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凉州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0 17:55:44
王之涣的《凉州词》
xZin"I ȦѨ5*Uefl0`bظlvR0ߋ ^zf]**Ɉo_"?4 c 8UHLJ#kY:de7#%&m3:yfO7 ~,Eݢ6D$d:My]~EiXh^շYL3&yctd}k7asZ>ry4X1}tz*whj|Mkq"z%MAH.w~Y>?"2^y8[ f{ ud ԁ1IMĘLdA;sQSX}Uz^qݘ߈&)NxkC+8CUqv(E<*IcluiIjd)-Q^Ӭ9^EQ? 1Ќ'cyIv 1~k~rpG䳐.ݒ9LKv1m ~q9ؑom͎AI4>Ȋ\Z@NVnu#GM LJ ?]4.TzW^ d"IZvz b-+~krDdvhv*sV:3_nrhbޮ >xXb\hWK$ H@,&DtI']MdRryRk&q dMGޙu Q}n,&|%Y B 'Pc̍\d}ȓcg48<9+AKOZƴe-v)oWBArIYD&eVqנkXDud! vA2yǑOEB2:Ek jZΕXLN P}0/ki5J.%2"oN"FzV ,$b%lKCL+JOcf*[HV ]fDo,VN6xK" $2"wS0cR(.Ee@ C|9&rVLHDń4kY9A>LZCbfݬd%!2`}~P#*kyJWGJzP=A^SK-2}P@ فeLgfllv K&e@Ǝ t*2v|}G kVt -Ր5vf1mޝPZ 'QCJ0@&Pz .۶TQpG"S=ht]듥dT꣺ANK<St [Ύ$ - ҬpƟﱙ߃M^e<)1' ECŗnO):Ь@EoP+mhe@Ց'z;P]ϥ2ބY\}dżㅢ]d0JY;/t~Ve7~38*rg?C** Dzz)29v+J'$$>+VFd.|.NI@t@Ntr_[?ɇC EgNP9]\UnPߢA/x Et h4T7&ԤL) SXʥd# |>D.X9}kZ33D%P 0K>!\FJQM&}k-KPU uM俊A+c"!lܮtMISkHB2f| ;XCtQ *Ó{t=(9v0$K gQ^B9>o; }눅Oh9ɏ!UⓆD!D[*͇lVd1ߣS`B:yj7e$!*N؋(eNr[ +V{>2"VmN)]4]gVd1<|,*+@[bc j`\*x%c@(O--}HNТ󩔮QNBGt!u&ڷaP vV˳AHf>Xy,(oCj4?`kNw>I TZ].p:iGZKP_1Iq$:|p2,(&ctmdYyp,pD\/&mͼJ7Ec~\S!p>KQFj+bgszYDpuQEr;$A8$C7fgI~=VEH@LwT0?|hA=]bw}~ڪ}%w_sj~;s~;@;mpf gzfͥ/(*"5Trr00#vc80\)1ni:BŠBAH:@,P# ,bxh5Ïα˝gnpv@"龛gvJc{r& U3A͑ZB}81#-| l0`"U0j_Ibb0#Эc=Do,OUiADl,ANe1Cz`F˝K#ao\V݇P>vC, 6iюQ_,cЉzd+zL Mh V4ZhQV*br6 6-ߠFipCpËx\iRA@Lo51u)z!+ZQ.4HpH-`eH]`i t^љ݂T_P B{#Aw6 w}Tl8q._ҹQ5QK@c&SOALVEt ),gweAo1xhECo).Vl`%`C(a:ocbXG]b bJ<= >ʞjhA!ycD}IK8 bOaNY '*w2n̚tzCioLLȪ-pHoۅ"+XU?*r|p3y7xlg<],zoiHwl8Y1sA%RݵW򵖛)Zs,KU%$yݦ]_ ߖ>CC<恮ɰ+ EU`eLPbG|TTReEL׉3T7FmV"w6FZ-@qOc&;Wѿ|w?xuPl(aw蒛7'_1wM/~4fa(ŏԼ4 ;>P'O35|VOմlcjvﻓ d@=@ Amt tu į.0_IgQ-8{ xyA;=/x|xb<ik_Xb \CN( 8R6$dw!Hm<w!"KSyAv\J)o@F!6!t̃ >AHYF҈% 8 _Pyh :w@by0!/7V[n'hn -? Y(bQl_3?Jh x ruDQ`*TtUAlUOlNtYv7 5 ( >)΂pkX ފpx ^is} ]_ ~=J«l"0 ۆxʶېَPen AA M U"^d(ڍʀz\S"3Ty|نqdAo 471XEip˸U6q}X$߈PW5݈ l8}j" ni߂ev[  R~]k>wygۆџ cOM;Gu˛Rǻ/t_ޝKWю

王之涣的《凉州词》
王之涣的《凉州词》

王之涣的《凉州词》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 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 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 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全唐诗》 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注释
凉州词:《乐府诗集》卷七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引《乐苑》云: “《凉州》,宫曲名,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远进.”邝陇右道凉州,治姑臧 (今甘肃武威).此诗用《凉州》曲调,并非歌咏凉州. 北朝乐府《鼓角 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下马吹长笛, 愁杀行客见.” 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凉州词》赏析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 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 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 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 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 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 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 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 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 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 因作结. 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 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 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 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李锳《诗法易简录》进 一步指出:“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凉州词

——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背景
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
歌。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
注词...

全部展开

凉州词

——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背景
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
歌。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
注词释义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
,唐代传唱于凉州的乐曲名。凉州,在今甘肃武威。
仞:长度单位。古时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形容极高。
羌笛:古时西北少数民族所吹的一种管乐器。
杨柳:指《折杨柳》曲调。
何须:何必。度:经过。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唐时通往西域的要路关口。
古诗今译
奔腾的黄河就来自云端,一座孤城外是万仞高山。吹羌笛的就不要怨杨柳不绿,春风从来未到过玉门关。名句赏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抒发了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凄怨而又悲壮的情感。诗的首句写自下而上对黄河的远眺,次句写边塞环境的险恶,两句合在一起,用大笔写意的手法,渲染刻画了边塞风光的雄奇苍凉和边防战士们生活环境的艰苦恶劣。后两句笔锋一转,引入羌笛之声。折杨柳送别本是唐人风习,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词更能引起思乡的离愁。可如今在这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想要折一枝杨柳聊寄别情也不可能,这怎能不让人更感悲伤。全诗表现了盛唐诗人悲凉慷慨的精神风貌。

收起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孤城:指玉门关。...

全部展开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孤城:指玉门关。

仞: 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收起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 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 龄、崔...

全部展开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 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 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 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全唐诗》 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注释
凉州词:《乐府诗集》卷七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引《乐苑》云: “《凉州》,宫曲名,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远进。”邝陇右道凉州,治姑臧 (今甘肃武威)。此诗用《凉州》曲调,并非歌咏凉州。 北朝乐府《鼓角 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下马吹长笛, 愁杀行客见。” 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凉州词》赏析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 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 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 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 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 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 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 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 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 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 因作结。 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 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 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 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李锳《诗法易简录》进 一步指出:“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孤城:指玉门关。
仞: 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收起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

全部展开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收起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 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 龄、崔...

全部展开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 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 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 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全唐诗》 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