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的左派、右派是怎样区分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05:11:39
政治上的左派、右派是怎样区分的?
xZR*Y }D|<Lt@ %wADr(nҧrWYsS阉0N+ʝו+/?V-yֿIQM7$&E] ]T]rNp_G~/=v9PpRKZ[P*l>_9ʩS;]j7m]M=) 3ws4>"ٯgM */«jsOIysW̕)Ŀ<-At0:Ɵ"otB[EL#4]Z[qL.VU[y/6iD_E~e|(Sz=Tk#6> =&јUM/øJg48de\8oT!f?;ֽdg'} Xzˇ=-ʼnEI\:E(9"8&'j*s*ikU>Y6/sN`{fpʶ|N.+x-us*UB!+ʧU63BCT/ՊCHCxFăE'-ua|9u޼*ғ xӣ3U+E}g } o#Sħ"NLD`\1 gW Tx7嵔%4`LD%u5X;`Fs!d_^ x_!7l?PwT*Xq?J8>CapB~ 7N`HJ9.[$  kAzpLLQdY԰OB]1Ƣt>1{<8O]9Ak ja%/~6Zьj+!>=5$qw+4s*޶ƹ`U]-h]1.Sv%2ɽ/9Er ћSŃ?9!5 Z84&"ip)mxFad*,?ň Đd#b)L 8*@I;Ҹ[NTUkbWge/̊>b,}Tb.YUv,iQOf[D"U9j/mo3& QƐ|xG դ&JxBD `t\쿾zsy\/D w`{=u@7HS=uqܴ%> LM e`jARi<bp.6 h:WQiт8S"H ' -OV7*բRQNvS28N~E=| /0,EA|܍'E0/eKZ)6`-dV~UKitQaѣ^y1jQBӥE򭇴phph)MPNj-fX}9"FM߸ai'QgUA5| ^?ifH\)H& o}9NBLZuu;s: ͻ(.#t؉pѐT)$\Dc$P|Yu5N !Fk`$SWE[oň85 e&yqőh4?YX2_oh4Xi jgh[C 5*Iƍ<8 $ۦ }U}'w=v|H_{U&~Eؼ̈́Y>9L8e c2 p(PH%dL̤ٿab>ADP^úHBJNSƁL]|A e{0=^y/>K_2uO@E(]<]R#e!R0yxH}"`pMD9T-'ۦ'͜Si#Ln)]~6bx"/}EBͭ=fqdg[ l3·#3٩1Eu.4rF! ^ oCNxr.٧̰YI{k:|s=ƪEd?-̗{dEfp|B~eS@ +[Ppź QWdda$NkT3@+XRC:;t oA/E3VfvN֊ e!IFYM1Ls|ŝ8 ئ T; ne5ީHL,2,{ KvC‰ ]9f[t4`m Gs;ϰ)`<`\-# >c9lIꎫيF#/~r{b'-Zb=G̯f6%8\uCl6r!=tMz͛ &mBE+M02+VPwt{γ" D)9QA`NpIP]Dw_ߎ]̊Ee$%܅a"d>7ƥэ~<ڡ{~Ȁ|CWHa1םLCN7Zx9TdX~FKtVmh SL'cXLr&D@5t`v|Y#ھ L70GR<2e#6&L?\<׳n%v$1Ml! 7ևQ%01*x4جgZP<)TI[@އeĬ@p`1d&a*9mxZ L;г7lxH_Vw9-Xbm'~]pjU[o9#{&cvWRCH)$PDJعM::`:d+Öj}}M}It6.\Kv/fB+cP nn@ܧ7#1À° Ot-.O2u%2Ҽ~\g~9Jl嚃%iR5Avj;^qsߞdycL+-Uwz07mY8PQlX7!޶}BtoxA}r.hG;z'sGe #ߌ|^,-z%mW$kx3e5Ne Y099FU6 ʝ3lo~%pq(R"f,u~ׅ V#//yq {G_h6zsfJ\XʞH|b@a&O;J1QGmی֧7nX3Sx/(]qJE/2vYk Yfhn?99}MDq˷?Bj~)A[q:/+\7[#MK1mӦYyXDQy*up4n=sktWA u $Y=4w_ezTn:oe lHXޣyA94[<*+#*ﵖ4Wvc:8D:BAͪ}ъ|ΑA-Pa X1 ӘW.p.bL(M8;ִך"KNr)^ Z~c(D]ȄWL墥MZTC0gzMXJ 3

政治上的左派、右派是怎样区分的?
政治上的左派、右派是怎样区分的?

政治上的左派、右派是怎样区分的?
拥护体制的才是右派主张社会变革(或所谓“进步”云云)、重视下层利益甚至鼓吹阶级斗争等等的为左派,主张维护传统和秩序、调和阶级矛盾等等的为右派.
大体上可以归纳:从右到左是法西斯主义(极右)、保守主义(右)、自由主义(左)、共产主义或无政府主义(极左.无政府主义就是极端自由主义.左派发展到极致,出现两个分支,一支主张以底层劳动者的专政取代资产阶级专政,即共产主义;另一支则主张取消一切专政,即无政府主义.本文中的极左指共产主义).极左主张专制地、暴力地革命,左派主张民主地、和平地变革,右派主张民主地、和平地维护,极右主张专制地、暴力地维护.当然,这里说的法西斯主义是广义的,不仅限于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还包括德国纳粹主义等所有类似派别.
有一个现象,在西方,左派都是普世主义、自由主义的,而右派则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例如美国,共和党是右派,倾向白人、精英阶层,主张捍卫基督教传统,重视国家,而民主党是左派,倾向于黑人等社会下层,重视个人自由,主张同性恋结婚合法等等.而在中国,正好相反,民族主义者、拥护体制的被划为左派,自由主义者、反体制的被划为右派.
某网友分析了这一问题的实质:在西方的语境中,“右翼”代表着爱国主义,“左翼”代表着普世主义.可是在中国,这两个词汇的含义恰恰颠倒了过来——“左派”代表着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右派”代表着普世主义.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下认为,是因为中国一直没有产生一个独立而强大(足以与外国资本分庭抗礼)的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代表资本家利益的右派,实际上是外国资本势力及其买办的代言人.这种右派当然不可能成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基石,相反,他们是中国民族主义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民族主义与右翼的对头——左翼结合,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就是为什么“左派”“右派”这两个术语在中国的语境中的含义与西方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不仅中国,“第三世界”国家普遍如此.
近现代史上,在欧美日本,有着强大的、对外扩张的统治阶层,因此体制的捍卫者即右派成为本国本民族利益代言人,而民族主义也就自然与右派结合.而他们的社会下层由于不会感受到外国势力的威胁,只受到本国统治阶层的压迫,因此容易走上“无产阶级没有祖国”的道路.
蒋介石曾是中国民族主义的代表,致力于仿效纳粹德国建立中国极右法西斯政权.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的统治阶层所具有的软弱性、媚外性,蒋介石和国民党没能成功.最初的中共与欧洲、日本的共产党一样,唯莫斯科马首是瞻,甚至还“武装保卫苏联”.但是中国下层人民除了受到本国统治阶层的压迫,还饱受外国侵略之害,因此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后来,代表本土的毛泽东取代了代表共产国际的王明,使中国共产主义运动背离了欧洲正统,从城市工人起义转向中国传统的农民战争.这标志着中国左派走上民族主义道路,后来中共建立的政权也比国民党政权更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性质.
然而,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来看,阶级社会才是正常的、有益于人类文明的,社会底层群体的暴动是落后的、有害的.中国要复兴,只能成为阶级分明的正常国家、文明国家,而不是靠底层暴动、不断革命.中国不能永远奉行左派的、底层的、低级的、排外式的民族主义,而最终要发展出右派的、统治阶层的、高级的、建设性的民族主义.毛泽东企图靠不断革命来保持极左政权的纯洁性,避免产生新的统治阶层,但那样只会造成破坏与混乱,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
孙中山开创了中国极权主义的先河(见《读〈唤醒中国〉,重新理解孙中山革命思想》旧文:读《唤醒中国》,重新理解孙中山革命思想);蒋介石建立极右政权的努力失败——因为当时缺乏强有力的统治阶层;毛泽东成功建立极左政权——客观上产生了新的、强有力的统治阶层(虽然毛自己企图推翻它);而DXP顺应历史规律,摈弃左派革命路线,事实上建成了蒋介石没能成功建立的极右体制.
自DXP摈弃共产主义路线、实施经济改革以来,中国迅速跻身资本主义列强,现在的实力地位已经仅次于美国,并且与美国非常相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寡头集团、精英阶层、对外扩张(近年来中国资本在海外大肆扩张,军事扩张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不同之处在于,美国在形式上是民主的,而中国是极权体制.毛派把现在的中国称为“中修帝国主义”(还有“中修与美帝是当今世界的反动堡垒”之类说法),非常贴切.当今中国与美国的矛盾,不是意识形态之争,不是所谓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之争,而是像当年德国日本与英美的矛盾那样,是新兴帝国主义与老牌帝国主义的利益之争、霸权之争.也就是说,中国的统治阶层、资产阶级早已经不是民国时期那样软弱、依附于外国势力,而是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的代表.
因此,在当今中国,左派右派的概念需要重新定义,使其回归本源.
当今中国政治派别左右划分应该是:体制主流是极右,高举民族主义大旗,维护国家资本主义极权体制;体制改革派是右派,主张在维护统治阶层利益的前提下进行有限的民主改革(但相对于体制主流而言,他们又是左派,正如在毛泽东时期由于极左派当权,其他派别都被当成右派);反对体制,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普世主义价值观,重视所谓弱势群体的自由主义者是左派;一小撮主张复辟“无产阶级专政”的毛派文革余孽是极左.简单地说,拥护体制的是右派,反对体制的是左派.
之所以在中国往往把自由主义称为右派,是因为毛泽东时代,中共奉行极左共产主义,而自由主义相对而言自然是右了.左右也是相对的,站在极左立场,其他一切派别都是右,站在极右立场,其他一切派别都是左.蒋介石时代,自由派是左派,而到了毛泽东时代,他们又成了右派.DXP时代以来,虽然转向极右,但还是“打左灯”,仍沿袭毛时代的叫法,这是造成当今中国左派右派概念颠倒混乱、自相矛盾的原因.
极右(法西斯主义)与极左(共产主义)的共同点是极权体制,不同点是前者的意识形态基于“民族”,经济上是精英主义,后者的意识形态基于“阶级”,经济上是民粹主义(当年希特勒在回答为什么不搞公有化的问题时,表达了应该实行精英主义的观点).而且它们互相之间容易发生转化,如墨索里尼就曾是极左分子,参加过奉行阶级斗争的社会党,后来觉醒,转变为极右,开创了法西斯主义,致力于捍卫、强化社会秩序.毛泽东当年说“走资派”不是搞无产阶级专政而是搞法西斯专政,说得很对,极左政权背离马列毛,不搞阶级斗争,不搞世界革命,就必然转化为极右.民族复兴取代阶级斗争,吸收资本家入党,社会呈金字塔形结构,精英阶层尽享荣华富贵,大力鼓吹传统文化,祭天祭孔祭黄帝……这不是锤子镰刀,而是束棒.
当然,为了政权的合法性和延续性,对于马克思主义,中修没有也不可能公开完全抛弃之,而名左实右、名不正言不顺,必然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出现极大混乱.马列毛极左思想事实上破产后,朝廷未能树立与极右体制相应的新的意识形态权威,使得自由派占据了舆论高地,靡靡之音占据了文化主流,世风日下.应该大力进行理论改革,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淡化马克思主义,并借鉴蒋介石南京政权,完善强化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的,以尊孔兴儒、黄帝祭祀等为基本符号的右翼民族主义、国家主义,重建意识形态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