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200字急.在15:30交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17:56:59
端午节的由来200字急.在15:30交
x[Yr#G> Z?d}9Xw A\V(̯¼H,V$HF+!9|??%B*Xƒ;NJ]ٳ= fʶea\n7n,}5뵩Ͱݪ&T-}XUqZigVEwX gҍtn.;'jѵg: j*CjuCV#p笒n'+4&8[7'y5,[XP ghۿ!zKq# a׺RÂ<Qlq*xֶz8]@G_{5-Щ#Nn⊫}ϵT<.T%,ǦfGrN6*xC8%Jr^gEU(QE'ܟO=#.$u"4D {*FujQXTH G5şjlh:GոAX$YZ,n}<_zd *F r@9Me(pI5سRYPHn i@pf1 M5w0ބ? 94 }Ԗ3RѕxP:t35^Kuucn:;f$dϚzsY{`ƩSxI>X譼/m]wu5]W'"rhI 0UG=wQ",JWX`.xgazM%,gvntNe!' ڜC>2G{ guo5杭2 m(!d :*YIѼ ?7;I5,SOc T෸pgu+UQ3).B*}OFcpH 8zKuߓ#:GU1wqRCNwCK^$zUt#"^~DM΢kr!o{=,{x?` f}NSNfN9$/!ej  !<NBѶTRq'i?k0(>UG!yOE~KJx(^!'5!Scʩ_ɜ ?>&K[ xpK*V?>9z0n?>/x;>L!6~aKE{M1 wuDڪP76^ŰsZpD028 o[א* ,Hwm`ouF3N-LsrF7!8/qUJ/!M@x(Pe pqkeX5 _pڞ-Sz>,| |Adlzv25Oa'1j8lF\8 s ͘p)Ng`[?ʷ fJ uDžtd2B¬9±cQ! hk;eWo8ykZXMt=,yw'\w#ެ$Lz"@,9 PT {z±W$ [!"hD E:,3ԸN膜2(_ 0o[Ņ ɜ,\=lr58EPå]6V"|%38q%޵JͰt8:$F_̉dI^!rGdEb ^^{0 ,X )A(McBxʏ0R}>!. U$&2Vn&&&M>9ԤF/,8v}I4xOb6A'Jm8Őlwp x&yQU6"5 =ySwx@ovg+ R IQ`")ƬGHh8>_äsH0e8H3aJ&].m}7u$7 'CWN_]N1r0>{F VS*ab~>DD]!~ɧ'^G݌yQl'S?T]I:#-0m5T<pwV tͥ^ -ڛ7^"[pnjfTHOz Yjs~J.U9lų_սSK 1FSxa"A=WAzWFi^BB˶o"0 #b s"p% Hu'e:GR qmK7e1g 6%W,a.{ mQq)QjNke @g^jUL!:7 ɧTBF}YTlTL͗HSQ Qw9^$ UmK>$H 閺H݌E }UWsqUBJ#;@o^=O0ُs\%DA|æ)evb zf.u Wnf2 X#$D^ Uhγgd? iTy9SIҩZљSK^.!?2FBr$?oWysռK"IjㅻgNW0&K5XJ?/ |%NZP[T2T |URwA^F9x5JfyE*ٸ0u* v-ɂU]#JE|՚$-{ 7n,mlD2TH79NhE^an}<kXd* 2m*`ia$I]CF7jMEZ%#\P>T*vS*j]~Wt>Z4Y ˫ɸh~"tR|}Uc7 ( xc3&'8x37<JV8>H^4e{q=#9_qp6xC=Y(#!z1z%剓:"%" E7hx[cIknt ή"kdmb"Hc_ah)Xf[18DST3{{t: `a) )GO XMּ0,80iX2hۯP=yfp4Z]qw _ס'vIde8\Z*dO#RVEbxEzx P96䉪 -' %3*:x> d)kq 0?K f M״stz»;+dsv#XːYN7Yzr *gAŦUC7%m Ue=н˔ Tm<µ7ty(x9Xʡ%wj:bmSeA^?9ol2HUjHغi#S̩e o̘Ey(˽tC_0/<9{mzc0EZPʅY^@ߞJ(=G>W~A_"7\HnQة5lFQ/l*bZHbW)*MR4S,2po :1W-~iR%ȧ;MfP& KH*ƈ|kg"xnXK[o$ݳ9A'S D!h z0x(skՍ@z"{:`VV92PJ֥M&FUƮ#nn/awW1pf͖%iQb8\᰹m>ki2aqUgy.|v jjUsS3 ^"tzvӿ{Ss5AvPJ7m0<+kmN1q Ȏ+3z~o៍IAxlA{DÙI^Z[IHg%i2G$uQGC#Ot}܋fFSV1ۏf6#It㛾4/id`7߾ם̒4GKԥBUZ W-`o[w|5cHgMN]ko-n!zׂBۗwcػݫmڶItofwJ*ͷboo "ۀkϴ^6Ფ WtF*V\ʦb9Sw2.{ܤ%+e5ֵT3%RbZ;xљ>fPvקN=:mS.mr+.?>'3pwE40'[ F%gfbЇEoՍ&K㫂J)ϥMGF FSrxTf3) KgXQo3Ϥ)ws*qn**7tWg"ʲڴLn+MwLet,)<*G7jЙ4-C` x_  u4cNے Njd`mAi\>ӓmo8QӨt]$US`t=I#VdUbc {̽&1a8JQ@tsVE/p]'\3\-L&q}<Ԃ*Ә{sÆri1UA3.0gfm5(C!o' {yzp4v^d-3,BeYs5]Շz*v&$vc2rLݴ27g{V?ޮrX74vLM!SI}^PV_W~7ON);4'NsNMxi<1wOe/_~*% 5s-FiB5M6FTӊ}ӌʑhG5@u-fT*7i{m) ) 1 Z_W0B}'5~a"7 ~ea W{A4y?Low6:{_>l|گn~Qޟo+_̹q8˅ʗ49+϶9EFr6s%B3A! ko

端午节的由来200字急.在15:30交
端午节的由来200字
急.在15:30交

端午节的由来200字急.在15:30交
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说法都不一.有些人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1]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比如说:“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夏至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纪念女诗人秋瑾
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和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的称号.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策划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为了纪念屈原,他不是受政治迫害投身汨罗江了...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夏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重午、午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

全部展开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夏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重午、午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午节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纳西族、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祭正式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收起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

全部展开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有很多种说法——
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古越民族图腾祭说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恶日说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夏至说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