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诚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6:13:59
我们为什么不诚实
xVkHE_sZ0PU/0Px-]Hs~dFۣVۙEEϟd!Ed(5в_>ϟ>*~ҞU_U]cC݃yh:eU=wny(~Q5q *ZLDwBŵi^OԬʻuG Fy65JB ~zkzjl/K~w/u~50%I0&.{C=vuaN;6iAJ޲U2;P3Ʒ-ꨖrJ+}a{fŋ8iU5 Rɏ1Fiq}P룹#KTB,˱ȇ3sf )ayGSg8܊S`_Qai-mPD3.IxPSۤirM(=tK &)ƻ̖qXkn8DF-r0sфѦ>fi;&uE & sgq 8gҠix*[>Ƥ۞ik$o׿=& T}4YDY.Qyr+H~ۑţz<# X.oVpU#1Wu"u^iYј{Yړ| ^k +țP'ƗP,)Atk3@2,z,6/uТH^﯆NzN1GZB7-&ɎDPқμ*P+'y-<2eG%c@VUx7EbrT"8! a7>)x2݊jo;ThݦFY>,P%NvKVfm^2a4bSs0?AT|̬di;'5!f#z TPo˴nXFQ Xo0_sw@f)l^߬Lʩ6j.g ]J5A4ijE4Zi z?!l|D(@A/);Ǫ4S1.F<>xٯ(yB ZaFG#`76x\S1_ N(b(N>k>k9Tb6P{J A!#1 0s{4!n8ͪ*\^v>O~Mo

我们为什么不诚实
我们为什么不诚实

我们为什么不诚实
继《怪诞行为学》后,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教授丹·艾瑞里继续用他独到的视角和新颖的行为心理实验,告诉我们关于不诚实行为的最诚实的真相.
  主导欺骗的动因
  因欺骗而获得的金额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影响欺骗程度.这一发现表明,欺骗并不是对不诚实的成本和收益作简单考虑后的结果.其次,欺骗程度不会随着被抓的概率变化而变化.最后,许多人在有机会欺骗时并没有骗人.这一事实表明,主导欺骗的动因比理性犯罪的简单模式所预测的要复杂得多,也有趣得多.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对此提出了一个理论,而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将对这一理论进行验证.概括地说,该理论的中心论点就是:我们的行为受两种相反的动因的影响.一方面,我们希望自己是诚实可敬的人,希望在照镜子时,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心理学家称为自我动因).另一方面,我们希望从欺骗中获益,得到尽可能多的钱(这是标准的金钱动因).很明显,这两种动因是相互冲突的.我们如何保证能在欺骗后获利且仍将自己视为诚实优秀的人呢?
  能够做到这一点要归功于我们惊人的认知灵活性.多亏这项人类技能,只要欺骗的程度较小,我们就能从欺骗中获益且仍然自视为很棒的人.这种平衡行为是理性化的过程,也构成了我们称为“经济系数”的基础.
  或者,假设你和朋友一起去餐馆就餐,他们要你说说你最近花了大量时间攻坚的某个项目,说完以后,你认为这顿晚餐用公费支出合适吗?你可能觉得不合适,但如果这顿晚餐是你在出差途中吃的,或者你希望其中一个就餐同伴能在近期成为你的顾客,情况又如何呢?总之,我认为我们所有人都在不断努力地定义一条边界线,一条可以通过欺骗获利而不危及自身形象的边界线.正如奥斯卡·王尔德写的那样,“道德好比艺术,关键在于在某处划清界限”.问题的关键是:界线在哪里?
  现金出现得越少,人类的道德就会越败坏
  相比于真实的货币,人们在非真实货币(如铅笔或代币)面前更容易变得不诚实.
  最令我担忧的一点就是:现金出现得越少,人类的道德就会越败坏.如果说代币条件下参与者的欺骗程度增加得如此多,那想象一下当我们的社会现金出现得越来越少时,又会发生什么呢?从道德角度来看,盗用他人的信用卡是否会比从别人的钱包里偷走现金更轻松呢?如果代币能使人们摆脱道德枷锁的束缚,那当越来越多的银行交易都在网上完成时,又会发生什么呢?当金融产品变得越来越虚无,越来越难与金钱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例如股票期权、金融衍生品和信用违约掉期),我们的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