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重视启发式教学那又如何改进教学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22:03:02
为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重视启发式教学那又如何改进教学呢?
xXrL}*Yv`+ po\ @`;6K~U[U.ݧO }3t-aBfbt=sR]MPm|%fqJؖ΅ljӇnY]?.f-1k3'\DǵpUyc#&2z7kfjLaU/ 5`%mQXIs9@mEr 'I]caȣm>jʳ4omHlY;9 *#E!Aj[B IF* Q&7*rp0(V|\m9"&Ɗz&f8j\{d,7XhynVފcܚw݅<_ $n!^e)tZ\;jhE(N#gT.I庽Vekڳ1C=*g/{w}_7*+} РG sapSD#(iMA d6:.ׅSgQ& 8OY[+%h׼ eʁM \UTH %|4HcME 6c6!shXojG=fy(2B`y^`@z-Ko#ҍǐsG Tic$x)-vwRK0f0_RŢnkYى1& 7@QGH>(6޵R3*dЫF[Szoɘ1%l&%I`@zY@חp5b2wGW7(fnEK+JDqov-Py۵!>_A\

为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重视启发式教学那又如何改进教学呢?
为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重视启发式教学
那又如何改进教学呢?

为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重视启发式教学那又如何改进教学呢?
孔子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
“启发”、“举一反三”,最早源于孔子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一) 含义
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
1、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则启,悱则发).
“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
“愤”是学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即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了其中一部分含义,但又未能彻底弄清楚,这时学生很着急.孔子认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学生指点一下,学生就有很大收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还没有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没有急切的求知欲望,教师就先不必给学生讲课.
“悱”是学生“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学生经过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可是又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说不清楚,十分着急.教师只有在这时候给学生指点一下,才能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如果学生不是处于这种状态,教师是不必告诉学生应当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的.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抓住“启”的时机,而且还要善于发问,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面向全班提出问题,让学生齐声回答:“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有没有?”等,这种启发是不可取的,还有一种启发是属于浅层次的,缺乏深度.比如教师让学生用“上”字组词.第一个学生会回答:“上汽车”往往第二个、第三个学生会回答:“上大车”、“上飞机”、“上轮船”等,这时老师总结说:你们回答得真好,用“上”字组了这么多词.其实,这些用“上”字组的词都是上去的意思,如果教师提出谁能用“上”字的另外意思来组词,学生若能回答出:“天上”、“上次”、“上级”、“上午”等,这种启发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实施启发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学习那些“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且迫切希望掌握它.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候启发、指点、引导,而不能简单地灌输,不能采取逼迫的办法.启发式教学最根本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思就是说,教师所讲解的东西学生不能理解,不能从已知的一点,去进行推论,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那么就不应当再重复去教他了.在教师所讲的知识学生理解不了的时候,还要再讲,势必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孔子在教学中比较成功的运用了启发诱导的原则,所以他的学生往往能够“闻一知二”,乃至“闻一知十”;并赞扬他的教学能“循循然善诱人”.
(二)启发的方式
1、讨论
孔子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他是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告诉学生答案.整个一部《论语》就是孔子和学生讨论、谈话的记录.
2、诘问
《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用诘问的方式,启发人思考问题.子张问孔子:一个知识分子,怎样做才能顺顺利利、非常通达呢?孔子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子张:你所说的通达指的是什么?孔子在诘问子张、了解了他的症结所在之后,给了他有针对性的回答.
3、比喻
通过比喻说明道理,以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为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道理.孔子教育学生要向松柏一样经得起严寒的考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把君子之过比作日食、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