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之不以其道”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20:20:37
“策之不以其道”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xIRHbv] s:K:U <<1eED(SWe #%<\*b7b`MҬ9tK#DGqvjuŽO2ޚMԯ"[㚩+44U֟O5|ڵgSo.ge@ݒ_Fڽ;HBChq9>B `am(줌3zV4Q2Ҩ \ę[MUa]<(hN}?s![Uf\Xq!dZ"Y4c"HoB6ʗf.:k-j8+L֮䶣\ܒ*;CsfHX75~`0n @bPV? +̺,p9.\ډ] $":L/gMPۄjkCwoi[`6Qo?Hw)(+ScB5E^;`a;7rlL&6?)c]$1CEvF(#t9 (1g Ry;=?2NI|1-2{YEزn*HyF;2T1xq2E6HGޗJh 21T xLmK ڍH4&l8ŦSOz _uʉg#1ktNj:C(Ul~̘Q&<K~ nQ_SbE(HdasI[TM= zD'ȳsZ#8g$^eWx~V7ϐ *RcF4D^X%xBd^/-JQ%~5ml]U1kY'DRgfp~ꡧ=jYjrP粟n} TM

“策之不以其道”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策之不以其道”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策之不以其道”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选自《韩昌黎文集杂说四》.作者韩愈,详见《师说》题解.
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发现人才的任用贤才的人.

正文 世有伯乐①,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②,骈死于槽枥之间③,不以千里称也④.
马之千里者⑤,一食或尽粟一石⑥;食马者⑦,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⑧.是马也⑨,虽有千里之能⑩,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⑾,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⑿,安求其能千里也⒀.
策之不以其道⒁,食之不能尽其材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⒃,执策而临之曰⒄:“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⒅?其真不知马也⒆!

策之不以其道
策是驱使、鞭策的意思 以是用的意思
就是鞭策它(千里马)不用正确的方法
出自韩愈的《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全部展开

策之不以其道
策是驱使、鞭策的意思 以是用的意思
就是鞭策它(千里马)不用正确的方法
出自韩愈的《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手里受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担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鞭子走到千里马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