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高中政治必修三的总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7:38:00
谁有高中政治必修三的总结
x}ncIv dWUm7ܰI3/@-H".RR.%.{/+Ή\TepB78q_?%EޠQ}[s͠Ql;no?߽DVQ2_β*[cKvC] 'Qy=nsA#%;K,x뚿0k/z΁|9yD>/F^|yV*r&Y誋cUZ"]4v"zj''UaF.yv*?o&}CuZfXsu\{_nUiI$⠱eEhUnU{*:3.mJ*Js2' Hܥj}F\1y_^*k)֣jO[m׎֤HdTyCm;#ɫb:Z^~'AѧosCWwϵ4-=Џx8/ NK]\~~nOc1@T^Fu}/e:t77.ݪ-xNٖ_Ϛ,jcӺP,LNԶ2BObF؉Aa~7w<U!^=]үҲ 9[Ta!N8QDuu[QgGg_殇gB1iݪs `V_gh2?#;>gD rK7:hisyy/ŵeNJ&ڻ3JNHvq|u}[@CoԌKZ!_׺heB.Z<%hIGoFsUFU.33B9:Vd,{m[[OwOب6ՏJ}Ƶ+,iArHëSnJx#Qf`⮑]a'&ɖuڼ|Kt4luG ˠ?) w2G=Y+rꦉӹ,lTڗc03 wP_t]_"G|MOb`K#7b;.m&9ή "xcoNV&i[IjAhѩzoskUoZ ҡ@69fV Gms 6 ,&i>[6 Uݬ,~sCX$"*z =#&W?څ4+D8;Mc& .IwvCޜKǨv9K>{rkf#cߟMG(#Q B8|KU~>*=֏[~t9 m]NVB!Ms0'݄V ޢ:4goavKq!l'?H&;c+M۠ʴsl{? ĖAgw9QP}G$.;'ћ6UXn>qQq9ZTS1G)Z?qJ ,M&,4ۚ\mUj[ӊp1Qd*. ;a ݾ-߯KiU0>&Ȍ<0{,Y(-v>ew-f!R<1fa.򮴒dsTl61Rv ]7 ?g3VFN[IZU*2},%FW/ՎuIE-"aK ?&E/3|8niuLv\ۘj3zAPۓ)~8BkygM4k Aո µ/Q纁a'rͤ,2H5hQiK,R{E]ӣfsj^?1!c-%ӋZDco' ҴC`r^eoѧlx_┰&17h7MNb:P膦n.w0RF;HB^#މ1Tr\=>z$#1 BBWDwK_Z3M-&stb*2Ek jQ (d8,jKuɃn ~4YHv>:-5y߹]NZ>Md$Ǖ8dj?ݮwX'c}4Jz.& oMa+qסtOA6D{.YHʖHHJl?ɱPhl:ueGY=-u7V{&=Gpy`ԮAv* ֣Į^a3~"D!v`<ьl *O1mQ>Nb[ D_`3ndc 'qioSm\OʾXV={$Õ)'13>r I$ ԙ:$x.0U׆[lLLNON h ă@ex hyvVrrE:h R`nFm"ۼ56f_f8st*+Irٜ-h!9 |:LX59qGrZz&&Ȋ` )Z :V۔͹KU+wV&Z[PR/)ԇ;y{BUJ]Di7F+b'\5-˙ ž|[ﻈ J±N5dEmU'Zg=ӶEӂH%bK[w 2[ΚD -5#G'EKA)# So"Ҵ½\o3X)"0T@㻌2nSՌKud <49:tNO3њqKU@4CХ\)'Ĝ;. Q)좟Z\P+ju9>tIs;ۅo|#Z,5ʐvbq-PDIoOQ)/u*I!N#u3*i Ak[-ݝ4vΛSM;'qY/蔄RꨓzݰyjѸP&gahe7z|iT 0ɿEvdfgpl(A^abj`Kv~Ҭi'Q}7*SeԒ1UqIxHu1*DbѠUʩrbQm&!ItY!7)9{ɛw:ld,TZCdYKJb||ı*V& ytb{7-`&Yt,V aK g[@|L/E{3(VzBA5Vľ<ÛT́Pk+R yIjv% Z uA کZUyv]˸]BΤ#L XW>CꓻS(<[_&+,ma6oz{T$DEtJҠ(@Cʼnc&? ovo!.f]wZZ?-{E0V.@>Vhꝺ&,V_b1%攎AEfDvʎAV#ۣxHΕǷ@`q!~0;dۗTtד9ňr0 }w)*x `o MV)'ؽޡ)f{+e f&_ MPswIzצNsfܮ%W"sĢ32h9ۺJTWP+Q5MstdU:pe2|X3 WkLovU]V fHSjs2hfp`]1 U,V?eәhvlm:PO`RԺ A,Nحc+4H#+bsFhT+|`h)"}dݦ%WKwkr>~?+*(څto5FjF%bAMtl )j/NhcL؟DJn5W|F A(#nZב]+ŀڴLDsss%~oFGU/,b{ [acKv&9x_r8qq! 'k]-!0;ILpI}Ay'sP1D.E Z7#E{'4m!lUuq p:SqZ.E1F5A,XS WI;peaqcɄJHr׶Fi+~Ž,USU3$L 2SZDDȼASrMÖxPRex4̨vJtemuv##@T7VBaJTmfKDXhNE{4}KӖʿK3܈gݰ#˚_'#Hmoƺ7ef&G\x)HW(V?)G24*l.$eI\g66vZ[\$u}uE"1)B (Տ^IGT A.>"ὭPɨKHZqθOX,VZWA(4a'46[jA\V!-Y"!@Z"Ty7>Dj|ӑ)>6vh#ʎ߶!w~/?bDhfݴ1VriR9{$j3ZCva}Wvvl0X,0]v$b,:Y8tDd*?&bJ!mvPi\R1:^8\9P#qR%DI $ssT u;-io; RV6exFOY{vdI.66M!vr0ҜA!1 :Aɶk0pK<(~[{,̤ {a٦kzrxmRN<mB*:DZٌXq}SjV9A<< ⢌j~XeZxISn}??V>׀~`/?Ī8%WX@BjS*5,,$Ä b.8>-0=d)=Aۤ߱7Y}1sGWqGpM$!3B8%p*lSuvUnB|b!-"qpvc9{%ЁD%@1-DՊLA7j0F :)DѼ X*XFیPx)G^=&7⼌qU>Q;eڦ8]83 hև@I.*}Whbwo]uzhtp!-f.:68გCm\{ H~u9wC] (9)+twW5@D$ ġSV%iK캖|)ΔIXXni*ܚIF2h'8GJJBMמ"WZ@brH*#TnΏ}h'LP"R=zE%KxḠc$/`:&MMkRޚNLRы|bpVt`@jlmVNz{q j$[!\~Gp`eͶjGL6AFrǮ&9bH,gHl.7ݓAg#Y˝L$Qܟ|(y`}Y⤲8A\{oP -Q!>^!)@wf-X?nŕž[wivNڙ{oRR /N[&$M*ں_| 4&fR؝$hwK?p?υzJ#kpX|NCM| hWrzwvzJo+")̝m0Xpha"#{X֜05z AV;j/8LEcl:?Pz&!qV0%=z{Y0XTH^\qG:JoK+NͩHMH8ժ-") ٞZ&7u XN8\V:0S'ƴО׎*bꁭbISc>r| r[b Ƞ|p u$/UyOjG1tA\RitORO9BI\O)tPڜÂrQ9p{0!duW"ەDqSXt% %:b锓B6y4]p?NUߣEb?0ʹ%Z.KPXgS+F߼zaػJ@N/!쁸Q ֒ŋ_6rhaN}bBrA!W[0*Ir$A,vp §\ǻO;6@e0OGwˤcjo Um)둢@dzeK6?}Ôs$d.+EYippS] ȗAO7fb`6^Adz hԪU~B .ԇ| Ed,uFJǏRL:75p-]\[*6Nҹh TSaq ORܺ:'5ЮZA > #Q6G43QNJ4*΅g5Nq0lKQxVwƣu4ՑK賠E g"D*%4SJ\Jy5-Hl,}/i"`%Yy_Xе`B  /D^瀳'`}&q2>EoE?gI 6 ǀ4_D^L:^{\BzVK++  g*jӋ bvQ !Hi= ,]@@+qʶdҟȸN'=gҌ`@@ci+,[w;Ϟ9߃g] F 8=v$[6?熻5hAsPג-g D\a⑄Ri+n]Avz?hUF|1 0rX^,k+ 9ӆ..,&QCeLe8RJʹIyk ]?Jhr)M`51x&@~&fm4vkw cvj'3Y,M˶${ פ&Q}fu(Lv@8Ņ*fdT@jjxU" |Dߝ14n:u-'(F\KNO梄$MX> Xۋxj4v4ImTx 6Pԍ<(k%F*Nҝܖ!q-jVvYpybǾA9tqq,2Oz8WpVF6s8YXV kATUz |6%_'G7,Щb6p`?wӕ@ ϖq$&l,Ա$(8^%"$1Ct/vx\:싍ZKhF񹦚 (dq@R;t<cI\n5y<7.Jr!^qPp0 gQc=yZMr^^;<0+|ڎGʼnpNJz'|& .n}V7 sB#'P Z죲 7.;MJc=  }Nl"bnhƢ l(6PLo͈@5wY@K+r^T9L17Pɻ ybҀ Fv 5lIE43# j!$fq Y@ {wیg~Q{[䋚d_Tc|HQ5[ƎYbZ5Iݿzmi^QwGo= teZ ŌϾZ7#̸J Agt fk84hI 3k+tl:u/S%R$%1NE.O$w[t0$ΞQ0^ ަkU%C]%+FUK#@ Kё%aČd邗ѧ$#oI'Sjqmg<l'7>a0G50NpA387.,yLT6ik݊Ղ\MuE'#jkjd)ژ9] +NX~I}miL=v|t֫^ummxӰ6h<@8r${Po ap W F#|OoTMb14 }6^>d/6}oa*ZHG7giûA5(ÚI6@|<.6gIr\]G F*BýBډdp9rmSQӥ<_* 1>ۦj<3d' OrTRKaϖ2h`۔I%1'<;aPb$[Ha F t6l#yL$Ԁ7Kxz`dHlQ楡*""nyBEXdB߱ӿ6: K3B6xkyLPSu 8wTDQV &T;nuu>]SӜ]$-1VN4Aկ`yO[=6Gdaw=A者'ƹ{:*Ǥ!&Eß0_ XsOBI'j8>$.y]B_GHb^c3'$} tO\i_VaSO6Z0{GcD~.١`hI9@ҪsqqM3pI@<Xv#D|~Nd[b&k u`׶Unዃ(+dh֫VWS %0&.t첧bǯ=0}*NM%>~H 8R,FX k[ /8S1nfQ>Wo>PAEW Έp| ? fJ+}igX!1|ؔ/Kd?&}ph]WKʆvEv4+up|ksB^M&,8@Gh*av$LqcR {4+-MoF4xO+d~:fIUoD{b46VO]>!fƋA JB\k';`Opr_ :a􄗁 +yqo)(/~dU;a?|Ix1C"Zr[_ӤyL[:r%am7?iE2'bٝ@W5Eazq߼c.@[yԌRxGvxћmjy9.Kù=m}OD2VOc@; \h[e(9 GƷ&$vtO]PZ]?aX9UC q +'O!ոzL:Yuݟf  ^JTKnii9,3Rqim`u,8qޒ> ;ܖ<(yJ i'֌)vq`|Plِ| w,hj6>q)g4l}ؾ飚O/&&N5IM\fVƄ `U'U& U&˙}d8xEO&}8Q{&kc6vB{ ilOVX$IfK>ww-u gheA)Z~)]Q6ts\&KK8£>iS1 }85*PEʱȩ}BwJbw^",6U,(vSǑnFc 8$g_'Ea^ fii>8 ؈NbW\SeC|,Wz`kXVcEgӒ1㉕J|_}$31D̍%  B! pZ͎>*̒j+0[.p1<-,GBȦخ`=:;XH`xw/A̚qˀPRxlnW/D O(g=HOvFvGfqa:SXtbpղ UL,J`$3IR&Gn/7.N=#3ɽl߸0I!J 7HRn mw֢Vhn6dPֵꂣR*'hXD2Kh:Ҕ~m+xV̄>dyf8:v R:2i[tkyς(;Rcv#1OH|$6 51OPoy*2Yu1WVmy2CĘCbHІF ܳ?o|r!.dq:#&*xٞ,}ڣ*o 97D lѯėIs,JP|ՏDg |')$L.Eh;MrST@? z~SOj~O ܀_b^+,-xDbf*iSOW{y2K?XkݝD➈ggB46Pbh38ޡU d$`^]q.vS0 C9B8`}\oBxڤ:`_j`hn,c *q1)noIϦ6rj~X5#-UC"E$ ^F(ϱ*'A6fMY\4)=f~Q*s+Kb6,8VMh7m?+&d@ yE[,Q$̐VJa$7M 5L@u)I9D6e}MڲrLi|.*ע*Z1T"سV&'S5ɱ֡lM>! yBĎK׸jx=F ۣ)6IX?7$*ʃ

谁有高中政治必修三的总结
谁有高中政治必修三的总结

谁有高中政治必修三的总结
高二政治 必修三【文化生活】复习提纲
一、文化的作用
1.文化的社会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①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起促进作用,②反动的、腐朽的没落的文化起阻碍作用.2、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文化对人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②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措施①提高科学技术水平,②培养高素质人才;文化在综合国力中: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①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②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②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文化的多样性
1、表现:A.民族节日,含义: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文化遗产,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作用:①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②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备注: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2、怎样理解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所以说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②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三、文化交流
1、途径:商业贸易(重要途径);人口迁徙;教育.
2、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的.)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四、传统文化
1、表现及各自的地位、作用:①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②传统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传统思想.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特点:①相对稳定性;②继承性;③鲜明的民族性(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3、作用(具有双重性):①对自身:能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凝聚力;②对个人: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a、积极: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b、消极: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4、正确态度: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法: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和剔除.)
5、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发展.
五、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2、文化创新的意义: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机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的途径: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根本途径);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基本途径);③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方向.
4、怎样进行文化创新: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理由: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所以我们必须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③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创新的重要因素.
六、我们的中华文化
1、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动力.
3、正确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①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③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区域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共同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七、我们的民族精神
1、地位和作用: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基本内涵(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4、我国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不同表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例如,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5、为什么要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必要性、重要性)【必要性: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重要性:①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6、怎样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八、当代文化生活与文化建设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如: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怎样正确对待当前的各种文化现象
①面临多种选择.②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从而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③政府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④弘扬文化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⑤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3、文化建设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③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设和谐文化.
4、怎样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①立足于当地的社会实践,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③加强与其他地区(或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文化竞争力.④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九、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怎样建设: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尚.
3、为什么要建设:(1)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意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十、思想道德建设
1、地位、基本内容:①(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②(基本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重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建设;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3、如何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①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②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③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4、社会主义荣辱观
(1)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作用:A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B充分反映了 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C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先回答文化的力量):1.原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仍然在通过各种渠道侵蚀人们的思想、败坏社会道德.因此,确立全社会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2.意义: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②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③充分反映了 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全部展开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 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7、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
(1) 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 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日益突出。
6、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
(1) 民族节日:
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要保护文化遗产。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7、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4、5、6组合)
8、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9、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3)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10、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1、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文化的继承性
(1) 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 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
(3)传统文艺的继承: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思想的继承
中国传统思想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
(1)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例如:当代信息技术)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五课 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 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6、7、8组合)
6、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
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7、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1)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8、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我国的雕刻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3)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略)。
9、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1)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1、什么的中华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勤劳勇敢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4).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3、爱国主义
(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灵魂。
5、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4)、启示与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1、什么是大众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怎样发展大众文化?
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必须做到:
(1)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4)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减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礼会的进步

收起

给你来个精简的掌握这四个通吃:
1、文化的作用
2、传统文化的特点,如何对待,如何做好文化创新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为什么要弘扬,如何弘扬
4、如何推动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文化生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2、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

全部展开

文化生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2、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提高素质。文化产业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化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6、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及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7、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2)深远持久。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8、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2)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3)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
1、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感受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4、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一民族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5、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1)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3)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6、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聚会、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7、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1)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2)大众传媒的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8、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9、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10、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的表现: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
11、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文化具有继承性。
12、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13、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2)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14、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5、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决定因素
(2)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6、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17、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2)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8、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重要途径:第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同时体现时代精神。第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与融合。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9、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克服哪两种错误的倾向
(1)要克服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
20、如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1)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1、中华文化的特点:⑴源远流长。原因:⑴汉字的使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巨大作用.⑵史书典籍,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⑶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包容性指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⑵博大精深:①独领风骚,独树一帜(独特性)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造成文化区域性的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即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⑶具体表现: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的特征。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22、多民族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意义:⑴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文化特性。⑵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民族的骄傲。⑶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3、中华民族精神⑴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⑵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①弘扬的意义: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⑶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③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各国人民的先进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④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4、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⑴爱国主义的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⑵爱国主义的作用: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⑶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4)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生活的喜与忧:⑴文化生活的可喜变化:①表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生产发展。②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⑵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①表现: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