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指的是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6 16:32:32
三纲五常指的是啥?
xWr"I4le?җXYľk-֡T* ĿTGyJeK3m%D>} y9ת͔w}?;m ,uߛi/*i$Qn5)]˘E7CTkA^on:&MjMЗ߷-f6V6y@U8*WY\aSN].v4n%dH񏿼׷x#tt^1ä0 ?}ߡjxVxBC 6]QH^4XW S"aO'P$'+<ܿa6.XHoԴ!yFOD,@̾ 3;FkF)S:fSFvEs 0Jlr kaFG`NiR{D~dˈSxL B\x΁,YtD!iY@MdY!P6E H LsՒ7|e}T+;|W.`7=*M"Rl`ad1l USw_&MӍuA.tN7%&IBT)bdMNǟpH?gF@@cf2nI 5mdbw XP9\iWu,fi6 &q'wÉ(tQ_p,1]ءYK*:(UQ/p Ad'4pPIr}(s%^L2S8Q`HYVLPm7X fa_I/4qYB(fkD{)Snۦ68kWhWn"\Oy$=AC|f)2ԄA#: gn鼦rc`t7Vt) (GwLHN{{Y|`Er/mI_hsRXs,.xm Q«)|ٴdG7(=Pi ns|ECeΌj.w8<]f:o[]܈ E&8Rkg4yY- zIp]\EJVyWoe6CoFJ }sHaXWp ϡ :MUJƷ񎩽H]C#ij is֥:Dl2s÷MRfyv/ο;Hʥ $v9B|d8jr iI(٤LjPJKE3 <&/fY}t`<ijӺ_TG4OQq'Ikpg6e[S(=BɓF7ht}W z4\45Gڟ% 8MƩ,',qG,g=P=>LQӪul҄I"ZXc83lqY"ZK_ |]eJTH 3O7 ])vizx˘J@ R%1^|ժBEg7Rb4㉙P_^ EULT\"?hd(_+EF^E]U4<2x \|r«[tDӻ/ę璋'%@'z_)%Y\;s>` ]1 m\Y<E/= тodo_l>KnG{FW#'Xp[}KBC*D|

三纲五常指的是啥?
三纲五常指的是啥?

三纲五常指的是啥?
这是董仲舒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提出了的理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x0d▲“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x0d▲“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x0d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x0d▲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x0d名教观念最初也始于孔子.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认为为政首先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倡导审察名号,教化万民.西汉武帝时,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制为功名,用它对百姓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其内容主要就是三纲五常.但“名教”这个词的出现是在魏晋时期,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魏晋时期围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展开了论辩.王弼糅老庄思想于儒,认为名教出于自然;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西晋郭象则认为名教即自然.宋明以后,名教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x0d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它们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2000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当然,这种思想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