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平行宇宙?平行宇宙的定义什么呢?它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真的有的话又要怎么建立联系.问题很多.它和时间有什么关系么?话说14岁的我看了N遍时间简史...还是一点点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2:35:42
究竟什么是平行宇宙?平行宇宙的定义什么呢?它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真的有的话又要怎么建立联系.问题很多.它和时间有什么关系么?话说14岁的我看了N遍时间简史...还是一点点都
x}iocYz_Q E8`3N`KlN@Ms%H|uD{v˽A;1hf͚iD9SMoMu{Qt}S3Wrh$NJm7n%vL1$Dc[b\ o3Íp2 F^Í[yN嗏=)>!3KaeqКa2Ϸj?|7esF"|Ӕ\{?~_y}8 9,f!77ze2ݕˋ †㴼;iؾ},0<LydQ?m my`Tzǁ|ĎN=Sr m˘xbW7~~-}~򻀐OE # f7+r3nD~ ~m: 2dS&%_//j] X~I7~25Uy& v1zaJyh%<^jzTm dgdۢ 9 9>&WZ"0NŜ~:JJA#o =-OۇaɁmm{R;A{RavA0PA>> u5|5}hY? zA4\ݓ 3BhH?cz̵)5s5_aajMyhaf⻨z4h<,p+ iAA*Ml3s9l"yC-; Ɵ 2%YS'BԯMWWPK[NlQv#6^Z{ArYHqZ-'KfLߎ7b JACo+0U %CQx2ifd{zj azbɤ+q@VC?-M6:%LҼ%>Y7R`HAi0/DmJh j2Nf# s&TH3rBdqz.fs+{ oN+-:T$ KY7 4:@4|b Z6 rB"y A`c9]ׯS3 ^9F4hP|tZv'0?d1~:cy'Y`Oxݎ.hdHjlAP}H>T e"yA.f{ЭP7a:BvJ3 *`ܢH}]a,iBV(\Bo)Pɥ/ ENWmp:,Fya#\tL[ 4su7|uZ:tM| WLZbWW<ގ<n#_g7Gn@7j(Z,_kAkqF(K2=h)omE?9<ƒ^gsAeE4;8i8(|<WӦy/$`XV Z˂>CK=LRɔ}A `Qs! a6 0NY[XR(Yj( r"%{bY1<3R,.TÑ<32ϕM 늹7 "]~fT \/K[V[mOq kIDs“UEEsU^QvD;숊Ez:.DĦ h)6Br|a` pnO۲VIKoa+{Ah\_Xp0F# +7gf&B};|c% kUEMHMF˦u2-NJfZk!փ՜1ٕw\Q(M2S s4`pwpYYҌIq4<4kE/ ] {0[N:@ MJ8zVh!~,א ~ ПwUFY֓Z Up63hCRޭ:u/GM0M=cꤡ%H UYhTܑGr,Zm;Ia:QV rYN1̑W_f`6 ^Шk(,\,A)R3 eAWYk2iJyRNCIt#BF7֌U:ktWjjwˬ5X^wuXna^JBF/(1Ki\6'QI|}g_+@֧H(1[GYA::UqAXi7_!N8ֲb] 'M44 O{|a(A4J{z=-z2@E&'JΨn=Xd|nޜl {op4$M[aTz3qc*aºk<;1tO^㚣Pxh>Xˈ}좮NAH7^!0hm:n7]WDFʦMZŰTaLkz&hQaJk2 xfAaN+E=Y)SVWH[} 2Qy^t!YRC./l|:getI:C{yoUuot}WIS13~~`nrHճw.\8)z E~U&3‚3us-@0af>|pv@WLlla!$ {ӄWY X*бDx+6:+ 0twHS0MI# gX#Ǧ"=3LxY 8o,4bHZ ^[}xBv/NFAO'NUy!V"X5n!q;DD9M-hl֩ccl(#p΃>MkTωgIK# N-FCRڧZ߶' 6( ZuG}be0}{-o@>EXG-_:c'[M`ͽ4'jZZD+i"Yux.mvlY >1 ;m#2jFcyFkh1Ӱq U-2K&,#:enM" !`vJ~uB,`o9!AOkL%Ӿr,M?M'=4;~F#tU8VDz=CϝI`Q7 ƾϡ[GSbHUBXd 2ЧxWI>11}{h."/nLSbfL;/D+IGU8qS?@/wgpz5rAejMoGǨ =L -;r LNhbQYMJ\DZZ 2T`6(؃%R*yqZTE~o@: 4z#W(`( KMҍk@vx^>LJpsd6a9{F`(iA !C f'zD&AQ0,(,s;mNl!t;"dOLtbsg.i[]kE8<=?b2fJ?:ަՑ.\]72qf`!tu%:3EMfx8MOs]PDO, PEvڝN쾥{>PspgF]ZV[a5zcx%&CxvCjD' ;~ǬNڦ!ψf/}=cLk_O!zfp :&4 H/Zmy77vΠY _"W>[h Ud(14K@\ª\(lVK.UKGzn&$\9E j9f"8;Tʍc|hxlT=@;xaPI' äz0h @XJ7=锘3=st1DK}B%]T;NQO&A-}d]Z,,k` 29QQ*u艆`oܳO?tw aUx6)$gCق\:5DlIS:ED j򒟛y>u"z 'ÃfJtE,L_omրs DO)A0>j8`eXNnF+-Ɯh2租 0#>cpaq9gGԣ z[QI&3P\?*6h#5XnX=_);asU켾Fm.|4 eHsPP?Y1LZpyZ(2OʀLІD)y;[[>%B^%pV*X{,_LA{>iˎGK jTcS$PO9E#l_6A4[.#!7^$*A".i!>-~շaT gTC@ A @#$سbaO9VM_@`NpDVD٩_%6OW/^t_/_쫯fԟ3}Z/_ٯ䜦/~w/>g_~>Ͼzg}X ߿rZ$6Ef&Ȍ޳ͳ^1 uՖ@ԱJYZgLsucRǢD[Kt\z4缌J`W˹_tW)YH Ϭ@ާ㎫dp*gȢ76VNNuF@N/>M"iDMPP.ء-3,rψXL+, m׊q4qًLG(Wny,=gR@ug6MW[ rie.0 xV 7R ^e|$+QV\g/N O|ĉ7픺<R0CaCfh8 q`b"8W7-v%1/nYw*V8텽w;|yGeh0yg0be]$<6 p6s\NJ=@ ayBA?eBD*![cg/>)q⻺\.LF⧚ΨQ0H$}frq5$r ]7&%N8!P43Z/a}C's S-1Nj;@T]8!`9M)2OU[5;eOM#g꫃NMhV]xaQCԍ+׻b[Dն1n$JV2weamnI\t:2"8![v1Ug H W,-L_uMR}<^c%:3h+XXI~Fau:bGuQQϐBrCiZ},}Ն(0w qԌl,yWE2O+Ac$\MjE,5ZQm͔{ SQ?/@єm ceJX:=ZN{ígN{ٌ=3xXSa9%0%HДAc.XԥI/}tG5E8Q=r'Y.#EQrꜲÃVXpqqf],9[ܚ|D)h3G-v^5Op,Rݍ`F{tumST9=&YUm2m,)Y BmDa @鎫]LqF؟LE5V?*=)xƶaTkT܌~8ħ?2,C=5^#ݟ }1IAjf ׶b&9a)7L9uoVYnmhj83GDiFUN'\&@f'ʻjIUf8:.Z,FpBxQjCVQgG6x\--pxgrs'"nDʷN< u]/fa 1*<`,[*PR%?/߇ᙽo +Yѧ#xz7Cef]!(LtBި69]$0eb+I %ZPaj]o랝Q/UQ+1< fe Gb`'Zmjϙ;GLh *۳N\e(;m,OT5]+Ӛvޘ8 ."2t~Z* ،E ft<`) .klz[bٽ@~d4H;~w2ءx̓lEc;xJ@KyMbrxQ,Fb">n6Vu5b/)0ot)ʣl?Fpo]M3/砉z0E~W?k䨥tOmUg]-Y#7ː?Qlq\=`ĜAy,[jRns4k0k!LD`&wą -<& ѷ8<{U A;I |.62S#DŽ괒1sb6p>E O2,Π'(y:c.bR)VHiE=?ܢZU`_ɼ-7z|T]G}څQ Q-^6*UnoPc'&PJԬUfC.k#t"!\]Zڄ䨑.ZvB*+X L0WU.P086N<JA^1@tv|}zOURIVj9ƍ/YĢc)}GAtk,L?l$ k eotNЖq'/ *[`Io`&/ ksg&+t!y-X{6A#n "wY#f:47)݂7S{~f,vWI PlxSrLk*O__CB(A`OyX.BVWgA&_-]poƮVz'x"շ~`elmՊggүb{v#WQHG6+n ]>TFKDK˲9ZuW3])~}(0k/`Fj5a֋ U R~/bSDԧٿ}5өK;/-m] ;}_?ŗ/׿@0wܬQ kϖc&&-c:D[L$te:NlYFߔ) >ruDkT8,ꮡA Phfj smSR=&DtaF=FDl=,"k+v[+FqiN C&9Q_+ vľBNTwe |=/mZPpJ/93HM]cҜz9+A.P57LmإG15<8SWN 9ƒ}R| LiX0}l&V˖^S`VKQzZϤ=bƜ##^t8 (pvيx׽t3X[UMeE+zYl6=o}4NT[cgP׮mjhL>ubQ2X|O<;4YkQxVS!kaKվodebXy8S#pYԾ^XHJtvt#>p5mͫaYPٳo j'W1m黖tl,m==/KsnK paь&s=~l^mЀȒN(5kja~m19l6ʄȪW'*,&TDZD cc°(8 {Zɿ9vte|+ ]ڦБNAC懐cF'k~gR2o+:b|1Ir۳Rq4_KHQ'r{gR$ܑڼXMK8qB+2ۤkKʻd_!Ϲ&xby-wzK%Q(CMc؞|ʤF#^(G4枕PԷ2[?_՗](8q #anh%3Gí|dz/ۋqu(E6ccѡ'3S~_|Stp,>ሾQO;1z³'>jٹ#vp,G#d$3A;BDG2ĭԖ\܈<*?cq/waۨsl$TmS[B悚BOTg"2ا?Zٶ7z|<Ҳ}Sń; +Υ34Lͽ@dxkys࣎kinbd*: nUqݹ뫚['S`<R4sR0im,.p \ VQD Y4IQamejmmM~X@ 0;j/K3`K\cĮ1V&MO (uP]@oVQmrv)hƓ ™̽-&wz5ִ?q VZ઺<&;kGR(Dߢ-AG+je["({ҥ`a:&YĀsm=D$+!!=:+CrgA~鲬L%m/ Olo9b tܷQvqf϶`6)Fjps`DZYOE,qowY. ౵咪MI Ü+Cd.ZT,sRdwQuԐ0nѯV-"/)z_YW(hi:Q2%=UDƲ 6)NwA!+`tou'a0QG pJ+ㅩn-Te]](2~Q;L` ^%J}m^'5 ̨Aq7Vyo=Yze ]F<|UfTNsy /T ~7xbU%q"NW}d.bVfpj?vA&$Xudfw=_  WGxLOD|%Fr1T5&I4RjSH/@ymպ>xEԺE?PFJEw>g*f;A -:'&ՌgQ{([^T1}M}T{p( "! R'S Ey1vG;ʏJEe-fٺ\2)C CT.X'n@E{9)9~TmIȬG b[``:D^]Xwn^>mi#x5 %g=7ZD'#=&k 6RXDwmfZ>2ÓuV_ukMQW*$LÎbA3FVܠXV Vߤ=BS0@uϯ<ΣqG>ĚZ[nC.X?l|1ҥ@1fM4M[ xb" ђ]hcX8$>iVXG8Osv6 .@ͨ'K6 6W{^e*(m3Rg _k$ȅ@`1esPSu$ aEް'9`zuBjz a83%O-E 2\48u嵂78_/06@rWZ^[AIq {Ȼ|2>-kut7$nK*wal#F,Yk whtnWL'ャa&fAM'&Y!CuR?u4'Ue}%!MS\a>3x3kb|x0^.Ž6ZM 4abz,yM'tmF͉ƿFGWB~ri<5xu8h 2wWBps8lD սԃL"(ݬ EC>k5j^(Zeǚ ]GSX!!EpF˷pb1[G9u•#Etȕux\/)m phT_;85t:L9d=j3D)Gzlf˥1aE]˛}|+tmeLHaa< C ?('A ȝ-j:`Wa+.AJP \‡ `ӻ ߸.u l+ x1Ƃ.=[*{^у3'1^9 no%@֪ӮS&W|+=Ng%kVUկ,uB__4 }c.{j{]LCQCRGv@x~:פE_gYhRASNʹܕJkU^Dl4엂CBLuΑkf#%:;f Jz砶nIL S5z=| 4-Ыƭ [gˁs_x8W} 6a+F^캄 ȦmV!1;C3YҦ^kgnl+ *X{z) J|Ke?ERwу6izA;[t^;wQ5L_(M(Ӂ.nW-c)3Dg;zm닾Nӥ3k J) @fJa\sZ4eaف۷F/_Ow阅SwSϥ^"KtP~`ˉEr㥋V- &oT6ꑟ?v2x_~1hc7ޞ-?~ꋟG]?c#߁2MʉV*N<؋2gp+IQ[zBXb,9m+_,;. 7.~Yly7g+Cem Q]E+[Ϙ<dj]WZ~y|d.<\ l4qZt+FG_%8M*b>s^8gE%_M1͋P ږZE{Qa#Z[A~҅/~jvC5*a~RZ9Zsa>xm1znӴqN3*/d-&wE|RZ-1vycg7v W.2Iz&EB݆^q0ˉkVN7 oY7Vpn2OZ,w+lh[XɄ-p'dF'Z|ιahUsj?#8ƀGVC\Ǔ#4P֎ƢbqqiW!F(7cѰ ;bW//k'p9q/9Gzq#@J Nkw]T-fqoUˆ+2ʱ1|G}6\7v%l1փNqcKm߸΀ β>/=&qpb:=!>0ɡ7w),$~oG%y5UD[VLMƠaya<nNMy]I<:]ri݉K.uHX076#* k~|>jW1;gV)KCkg׸x2BQc!VåoSrM7he0t:YESv`QMu@GS Z W}*qKeU٦ð$S*؛2hՆG4Wdx\o&aiWR)idxNB!'Iknm -[u|okt í#0ccKɶz- H#mwō1Y3hčsSvG'>{OkI~«{FQz] dI9Pʒeіw U6X֨QIO\{i\S P'6,1r

究竟什么是平行宇宙?平行宇宙的定义什么呢?它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真的有的话又要怎么建立联系.问题很多.它和时间有什么关系么?话说14岁的我看了N遍时间简史...还是一点点都
究竟什么是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的定义什么呢?它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真的有的话又要怎么建立联系.问题很多.
它和时间有什么关系么?
话说14岁的我看了N遍时间简史...还是一点点都没明白一点点概念...虫洞又是撒?是一个宇宙时间奇点伐?
继续问,如果穿越时空回到过去,那么穿越的这段时间里的”我”,也就是正在通过奇点到另一个平行宇宙的”我”,在我们现在说的”现在”这个世界的哪呢?如果还在”现在”,那么”我”离开去平行宇宙的时候,”现在”的”我”身处何处?

究竟什么是平行宇宙?平行宇宙的定义什么呢?它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真的有的话又要怎么建立联系.问题很多.它和时间有什么关系么?话说14岁的我看了N遍时间简史...还是一点点都
平行空间!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著名的“祖母悖论”.大意是说:如果我们通过时空隧道回到了过去,遇见了我们的祖母,而我们又不幸的害死了祖母,那么既然祖母在年轻的时候就死了,未来的我又从哪里来?既然没有了我,我又怎么会回到过去害死祖母?这样便产生了一个悖论.这个悖论是建立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广义相对论认为我们的宇宙是平行相通的,可以通过孔洞回到过去.正如所设想的一样,如果回到过去成立,就必然产生上述的悖论.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我们又被告知时间和空间是彼此联系的,由于光速恒定,所有运动,甚至时间本身都必须与之相对应,由此时间也是相对的.于是,人们为解释上述悖论,提出“平行宇宙”的概念,这就是霍金的“平行空间理论”.霍金解释,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后,时间线便出现分杈,分杈的时间线展开的是另一段历史.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回到过去,就可能破坏因果规律.于是,祖母悖论也被这样解释:由于时间与空间相关,因此祖母被害,世界因历史的改变被一分为二,从而产生时空的分枝,那么在这个空间里的我就不存在了,但另一个空间的祖母仍然存在,也便还有我存在.
既然人类回到过去理论上成立,“时间机器”、“时间旅行”便成为科幻作品中被广泛采用的题材.“时间机器”最早出现在1895年威尔斯的小说《时间机器》里,那时的设想只是作者的幻想,直到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相继问世,这一设想开始有了一定的物理学根据,类似题材的科幻电影也因此有了科学的依据.正因为有了科学为依托,在科学与幻想间才会有一个一个无比耐人寻味的故事.如科幻喜剧《回到未来》,主人翁马丁和布朗博乘坐时间机器在过去与未来间穿梭,并与那个时空的人产生交互行为,从而引起时空的分枝,创造出与原时空不同的结局.在这部影片里,导演就把世界因历史改变产生分枝从而导致的因果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因此让这部系列影片成为经典.
这种因时空旅行,改变了历史,才会有新的平行世界分化出来的平行宇宙叫“后置平行宇宙”,既然有后,自然也会有先.最典型的例子是《宇宙追缉令》里,李连杰所处的平行宇宙称作‘先置平行宇宙‘,就是说不管你玩不玩时空挪移,无限多个宇宙原本就存在,有本事你就可以在里面窜来窜去.
这么说近似于无稽之谈,可是,专家们又说,科幻电影中的想象不能当作无稽之谈看待,因为这些想象即使有的没有科学依据,但它会通过扩展人们的想象力来影响科学.如果,我们往高深点说去,《宇宙追缉令》所创造的世界就可以牵涉到量子物理学的内容.
有这么一个著名的电子双夹缝实验,一颗电子通过了夹缝,在屏幕上出现的位置并非夹缝的直线投影,而是偏折了一个角度.累积很多电子的话,会产生干扰条纹,这些电子好像分身似地同时通过了两道夹缝并产生干涉现象.但,假如我们在每条夹缝中各安装了探测器,电子又变得只会选择其中一道夹缝通过,不会出现干涉现象.如何去解释这种怪现象呢?物理学家们同样提出了“平行宇宙”的说法.他们认为,电子其实仍然是同时通过了两道夹缝的,只是在我们的宇宙中他通过其中一道,而在另一个宇宙中他通过了另一道,从而来弥补在这个世界中缺失了的状态.很可能,平行宇宙原本就存在,只是我们目前无法从实验中得到证实.
那么,对于“祖母悖论而言”,也可以这样认为,宇宙有无数个平行的空间,于是也就能产生无数个并行的时间.即使我们不幸害死了祖母,在这个时空的我就不可能存在,而另一个时空的祖母还活着,于是我也还存在.按此说来,平行宇宙也无所谓“前置”与“后置”之分,任何物质都在运动,都在分化,小到一个粒子,无时无刻,说分就分,世界也因此一直在分化.比方说走路,我在路上走着,前方随时可能出现两条路,我在思考是选择走左边还是选择走右边?于是,世界在我的选择中一分为二,一个我走了左边,另一个我走了右边,这一分化便决定了我这个世界可能的命运,选择走左边的我下一秒钟可能遇到一个乞丐,于是,世界又开始分化,我又得决定是否需要施舍;走右边的我可能遇到一位妙龄女郎,从而有机会与她结伴同行.是不是很奇妙呢?命运因选择而有了不同的结果.
说到因果关系,我们会想到“蝴蝶效应”.引用网上的解释,“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用辩证法来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如果追述宇宙起源于一场大爆炸,那么大爆炸一瞬间的动能、方向、速度等等,决定了之后所有发生的事物,或许也决定了你我的出生和死亡,这样想一想,我们的现实世界也充满了无比的乐趣呢!
不过,一切都不是定数,因为量子物理学中也有着不确定性.如一个电子撞击一个质子既可能转向左边也可能转向右边,因无法把握这种不确定性,因此,电子转向左边或转向右边的两种可能性,也就形成了两个平行的宇宙世界.
如果从普朗克常量来解释目前的宇宙,我们更容易论证平行宇宙存在的可能性.
所谓的普朗克常量,就是最基本的能量表示单位.我们所存在的这个星球上,每个物质都有小到不可划分的单位,我们通常用原子来表示这个最小单位,同样,每个物质都有能量,有的能量大,有的能量小,那么能量也应该有个最小的单位,物理学上把这个最基本的能量单位称为普朗克常量.任何物质所包含的能量都是普朗克常量的整倍数,不过这仅仅局限于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
如果,我们把这一规律无限地延展,势必会有一个普朗克常量不是我们所认知的普朗克常量的世界存在.比如用“1”来表示我们所知世界的普朗克常量的数值即“普朗克常数”,如果另一个世界的普朗克常数的取值是“2”,那么另一个世界就是建立在普朗克常数为“2”的基础之上.而从1到2之间又有无数个可取的值,因此可能平行存在的世界也就应该是无穷无尽.可是我们为什么看不到他们,感觉不到他们,如果位置重叠,我们和他们相遇而看不到对方,会不会撞在一起呢?答案是否定的.最能直接表示两者之间关系的例子就是奇数与偶数.奇数与偶数之间不会有交点,永远这样平行存在着,所以他们相遇时会毫无阻碍的穿过对方队列,即不可能感知对方,更不可能相撞.同样,普朗克常量不一样的两个世界就如一排奇数和一排偶数,是能量最小单位的不一样把我们分在了两个空间,不可能感知对方,更不可能相撞.
虽然理论上这样的时空可以生成无穷多个,但,并不能真的像奇数与偶数一样可以从中取出多个值.通过解普朗克常量方程,科学家们只能得出方程的几个合理的解,由此可以构造出几个可能存在的平行空间.但在量子物理学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这些平行空间也可能是不稳定的,如果由这些不确定的普朗克常量构成的平行空间,就存在消亡的可能.

平行宇宙定义
最新的宇宙学观测表明,平行宇宙的概念并非一种比喻。空间似乎是无限的。如果真是这样,一切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必然会发生,不管这些事有多荒唐。在比我们天文观测能企及范围远得多的地方,有和我们一模一样的宇宙。天文学家甚至计算出它们距地球的平均距离。
让我们举个更切题的例子:考察太阳的质量。太阳的质量决定它的光度(即辐射的总量)。通过基本物理运算我们可知只有当太阳的质量在1.6X...

全部展开

平行宇宙定义
最新的宇宙学观测表明,平行宇宙的概念并非一种比喻。空间似乎是无限的。如果真是这样,一切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必然会发生,不管这些事有多荒唐。在比我们天文观测能企及范围远得多的地方,有和我们一模一样的宇宙。天文学家甚至计算出它们距地球的平均距离。
让我们举个更切题的例子:考察太阳的质量。太阳的质量决定它的光度(即辐射的总量)。通过基本物理运算我们可知只有当太阳的质量在1.6X10^30~2.4X10^30千克这么个狭窄范围内,地球才可能适合生命居住。否则地球将比金星还热,或者比火星还冷。而太阳的质量正好是2.0X10^30千克。乍看之下,太阳质量是种惊人的幸运与巧合。绝大多数恒星的质量随机分布于10^29~10^32千克的巨大范围内,因此若太阳出生时也随机决定质量的话,落在合适范围的机会将微乎其微。然而有了旅馆的经验,我们便明白这种表面的偶然实为大系统中(在这个例子里是许多太阳系)的必然选择结果(因为我们在这里,所以太阳的质量不得不如此)。这种与观测者密切相关的选择称为“人择原理”。虽然可想而知它引发过多么大的争论,物理学家们还是广泛接收了这一事实:验证基础理论的时候无法忽略这种选择效应。
适用于旅馆房间的原理同样适用于平行宇宙。有趣的是:我们的宇宙在对称性被打破的时候,所有的(至少绝大部分)属性都被“调整”得恰到好处,如果对这些属性作哪怕极其微小的改变,整个宇宙就会面目全非--没有任何生物可以存在于其中。如果质子的质量增加0.2%,它们立即衰变成中子,原子也就无法稳定的存在。如果电磁力减小4%,便不会有氢,也就不会有恒星。如果弱相互作用再弱一些,氢同样无法形成;相反如果它们更强些,那些超新星将无法向星际散播重元素离子。如果宇宙的常数更大一些,它将在形成星系之前就把自己炸得四分五裂。
虽然“宇宙到底被调节得多好”尚无定论,但上面举的每一个例子都暗示着存在许许多多包含每一种可能的调节状态的平行宇宙。【see ‘Exploring Our Universe and Others,‘ by Martin Rees; Scientific American, December 1999】第二层多重宇宙预示着物理学家们不可能测定那些常数的理论值。他们只能计算出期望值的概率分布,在选择效应纳入考虑之后。
第三层次:量子平行世界
第一层和第二层多重宇宙预示的平行世界相隔如此之遥远,超出了天文学家企及的范围。但下一层多重宇宙却就在你我身边。它直接源于著名的、备受争议的量子力学解释--任何随机量子过程都导致宇宙分裂成多个,每种可能性一个。
量子平行宇宙。当你掷骰子,它看起会随机得到一个特定的结果。然而量子力学指出,那一瞬间你实际上掷出了每一个状态,骰子在不同的宇宙中停在不同的点数。其中一个宇宙里,你掷出了1,另一个宇宙里你掷出了2……。然而我们仅能看到全部真实的一小部分--其中一个宇宙。
20世纪早些年,量子力学理论在解释原子层面现象方面的成功掀起了物理学革命。在原子领域下,物质运动不再遵守经典的牛顿力学规律。在量子理论解释它们取得瞩目成功的同时却引发了爆炸性激烈的争论。它到底意味着什么?量子理论指出宇宙并不像经典理论描述的那样,决定宇宙状态的是所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而是一种叫作波函数的数学对象。根据薛定鄂方程,该状态按照数学家称之为“统一性”的方式随时间演化,意味着波函数在一个被称为“希尔伯特空间”的无穷维度空间中演化。尽管多数时候量子力学被描述成随机和不确定,波函数本身的演化方式却是完全确定,没有丝毫随机性可言的。
关键问题是如何将波函数与我们观测到的东西联系起来。许多合理的波函数都导致看似荒谬不合逻辑的状态,比如那只在所谓的量子叠加下同时处于死和活两种状态的猫。为了解释这种怪异情形,在20实际20年代,物理学家们做了一种假设:当有人试图观察时,波函数立即“坍塌”成经典理论中的某种确定状态。这个附加假设能够解决观测发现的问题,然而却把原本优雅和谐统一的理论变得七拼八凑,失去统一性。随机性的本质通常归咎于量子力学本身就是这些不顺眼假设的结果。
许多年过去了,物理学家们逐渐抛弃了这种假设,转而开始接受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Hugh Everett在1957年提出的一种观点。他指出“波函数坍塌”的假设完全是多余的。纯粹的量子理论实际上并不产生任何矛盾。它预示着这样一种情形:一个现实状态会逐渐分裂成许多重叠的现实状态,观测者在分裂过程中的主观体验仅仅是经历完成了一个可能性恰好等于以前“波函数坍塌假设结果”的轻微的随机事件。这种重叠的传统世界就是第三层多重宇宙。
四十多年来,物理界为是否接受Everett的平行世界犹豫不决,数度反复。但如果我们将之区分成不同视点分别来看待,就会更容易理解。研究它数学方程的物理学家们站在外部的视点,好像飞在空中的鸟审视地面;而生活在方程所描述世界里的观测者则站在内部的视点,就好比被鸟俯瞰的一只青蛙。
在鸟看来,整个第三层多重宇宙非常简单。只用一个平滑演化的、确定的波函数就能就能描绘它而不引发任何分裂或平行。被这个演化的波函数描绘的抽象量子世界内部却包含了大量平行的经典世界。它们一刻不停的分裂、合并,如同经典理论无法描述的一堆量子现象。在青蛙看来,观察者感知的只有全部真相的一小部分。它们能观测到自己所在那个第一层宇宙,但是一种模仿波函数坍塌效果而又保留统一性、被称为“去相干”的作用却阻碍他们观测到与之平行的其他宇宙。
每当观测者被问及一个问题、做一个决定或是回答一个问题,他大脑里的量子作用就导致复合的结果,诸如“继续读这篇文章”和“放弃阅读本文”。在鸟看来,“作出决定”这个行为导致该人分裂成两个,一个继续读文章而另一个做别的去了。而在青蛙看来,该人的两个分身都没有意识到彼此的存在,它们对刚才分裂的感知仅仅是经历了个轻微的随机事件。他们只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决定,而不知道同时还有一个“他”做了不同的决定。
尽管听起来很奇怪,这种事情同样发生在前面讲过的第一层多重宇宙中。显然,你刚作出了“继续阅读本文”的决定,然而在很远很远的另一个银河系中的另一个你在读过第一段之后就放下了杂志。第一层宇宙和第三层宇宙唯一的区别就是“另一个你”身处何处。第一层宇宙中,他位于距你很远之处--通常维度空间概念上的“远”。第三层宇宙中,你的分身住在另一个量子分支中,被一个维度无限的希尔伯特空间分隔开来。
第三层多重宇宙的存在基于一个至关重要的假设:波函数随时间演化的统一。所幸迄今为止的实验都不曾与统一性假设背离。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在各种更大的系统中证实了统一性的存在:包括碳-60布基球和长达数公里的光纤中。理论反面,统一性也被“去相干”作用的发现所支持。【see ‘100 Years of Quantum Mysteries,‘ by Max Tegmark and John Archibald Wheeler; Scientific American, February 2001】只有一些量子引力方面的理论物理学家对统一性提出置疑,其中一个观点是蒸发中的黑洞有可能破坏统一性,应该是个非统一性过程。但最近一项被叫做“AdS/CFT一致”的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暗示:量子引力领域也具有统一性,黑洞并不抹消信息,而是把它们传送到了别处。
如果物理学是统一的,那么大爆炸早期量子波动是如何运作的那幅标准图画将不得不改写。它们并非随机产生某个初始条件,而是产生重叠在一起的所有可能的初始条件,同时存在。然后,“去相干”作用保证它们在各自的量子分支里像传统理论那样演化下去。这就是关键之处:一个哈勃体积内不同量子分支(即第三层多重宇宙)演化出的分布结果与不同哈勃体积内同一个量子分支(即第一层多重宇宙)演化出的分布结果是毫无区别的。量子波动的该性质在统计力学中被称为“遍历性”。
同样的原理也可以适用在第二层多重宇宙。破坏对称性的过程并不只产生一个独一无二的结果,而是所有可能结果的叠加。这些结果之后按自己的方向发展。因此如果在第三层多重宇宙的量子分支中物理常数、时空维度等各不相同的话,那些第二层平行宇宙同样也将各不相同。
换句话说,第三层多重宇宙并没有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增加任何新东西,只是它们更加难以区分的复制品罢了--同样的老故事在不同量子分支的平行宇宙间一遍遍上演。对Everett理论一度激烈的怀疑便在大家发现它和其他争议较少的理论实质相同之后销声匿迹了。
毫无疑问,这种联系是相当深层次的,物理学家们的研究也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例如,考察那个长久以来的问题:随着时间流逝,宇宙的数目会以指数方式暴涨吗?答案是令人惊讶的“不”。在鸟看来,全部世界就是由单个波函数描述的东西;在青蛙看来,宇宙个数不会超过特定时刻所有可区别状态的总数--也即是包含不同状态的哈勃体积的总数。诸如行星运动到新位置、和某人结婚或是别的什么,这些都是新状态。在10^8开温度以下,这些量子状态的总数大约是10^(10^118)个,即最多这么多个平行宇宙。这是个庞大的数目,却很有限。
从青蛙的视点看,波函数的演化相当于从这10^(10^118)个宇宙中的一个跳到另一个。现在你正处在宇宙A--此时此刻你正在读这句话的宇宙里。现在你跳到宇宙B--你正在阅读另一句话那个宇宙里。宇宙B存在一个与宇宙A一摸一样的观测者,仅多了几秒中额外记忆。全部可能状态存在于每一个瞬间。因此“时间流逝”很可能就是这些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最初在Greg Egan在1994所著的科幻小说[Permutation City]中提出的想法,而后被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家David Deutsch和自由物理学家Julian Barbour等人发展开来。
第四层次:其他数学界构
虽然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层多重宇宙中初始条件、物理常数可能各不相同,但支配自然的基础法则是相同的。为什么要到此为止?为何不让这些基础法则也多样化?来个只遵守经典物理定律,让量子效应见鬼去的宇宙如何?想象一个时间像计算机一样一段一段离散地流逝,而非现在那样连续地流逝的宇宙?再想象一个简单的空心十二面体宇宙?在第四层多重宇宙里,所有这些形态都存在。
平行宇宙的终极分类,第四层。包含了所有可能的宇宙。宇宙之间的差异不仅在表现物理位置、属性或者量子状态,还可能是基本物理规律。它们在理论上几乎就是不能被观测的,我们能做的只有抽象思考。该模型解决了物理学中的很多基础问题。
为什么说上述的多重宇宙并非无稽之谈?理由之一就是抽象推理和实际观测结果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学方程式,或者更一般地,数字、矢量、几何图形等数学结构能以难以置信的逼真程度描述我们的宇宙。1959年的一次著名讲座上,物理学家Eugene P. Wigner阐述了“为何数学对自然科学的帮助大得神乎其神?”反言之,数学对它们(自然科学)有着可怕的真实感。数学结构能成为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要标准:不管谁学到的都是完全一样的东西。如果一个数学定理成立的话,不管一个人,一台计算机还是一只高智力的海豚都同样认为它成立。即便外星文明也会发现和我们一摸一样的数学界构。从而,数学家们向来认为是他们“发现”了某种数学结构,而不是“发明”了它。
关于如何理解数学与物理之间的关系,有两个长存已久并且完全对立的模型。两种分歧的形成要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模型认为,物理现实才是世界的本源,而数学工具仅仅是一种有用的、对物理现实的近似。“柏拉图”模型认为,纯粹的数学结构才是真正的“真实”,所有的观测者都只能对之作不完美的感知。换句话说,两种模型的根本分歧是:哪一个才是基础,物理还是数学?或者说站在青蛙视点的观测者,还是站在鸟视点的物理规律?“亚里斯多德”模型倾向于前者,“柏拉图”模型倾向于后者。
在我们很小很小,甚至尚未听说过数学这个词以前,我们都先天接受“亚里斯多德”模型。而“柏拉图”模型则来自于后天体验。现代理论物理学家倾向于柏拉图派,他们怀疑为何数学能如此完美的描述宇宙乃是因为宇宙生来就是数学性的。这样,所有的物理都归结于一个根本的数学问题:一个拥有无穷知识与资源的数学家理论上能从鸟视点计算出青蛙的视点--也就是说,为任何一个有自我意识的观测者计算出他所观测的宇宙有些什么东西、它将发明何种语言来向它的同类描述它看到的一切。
宇宙的数学结构是抽象、永恒的实体,独立于时空之外。如果把历史比作一段录像,数学结构不是其中一桢画面,而是整个录像带。试设想一个由四处运动的点状粒子构成的三维世界。在四维时空--也就是鸟的视点--看来,世界类似一锅缠绕纠结的意大利面条。如果青蛙观测到一个总是拥有恒定速率,方向的粒子,那么鸟就直接看到它的整个生命周期--一根长长的、直直的面条。如果青蛙看到两个相互围绕旋转的粒子,鸟就看到两根以双螺旋结构缠在一起的面条。对青蛙来说,整个世界以牛顿运动定律和引力定律为规则运作;而对鸟来说,世界被描绘成“意大利面条几何学”--一种数学结构。青蛙本人也仅是面条--一大堆复杂到构成它们的粒子能存储和处理信息的面条。我们的宇宙要比上述例子复杂的多,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如果有的话--那个能正确描述它的数学结构。
“柏拉图”派模型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何我们的宇宙是现在这个样子。对“亚里斯多德”派来说,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宇宙的物理本源就是我们观测到的样子。但“柏拉图”派不仅无法回避它,反而会困惑为什么它不能是别的样子。如果宇宙天生是数学性的,为什么它仅仅基于“那一个”数学结构?要知道数学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似乎在真实的核心地带有某种最基本的不公平存在。
作为解决该难题的一条路径,我认为数学结构有着完全的对称性:基于任何数学结构的宇宙都确实存在。每一个数学结构都有与之相关的平行宇宙。构成这个宇宙的基础并不在该宇宙内而是游离于时间和空间之外。大部分平行宇宙内很可能不存在观测者。这种假说可以看成是本质上的柏拉图主义,它断言柏拉图领域提及的数学结构或是圣荷西州立大学的数学家Rudy Rucker所谓的“精神领域(mindscape)”都存在对应的物理真实。它也类似于剑桥大学的宇宙学家John D. Barrow提到的“天空中的π”,或是哈佛大学的哲学家Robert Nozick提出的“多产性原理”,或是普林斯顿的哲学家David K. Lewis所谓的“形式现实主义”。第四层终于宣告了多重宇宙在层次上的终结,因为任何自相容的物理理论都能表达成某种数学结构。
第四层多重宇宙的假设作出了可验证的预言。在第二个层次上,它包含了全体可能(全体数学结构)和选择效应。数学家们还在继续为这些数学结构分门别类,而他们最终应该发现,用来描绘我们世界的那个数学结构将会是所有符合我们观测结果的结构中最简单那个。类似地,我们将来的观测结果将会是那些最简单的、与过去观测结相一致的东西;而过去的观测结果也应该是最简单的、与我们存在相符合的那些。
想要定量化这种“简单”是个严峻的考验,与之相关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但最具震撼性和令人鼓舞的是,对称和恒定的数学结构力图表现出的简明与整洁也正是我们宇宙所展现的。数学结构趋向于越简单越好,那些复杂的附加公理无疑破坏了简洁。
奥卡姆如是说
以上便是我们所讨论的平行宇宙理论,它分为由低到高四个层次,与我们熟知宇宙的差异随层次不同越来越大。这些差异可以来自不同的初始条件(第一层);不同的物理常数、粒子种类和时空维数(第二层);不同的物理规律(第四层)。有意思的是,第三层才是最近几十年研究最火热的东西,因为它本质上没有增添任何新的宇宙类型。
未来十年内,发展迅猛的对宇宙微波背景和空间大尺度物质分布的测量会进一步确定空间的准确曲率和拓扑结构,其结果将直接支持或驳倒第一层多重宇宙的假说。这些测量结果也会验证“无序持续膨胀”理论,从而间接探测第二层多重宇宙。同时天体物理学与高能物理领域的巨大进展也将进一步阐明到底我们宇宙的哪些物理常数被“调节”过了,以此加强或削弱第二层多重宇宙的可信度。
如果当前研制量子计算机的大量努力成功的话,将为第三层平行宇宙提供更加深远的证据。不仅如此,量子计算机的工作是在本质上利用第三层多重宇宙的平行性。大量的试验同时也在寻找违反统一性--最终决定量子平行宇宙存在于否--的证据。现代物理学在其面对的最重大挑战--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场论统一起来--中成功与失败会改变对第四层多重宇宙的看法:最终会找到那个描述我们宇宙的数学结构,抑或是碍于数学的局限性而停止不前,最终放弃第四层次。
四层多重宇宙的关系
左上角那N圈蚊香就是无数个第一层平行宇宙,黄色的连线显示着它们包容于一个气泡中,这些气泡构成了第二层多重宇宙(左下)。右下角是所谓的量子平行宇宙(即第三层),中间那只猫就是著名的猫佯谬。猫佯谬是一个假想的用来连结微观量子现象和宏观世界的实验,一个微观粒子在特定场合出现与否取决于波函数的概率。这个箱子就被做成如果粒子出现了,就杀掉猫,否则不杀现在问题来了,根据量子理论,粒子既会出现,又不会出现,是该波函数载空间的弥散。那么猫是死是活呢?物理学家没办法,只好承认猫同时处在死和活两种状态现在第三层平行宇宙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宇宙分裂成两个,猫在其中一个里面活着,在另一个里面死了左上角是第四层平行宇宙,亦即和我们的基本物理概念都不同的宇宙图上画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是形如曼德勃罗集的宇宙。曼德勃罗集是数学上最美丽的集合,产生规则简单得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图形却比整个已知宇宙复杂得多。
第二个是正12面体宇宙
第三个有点象洛伦兹轨迹形状
下面那个方的叫谢尔宾斯基海绵,是一个体积为0 的立方体,也是分形里面的东东。下面一排左边是一般的平滑空间;马鞍面空间;封闭的球状空间,最后一个是相互连通的怪异拓扑结构的空间,黄线表明量子平行宇宙和第二层多重宇宙是等价的,但可以看到量子平行宇宙只对应第四层的一小部分是因为第四层的基本物理规律都不同了,绝大部分根本没有“量子”这种概念
你是否该相信平行宇宙?主要争论集中在:它们很浪费并且很奇怪。最首要的争论是,平行宇宙似乎不遵循“奥卡姆的剃刀”原则,因为它假设永远观测不到的其他宇宙存在。为何老天爷如此浪费并沉醉于这些多到无穷无尽的不同世界?争论充斥平行宇宙的每一个层次,为什么自然界偏偏要如此浪费?空间、物质或原子--毫无疑问地,仅第一层多重宇宙就已经包含了无限的上述事物,谁在乎它多浪费点呢?关键是让理论显式地变得简单。怀议论者担心要描述所有不可见世界所需的信息量。
然而,一个整体集合往往要比集合中的单个元素简单得多。该原理在描述算法的时候很常用。我们知道,一个非常简短的计算机程序程序就能输出异常庞大的信息量。举例而言,考察整数集。哪个更简单些,整数集还是其中某个特定整数?也许你会天真的觉得单个整数简单些,但事实上整个整数集能用非常简单的规则表达出来,寥寥几行计算机程序就能产生它们;相反单个整数却可能难以置信的大。因此,真正简单的是整个集合。
同样,爱因斯坦的整套引力场方程要比其中某个特定的要简单。前者只需要很少几个方程就能描述,而后者要求在某些超平面指定大量的初始数据。由此我们学到,当我们把注意力局限在全体元素的一小部分上,复杂性就会大大增加,也就失去了整个系统原本应有的对称性和简洁性。
从这种意义上说,更高层次的多重宇宙意味着更简单。为了从我们居住的宇宙走向整个第一层多重宇宙,需要指定许多初始条件来消除彼此的差异;若是升级到第二层,需要指定一些物理常数;到了第四层则完全不用指定任何东西。多余的复杂性完全来自观测者的主观视点--也就是青蛙的视点。从鸟的视点来讲,多重宇宙要简单的多。
而抱怨该理论太奇怪的人出发点多半来自审美上而非科学上。然而这种看法只有在亚里斯多德派中才有意义。我们期待着什么?当我们提出“现实的本源是什么”如此意义深远的问题时,难道我们仅期待一个听起来不那么奇怪的答案?进化赋予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直觉,然而它仅对我们远古的祖先有用。现在,当我们遨游于远超日常物理的世界,我们应当预见到它们也许会很奇怪。
四层多重宇宙的共通特色是最简洁与最优雅的理论自然而然地包含着平行宇宙。要否认它们的存在,你必须复杂化你的理论,增加没有观测结果支持的过程和特殊的假定:无限的空间、波函数坍塌和天性不对称。那么,哪个才是真正的浪费和不雅,许多宇宙还是许多规则?也许我们将逐渐习惯宇宙的奇妙而终将发现这种不可思议的奇妙正是它魅力的一部分。
实例解说
什么是平行宇宙?假设你手里拿着一片树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片树叶,当然啦,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么。能不能换种看法呢:你手里拿着无数片树叶,只不过它们全都一模一样,在时间空间上叠合在一起了,所以你只能看见一片树叶,呵呵,有点诡辩,但也没错吧。甚至连你自己都有无限多个,只不过叠在一起了,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没准会分一个出来呢。双面维若尼卡?不是啦,分出来的不止你一个人,整个世界那会跟着分出去了,于是有两个互不相干的世界,其中各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你,只是你们俩永远都不会碰到一起,也就无从知道对方的存在,这就是所谓平行宇宙了。
往高深里说,这牵涉到量子物理学,往浅显里说,估计大家小时候闲来没事也想到过这个。官方说法都不尽统一,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平行世界(parallel world),多重宇宙(multiverse),反正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行啦。
比如迈克福克斯回到过去撮合老爸老妈的婚姻,哗,电光一闪,世界分裂,迈克回去的并不是自己原先的那个世界,而是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平行世界,这两个平行世界在迈克回来之前是完全一模一样,重合在一起的,迈克一出现,就桥归桥路归路了。在分出来的这个平行世界里迈克其实爱干嘛就干嘛吧,就算娶了本该当自己老妈的那个女人,也不会造成自己消失的。
这么一说时间旅行就讲得通了,回到过去并不能改变现在,而是创造出另外一个新的世界来。就算杀你祖母,杀的也是另一个世界里的祖母。不过这样一来阿诺回去杀琳达就没有道理了,因为就算他得手,也不干现在什么事,只是改变了另一个世界的发展走向。而且这样一来,很多英雄行为就缺乏动机了,难怪好莱坞不喜欢这样的理论。
不过有了理论,总会用得着,李连杰不就在《宇宙追缉令》的平行宇宙中来来回回赶了一通么。只是吃力不讨好,累得要死,票房口碑皆差。李连杰的平行宇宙称作"先置平行宇宙",就是说不管你玩不玩时空挪移,无限多个宇宙原本就存在,有本事你就可以在里面窜来窜去。相对来说还有一种理论就是"后置平行宇宙",只有你时空旅行,改变了历史,才会有新的平行世界分化出来。说到底也就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没什么可多争论的。
1、人不可能回到过去,因为发生过的事情怎么可能再出现一次呢?(M支持此看法)有一个叫“祖母悖论”的理论很好的证明了人不可能回到过去。理论是这样讲的:假如一个人回到过去把他的祖母给杀了(在这个人的母亲还没有出生前),就是说他祖母死了,因此来讲这个人的母亲也就没出生,这个人也就不可能再出生。而历史的发展到现在,按理来说这个人是不存在的。而现实中这个人的确是存在的。这两个情况就出现 了相互矛盾的情况。从而证明了人是不能回到过去的。(不知道啰嗦了半天,有人明白没)
2、人可以回到过去,同时又提出了另一个概念“平行宇宙论”。就是说一个人回到她祖母的时代,从那一时刻开始,宇宙的发展及演化就分成了两个平行的宇宙。第一种情况,他把他的祖母Kill了,在第一个宇宙中的发展是这个人把她的祖母K了,而到现在这个人也就不再存在了;而在另一个宇宙中的发展还是像现在一样,这个人还是存在的。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一样。科学家们还讲,空间是由无数这样的平行宇宙组成的。真是不可思议。
原作:(美)马克斯·铁马克
原载:《科学美国人》 2003.5
翻译:focu
总述(来源: 南丰公益书院 )
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或者叫多重宇宙论,指的是一种在物理学里尚未被证实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在我们的宇宙之外,很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宇宙,而这些宇宙是宇宙的可能状态的一种反应,这些宇宙可能其基本物理常数和我们所认知的宇宙相同,也可能不同
平行宇宙经常被用以说明:一个事件不同的过程或一个不同的决定的后续发展是存在于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这个理论也常被用于解释其他的一些诡论,像关于时间旅行的一些诡论,像「一颗球落入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撞上了自己因而使得自己无法进入时光隧道」,解决此诡论除了假设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以外,另外也可以以平行宇宙做解释,根据平行宇宙理论的解释:这颗球撞上自己和没有撞上自己是两个不同的平行宇宙,如此云云等
在近代这个理论已经激起了大量科学、哲学和神学的问题,而科幻小说亦喜欢将平行宇宙的概念用于其中
物理学里的平行宇宙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