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读后感6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17:30:08
伤仲永读后感600字
xVrV}I3ϒ>@'Ӿ`N c wI^]+.uNgH{wϞ={.NĪ'z R/^>ϣ~yΆ2 ǎXe^ r>ʹt7W-gEpNb-=Nb}&@ W[(ߣ~J|3ϟ}33e=Ҫ"UܰU>z6V4jpXo RaptE @uءӑkkUhz/N >3O})hpA :Y_SiBl`B6 Qm<@I|,´«t_9 g_U7)L$>Ժ„dQ*qϨ~Ax9709IB2OM]ypP͔rEpΌ : SdAD[ӈj.YCG ŸIc ¶I2 yG-P@v2A *@r6@) & H ]! /1@N+Je>Ry)Oؿ=j~-\Bc7Aw舉i<`r'1=kRg]kM!UA3bQZ,C (!:GR'KRW B"+wm׽}y09^,xJaGT:LxtU7IfU+}3V+nY),W4`X7UY-%ԻkχsvgFK} xMiѢÖ)Kʤkl=>v@Bn,v,,(oW煼ɓ{}5!!FuZw=8D `ҳ2l m]\ɻ.kƪ >*ܚKAhOxto2dxn([01TT+dG5|]t@J&M[K5yl?욉L-.ZSediZ2H疶_hRгQސf]ЇH#Mikt3,3«}BhdOO*珛MssʺhrkX`jCյ7  5]@k=72|{{x5q M_'bk;YM6.40L@'i\F^&r):M&+l͡xs…+Q&y%w]GY V=gaѦξp>#;>?NK^wY

伤仲永读后感600字
伤仲永读后感600字

伤仲永读后感600字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拜访本县的人,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这能叫人不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休息,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爱因斯坦不是神童,中学成绩并不好,大学也是考了两次才被录取,学习也并不出众,后到瑞士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在这7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爱迪生不是神童,甚至连初小还未念完但他努力自学,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自己不懂的问题.由于他工作时间比一般人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79岁的时候,宣称自己已是135岁的人了.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