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训画 长江绝岛图 改写成写景的散文片段李思训画 《长江绝岛图》 改写成写景的散文片段三百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5:41:48
李思训画 长江绝岛图 改写成写景的散文片段李思训画 《长江绝岛图》 改写成写景的散文片段三百字!
xVnVVd1HmU5~@5jՐp1!$ e}|4е}4>a^*! k㓷oD*A"h85EW;iѼ\Xȉ?BgOz?m!44k}$a>޾9_#K`

李思训画 长江绝岛图 改写成写景的散文片段李思训画 《长江绝岛图》 改写成写景的散文片段三百字!
李思训画 长江绝岛图 改写成写景的散文片段
李思训画 《长江绝岛图》 改写成写景的散文片段三百字!

李思训画 长江绝岛图 改写成写景的散文片段李思训画 《长江绝岛图》 改写成写景的散文片段三百字!
苏轼知画善画,他作了大量评画、题画的诗文,这首诗是其中的名篇之一.诗中对画未加评价,只是如《韩干马十四匹》诗中所说的“苏子作诗如见画”,将画的内容传达给读者,表示了对李思训这幅作品的肯定.  李思训是中国“北宗”山水画的创始人.他曾在江都(今属江苏扬州)、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做过官,一路上,长江风景是他亲身观赏过的,此画即使不是对景写生,画中景色也是经过画家灵敏的眼光取得了印象的,和向壁虚构和对前人山水的临摹不同.诗中所叙的“大孤小孤”在江西境内,两山遥遥相对.“崖崩”两句,极写山势险峻,乔木苍然,是为画面最惹眼的中心.“客舟”以下四句,写画中小船,直如诗人身在画境之中,忽闻棹歌,不觉船之骤至.更进一步,诗人俨然进入了小舟之中,亲自体会着船在江上低昂浮泛之势.诗人曾有《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一诗,其颔联“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和第七句“波平风软望不到”,与这首诗的“沙平”两句,上下只改动了两个字,可见这两句是他舟行时亲身体会而获得的得意之句,重又用于这首题画诗上.至此,画面上所见的已完全写毕,照一般题画诗的惯例,应该是发表点评价,或对画上的景物发点感叹了,但苏轼却异军突起地用了一个特别的结束法,引入了有关画中风景的当地民间故事,使诗篇更加余音袅袅.  小孤山状如女子的发髻,故俗名髻山.小孤山又讹音作小姑山,山所在的附近江岸有澎浪矶,民间将“澎浪”谐转为“彭郎”,说彭郎是小姑的夫婿.南唐时,陈致雍曾有请改大姑、小姑庙中妇女神像的奏疏,吴曾《能改斋漫录》载有此事,可见民间流传的神幻故事已定型为一种神祇的祀典.苏轼将江面和湖面喻为“晓镜”,将大小孤山比作在晓镜里梳妆的女子的发髻,正是从民间故事而来.“舟中贾客”两句,与画中“客舟”呼应,遂使画中事物和民间故事融成一体,以当地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画境,实际上是对李思训作品的肯定.而这一肯定却不露痕迹.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时,称其“神完气足,遒转空妙”.“空妙”的品评,对诗的结尾,恰切之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