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但人性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08:59:00
人性本善,但人性恶?
xVkNHJ` ,X 8OyL y?2t;~h_dE5ӆo7;<ٗFd*hknĿ:|3<,Xvm4CXLɫlpd *%=hC%Y]) C\;pKwI>Zj4g;, pΉM`k9҈nSl1ĺ;Hob U5|kWm7>{𺳊WՇAŔ}h6pWx10VC&X6^_Tdܼo[|MujU43wa}k o)(zBHIij%/ڀ=f<51CG|PɢjbeDVuÐ#h ]N/+5J o/| z/bnO5wƀo]dlJ"~oT+_CPٵƅW|!ĺH%z^.D;M M׃'}bJ#eVl:BQ{gn9XUvWFh)kF墦N!`4V>M$ н\vf ԧ_!H9kKSv2 .3G.7߻Q˙vCRFi_Zlp:O*c4jj,6LKy֣;yW19yP)?O~m,8T1Sj25;i4ۀIn7,Wv)h7)3çK<'n8 G& kk*͉vSTa"I P\51Ӑ:sf:4 jeWu*AV\RI@A3ctPqaT\"f0^`}| hzxuyAttJ'=ӻ,k5V.SU?ދJ&3O&

人性本善,但人性恶?
人性本善,但人性恶?

人性本善,但人性恶?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一、人性本无善恶而习有善恶;  
二、极少数人本性或善或恶,后天对其几乎没有影响;  
三、对于绝大多说人来说,其习的善恶取决于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且有易于流于恶的倾向.
人性善恶问题为中国传统哲学之重大命题,千载聚讼纷纷. 先哲论“性”,有五种观点: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说、董子(仲舒)性三品说、扬子(雄)善恶混杂说、告子性无善恶说.大致以本以三品说为主流,自有宋理学兴起,性善说遂为主流.
所谓善恶,是一种的道德评价.道德是人类社会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关于人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评价标准.何谓善?何谓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体系下道德标准.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里,善恶评价不一样,甚至相反.
善恶评价标准取决于对于人的欲求的态度:适度抑制欲求,不使之泛滥就是善;放纵欲求,不择手段地去加以满足就是恶.“人之初”的欲求不过是求生本能而已,没有也不可能自觉地超过“度”,所以无所谓善恶.

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前提都是错误的。因为两者都把自然性看成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根本属性应是社会性,只有社会性才能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谈人性不能离开社会实践而抽象地认为人性本恶或本善。
几千年来人们都是在错误前提下(即认为人的根本属性是自然性)争论善恶,当然没结果。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谈谈“人性本善,但 人性 恶”。您说的是从什么维度之类的……不过还是谢谢咯。...

全部展开

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前提都是错误的。因为两者都把自然性看成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根本属性应是社会性,只有社会性才能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谈人性不能离开社会实践而抽象地认为人性本恶或本善。
几千年来人们都是在错误前提下(即认为人的根本属性是自然性)争论善恶,当然没结果。

收起

性相近,习相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