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的由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0:05:38
秦始皇兵马俑的由来?
x}r*K寜~OncVv[n?]b!4A{/Z ڧl) 3##<uuRֳ#jK\ =8 surO_h+1]Gʼ]dbx?}_fͰ'o5&G]p)o?m2Sc3 kԭ?}0,DpsN쇟yى;'AM 4eAs;O_;:.ـ{wXcHRPi/Mq_of{[8B]+mkcDf 7s:P<;yG>sX.nǯb 1*5mu؃9²)k_ xW*|rQn{=AsbT^+>Oecfws:>Cۣ Ayo5ay*;cbuY>xw+paOn!88jώ+6~B +srVc3hq 23H;z^ɘɜRsW`n]Z`|鸵d}|; j_2E5)-dtI7Nl2Euo5[Ok_ߝo2m"\77LA՗z/XUٻcwNޒjmw4cSg7X+/,fq)2q[m]&.#s֜骙W͚9?%N#Dxk~ACܺɔQeg滱lIW[UT8:rz(1m>^hO}c wM,L>8I')l}-Hנ4P#w,O}4q~/y{o^c=iq|97r0.uKuR }T,ؽ^nVepE6habN/ͲU`=nS\ɚ1W8WD6ݞmݮ-W5 d~/`X[4>jq̎g:% '&x,ލ ƜOdVPtmb8j~L )YLPx=ʘ⑹8tC[NU;P/sҽxy 35ꌷ圫r\CYꭙL6NEaewns;#>~\v !u~6TUU 9= *B_PjGh^xG6 M 9N1®gA17Í]~P@?EFE= U T(RkS;4B&JT^ r#?uN5@f kJcB_lحadV{ÏCjL'~˯WԢ~wb܆bDצ]+M>0eVNcZ鳽~;\nr!^VoڵIPX ڬESk`ܱd! U~_댪fXB*%&i1f % E{u/_㪙,W{8Ēo)h.|AZ (/VG3ʼnC(*ﳏ;;Ϋ;:som'9wJmYA }I!Ⱥh|:0`+n.="ly;]AԫqMv1h5aßqdں@!5<T-fh3?,B1f<;έᥫ#ĜxUHtLv*\yذeXXy S;^Vhމ\/H`@b+SOjL`HGa&h'DxH/<ݎ"tX0ρ(H@i ,Yml(`-P>1-oiWx' R$4ʉ H͉D[ox)jXnA3c $z;DkG"8'6& `GC- H(4ҙ5e)ĚZHH+40M`GT `dÐUr3ӰI?|Ϣަ+tav@#BbVĺޭlk`cڈYO@@sWc2rzx =ck _(Cl0L6<.S2. Q7U@.L죄N_חȤ&h=_ݓ~? ?Wwsj~ jq Æ5S[XKB!6aRS"*P-5}2Isl=8~f aP; ĵeE<;UdN* 9f6$\DWq/śܣlbfŧ.U@]6q(3Ņ&ˡ,bI,apS3?petG#Jc{[1~ QNQY'/}JȾ}; hH;琐Ec>hD $i _;WB8HzMh3}0C_na+SD* 3#)KE}40b繺c:Jkn=}q@!<#  .Zja}ɛNlx%RLI𕋀aY~6 ώp{>oie,b==-kq2:ks2 .rz_ؽ朗krT=#7}kʧƺeH:9ohHkI@!d}G{xdjc|;Vcyoizɴ>[d q +j#04%mN2Lw#8vSvQe'q| +A{oȤ7QeL~iHCws';BP@xRˈ8Ss5Iua4 ĢfU-KJ&{ DW w vb?)_}ԡULbUWմ͏Cg͙wK:9Z7׼7 %w^#ICeO9SgAISO6gEb"HkLqV9IF"Nn`@_` Y]jNm0oXsGBp~$e 6c5bEӗ6ʹb=h?p$ ~=6.E:tb/]%4..Wz)VXmЏVְg^+p骪&n3j@,j2݇1S/0I;I5|'`?YG0dI.%gqhߣ N+HC^p%ie+%{{5m5dZl N|w;ԣi,Nt j LxG nۼ_ûXtQx$u.IYWj )T^X^m.gE`X0(2y 2{dۆȃcZuni^JI=۔`$Qf2|u`PR1m'/*x[&n,϶LX1Ni= [eTdQw +!vSu  =@{} N^mzo3 3\ǻZ*ÅoY71kpŢ,[6kaRƉ^9w4:oϼBտxPCE;~ -\X֡kK~j8v){m":lWuO:Q{?W;c\FMQ~zΘvm- .*OŤ"Msf5=0_b aeT7 3GB)qLc~w=a,acqu~:-~nȰT\bBؽtk_ns0V/~g1~,zpNT E  ,FL2i'X’2aL7cO6 5`q{ V֙TUꑤBF"&Z%bg򝆠"Ows/Rs4o%r˩RyCc`+bԓy3V~|^m{3R%TcA !l-"AKl(4+\1~ن̝T^䶋CKl!M …hCۯd>w& ꐲxM5c݉sq@-5@HS_Jo[ E<`Q% Ige`Zڬ_G;U3lJ>qby7R1Y5p~)mma..4xM[hm˭ĠFTx-Jйݚ±۾&93]S4\/xoB'dPҴgf<6aptXZED8$wJdjRfIoSRUr܁@+%WC=Z,Onғ.*wtÞښ50F3yvs0Y$Z}@M2>uZ-kl1َ,wq')vVJ5>[8L,rE[\4 VJnx5d嬀x[Is/zڡ_5y8ի' ~"s>|Kf~.S`]h_fW_ UBqsavdJI*x hH*`NC0KNo(}!3[vMDc%7W#ǍRВNj6K*XcM3@^;{{(&?i8 U&%WMXQVL" XEE|^_ ևD< 6=wRK+hQ}Z2cg{N2j-?: cvGnx揱R\I74he6wJ̬r|Ux;{˳4 ?_[/:菶FF6lׇǶyJ.'=hKaLT)n2i uڥɭ%!ggGvhg*<D]vRq_ P?岝]ti< z>9 g-tT =Ԑv!&͞_Lzu뾗.PChl&^5\mɭ L9 + Yem0uxAe}r}R[׌;ս1Wb[67)k3#2@7|adi w2f(JB+R9]Om &<5}˽p S/;Y]쎁7"C6S^QJy4(c:{ndH)MB@70= ^ݭRd bM^Qe7ag@Ey?fC>xUyr)Ot)_9FUXi271}T'G)~akپ"aF#09~OED7~0dZ89*xàu.vS +ť@~V1:)6I7ǔoflt%27Ѩ ۟#MZl䦡?aN酘]Yq<+ .SS#TdaLfz A\ oSuWA| Km HeW Ɋe޲]3[Q,*9!gwYXܺBHnEx& w_2ZbI=&gvղvzWݠ2fH l=Xr!Z3[ߑҧr&+.G߯\G+Bv*`Pn w>2-iA+Ih~J|%{,Id ERuQ!8zp;iGBGn?mڵꅞn4E?^xB_Np!gZ%]ju\ @pchtm5Gf G0R vc(DV]0+P/ +p&z#?7ՔǶdKW#G_rC S_?ͽp0)aL ٚyt 9T:o,QOQ]>H '+19|HCtLuP׻oZN"@[E*%p_OCі5msun1[O M[n-1Z4` 2>$ͧ}vTXўmV+&L3[_(^: j .tRI;3ysAC'hz<";k_Z܂a%[]Rs4"i{sn"Qk%i-'f)ށitpAf !Sw` w􊓕I3Q {\yXa j)8ivaK3縉1Y&H Π'gaDYSC5[1fwݲ{98*iZ'zOf4ʙ6ͺwjAh6f:Op Z ll2^#f0| f-PN?oa">B㑔:0 KgH , `[gQt}D'(!  s 3g "C|</ċ[=( 繧! ޯJI9jќNO%Vgp sB%H'1 ,r+UNwÿ7)juZRC/ur1+,3FL+RvO=5ARxƱɗpSXR Ԃ!h%6}^ |L *ҹ`Z/WN$~|;ڊ&UQMqdcA՘<}2VYR{dwajPn}sKzY*)*]Ĉk_N(߹'U y7|1 A!"kKIJG3* <yuB @tKQb;^9]f'f`7_bJW7&+ᖳ[A/^Bpqkngj>7-d `3QE`gVa,7"bvk@W91՗qүQ:fi>1yvs5?tGp,Z4 `S`n2,~fޝ tϢY"r%8]ORvHkacYP$# Y+=OW< ,D3:b6V'qv\ZH-& }11DG^PU=ݞeWz|j*%8 z qiZNd ߽riu?w3tl=zCZW;0zzjhzM6C_qұ}bz>oǂ{gu7u'GҦSߣo<=wQ[[ռ+憨L֭xXIڄZubF*gù2`eR p7$>Y(3k|~ܔpW/wyT - IFg^"Hۼݽz=(K:wȱx[BDl/* 2龶 d#Nr7R?MTH@_IE9N<̜xk!c O?۵U3ޠ7w>aQ0lVP,)~Q ] H/0l>|R,Gvg9r!~nWq+UdDc8ty3eo|g^LdR [NRlB`<}!+. Q+:eA<7>9 pJD 쑫p:mYχ~ nx`E2G- ڨ&6`n뿞1 Fw#Qr8 ~w5%qڕw=\l|Q-9[ƴƠtD,:k/epKMo𤹽#(xp &ɬJ+l{r\r'bI9\A?H,hM^ΰɣu}/| 8 qpN.n-NMAP{ErYv:7c\[i·qEpr0r3<VDA'6B:Ho@9^O^4ljAZoY8:Ã\>ü\c^2/rnO08hYL=y5Gs|Z&.{4$͡\t <QVTEs+s!e'W¸K)]3jT}/996~/dD٭3Ld^:63PC;*c_<2;D{B0j*RE苧Yn5|] @:_T}&kZu_dNn+}bwTȭ[$R2>9ț0Ę=/:(}JN WR?Aهh?g?|˲;zۯf\9Mu) ~C3@FӉN:AL9.6r+̧;h[qon7+98lz

秦始皇兵马俑的由来?
秦始皇兵马俑的由来?

秦始皇兵马俑的由来?
秦始皇兵马俑
简介
秦始皇兵马俑是在1974年发现的,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
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古城西安由于有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很快就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国内外游人纷纷慕名而来.来我国访问的外国元首和其他贵宾,多数都要把参观兵马俑列入日程.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先后发一、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先后发现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宽61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在这个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个.在地下发现形体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实在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
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武士俑朋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处于整装待发之势.
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
这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锨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
总之,陶俑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这批兵马颂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据化验数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铬化处理,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在1991年以前,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的是一号坑.1991年9月,三号坑正式开放.三号坑面积只有一号坑的二十七分之一.但从这个坑出土的战车、武士能和其他物品分析,这个坑可能是作为一、二号坑的统帅部.
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攻灭了他的最后一个对手齐国,成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13岁登基,23岁亲理国政,39岁征服六国,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公元前210年9月,秦始皇逝世下葬在陕西临潼县城东10里的骊山,他的陵墓北临渭水,气势雄伟,规模宏大.
1974年3月,当地农民在打井施工中挖到一件陶俑,他们立即停工,向有关部门作了报告,经考古专家、科技人员的鉴定,确定为秦朝之物.随后,在附近又先后发现了3个大坑,获得了惊人的收获,终于揭开了人类历史文化宝藏的一大秘密.原来这里有一座规模巨大、举世罕见的兵马俑坑,这8000多兵马俑,在地下足足沉睡了2000多年.
1976年,有关部门在这里盖了座大厅,以利于挖掘和修复工作,后来,又把这座建筑物定名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座高22米,长230米,拱顶跨度72米,总面积达1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展览大厅.博物馆展厅以一号兵马俑坑为主体,向观众展出兵马俑坑发掘现场和坑内的出土文物,以及秦陵出土的部分重要文物.

那么,俑是什么东西呢?古时代,奴隶主死了,往往要把活的奴隶和死人一起埋葬,以为这样一来,奴隶主在阴曹地府也能叫奴隶替他赶车、做饭、劳动.后来,不用活人陪葬了,改用木制或泥制、陶制的人形偶像,这就是俑.以后俑也包括葬品中的其他动物偶像,如马俑、牛俑、鸡俑、狗俑等等.
一号兵马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约为14260平方米,是最大的一个俑坑.坑的东部为南北长60米,东西宽3.45米的长廊,里面横着站立有3排陶俑,每排68个,组成一个横队.横队后面筑有隔墙,将坑分为东西向的11个过洞,38路武士俑排成纵队,一律向东.每 4路武士之间有战车4辆.第一号坑的南、北两个较为狭窄的过洞中各站2排兵俑,中间较宽,则各站4排兵俑,均纵队排列,威武整齐,背西面东,毫不含糊地直指来自东方的敌人.这是秦军“常阵”形式的一种“外向型”军阵.这些兵俑也叫武士俑,身高都在l.75米以上,披铠甲或战袍,面呈古铜色.他们个个凝目聆听、镇静机智、仪态英武,有一种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一排排齐整威武的武士俑,宛如一支由几千名真人组成的“秦之三军”,气势磅礴.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灭六国,天下一”的雄壮军容,令人肃然起敬,望而生畏.
这里的兵俑有步兵、骑兵、车兵三大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担任前锋冲锋的和跟在车后面的步兵都是轻装,不穿铠甲,短袍束带,还打着绑腿,便于奔跑.驾驭战车的武士手上都有护手甲.从身份上分,有兵士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是不戴冠的,而军吏是戴冠的,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销甲也有区别.
陶俑中间的木质战车,每乘前都有4匹体形健壮,骁勇善战的骏马,均雕镂精致,鎏金错银、金碧辉煌,使人联想起金戈铁马,中原逐鹿的激烈战斗场面.车后并排站立3个铠甲俑,分别是车上的甲首、参乘和驭者.这些陶俑都携弓挎箭,执长兵器.坑中出土的戈、矛、剑、吴钩、弓、戟等武器都是经过铬处理的青铜制品,至今还寒光逼人,锋利如新,显示出2000多年前的秦朝的冶炼技术已达到了很高水平.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陶人陶马在神情上的区别和脸型的不同.军吏一般表情严肃,岁数也大一些,有的额头还有皱纹.武士的表情是担当个性化的,不仅让人看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甚至有的还可大体猜想出他们是哪地区的人.那方脸盘、宽额头、高颧骨、浓眉大眼、阔口宽腮,纯朴憨厚的,大概是关中人;那个头略矮,圆脸,尖下巴,薄嘴唇,显得十分机智,好像是四川人;这个高颧骨,宽厚的耳轮,薄眼皮、小眼睛,结实强悍的,可能是陇东人吧;这个方脸盘,阔口厚唇,额头很宽,强壮有力的,也许是陇东的羌族人吧;还有那下巴扁阔、圈腮大胡,圆口薄唇的,说不定是西北的少数民族.还有那陶马,这是以真马为模特儿塑造的,陶马身长 2米,肩高 1.29米,通首高 1.54米.它们有的双眼前视,长嘴微张,四肢腾空,似乎正在待命,奔赴战场;有的前腿如一柱,后腿如弓,蹄踝细,具有跑马的特征.据畜牧专家鉴定,这些陶马的形象,很像是洮河马种.直到今天,它还是我国著名马种之一.
几年来,一号坑已挖掘了5个探方,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共出土陶俑1087件,陶马32匹,战车8乘,鼓3面.根据已挖出的这些陶俑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坑全部挖掘后的陶俑、陶马当在6000件以上,足见规模之宏大.
一号坑仅仅是“地下御林军”的一个部分,一号坑的东端北侧和西端北侧,分别还有二号坑和三号坑.
呈曲尺状的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部往北20米处,面积约6000平方米,它东西最长为124米,南北最宽为98米,深5米.坑内主要是战车和数百个骑兵俑和射手俑.这是一支由步、弩、车、骑4个兵种组成的“特种部队”.
三号兵马俑坑呈凹字形,东西长17.6米,南北宽4.8米,面积约520平方米.坑内有陶俑68件,豪华型驷马战车1乘,长冠甲俑4名,另有64名侍卫分立两侧.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揭开了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一页.也反映了秦朝军事编制和装备情况,对我国军事研究也有助益.秦朝的雕塑上承殷周,下启汉唐,表现了其着重细节刻划的特征.这几个兵俑如仔细观察,可见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它从神态、表情、容貌、动作、姿势、服饰等方面,细致入微地刻划了不同年龄、经历、兵种、职位的人物所特有的神情举止,精神风貌和内心感受.而战马则形体高大、劲健有力,均张口衔镳,剪鬃缚尾,双耳前倾,显示了它们的机警敏捷、强壮善驰.这些逼真而给人以巨大艺术感染的秦俑雕塑,是古代艺术大师技术和心血的结晶.
从已挖掘的情形来看,一号坑以车兵为主,步兵为辅,车步相间.而二号坑则车兵占了很大部分,步骑也有一定数量,呈混编形式.三号坑似乎是秦军的“军事指挥部”.那么,这些由兵马俑组成的这支象征性军队,是属于什么样性质的部队呢?据考古学家鉴定:一号俑坑是右军,以战车和步兵相间,以步兵为主,明显地分出前锋、后卫、主体、侧翼;二号俑坑是左军,有弩兵、车兵、骑兵、步兵,是一个多兵种的联合编合组,明显地分出4个单元,正如古代兵书中的大阵套小阵的模样;三号坑是指挥部,虽然很小,只有战车1辆,但旁边是护卫的80名武士,武士手持的不同弓弩、矛、戈、戟这些实战的武器,而是更多地体现仪仗性的表现威武气派的殳.这3个坑,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阵编列体系.这些由一队队身穿铠甲、战袍的武士和威武的马队、车队组成的森严的军队,似乎是再现了秦始皇当年的战功和军威.
据考古学家们分析:秦代的咸阳宫和咸阳城是驻有几万军队的.他们可以分为3种:宫城内的叫侍卫军;宫城外的叫屯卫军;京城外的叫宿卫军.3种军队的人员组成和使命是不一样的.对照之下,兵俑俑象征着宿卫军,它的人员是各郡国征调来的,任务是保卫京师,也可以调出征战.但是,这些宿卫军是不能随便进出皇宫的.它生动地体现了秦国兵强马壮、横扫六合、北劫匈奴、南平百越,统一海内的壮丽图案.
再有,陶俑的制作工艺也有其独到之处,秦代的制陶工匠和雕塑工匠用以模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逐步套合,并采用八窑烧制和出窑彩绘的方法,烧制出这些大形陶俑和俑马.陶俑的头部主要采用了合模法塑制,俑腿和俑身是采用模制或泥条盘成,臂和手则用模制或手制.
秦始皇确实是个雄才大略的封建统治者,统一中国后他希望建造这座地下王国,来使自己及子孙万世不朽.可是,真正不朽的不是秦始皇,而是他的奴隶们留下的灿烂辉煌的工艺精品.许多外国元首、政府首脑、考古学家看了这个博物馆,感慨万千,赞叹不已.有的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到过中国.1979年初,叶剑英元帅参观这座举世无双的博物馆后,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汉朝楚王陵
1995年岁末,新华社的一条消息说:一件最完美的“绝品”金缕玉衣在徐州狮子山楚王陵被发现.这种古代君王方可享用,据说可以使尸体不腐、灵魂不灭因而能让人“永垂不朽”的特殊葬衣,是用4000多片大小基本相同的玉片用金丝串连起来的.
徐州是江苏、山东、河南、安徽4省边界的交通、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有史以来,围绕徐州进行的战争多达200多次,抗日战争时期的台儿庄战役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均为争夺徐州进行的.徐州又名彭城,历史上就有“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之说.这里是汉高祖刘邦起家的地方.西汉建立后,刘邦分封诸王,将徐州周围36个县划为楚国,分给他的弟弟刘交楚元王,史称楚王,此后共延续了12代楚国,他们死后都葬在环绕徐州的山丘之中.至今考古学家已发现了8位楚王的陵寝.可惜的是,这些陵寝已被盗掘过不止一次,真是十墓九空.徐州周围有很多以“洞”为名的山,如山洞山、南洞山、东洞山等,其实,这些洞就是被洗劫一空的古墓.
徐州东郊的狮子山就是这样一座不起眼的,海拔只有60米高的小山包.
徐州已发掘的汉墓群、兵马俑和位于北郊茅村附近的东汉画像石墓被并称为“汉代三绝”.然而狮子山楚王陵的发现,还要从汉兵马俑的出土引起考古学家们的重视说起.
1984年冬天,一部推土机在狮子山的西南部取土时偶然地铲出了一批汉兵马俑,这是继1965年夏季陕西咸阳发现汉兵马俑、1974年春季在西安临潼发现秦始皇兵马俑之后我国出土的第三批兵马俑.徐州兵马俑博物馆于1985年建成对外开放后,考古学家们并没有停止他们的工作,而在思考着一个问题:这样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为何葬在这里?从已经发现的咸阳兵马俑和临潼秦始皇兵马俑来看,这里一定是汉代某个王陵的陪葬物.考古学家们开始寻找,目光渐渐地集中在这座状如卧狮的山丘上,他们草拟了各种有关陵墓形状的模拟图,利用各种仪器进行探测,还请来了地质勘查队钻孔探究,然而却一无所获.勘探工作进展的非常困难,当时由于山丘上已生息繁衍着几百户人家,民房鳞次栉比,不能采用大规模的普探,而是采用梅花桩的勘探方法.尽管如此,探察还是要受到干扰,花钱征用民房由于经费和各种原因也未能全面展开,这种漫无边际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的做法只得作罢.有一次考古人员在征用了一户民房打下的探沟距楚王墓的外墓道仅10米之远,就此失之交臂一晃6年过去了.
考古队员就是这样在小小的山丘上一找就是6年.1990年的一天,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王恺在狮子山村里找线索与老人闲聊时,听了86岁老人张立业说,他家祖辈挖过很深很深的大地窖,其中最大一个能放1万多千克红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与老人的交谈使这位考古学家心里一动,他想狮子山上都是石头,怎么可能挖出这么大的地窖,职业的敏感驱使王恺即刻意识到这是一条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考古队员在张立业老人的配合下在张家已废弃的地窖里开始了寻找历史的遗迹.当探沟挖到地下3米时,发现了外墓道上人工开凿的痕迹,这一消息传出,人们欣喜若狂,多年的盼望,终于来了.为了弄清陵墓的具体位置和外围结构,他们又作了勘探和探沟,化了整整2年时间,直到1992年才最后确定楚王陵的位置,它距离陪葬的兵马俑队阵只有500米远.
上报和论证徐州狮子山发现楚王陵的报告很快就转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狮子山的居民陆续开始搬迁.一切挖掘和准备工作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1994年11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发掘狮子山楚王陵,并将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的开掘列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建议在那里建造一座以汉代文物为主的博物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等6名专家和6位年轻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开始了楚王陵田野考古发掘工作.这对每一位参加考古工作的成员来说实在是太幸运了.年长的专家欣慰于自己有幸亲历这样大墓葬的发掘,而对年轻队员来讲则是庆幸得到了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楚王陵是座坐北朝南的陵墓,有12间房,使用面积达850多平方米,它将狮子山掏空了半座.陵墓采用的是汉代流行的横穴岩洞式,却又开凿了一个巨大而方正的天井,这在以往开掘的汉墓中从未有过,为了清理天井中的夯土和填石,人们用铲车、吊车作业也花去了3个多月时间.然而狮子山并不是一座土山,和徐州周围不少山丘一样,它是座石头山.可想而知,在当时条件下开凿这个硕大的天井,凿石、夯土量约5000立方米,靠的全是人工一斫一錾,不知要耗尽多少人的生命,实在是令人吃惊.专家们推测,这座规模宏大的楚王墓在当时至少也得化20年才能完工.据史料记载古代皇帝与王侯从即位起就为自己造墓,并且把每年从府库中挑选的财宝放进墓里,以致死后也陪伴他荣华富贵.这座天井就像奢华而美丽的大厅,高达 11米之多,长达117米的墓道就是穿过天井通向山体深处神秘的地下世界.
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也许考古的最大魅力在,你有机会亲手打开通往历史的大门,让时光倒流.然而,对于大门后是一座宝库还是空空如也或破坏的荡然无存,你全然无知,每个人的心底都是七上八下的说不尽的忧虑,十墓九空,这一次会不会也是一座被洗劫殆尽的空陵呢?
规模巨大、结构独特、设计颇费心机的狮子山汉墓也是在劫难逃.发掘之初,考古人员就在天井中部的填土中找到了一个盗洞,它斜向西北方向,没有丝毫偏差地直通向塞门.盗洞外口小仅能容身,里面的直径却有9米多.内墓道是由4块一组共4组塞石严密地堵着,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盗墓人在一组塞石上凿成“牛鼻扣”,穿了绳子连撬带拖将4块各重达6吨的塞石硬拉出墓道,这种全凭人工的作为令现代人难以想像.当他们走时,也不是仓惶逃窜,而是将盗洞填上、堵住,这一堵就堵过了2000多年.可见当时盗墓者的组织严密、做事谨慎,一般被盗过的墓葬里总会留下点痕迹,可是这里竟一点儿也没有.
考古是一项极其艰苦而枯燥的工作.常年工作在野外,发掘时要选择干燥少雨的冬季,多数现场狭窄,为了保护文物不受人为的损坏,加上安全等因素,不可能使用人海战术,挖掘者每天仅用一块塑料布铺垫在地上,或蹲或跪在湿冷的泥土上,用竹签小心翼翼地清理文物,有时几小时保持着同一个姿势,连直一下腰也不行.因此,关节炎、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是考古队员的职业病.
继2000多年前盗墓者之后第一个进入楚王陵的是邱永生,虽说考古人员都称得上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可是真正要一个人爬入那封闭了2000多年的阴森世界,谁的心里都难免会有点发怵.1995年2月28日,主墓道内淤泥被清理完毕.那天晚饭时,如今已日狮子山楚王陵公园管理处处长的邱永生副研究员忍不住喝了点酒,这不仅是为了驱寒防湿,也是为了壮胆.当时他和队友在湿漉漉的地上爬呀爬,准备了50米长的照明路线还不够,只得再加长.当墓穴深处骤然放出光芒时,景象实在令人难以忘怀.地上淤泥有50~60厘米厚,泥土里间有碎玉闪着幽幽的光,那些也许已生长了几千年,至今
“活着”的草根、树根穿透了厚厚的山体,在潮湿的地宫里长大,显示出了惊人的生命力.考古队员们就是在这神秘的地下宫殿里亲手触摸着2000多年前楚王的宝物,那种足以使人忘记所有疲劳与艰辛的激动,激励着他们忘我地工作,一蹲、一跪就是半天.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楚王安睡的一只镶嵌着1600多块玉片拼合成各种图案、空白部位则绘着汉代漆画,长2.8米、宽1.04米的玉椁已被盗墓者砸开,玉片碎了一地,裹着金缕玉衣的楚王已失去昔日的威风,被盗墓者毫无顾忌地拉了出来,全缕玉衣也被剥去,七孔中塞着的金玉和身上佩着的金印都被搜去.楚王的遣骨已被渗进地宫的水冲得四分五裂,尸首分离、肋骨四散,夹杂在一片碎玉和泥土中间,那场景真是惨不忍睹,令人感慨万千.但是职业责任感的驱动和对考古的敬业精神,使他们忘记了恐惧,在清理文物时,时时猜想那会不会是一件举世无双的国宝,这种期待实在令人心焦.好在盗墓者仅在主墓室内进行扫荡,主墓室外的 3间耳室,当年没有被盗,在这几间耳室里留下了可观的文物和完整的现场.如果当年盗墓者在拖出塞石和挖土时只要再进人10厘米或者20厘米,那么这几间耳室也会被扫荡一空,回想起来真是令人不寒而怵,幸好他们没有发现.
楚王的金缕玉衣虽被剥了下来,但从散落的4000多片玉片的种种迹象表明,盗墓者只是为拿走金银,却没有动那些质地上乘、工艺精致、光彩照人的玉磺、玉壁、玉杯、玉牙冲、玉龙等,而这件件是国宝.经清查共有200多件套完整的玉器.因为汉代对使用玉器是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普通人是不会有名贵的玉器,若有则等于告诉别人这些东西来路不明,不是偷来就是盗来,会招来杀头之祸.正因如此,墓中的这些玉器得以完整保存下来,真是不幸中的大幸.但是,他们拆下了金缕玉衣的金丝,这些串起玉片的金线足有2~3千克重,一件世代“绝品”的金缕玉衣从此金玉分家.从散落的玉片来看,每片玉上都有4只以上钻孔,这些钻孔细小的只有如今最小号的缝衣针大小,且紧依着边角工整地排列着.可以想见当年的手工艺已达到了何等程度,更何况那用来串缀的金丝又是缕得这么精细,这在2000年后的今天也是绝对精品.
狮子山楚王陵的挖掘工作已近尾声,在考古学家眼里用4000多片和阗
(今新疆和田县)玉制作的金缕玉衣不是唯一也不算最重要的“宝贝”,这项修复玉衣的工作已着手进行.而真正重要的是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墓葬之一,它集中出土文物1500多件套,是完整而难得的研究资料,它有力地促进了我们对汉代文化的研究,同时也丰富了徐州汉文化的内涵.楚王墓的发掘像许多遗迹一样,打开古墓只是窥视了历史的一角,有待我们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去研究探索其中的奥秘.根据出土的文物,专家们推测徐州狮子山的墓主人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邦的侄孙刘戊.由于金印被盗流失,推测便难以确证.据史料记载,刘戊是汉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的反王之一,兵败后自杀.为此疑问便起,兵败后的楚王还能这样风光地穿着御赐的金缕玉衣下葬吗?侧室里还会有陪葬者?这些都有待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但是考古人员与医学专家以楚王完整的骸骨来推断,这位楚王身高1.72米,死时年约35岁,在复制后的人像来看,他身材魁梧,下颚宽阔,强悍中似带着一种不可一世的自负,确实能使人联想到第三代楚王刘戊.
还有令人感兴趣的是,狮子山楚王墓里时有阵阵香味飘来.考古专家猜测,在这附近也许还有座爱用香料的王后或王妃的墓葬,因为汉代不少王侯都采用夫妇同茔异穴的方式合葬.也许用不了多久,狮子山上还会有新的发现.
令人欣慰的是,当地政府和群众对这座古墓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和支持,一座新建的狮子山楚王陵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已经建成,并向游人开放.同时正在筹措建造一座珍宝馆来摆放墓中的文物,让人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珍惜中华文明的5000年.
肯尼亚人类化石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宣布,1984年2月23日一批科学家在巴林戈湖以西的塔巴林发现了500万年前的一块人科成员化石,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祖先的化石.这块化石是一块带有两个臼齿的下颌的碎片.它在形状和大小上同南方古猿阿法种相似,南方古猿阿法种距今约300万至400万年.发现这块化石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填补了约1700万年前至约370万年前人类起源化石记录的空白,这是人类从类人猿中分出来的时期.在这块人科成员下颌化石的附近还发现了羚羊、犀牛和象等动物的化石,这说明现在这块干旱的地区大约在500万年前雨水充足,草木茂盛.在肯尼亚发现的这块化石比在坦桑尼亚的拉埃托利和在埃塞俄比亚的哈达尔地区发现的化石约早100万年.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因发现了对研究人类进化有价值的人科成员化石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人类的摇篮”.
1984年10月18日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利基博士宣布,在肯尼亚北部图尔卡纳湖西岸发现了160万年前一具最完整的直立人骨骼化石.直立人是早期人类的祖先.发现的这具骨骼化石是一个12岁的男孩,高1.63米.这就证明直立人实际上同现代人一样高.直立人化石最早是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发现的,后来在中国发现北京猿人.北京猿人估计是在50万年到70万年前,而这次新发现的化石要早大约100万年.更重要的是,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直立人骨骼化石,只少左臂和右手、右臂肘关节以下部分以及双脚的大部分.除了直立人化石外,还发现了大量的动物化石,其中许多是现在已经灭绝的动物,例如巨大的短脖子长颈鹿和长着锐利的长犬牙的老虎.
水下岩洞中的发现
1975年,美国的海洋学家坐着汽艇来到了墨西哥湾附近的海区,他们带着先进的自携式水下呼吸器,潜入到岩洞深处去探险,洞内的奇观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他们遨游在倒悬的钟乳石和密密的石林中,各种造型奇特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峥嵘巍峨,使人觉得真是到了神话中的海底龙宫、水晶世界.原来这里的岩洞属于喀斯特地貌,自然是别有洞天.
海洋科学家们在咸得让人难受的大海中居然发现了一片淡水泉眼,这片泉眼就在岩洞的空旷的峡谷中.后来,又在泉水的附近一堆10米多厚的沉积物中发现一块远古人类的下颌骨,一块人头的额骨.后来,科学探险家们又在一块约有7吨重的岩石下挖出了一块残缺不全的钟乳石,钟乳石下面的沉积物中还有一堆古代人类遗骨的残骸.经过鉴定,确认了这些人类骨骼的残骸是生活在公元前6000~8360年美洲的远古人类.考古学家们认为,这里是旧石器时期古人类的一个墓葬地,在当时用钟乳石覆盖死者的墓地可能是一种风俗和送葬的礼仪.
潜水员在水下岩洞里总是不断有珍贵的发现.他们发现了第3纪生活在陆地上的巨大乳齿象的胫骨,发现了古生代巨大长毛象的臼齿,发现了体长30米的巨头鲨的牙齿,这些稀有的史前遗迹在水下岩洞里沉睡了几亿年,现在被探险家借助于先进的技术设备发掘了出来.
5000年前的冰人
夏季的阿尔卑斯山,风光旖旎,景色迷离.
1991年8月,朗特和约瑟结伴作登山之旅.他们喘着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