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古人的例子一定是古人的例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7:07:50
温故而知新古人的例子一定是古人的例子
x|n#Kݯ^l0pb$NEJ"%TJęӌޑ)Up9d22bǎ==~_{E}ևYOzY0z4stϼ*C~5dד$[;H^z}=|)ip=2?6zRXO 5lf ksq7b|RS9O%dsqߦx@6a*9s`wS2dvI %}9q֓0{2¦u/0_7ivc2i lLVKss9\!%) ?+8\fS}oBd؜OX,7}o>R~׆Tn{mpܙjʀTϓnᘲ:yOePE/Ǯ fzf)GCYkNTbLK7:!Gx=K$qrx\|TV-_M8~g߀dv*o1tUr"J zހ_@12_ yLqR!+:XS@NylXpY3uHVr{RP+OOw6gгL yVj.YE- l I my,ա/T7V 4v7o>ޭg)Tڙ?qUJPzəޙۺ4<(larf "쒖N \\$N0 CuQ?V/?#6%yo:Xk,OC.'f<(%r;h.>V{r,лO+# m~:3KWo݁*\0_ hNLS:j7~ѤLy=r(-q}%GhԒJFy:Ozl2K-7e0 Ŋ~B,w9E= ~tؤ=;𬧲}@\m_}{5e ZҮ( ]?VpQg/3!6'+PL׏TE3=NQ\3ALX[,yDgPZ@8F. *brgs0S5#Xn[R XO)2 ~ VJ>IUeLG4t?g|0X?J&vظifܗ;e"kOPxރ)#&VϽ%[h,W`N@_G |-+'8n&O`(m:Pzp66V#>k3 ¤ ' 63ov`2>eJF87kC\ڠŵ`7ëՌFb5 AH洊^~]("=}od&c;"#KuWzM9c*? )^y9K'g3?DZ7^ ^//U+uWroBBrT‹:霡|TzxsqZBukbró,|+ Ԁkj.J;%ۘ13nKهS[P[a!.f 3ֳf|1+mjT`-a,@à 17b17G]'q/U@uʚl[lReG q%DXEqdJ %:`jL'~fyc5B/cx05EEɛҾon n(Qp8u EiUUOMAE|{*q(ɰ Mrb$ByBS!:etR<i ^^u3jȱ?!ӭ@gq_*j6lWq8׀ @i:FF=ynoܣSN' U$ * 6vQ櫙BS}Dݖ@aȲmWʴռiziUvTIG8yu\̻tIBu.+ޟxH>ͽ?0RQc 71S [QAUfE&#8e}uɤO\R2bs<-u(M(.ڌGZ:*Q6~;[prXEC ƅ7)tI(›Su?΁*@iLڰYHcqS8?x{7.@:ޅ~uxlQ\=#_stS6GAUe.בd%[v<_"%/דMS@w"SƷ=[.sR*b,EQ?LJH0\|5UMf,QUXχV5Qά ^2kz 4NUCPʎMiRYFRS-_wL&HP)eJus T_@7:ffv,C%R)*Ff|I8e+C#w1Gx| CM>OuG ؼ|/>^M3ސH]N?9eĬxH/0p{a3]frCM%lCD7~-W,.|Ha-tYe@|ՄG&&&$%dZU UQ96%-Ya^H߈/ , Vd_L'db86W;?U=+E_AC{\Yxxݱ<'+NR$'CJi*2h`D oyF; 9DH35}[ 88N 6GrHn-hT-aJ `& W#٣m!8)Qigćٛ%Dv-RUfp@z5QMÈ(bz$Ơ$Y0h -@~%.lrkɤYV%'MK`W[(ݿ Ah3j?9~7_o\`n[.) rI$Bé6.qA{.N*LThȧ |j}d"X50qA^l_\/[/~t"afS"jHq|(?чڃZ-M#Ls>z /q/9ٴ;`^f$ĝh)4={[WQ+X0?:Zr."?iHKmTV aD(2N=AԗuK ~ChDn~I= uMSXGOC^4ʀJ\J2s4Cxy2⌿xrKL bmLl7"wdʂ@yZes63C59QmcE)W =sE\Y׆h`zVLH?eّԸRk7e4Yӱe_c- R9֝TqrTTԴ.NYZOͤ &&C(n[ܥT>΁C~^@R6zbxmA1Og%傄E|O2+["S5HqUoAVeqM Bژ f`Q)gN`D¿Y1`ѝh ҘX8Z<xvIu\}#4!)ҨkX"}Lآ cw=XٗFM7FSq.k^ {7wt,|LuJ^gb <agM t9I~#Oѿt*ElՆPDD* cn[M3c8e*3RN8+> @טki-:'8z\g4p=RC31iWk@m*#@A eК41TӜv V|:4cTӢB^_!oGQocsKqEݘ@SV& !lml|J%Wz`Ao%"X]ld=i|Yc ;t0sM kq*Q?o UάMya |3ѬS6n$ԯ)Ԟ=Tz`zy`Ɂh&&U{ ŠSՄr$_qͶD }r[d6dx{}hq7!" 1 BY/cB:ظ8v6c>6,,Nhf(х]ZuhWHlU`ifN ҹ~ ~%@Vh&^TcRF^L3-T aXsbs}*Y#@Cbkv Gr!ŽAQlwfy8]n y^6hfvL6qGF0/W^ZP{J:-0Kf*$l\ 0ly/6@LGA5(;8{H{{:2{;C^s._FW{ppv f ~Y|4TIczCﬗ䰍HTwUx~}1Q F@;G XKeq!A)^0tGxJϴG @?!t*}2Md]M:L! S b."kojqU_B`e6@m9WByT Sa DT `D+F, ID E1DD++eJq\+ӂ p/nvZ `1ԏJdpo6rus.w=l,B l<>0v1Q[QāV:iYݢKTiQkoV%QPK+jhDbMD\7+aXU8P]Rg:]}}ivЭJͦ;^h~B=Zsi F:46dab׏w:&=V Bx#"VbNu>NhFʉK}5l53\Ħ'Mh8RBGsڇnM:cFϫiG"4WM<3Tw!/T_? @YUri^ݻyߒ(}0z!9 JȹN1DɠK.vGI4o3̉#RMzK4+獄[h1R rܗ!Q v{'UtI8bQ30I%LR"8Z*9"샕7?ls&sfsO \= .1Eqvj/ޓ!19!f X,P9A0M`pi`i=>Q/)3Dpe(/u`V4Fm &gXp6vZjU`_7 /A4v-БM~7+7lV l=m}R9cxڳx{Ts6Z]AiazSF`{v0‹ac:^ j%'޷V7˹Q|1݃ ^=gEyhb#o| MND f@R%V >.n ‡ %{3h2iL) 4W"?ifB4ZdIPQnV0϶X.$f'<ߡOX0;kz5)oӏn^`MR sw%AZ->Y6iflɨ+\6v9?;.g~አժ9lsi΢_ 6ק.;TRSP>;mY~Aݟlr ;{OAޭVBʾ9m0N˔6XD؋5KlD-?n|neK(;CM;}e8v2@%aO/o}п׋+#^;<[yoD4C+

温故而知新古人的例子一定是古人的例子
温故而知新古人的例子
一定是古人的例子

温故而知新古人的例子一定是古人的例子
温故而知新释义:
“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除本章外还有三章.
[编辑本段]温故而知新来源:
《论语》中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本章的 卫灵公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孔子说:遇到合于正道之事,就算是老师也不必谦让).此章的“师”字也有以“众人”来解的.
述而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取法的.我可以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以他们的缺点来警惕自己勿犯相同的错误).
子张篇,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孔子的学问是从何处学来的呢?子贡回答说:周文王和武王的教化成就,并没有完全失传,而是散布于世间.有才德的人能把握住其中重要的部分,普通人则能掌握住末节的部分,世间其实无处看不到文王和武王的教化成就啊.因此我的老师在何处不曾学习过呢?又何必需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由述而篇及子张篇这两章看来,连负面的例子都可以拿来警惕之用.所以事实上只要有异于己的,都可以为师.何况能吸收古今知识呢?
“可以为师矣”亦有两一为这样的人才可以之为师;二为自己做到这个程度,才可以为人师.前者在着重知人,后者强调修己,这两解意义并不相同,虽然兼备这两重的意义,可使得本章更为完整,但如果站在前述“师”的意义之角度来看,可能还是以修己的自我期许来解较为妥适.
[编辑本段]温故而知新的意义
对于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朱熹的解释长期以来被看作是经典.他说:“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论语集注》)着眼于教育学的解读,把“温故而知新”视为为师的重要条件.平心而论,朱熹的理解应该说是对的,但如果仅此而已,恐怕又是不够的.孔子的言说都是有其情境和针对性的.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统摄了孔子对待整个传统、对待一切知识形态的态度.他是通过言说“为师”的具体事实来阐发其认识论的一般.
[编辑本段]一、何谓“故”
从普遍的意义上看,一切历史与现实的文化构成都是可以为后人所用的“故”.在孔子那里,可以分为两类:由于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所以,古代的典籍就成了“故”的主要部分,这一类是“故”文本的形式,即《诗》、《书》、《礼》、《易》、《春秋》等以及成文的典章制度.在这一方面,孔子主张“博学于文”.另一类是非文本形式,主要是指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礼仪习俗知识.孔子所强调的闻见之知,就属此类.在孔子那里,所有的“故”都可能成为学习的资源.如子贡所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但是,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教育家,还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有选择地“述”.这种选择就是“既述又作”了.《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对当时流传的三千多首诗歌,“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成《诗经》.为他的学生以及后来的人选取了有价值的可以知新的典籍.
[编辑本段]二、“故”何以有知新的价值
“故”自身不会产生新,因为“新”的产生要依赖于主体的资质和其所处的情境.但是“故”必有某种品质才能使主体“知新”.这种品质就是“故”中所体现出来可以迁移到新情境中的抽象道理.这个抽象的道理就是孔子所说的“一”.孔子的言说方式虽是“泛应曲当,用各不同”(《论语集注》),针对不同的具体人事情境而有不同言说,但其“道”却是一以贯之,他对子贡说:“予一以贯之”D《论语?卫灵公》E.又对曾子也同样说过“吾道一以贯之”D《论语?里仁》E.虽然,这里的“一”据曾子的理解是“忠恕而已”,也有具体的所指,但是我们关注的是孔子在其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方法.朱熹注曰:“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以此观之,‘一以贯之’之实可见矣.”!《论语集注》"这种“一本万殊”说明在孔子那里虽然在讲着“万殊”,但万殊背后有一个抽象的“一”存在,即有一个贯穿其思想各个层面的基本原则!道",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由此原则出发并以之为归宿.其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是以一个基本原则统帅其思想各个层面,也就是古代圣哲们常用的执一驭多思维方式.“故”中蕴涵着可以在新情境中起作用的抽象的哲理(“一”),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相信事物有其共通性,这是“故”对“知新”价值的核心层面.此外,“故”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价值,这就是,先前的具体的典章制度,在新的情境下经过损益后,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何晏曰:“物类相召,势数相生,其变有常,故可预知.”(《论语集解》)只要了解了其损益之“常”,就可从“故”里预知未来.“故”事乃“人”事,所以,孔子对“故”有“一”有“常”、可以使人知新这一信念的背后还有更为基本的假设,这就是对人性共通的认定.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性相近,这是人与人可以交流可以理解的前提,从而也就是后人可以理解前人,理解前人的各种文化成果的前提.这应该是他认识论的起点.
[编辑本段]三、温故知新的个体差异
“温故而知新”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这可以从如下对温故与知新关系的宽泛理解中得到解释.知新是个人面对新的时空、新的言说对象、新的事件时,对已有经验的或因循、或批判、或创造的运用.一个人面对现实要知新,就必然要运用已有经验,也就是必然要温故;而任何温故都是在新情境下的温故.时空的变化是必然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所以也就必然地蕴含着知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温故而知新”是对人类认识的一种真理性概括.但是,知新温何故,温故知何新,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极不一样的.这就涉及到个体条件的差异.温故而能知新的程度依赖于个体的条件而有不同.首先,人有天赋资质的差异.孔子认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其次,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后天的学习.对于这一点,孔子反复谈到.他说自己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学而不厌”(《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对颜回的好学也是称赞有加.子贡在回答孔子“女与回也孰愈?”时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颜回好学的结果是“闻一知十”.温故知新还有着价值取向的不同,这在孔子看来是更为重要的维度.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价值取向不同,其知新亦不同,行事亦不同:“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四、所知何新———孔子温故而知新的实践孔子言“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对自己的道德天分充满自信,同时他又“学而不厌”、“发愤忘食”.所以,他自己的生命历程就是对“温故而知新”最伟大的阐释.孔子虽言自己“述而不作”,但他其实就是通过温故,通过对“故”继承以及重新解释来阐发自己的观点,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是一种整体性的转换和创造.有论者通过对《论语》与孔子之前已经存在的《尚书》、《诗经》、《易经》、《左传》、《国语》中一些关键词意义变化的研究指出,《论语》与其他典籍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论语》中的关键词属于一个意义完整、有所统贯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是由孔子个人所创立的,并“一以贯之”,而在此之前,不曾存在过这样一个体系.由于这个体系的作用,《论语》中的许多术语开始明确地具有普遍性、抽象性的哲学范畴意义了.其变化主要表现在,其一,不少原本是一般词汇的词语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如“知”字,《诗经》里出现&'次,都是作动词解,而在《论语》里则成了辅助仁、义的一个概念.其他概念如“中”由《诗经》里表示空间位置的词,在《论语》中则具有了“适宜”,“不极端”的意义,并且与“庸”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了既为恒常、又体现于日用生活之间的儒家方法论.其二,《论语》中的一些词汇,从字面看来没有太大的新意,然而置于《论语》的意义整体之中加以考量后,则会发现它们也经过了孔子的改造,并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如“时”字,单就此字本身看,《论语》中并无新解,然而当它和中庸方法联系起来后,就具有很独到的意思,这便是“时中”概念的形成.孔子的“时中”,不仅使得“时”具备了道义的方向,而且使得君子之言行举措无不恰到好处,此即所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故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忌惮也.”(《中庸》)其三,思想体系的变化,导致了思想核心的改变.西周初期周、召诸公强调修德、敬德,虽然客观上促成了天命与人事的紧密关联,但其主观愿望却完全在于宗族利益之维系,个人自身的道德境界不是敬德的目标所在.孔子标举“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其目标也在于藉此以实现有道之天下,不过,其利益不再专属于某一宗族集团;更为关键之处在于,孔子虽不自许仁圣,然而其孜孜以求的却正是道德心灵世界的不断提升,而这则是《论语》最具创造性的思想转变之一.
[编辑本段]五、《论语》中温故知新的具体形式
如前所述,孔子的言说方式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对不同的对象、针对具体的人事的言说,但其中有共通的纲领、哲理,即“吾道一以贯之”.但这“一”是蕴涵在“多”中的.孔子哲学表达的这一方式有人称之为“事件本体论”.如美国汉学家郝大维,在《孔子哲学思微》一书中指出:“孔子的哲学是事件的本体论,而不是实体的本体论.了解人类事件并不需要求助于‘质’、‘属性’或‘特性’.因此,孔子更关心的是特定环境中特定的人的活动,而不是作为抽象道德的善的根本性质.”678事件本体论就是体用一如、本末一体的本体论,本体并不高高在上,而是就存在于特定的事件之中,且只能通过特定事件来显示.因此,要言说此一本体,惟一的办法就是通过特定的事件来显示,并且在不同的事件中有不同的显示.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孔子及其弟子们是如何温故,如何知新的.其具体的形式如下:其一,发现“故”事(文献)所包含的抽象意义与新情境、新话题的契合.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从这两例看,诗文本身并不包含子贡、子夏所悟出来的意义,但是经过他们的抽象之后,“切磋”、“琢磨”与君子的修养产生了共通;“素”与“绘事”、仁(道)与礼在“先后”这一层面上产生了共通.古文献与新情境在抽象意义上的相通体现的是它对人的启发价值.后一例是论《诗》而得新意,是真正的“温故”后“知新”,“故”是缘起,“新”是意义的联想;而前一例是引《诗》证理,是“知新”后“征故”,赋予了“故”新的含义.其二,“故”事在新情境中作为证据的运用.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在这两例中,孔子引用了《书》、《诗》中的句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些被征引的古典文献的意义并没有被过度地抽象和延伸.这样,“温故”本身没有产生新的意义,但是这种旧意却是参与新情境、新观点的言说,对于当下的情境来说,它们是有生命力的.所以这种情况无疑也是一种“温故知新”,或者叫做“知新而征故”.其三,“故”事在新情境中的被修正和改造.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癨’”子曰:“丘之祷久矣.”(《论语?述而》)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论语?子罕》)在第一例中,子路“知新而征故”,为请祷寻找证据,而孔子反对这样做,但又不愿直接批评子路,故用“丘之祷久矣”,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显然,对于“请祷”这一习俗传统,孔子在自己所处的新情境中,是采“不取”的态度.而在第二例中,孔子对于传统礼制有坚持、不坚持之区分,这就涉及到孔子面对新的情境的选择标准问题.麻冕变纯,虽俭,但不伤及礼,所以他从众;而拜上之泰则违背了“拜”这一礼的根本,所以,他选择“从下”.同样是“故”制,孔子在新的情境下选择在自己看来合于礼的方式或改造、或废弃、或保留.这无疑是对“故”的一种新用.
[编辑本段]六、温故而知新的方法
其一,对话.孔子是在与学生的探讨当中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在《论语》中,我们总能感受到对话生成意义的力量.前面提到的孔子与子贡、子夏论诗两个片段,学生的出其不意的问话使孔子获得了新的启发,使他兴奋不已.子贡在《论语》中是一个善问者.下面一段记载表明他深得“温故知新”之妙: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论语·述而》)其二,学与思.学在《论语》中范围广泛,“博学于文”是学,“每事问”是学,“行”也是学.学是了解积累传统典章制度、习俗知识的过程,是使人变得厚重的过程.只有“学”,掌握了尽可能多的“故”,才有了知新的基础.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学是积累,而思则是“知新”的途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表明思、省与个体所处的具体时空情境相联系.个体面临新情境,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发问,这种发问蕴涵着创造、蕴涵着知新.当然,学与思是不能决然分开的.事实上,任何学的过程中都包含着思,而任何的思又是学的扩充.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其三,用喻.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孔子自己就十分善于用喻.用喻无疑是对以往文化和当下意义的一种解释,此中包含着创造知新.翻检《论语》,我们发现,用喻是孔子言说的重要方式.由于所取喻体形象直观、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使人理解起来容易而亲切.言说者在用喻的过程中赋予了常识以道德的新意,而道德含义因与喻体的结合,而获得了新的展开与传播的方式.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鎎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
由上可见,“温故而知新”固然是孔子论学习的一种方法,是做教师的重要条件,但孔子的这一概括,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孔子本人率先自觉地、成功地实践了这一方法论.解析孔子的这一理论概括及他自己的实践,我们发现,孔子对传统有着深刻的了解与尊重,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表现出极大的创造精神,现在看来依然极富生命力,有着重要的启示.

这是孔子他老人家的说的呀。也是他老人家的学习心得哦。
这算不算个故事呀。
建议你找找关于孔子方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