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历史例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1 20:10:0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历史例子
xSY@J4\$Prc3a3-08#elB_Bi(Բ,W^= y3zBܠ`j ]4xi9(xtx$a_3h IiId7D.~𔡓*GKzً_o:5V*kHǮp}ҩ@ZCj@&J|M:#/PsQ5/Tsۀ?$ɽBkV^0X񅺡 #^6%:aÐD=4KW-Z*vѧ}&tbjP9"o# !X D{fXe%_ZxVFrKb5ٹƀ(@/:}E2,4lvˤTdTX0 R_ >__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历史例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历史例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历史例子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