Xbwkevv}̕].~u B-?Aȿ

●秦始皇坑儒汉武帝尊儒两位皇帝为什么对儒家的态度截然不同?
●秦始皇坑儒汉武帝尊儒
两位皇帝为什么对儒家的态度截然不同?

●秦始皇坑儒汉武帝尊儒两位皇帝为什么对儒家的态度截然不同?
这两种手法其实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统一思想.所不同的是秦始皇用的暴力手段,而汉武帝用的是疏导的手法.秦始皇废黜百家,活埋知识分子,焚烧书籍,是对当时文化的严重摧残.使文化严重倒退,国民素质急剧下降.而汉武帝则高明得多,确立儒家为官方思想,在无形中指挥民众去学习儒家学说.这对于统治是有利的,也是符合当时国情的.但同样也是一种对多元文化的否定,他虽然没有扼杀文化,但给后世的文化发展带上了沉重的锁链.后代统治者都沿用他的手法,于是后来再没有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现象.

秦始皇禁锢人民的思想,怕有学问的人造反,所以成为暴君,最后朝代还是被推翻。
汉武帝最重知识分子而有汉家强盛。
这就是皇帝的想法不同,导致不同的后果。

由于儒家子弟诽谤郡县制,始皇杀了他们。始皇生活在一个四分五裂的时代,需要一个强权来统一,所以法家是这个强权即始皇的最佳选择。而汉武帝经过文景之治,国家空前强大,就需要大一统的思想,以及麻痹被统治者的思想。儒家符合这一条件,所以成为正统思想...

全部展开

由于儒家子弟诽谤郡县制,始皇杀了他们。始皇生活在一个四分五裂的时代,需要一个强权来统一,所以法家是这个强权即始皇的最佳选择。而汉武帝经过文景之治,国家空前强大,就需要大一统的思想,以及麻痹被统治者的思想。儒家符合这一条件,所以成为正统思想

收起

坑儒
秦始皇为了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儒士和方士坑杀,史称「坑儒」。另有一说,秦始皇力求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派遣徐福、侯生、卢生等方士求仙问药。但侯生、卢生不满秦始皇的统治方式,私自逃跑(亦有史料记载为侯生、卢生多年寻药未果而出逃),导致秦始皇大怒,下令拷问咸阳400多名书生,欲寻侯生、卢生。事后,将相关460名书生以巨石掩埋。
尊儒
...

全部展开

坑儒
秦始皇为了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儒士和方士坑杀,史称「坑儒」。另有一说,秦始皇力求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派遣徐福、侯生、卢生等方士求仙问药。但侯生、卢生不满秦始皇的统治方式,私自逃跑(亦有史料记载为侯生、卢生多年寻药未果而出逃),导致秦始皇大怒,下令拷问咸阳400多名书生,欲寻侯生、卢生。事后,将相关460名书生以巨石掩埋。
尊儒
汉朝建立之后,废除了原秦朝的禁书政策,原战国的各个学派的思想逐渐恢复,尤以儒家、道家两派为盛。汉朝初期各君主主要奉行“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但随着七国之乱的平定,汉朝中央政府权威空前强大,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急需大一统的思想标准。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到汉武帝时,日益需要完整、深厚的哲学思想来维护政权的权威。
由于当时的学者还是各尊各道,没有统一的思想。汉武帝即位之后,权臣卫绾、田蚡、窦婴等主张尊崇儒术,贬抑法家,同主张道家思想的窦太后展开政治斗争,建元二年(前139年),窦太后一度得胜。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去世,支持儒家的官员重新得势。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于元光元年(前134年)征召天下著名儒生入长安策问。其中著名儒生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应“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得到汉武帝的赞同,在全国的思想、仕进上只采用儒家思想的观点。

收起

焚书坑儒
【影响与评价】
加快了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李斯所始料不及的。
荀子学派法家学派与孔孟正统派儒学的斗争,集中表现在中央集权(地主政治)与分封诸侯(领主政治)的争论上,终于爆发了焚书坑儒的大破裂。前二二一年,初...

全部展开

焚书坑儒
【影响与评价】
加快了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李斯所始料不及的。
荀子学派法家学派与孔孟正统派儒学的斗争,集中表现在中央集权(地主政治)与分封诸侯(领主政治)的争论上,终于爆发了焚书坑儒的大破裂。前二二一年,初并天下,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都主张在离秦较远的燕齐楚等地分封皇子为王,独廷尉李斯反对分封。秦始皇从李斯议,确定行施郡县制度。前二一二年,秦始皇大宴群臣,博士齐人淳于越倡议,主张学古法,分封皇子功臣为诸侯。丞相李斯斥儒生不师今而学古,各尊私学,诽谤朝政,惑乱民心,建议禁私学。办法是除了史官所藏秦国史记以外,别国史记一概烧毁;除了博士官所藏图书,私人所藏儒家经典和诸子书一概送官府烧毁。下今后三十天不送所藏私书到官府,罚筑长城四年。聚谈诗书的人斩首,是古非今的人灭族,只有医药、卜箍、农作书不禁。民间求学以吏为师。秦始皇从李斯议,实行了焚书法令。前二一一年,方士求神仙不得,畏罪逃走,秦始皇太怒,活埋儒生四百六十余人。这个焚书坑儒的野蛮行为,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极端尖锐。李斯主张中央集权,是适合时宜的,他所代表的儒家荀子学派(与韩非派法家合流)却是一种极端压制人民的政治思想。王绾、淳于越主张分封诸侯,是违反时宜的,他们所代表的儒家孔孟正统派(包括阴阳家与神仙家)却是讲仁义的政治思想。政治上学派上的斗争一直发展到大惨杀,把孟子学派的儒生大体杀尽(东汉赵岐说),李斯算是取得了胜利。但是,焚书坑儒,丝毫也不能消灭学派上的分歧,而且还促成了秦朝的灭亡。秦始皇实行李斯的主张,皇位的当然继承人长子扶苏,替孔孟派儒生说话,秦始皇发怒,使扶苏到上郡(在陕西绥德县)监蒙恬军。前二一○年,秦始皇出巡,在路上病死。李斯怕扶苏继位,自己不得宠信,与韩非派法家宦官赵高用阴谋抑立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为秦二世,伪造遗诏杀扶苏、蒙恬。不久,胡亥赵高又杀李斯。秦失去颇得民心的扶苏与拥有威望的大将蒙恬、丞相李斯,政权落在胡亥、赵高手中。胡亥厉行督责,昏暴无比,是完全的独夫,秦崩溃的条件全部成熟了。
嬴政的极端做法,导致的是秦王朝的短祚,仅持续了15年。晚唐诗人章碣在其《焚书坑》一诗中写道:“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造就了中国“大一统”格局
“焚书坑儒”一直是秦始皇残酷暴戾的证据,被后世天下学人唾骂了两千多年,以至于现在某些人一想到这个历史事件,仍然耿耿于怀,恨不能掘墓鞭尸,恨不能穿透两千多年的时空,对秦始皇敲骨吸髓。这种仇恨实际上是后来的文人们潜意识里面的集体恐惧,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从感情上来说,老僧也觉得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手段过于激烈,对当时的儒生们的确是太过残酷,他完全可以采取更缓和的一些方法。不过如果要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最好从该事件产生的效果来评价,而不要采用道德或者感情的标准。那么焚书坑儒的历史效果是什么呢?我认为通过这件事情之后,造就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格局。
先来看看“焚书坑儒”的实质,“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结构上,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郡县制;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小篆为标准的官用文字;在经济领域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强暴力能够控制的要素。但有些东西是国家强力结构很难驾驭的,特别是在秦朝初年,战国时期刚结束,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因此,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大一统措施还不行,最关键最长远的统一要素是思想的统一,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念,才能让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的统一措施有效。而当时最大两种思想潮流就是儒家和法家,儒家是尊古的,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偏偏是新事务,他采取的措施也都是些新措施,这些东西都是不符合儒家理念的,而当时六国贵族,也借着儒家的“克己复礼”妄图恢复周朝的分封制,从而取得失去的权势。所以,对于刚刚统一的秦朝来说,统一思想就是维护大一统的关键措施。因此,秦始皇在找到了几个儒生茬之后,一场统一思想的文化运动就开始了,手段是激烈了点,但客观效果明显的。虽然统一的秦朝只持续了十几年,但秦朝以后的所有统治者,无一不把统一思想看成维护统治的关键手段,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大一统思想正式形成。此后所有的统治者,基本上都把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核心思想。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秦朝“坑儒”,和汉朝的“尊儒”,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实际上从汉朝以来,所有的封建统治者,基本上都是施行的“阳儒阴法”,或者是“实法名儒”,就是表面上是采用儒家观点,实际上却是法家的手段。皇帝用法家的方法统治天下,而用儒家的学说教化百姓。法家强调的是权、术、势,古人把这些东西当成是帝王术,作为驾驭百姓群臣的方法;而儒家学说主要是强调仁和礼,仁和礼最大的益处就是从道德上形成行为自觉,而不用采取暴力措施,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好工具,所以历代统治者都用儒学教化天下。而当年秦始皇由于没有认识到可以儒学是可以利用的,所以采取了激烈手段。但焚书坑儒实际上是定下了阳儒阴法的调子。所以,我认为焚书坑儒造就了中国的大一统。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说秦始皇坑儒就坑对了,我只是想要说他统一思想的方向是对的,并且。具体方法可以更好一些,但在一个人命不如草芥的时代,没有比直接肉体消灭更干净利落的方法了。另外,我觉得评价一个历史事件,一定要从它产生的历史效果上去评价,这样可能会更客观一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而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亦同样成为定型;是他完成了专制政治结构的基本工程,所谓“内圣外王”,刚柔相济,人治社会的政治理想第一次因为有了一套完备的仕进制度而得以确立;是他使得大家族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社会牢固、安定的势力,并进一步推而广之,最终使之成为整个宗法制国家的基础。
不过,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固然自有其进步意义,但它对历史的负面影响却也同样不容忽视,像专制“大一统”的思想固然能够增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但同时却也将专制集权推向了登峰造极之地步;大家族的生活方式虽然的确成为超稳定社会之基石,但同时也使得人治政治成为两千年不变之定式;至于汉武帝时代连年不断的战争与攻伐,则更是造成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之恶劣后果,其间利弊得失,自是一言难尽。
有人说“一个专制的时代必然是一个严酷的时代”,这句话质之汉武帝的时代也同样适用。事实上,在人治社会中,越是有作为的君王,其破坏力往往也会越大,就像宋代诗人莲池生在自己的诗中所写的那样:“汉武爱名马,将军出西征。蹀血几百万,侯者七十人。区区仅得之,登歌告神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固然是君主常态,“好大喜功、黩武嗜杀”对于他们也不过只是一个寻常故事。为一己之私欲而大动干戈,帝王的个人好恶实际关系到千百万人的身家性命,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是对帝王个人作为的最佳注脚。作为一代英主,汉武帝的确是中国古代极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但英主也是凡人。从汉武帝对待神仙方术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偏执与迷狂的心态,从“巫蛊之祸”的发生,更能够看出他晚年的冷酷残忍、喜怒无常——人治社会常常会出现像汉武帝这样的“半截伟人”。受到生理、智力、年龄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汉武帝的个人作为也不过是暴露了人治社会的共同弊端而已。

收起

看似秦始皇更残暴,实际上是汉武帝更为暴政!
秦始皇残暴,只是坑杀460名儒生,禁止儒家思想。对于阴阳家等流派还是采取了默许的态度的,有条件地默许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积蓄。
而汉武帝则是罢黜百家,把全国思想统一。而且这个过程中也并非儒生们所写的那样充满仁慈。
淮南王刘安,在府中聚拢大批的炼丹士,编订《淮南子》,没有跟刘彻保持“思想一致”,因而获罪,被逼服毒。死后还被定下了谋反的罪...

全部展开

看似秦始皇更残暴,实际上是汉武帝更为暴政!
秦始皇残暴,只是坑杀460名儒生,禁止儒家思想。对于阴阳家等流派还是采取了默许的态度的,有条件地默许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积蓄。
而汉武帝则是罢黜百家,把全国思想统一。而且这个过程中也并非儒生们所写的那样充满仁慈。
淮南王刘安,在府中聚拢大批的炼丹士,编订《淮南子》,没有跟刘彻保持“思想一致”,因而获罪,被逼服毒。死后还被定下了谋反的罪名。
对自己的族人且如此狠毒,刘彻在推行“独尊儒术”过程中到底有没有双手沾满鲜血就不得而知了。
秦始皇挨骂,是因为他打击儒家。
汉武帝被歌颂,是因为他把儒家捧上了天。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儒生们书写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