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简介和磁州窑博物馆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10:37:17
磁州窑简介和磁州窑博物馆简介
xZn#ɕ4܆m̠4f )E%JER+)JU%.Z/vFdSœL6J*Um@dFrso{MuFFs4}kEe(ϼ֪(tT4E+DkNb.#"FCgף,񖨜aQwqUd,s[9w=K[Fcȿ$wlV۽XΨV&؉??qu19N~c{@LcxgVw+09;54Mz è~ceQ*vRМ*p{5><6k8N﹭MqqWE7)}9QV+JܣhaެiMj/  R F&7O%>CL솬aɡMǾkNXV4y{(SN6`t=$촿:,JY(xchKe6 Oq^.I~{U* J:XT,*Z堵R7'm<%S3Tqy9#&m<92u&g-JyXaQ4; YL8^1u'B-/-= tRN'taaA>uww}4BICQ5 RyЇlxVv{0\cXDP:֖ҜhDS+_AP,u0Zb'sinuu"qVzElLT!U} (a{qC ]C.;:vCU~|֣nm>ɰ63uӸqJ߱ZxY~(]TᘣUqVW?a= j܆%4xfͬ1z-ry!N:`pG-P8île)lI^,ѿL@ 9nҙHZAsfXhp3O:NSDë,kTt%.EaG{1ɫ"tZA#wu*ry]x9FQǙxP(j[c &lSm\ v`A? ~@ISױMiO۸_J7LH ~R( i8YF5 ~t4 WnbцRywak٫sB-~j_Rы"Wr+r$669Hb8hR(134~)\SMdA)q ^<"tGwTTpM&e_s>N47RO_=e$6o`>`צ@vZHq踥QK 0i.v{ЯIN 48-* q 9QڤcmKGN(6"&*(iP@!y:Ӵi㮜-pG-!Z{ښSsd!p"&ώ, j# |!!Lf_!YLz{wۑW8K"x+ॿDOoaSٚXt|"ONϏL0^yPf!f Ka)K'N؏1Umg[;y*O| 7Vr'Uj'P_YJT֑iD UwLmb_YrzᣦB#z %vqP-drj(o+G+\S$L= ӹ(|бoE^c+RC R}ET^+9snT0 9h G^qb-*QB mL9wГ,l-,m(rqT̘J}&(HtpI a]WHH]m'סP:N)FS8crXc(G!Թ qfmyq oy[32ݘ^b3[UfŌ9&LY@zO %pF&dA4Qn &,hgl!9zPz(k^+ Nԟr&Iq F (n{´:B^ *LE=TiIӠmd:n[J:a9WT+<= 3]9wM#XF)olz":GWŰ^GI>KωXyЯFD1Oa<2llTQZyZعwsQ;J{ӻuhWddÃBV;fI)qk.xKDDJBL㈶a`nDA`O()?ҁ&43S(Fvc!<0 xۙk^0'h D%iUw1Y1ozl*@4\k]DD m&[r6>Æ>=o>17B4_Krtdx`^+6^$(x#!Mybj;-kVug+w"4[_Lhbebbc9= ;^f-3`ݜJ#@ !`!k`,8>&Q\D@orn0c ݣ(ML aձK&e4>Uif#x9#nmuUPΞ "*k76`dtt+k`V7{EE{X˧q5zh>3v%\.?z-J5& ^&KS4S#Ttv4eݒ!Of:; wx{7$o%!Kr-TZ`/jmw 6g =" Sz70Ŵ -oZ"T(qRrdݬ$/sCBBB(N*OߛDpmM#^/< e? onxJ`RƊ3.c_q@)W PVv_vmΨ ?0`]q.͂V8T}s3UwEX`<ݯ4;yc5Ļr/iΤKެ /'yQLί$Uc@> >PϟRӼxoɌ38'ysP(6T=f p,V[m-KE_n˛6⑺9ʍ*ް1|d-BgPBWM:*0w"qcĜN X͑,&nI: ܫXfGw+S^)33^" 2w Ȼ>r7&zu= ӫN*٠}f^yӂPamb:`Ƥ ^dpBFBFk$BAy9:fԌ,Kbr Hɱ^ @YՑ;"%#{x{5tuywoAÌ/aΈC1U4}0XOPtUU@v4c$/EjIJ^2:@"t?}(/[ JLB?~?1׷?W__CktQ׏{D/ S8`) D!~} #_O>Zzߟb~'_REF=D"+~3i?j.!)*"F~A2"} 2ygOS9 iJAL4~15QD*K12b Ϡ(R/#)bKhˈH}=Y>AWģ꟤,rݥE!/F\TEFW/r o"1j[Ncd zPi'3? Q' Ϣ4 ?OjTpAkw_On[-!8Nq sU{1o$:RdEu4 {Qg ?CxsG](|q_N{̈́x-G?x$~1$'{%RBLHf92| 0C=ԇy'R׶KXR^$gXʌ-r#yؑA Z~dH!dH6gIsd[ L=ɖ.K1&"BIn%̚&~繓\id ͟4cPJY¡cQ @NfVSJ>}dt]ʯmć K9,9<`0-K*T.c[rK1|s%<ǻTR% 2qؗ}!% &CR,L 9aޥa{ɰyLsDzI -dͻH:U$KAoBͤýI>AϼY&hRhB${ -iDM_T /gl{ljhF&ދy[n=MfN 'Tv)3xq ܙ4|NsSK8t]2}۩;xYK8,OGyeLO;\O}_q6>)g(_GEOsSUs?5Zn?*fCs~F(7׺2AIgd>AU([0B=N(br x*~1fh nhw^ :֯$bQOC&!Rz

磁州窑简介和磁州窑博物馆简介
磁州窑简介和磁州窑博物馆简介

磁州窑简介和磁州窑博物馆简介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该地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建于宋代,所烧器物纯供民间使用,品种繁多,如瓶、罐、盆、碗、缸、瓮等,以白地黑花(属釉下彩装饰)为主要特征.白地黑花保留了不少民间喜闻乐见的纹饰,如马戏、孩童钓鱼、池塘赶鸭、蹴球等,题材丰富而清新, 纹饰线条流畅豪放,黑白色彩对比强烈,发展了陶瓷的装饰艺术,当时深受北方地区人们喜爱,曾对南北方不少瓷窑产生很大影响.磁州窑始烧于宋代,经元代、南宋而终于明.品种繁多,主要烧白瓷和黑瓷.产品有瓶、壶、炉、枕、缸、瓮、钵、碗、盘、盆、盒等.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位于邯郸市西部,总面积32.6平方公里,是磁州窑的主要产区.
溯源
位于磁州地区的峰峰先民们,早在7500年前便开始了烧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曾出土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其命名为"磁山文化".从而确定了这个地区作为古老陶器发祥地的历史地位.
两晋南北朝时期,彭城、临水地处中原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京师邺城西郊的名胜之地.陶冶技术也趋于成熟,已经烧制出了青瓷和化妆白瓷,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飞跃.在过去的考古调查中曾发现临水窑窑址,出土百余件青瓷碗,这些器物有一半以上开始在口部施用白化妆土,上罩以青黄色透明釉,化妆部分显现出黄白色,这是磁州窑釉陶向化妆白瓷过渡的初级阶段.1975年又在临水发现了一处唐代古窑址及化妆白瓷器残片.说明此时磁州窑化妆白瓷的烧制已经步入成熟时期,窑器也由支烧改为笼(匣钵)钵装烧.
到了宋代,磁州窑开始步入兴盛时期.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无论在造型或装饰上都着眼于实用、美观和经济.在长期的陶与瓷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与特征(即白化妆技法),多用统一的造型、独特的装饰技艺构成了磁州窑产品的风格体貌,体现出地方特点、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它的产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须的盘、碗、罐、瓶、盆、盒之类的用具,线条流利、自由奔放,表现出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豪放朴实的风格.宋代的磁州窑汲取题材广泛,形成多样,寓意丰富.并将陶瓷技艺和美术揉融在一起,将陶瓷器物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在磁州窑的诸多品种中,尤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官)窑(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它那一气呵成的娴熟画艺,令许多艺术大师叹为观止.磁州窑由于目前的存世量很少,所以它的历代产品都成为国内外珍惜的藏品.
金代磁州窑的装饰风格趋于简化.到了元代,彭城地区的磁州窑又掀起了一个制瓷高潮,除继承宋金时期传统品种外,又扩大了生产规模,大型器物的生产也增多.1973年,在彭城大路沟曾出土有"大元国至元三年……"的石制碾槽,并出土了很多元代典型的鱼藻盆残片.其型制、装饰风格与北京元大都出土的鱼藻盆极为相似.近年来,在彭城的旧城改造中更是大批量、大规模地发现和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元代瓷器、瓷片.
明代彭城磁州窑仍保持着相当大的产量,并在彭城设置了官窑,在磁州南关设立了存放官家酒坛的仓库--"官坛厂",以备顺滏阳河舟运入京.彭城作为磁州窑的中心,也随之而成为北方瓷都.
元代磁州窑产品趋向厚重,器型硕大、圆浑,纹饰主要有云龙、云风、云雁和鱼藻纹等.
清朝初期,彭城磁州窑又进入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窑场增多,窑型改大,品种增多,产量增大,日用瓷覆盖民间市场.《磁州志》记载,"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民间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清未由于"洋瓷"的大批调入,致使磁州窑生产下降,品种锐减,传统的艺术风格渐趋没落,彭城镇仅剩缸磁窑130等座,瓷业工人千余名.
艺术特色
磁州窑烧制瓷器历史悠久,影响很大,到唐、宋时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主要窑口包括有河北省磁县观台窑、河南省鹤壁窑、禹县扒村窑、修武当阳谷窑、登封曲河窑、江西省吉州窑等.这些窑口产品在装饰技法和工艺上都与磁州窑相似,或者说都在模仿磁州窑,但因各地的胎、釉、彩的原料不同又各具有自己的特点.
磁州窑高超的化妆土艺术特色:从馆藏陶瓷枕来看,磁州窑巧妙利用化妆土是其一大艺术特色.磁州窑的化妆土最早为白色优质瓷土制成的泥浆,是为了适应粗瓷细作,掩饰胎体缺陷.后又出现了有色化妆土.白釉黑花卧女枕,其赭黄色衣衫即施了一层赭黄色化妆土,上绘黑花,再施透明釉烧制而成.白釉剔花婴戏莲纹枕是在较厚的化妆土上进行剔刻,再剔去纹饰外的化妆土,亦是化妆土艺术的变化.珍珠地划花枕,亦先施较厚的白色化妆土,经刻划纹饰、戳印珍珠地后,又在纹饰内着一层色粉,(有的不着色粉)用力蹭擦,使花纹、珍珠地的凹处着满色粉,施釉烧好之后,纹饰内呈褐红色,非常漂亮.化妆土不同的使用,达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使化妆土成为一种装饰艺术,并达到了高超的水平
在宋时,瓷器多以单色釉取胜,釉下彩还不是主流.但在磁州窑,不仅烧造白瓷、墨瓷、黄瓷、绿瓷、三彩,并在白瓷基础上烧出釉下彩绘,而且装饰手法极为丰富,成为磁州窑的代表作品.《中华文明史》称其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磁州窑原料产于本地,主要有青土、白碱、缸土、笼土、黄土(黑药土)、紫木节、紫砂土、耐火粘土、水冶长石等.窑工们在瓷土的应用上有一套独特技艺,能使产品五彩缤纷.磁州窑的制坯技艺也丰富多样,有雕塑、拉坯、盘条、印坯等技法,风格独特.磁州窑的装饰艺术同样值得称道,它主要分为化妆白瓷、黑釉瓷和低温彩釉瓷三大系列,其装饰技法包括化妆白瓷、白釉刻划花、珍珠地刻花、黑釉刻划花、宋三彩、红绿彩、白地黑花、清代褐彩、民国蓝花及现代磁州窑图案等.
以磁州窑的传统烧制技艺为核心,还形成了包括商贸街区民俗文化、口头文学、窑坊建筑艺术等在内的陶瓷行业文化.彭城古镇庙会最盛时每年达二十多个,促进了陶瓷商贸活动,产生了独特丰富的商贸习俗、民间故事、生产谚语,留下了大量的器皿文字和绘画等.
磁州窑不仅因为它规模大、产量高和历史悠久而出名,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各种制造工艺具有民间艺术和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磁州窑产品胎有两种:一是胎质坚细,呈灰白色;另一种是胎质粗松,呈红褐色.白釉普遍带奶白色,不太透明.均使用化装土,器内一般多挂釉.碗、盘一类采用叠烧法,器内留有五个条形支烧痕.在装饰工艺上除黑、褐、绿彩绘外还有划花、剔花和珍珠地划花等等,所用装饰题材丰富,如马戏、熊戏、童子钓鱼、池塘赶鸭,跷球等等.线条流畅,风格豪放,富有民间生活情趣.同时还常见题写唐诗、宋词和民谚警句等,作为纹饰也颇具特色.
磁州窑的另一特点是以各种纪年、题句、姓氏、题诗款来装饰器物,其书写方法无一定规格,非常随意.在各类题句款识中,常见有警句、吉祥语、俗语等,如"众人无语,无事早归"、"孤馆雨留人"、"国家永安"、"镇宅大吉"、"利市大吉"、"天地大吉"、"长命枕"、"牛羊千口"、"天地大吉一日无事深谢"、"贫居闹市无相识,富住深山有远亲"、"风吹前院竹,雨折后院花"、"清风细雨,黄花绿叶"、"清吉美酒,醉乡酒海"、"甜香味美最为善"、"红花满院"、"道德清净"、"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风花雪月"等.上述题句多写在各种瓷枕上,完全采用民间白话语言,既增加了民间文化气息,又具有吉祥之意,故深受百姓喜爱.
传承意义
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有两点: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绘,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作为纹饰,这是很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现藏于广州博物馆的北宋磁州窑“枕赋”铭长方形枕,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元代磁州窑白地赫彩“西游记”方型枕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磁州窑的制品构图严谨,典雅古朴,形象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展现了宋元时期的社会风俗,为我们研究这个时期的民间绘画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磁州窑传统烧制技艺已经面临着老艺人退休、传统生产方式和制作观念改变、生产资金缺乏、手工技艺失传的局面,急需进行全面的抢救、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窑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磁州窑博物馆
http://www.zgczy.com/

磁州窑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该地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建于宋代,所烧器物纯供民间使用,品种繁多,如瓶、罐、盆、碗、缸、瓮等,以白地黑花(属釉下彩装饰)为主要特征。白地黑花保留了不少民间喜闻乐见的纹饰,如马戏、孩童钓鱼、池塘赶鸭、蹴球等,题材丰富而清新,纹饰线条流畅豪放,黑白色彩对比强烈,发展了陶瓷的装饰艺术,当时深受北方地区人们喜爱,曾对南北方不少瓷窑产生很大影响。磁州窑始烧于宋...

全部展开

磁州窑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该地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建于宋代,所烧器物纯供民间使用,品种繁多,如瓶、罐、盆、碗、缸、瓮等,以白地黑花(属釉下彩装饰)为主要特征。白地黑花保留了不少民间喜闻乐见的纹饰,如马戏、孩童钓鱼、池塘赶鸭、蹴球等,题材丰富而清新,纹饰线条流畅豪放,黑白色彩对比强烈,发展了陶瓷的装饰艺术,当时深受北方地区人们喜爱,曾对南北方不少瓷窑产生很大影响。磁州窑始烧于宋代,经元代、南宋而终于明。品种繁多,主要烧白瓷和黑瓷。产品有瓶、壶、炉、枕、缸、瓮、钵、碗、盘、盆、盒等。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位于邯郸市西部,总面积32.6平方公里,是磁州窑的主要产区。
溯源
位于磁州地区的峰峰先民们,早在7500年前便开始了烧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曾出土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其命名为"磁山文化"。从而确定了这个地区作为古老陶器发祥地的历史地位。
两晋南北朝时期,彭城、临水地处中原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京师邺城西郊的名胜之地。陶冶技术也趋于成熟,已经烧制出了青瓷和化妆白瓷,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飞跃。在过去的考古调查中曾发现临水窑窑址,出土百余件青瓷碗,这些器物有一半以上开始在口部施用白化妆土,上罩以青黄色透明釉,化妆部分显现出黄白色,这是磁州窑釉陶向化妆白瓷过渡的初级阶段。1975年又在临水发现了一处唐代古窑址及化妆白瓷器残片。说明此时磁州窑化妆白瓷的烧制已经步入成熟时期,窑器也由支烧改为笼(匣钵)钵装烧。
到了宋代,磁州窑开始步入兴盛时期。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无论在造型或装饰上都着眼于实用、美观和经济。在长期的陶与瓷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与特征(即白化妆技法),多用统一的造型、独特的装饰技艺构成了磁州窑产品的风格体貌,体现出地方特点、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它的产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须的盘、碗、罐、瓶、盆、盒之类的用具,线条流利、自由奔放,表现出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豪放朴实的风格。宋代的磁州窑汲取题材广泛,形成多样,寓意丰富。并将陶瓷技艺和美术揉融在一起,将陶瓷器物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在磁州窑的诸多品种中,尤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官)窑(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它那一气呵成的娴熟画艺,令许多艺术大师叹为观止。磁州窑由于目前的存世量很少,所以它的历代产品都成为国内外珍惜的藏品。
金代磁州窑的装饰风格趋于简化。到了元代,彭城地区的磁州窑又掀起了一个制瓷高潮,除继承宋金时期传统品种外,又扩大了生产规模,大型器物的生产也增多。 1973年,在彭城大路沟曾出土有"大元国至元三年……"的石制碾槽,并出土了很多元代典型的鱼藻盆残片。其型制、装饰风格与北京元大都出土的鱼藻盆极为相似。近年来,在彭城的旧城改造中更是大批量、大规模地发现和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元代瓷器、瓷片。
明代彭城磁州窑仍保持着相当大的产量,并在彭城设置了官窑,在磁州南关设立了存放官家酒坛的仓库--"官坛厂",以备顺滏阳河舟运入京。彭城作为磁州窑的中心,也随之而成为北方瓷都。
元代磁州窑产品趋向厚重,器型硕大、圆浑,纹饰主要有云龙、云风、云雁和鱼藻纹等。
清朝初期,彭城磁州窑又进入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窑场增多,窑型改大,品种增多,产量增大,日用瓷覆盖民间市场。《磁州志》记载,"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民间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清未由于"洋瓷"的大批调入,致使磁州窑生产下降,品种锐减,传统的艺术风格渐趋没落,彭城镇仅剩缸磁窑130等座,瓷业工人千余名。
艺术特色
磁州窑烧制瓷器历史悠久,影响很大,到唐、宋时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主要窑口包括有河北省磁县观台窑、河南省鹤壁窑、禹县扒村窑、修武当阳谷窑、登封曲河窑、江西省吉州窑等。这些窑口产品在装饰技法和工艺上都与磁州窑相似,或者说都在模仿磁州窑,但因各地的胎、釉、彩的原料不同又各具有自己的特点。
磁州窑高超的化妆土艺术特色:从馆藏陶瓷枕来看,磁州窑巧妙利用化妆土是其一大艺术特色。磁州窑的化妆土最早为白色优质瓷土制成的泥浆,是为了适应粗瓷细作,掩饰胎体缺陷。后又出现了有色化妆土。白釉黑花卧女枕,其赭黄色衣衫即施了一层赭黄色化妆土,上绘黑花,再施透明釉烧制而成。白釉剔花婴戏莲纹枕是在较厚的化妆土上进行剔刻,再剔去纹饰外的化妆土,亦是化妆土艺术的变化。珍珠地划花枕,亦先施较厚的白色化妆土,经刻划纹饰、戳印珍珠地后,又在纹饰内着一层色粉,(有的不着色粉)用力蹭擦,使花纹、珍珠地的凹处着满色粉,施釉烧好之后,纹饰内呈褐红色,非常漂亮。化妆土不同的使用,达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使化妆土成为一种装饰艺术,并达到了高超的水平
在宋时,瓷器多以单色釉取胜,釉下彩还不是主流。但在磁州窑,不仅烧造白瓷、墨瓷、黄瓷、绿瓷、三彩,并在白瓷基础上烧出釉下彩绘,而且装饰手法极为丰富,成为磁州窑的代表作品。《中华文明史》称其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磁州窑原料产于本地,主要有青土、白碱、缸土、笼土、黄土(黑药土)、紫木节、紫砂土、耐火粘土、水冶长石等。窑工们在瓷土的应用上有一套独特技艺,能使产品五彩缤纷。磁州窑的制坯技艺也丰富多样,有雕塑、拉坯、盘条、印坯等技法,风格独特。磁州窑的装饰艺术同样值得称道,它主要分为化妆白瓷、黑釉瓷和低温彩釉瓷三大系列,其装饰技法包括化妆白瓷、白釉刻划花、珍珠地刻花、黑釉刻划花、宋三彩、红绿彩、白地黑花、清代褐彩、民国蓝花及现代磁州窑图案等。
以磁州窑的传统烧制技艺为核心,还形成了包括商贸街区民俗文化、口头文学、窑坊建筑艺术等在内的陶瓷行业文化。彭城古镇庙会最盛时每年达二十多个,促进了陶瓷商贸活动,产生了独特丰富的商贸习俗、民间故事、生产谚语,留下了大量的器皿文字和绘画等。
磁州窑不仅因为它规模大、产量高和历史悠久而出名,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各种制造工艺具有民间艺术和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磁州窑产品胎有两种:一是胎质坚细,呈灰白色;另一种是胎质粗松,呈红褐色。白釉普遍带奶白色,不太透明。均使用化装土,器内一般多挂釉。碗、盘一类采用叠烧法,器内留有五个条形支烧痕。在装饰工艺上除黑、褐、绿彩绘外还有划花、剔花和珍珠地划花等等,所用装饰题材丰富,如马戏、熊戏、童子钓鱼、池塘赶鸭,跷球等等。线条流畅,风格豪放,富有民间生活情趣。同时还常见题写唐诗、宋词和民谚警句等,作为纹饰也颇具特色。
磁州窑的另一特点是以各种纪年、题句、姓氏、题诗款来装饰器物,其书写方法无一定规格,非常随意。在各类题句款识中,常见有警句、吉祥语、俗语等,如"众人无语,无事早归"、"孤馆雨留人"、"国家永安"、"镇宅大吉"、"利市大吉"、"天地大吉"、"长命枕"、"牛羊千口"、"天地大吉一日无事深谢"、 "贫居闹市无相识,富住深山有远亲"、"风吹前院竹,雨折后院花"、"清风细雨,黄花绿叶"、"清吉美酒,醉乡酒海"、"甜香味美最为善"、"红花满院 "、"道德清净"、"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风花雪月"等。上述题句多写在各种瓷枕上,完全采用民间白话语言,既增加了民间文化气息,又具有吉祥之意,故深受百姓喜爱。
传承意义
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有两点: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绘,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作为纹饰,这是很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现藏于广州博物馆的北宋磁州窑“枕赋”铭长方形枕,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元代磁州窑白地赫彩“西游记”方型枕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磁州窑的制品构图严谨,典雅古朴,形象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展现了宋元时期的社会风俗,为我们研究这个时期的民间绘画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磁州窑传统烧制技艺已经面临着老艺人退休、传统生产方式和制作观念改变、生产资金缺乏、手工技艺失传的局面,急需进行全面的抢救、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窑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