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秋节的感受不要正文 只要感受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2 22:49:39
作文:中秋节的感受不要正文 只要感受啦
xW[rIJހ^K&3( !@^ͯ`;ٞn]\B< FjWuSۃ7dUNg*oQ/B7*|>` #\UJK=h84F&ǃJnJڲSm=P{jFq4C j׻hxye^;Y ]‡l?DŽkOy]u!XSM ڊQ Uk"*t0(!%3%!UU7l+^H1Ò 676-/z)cw. 0tm7aСys?vйQ;L 7VGMVTz=8! v48H(avţ5Q^:{uQ|ஜYq;S7̮Lgvxn`܌QrC`148dӧ 9l0l=GuXS*Ab͎¸u^'(@5fto" 6tQtQ\W Zf2Cxeqq ,E6މSA$Ξ tgcބ-tP>*|D t͉8mf&=n2p.ܤ]?ah&d$I>J\t$A2Bݶ-Ғ)Q r/cA:O)RP~*Ώ m4_ԯi1@vMa?tlËAДmR`#,vM[u˛lZC[3Ajfmb.*l}lD`̢,LxK-{[&UNWf@\7w(/7f`؄^. ~t9DMԬ$:Iy(B0Q 7Þ`Y5éc.\0/Trz*)2k4= %Jwt)S+)x5LYsM hqVZ1*E|$}v |N) =Ws!KϬUCId}CLpٚ+{ ݍD%DA)9ahYen״*’0m@`p%gNB5`E~^( Ki\;P;qBEblboDNP.2B5d:4N{Aw즱ﱓS7wk l'K?/?J

作文:中秋节的感受不要正文 只要感受啦
作文:中秋节的感受
不要正文 只要感受啦

作文:中秋节的感受不要正文 只要感受啦
【从中秋谈到中国文化再谈到现代中国风】
今天是中秋,古往今来,中秋就代表着团圆.月圆之日,人必团圆.而一些中秋节所独有的特色民俗活动,却在时间中消逝.
我们至今还保存的基本上只有赏月,吃月饼等各地通用习俗,而拜月,玩花灯,玩兔儿爷,舞火龙等基本民俗,却少有可见.
大家不要以为这只是乡下,农村才会举办的活动,作为中国人,不管身在何处,不管贫富贵贱,都应时时刻刻心怀中国传统文化,把这种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发扬光大.
世人应知,中国人的千年传统端午节文化继承不当,竟被只是受了中国文化影响的韩国人发扬光大,并把中国人应得的端午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抢去了.这还不够给世人警醒么?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汪洋.日本人说他们有八道:歌、书、茶、花、剑、艺、柔、香.其实不都是中国文化传过去的,日本人不过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加以扭曲,加以改动,然后就说是他们自己的文化.我看来,日本人所谓的“八道”,其实就是“胡说八道”而中国的文化呢?何止“八道”?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是中国人,都应知道.
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不是一种表面现象,而是五千年沉淀下来的底蕴.至于如何来解释这个“底蕴”,我也说不清楚,不过我们都应在冥冥之中可以感觉到某种东西,它不可名状,好像一个梦,梦里全是甲骨,青铜,竹简,墨迹,青瓷,明月……
也不是说中国的文化继承一无是处.前不久,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引发了一阵学习国学的热潮,不过一段时间后,国学之光又黯淡了下去,犹如昙花一现.这也很正常.现在的人们基本上都是“三分钟热情”也包括笔者我.
发扬传统文化,传统国学,可以说是 “百里而无一害”,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素质,还可以增加民族凝聚力.不过,我也不是想效仿古人,整日“之乎者也”而是将中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精华文化,用在当今社会生产生活中,更利于中华民族复兴崛起.
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演变,发展中,受到的太多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变质变味.道教是中国本土第一大教,而现在许多人却信仰外来的佛教.仅此一例,便可知中国文化外来化的严重.
我也不是抵制外来文化,只是希望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合理适当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现在的一些歌手,经常唱什么所谓“中国风”其实也还是很好的,我不是批判,而是赞赏.这些歌手,用他们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领悟和理解,创造了一首首或清丽明快,或浓郁低沉,总之非常好的一些歌曲,唤醒了中国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的重新认识.并去热爱它.
当然,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虽然我只是个无名小辈.
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国风”的歌曲给人们代来的觉醒只是会像一阵风一样,刮过去就没了么?我希望不是这样.
简言之,中国的传统文化今后的发扬还得靠年轻一代,少年强则中国强.我希望年轻的一代可以不负众望,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