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三上政治提纲(教育科学出版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14:22:52
求初三上政治提纲(教育科学出版社)
x\n#Iv=v z1n~1gBq7v.()JD&E_3ry_FF)Uucl@Xo%*yo\ԯTלpn<]uwno1|-]xө7.aAUqƍ5.ږzP }w翽֤_#LbFl/9 X4t8jz?ȫ#wM?@v< aP? ]:o'/UjxVS5?v6U:Yk E}t<^ƹ:t<\ ՝q$V+IĪ)|: c:*^xOou; i?ݜA0~3= cᴂi%)&zF@3"ku*G$!VDLai/:ą>nqS1j  V3N kaQV05k~q]&EwԨ㧯t?(`zwR|`!u|,`VY:{7hȸ~m4 ^d(wӽ-#ϲjq"b-z!IfMaʂ8Dk}H/oaܺXQcf5yQdBBF7ۖ޴c=U G٬.W6Ds?]^e3 v#B O`N3 m[ܑTYeF^SʼnڧêՀ ȭ^xǠL>r} GKf!?]Ṟ2|;[ KMY'Qc[d1,j~Tp2uQ J8`)XgJeyὶ:%OLN$ZD*p{IHFGqc%OJϔɞAjb *L)h$ `䫟O&a%wC!V%2z#$L@Peb1F o-~.¢]+%?\qzlJP=Ub<Ͼy3 f/_r'+o|ܩܓ BJݴF3$;-HsݝpleW jq X53 'E~Џk RV5x2J3l"rܡ1-)$ѣeݏpMoV6NbWj@"YYP%+%@iaKƲ/#x9 ݺ_aP9Rގx4 "41/"|.!Ybi*8L {'.[8(eF5*G [.Ҿ*â{$hy58ns2Gkr*q DZ:9)Ilzr*:}u~ ߊ(v%LŰ:7L&|݂)ٗ19^- Gza/FFdj`b<-lzh@ ?8ÂC]^2`\E]g.HF)80&|\1-\R#iPg޸!#}p'9X|5@@GjQej޲h5xMOPXTDat̸@6K q q̓!=@+P4[[k͌g:N0I m}29QdԍD 9awm@KZK`pxuoqff4 T yOXa|JsڡGlvp2v?+n[)$f)IBto% Jf,|:mu`E;$u$V396fgQö7i m vF'$PbD%WO1Yv" X24|ԇe_J]l٦MUVq0*C j܍Xc+Q{b_N5AhM&J[{xǗZr{ηL[!%"rooÈF:v Ub76 `)6q R}/`7]m\9+W?wR1$!i^ؗ $ 0(F)E+_Q ijJ #-,DȼqhE$(ǚa)a!di<{C18x DT&J/cژ=Bu P4pv!S'5.:Qh~hs.tHVxrw{<5(t6DmgZ^TLeoxž7 7ZϚ?|XQFW&[2WW  GwG ߨapw[ݖζGHrYعpeMxhB %Y jl,"A]!_;§(GǩKRڌ+pȗIDorv?zH\Z2+rLL5Em P7WO)VQBNr,2ڮa Da }83 y; >Ơ}⠓Z9:PCH?P&g#>bIqd."@I# R䟮 LE",FF̞u_. uwt D<$IuE*$ J'ށBB0Ofڅ>}mУ׃{yh%EWZd+`t|I9k#mRkn8 SK;06|M@&Y5.&ALB\:ؖ4i U2A*d Lߐ9 OYhSF2L$w [aC'`0@| ڎΉcUthC\gYpƲƕAzM 3%g&npťG5 Kj#j+x{,Թu'ޢM8&g.JJ;JI$ωKOKhml93x*\mj@-sKܥBU "Ip-np@sB9C_eO=d}4W%=g[A;17Y<_4JrTȤ)QIMZe7$<S5t?eOK 6 بT2Xbȉ3:alusPbFȒ;_9 xډJVB3P瑡ڃ~/L Ko(GTKQ ڃɖ{Ncx8^ƏVa?3*'&hZu7[;(@YIXY3?M/1uxIEsձfG4a.CzF]8) ZSuO]L(;LDxwm8K0UlzAI:$$@4K| +]{E4 A8X+;x3};XE(w݂$z瓔GA߁Kd/wMuഡՎXAT30!uy~4W~g,^rj f Θ HQtH}H/ TI rQӶ8An_Q7h57 Ev 9lU>]1m;87yX%!ϠM7woUEnh>awYUH%'(@if~cfĵ}DŽTUŕH⽼+,ﺪrc' .j!8^3sz?Ӓйo0 8 \KdY^avjșT^fe{%-X Mg|KQES<6&cnC^Tr[wTg{;BI]O >2fc-l]AE#9VΔDJvS:VCSn'5uM.`yq0wV´ca6N'%ѵ=z2#zٶ[.'R>bFPPj6T{4&9qD[8W>JH ^'\͔ tAwN<yL%C+^BrkhEuT>,JH-@+V)xgwvA T/3"Y7q-ސUڋ!2}N7^a]&9[{7Q ^)T &恹žo9N 2zS=8 i)5Q|)#' ,6I~ڜ bkgB =|>0J^lQ/I%-t0g9@UȧE%4 C$]~4|E:q 5ϩ8Le hPU/EJ>h`@rTzpk(da7.vfUN#pWFPU#T+79B.5,]ؿ+UVS;F,i`~\~({VKb,lu M"{āC#G=}0:-)]*FH|uCZKa3~-"b뤹 ]qCulɍ)b 3oarGkn $QꏫT|w(IgDtqUrU]ߌ7Ax'CٝrtI' ^mf2_RDap6wD4(V# m=+8c_AD&`l@E3+MT vZQ3@IuzIEn}m/=n<޿"پ 7c&Mh7 ɕ-_9I6(vb/n N-ϓ#s8yv>K2J4/Mej*}l9/14J3i;WKeF^#El-('SθǪT 7zXK9/v/hmZ{0)*/s#Wb7N-IOZlim3=ۥV.c ,ީay^a_<ߝ>eE+@]R#YY1kD˻~4 Yo@ZMz$%tek%?<.b67)\[n Nai/I<6!k ʢF!̇9#ޝ\RM6gpο] h%Ҧ: fO9\Xë\pK+*ۤ@ _~Sbo)]38D{yWW\]JܯMkqbuIjCwi/* R'YL0xK] $)@bªLį1RC\Q \IyNO;JV@^^"t=p*irG0n1JJaWh2XnJGD.4ΒBq;Y\9bE:tqarsj8AAjnw$aA6] _#tc3b0w~2Shg-%K8G/76 FtMɾ̡5 dKڸv1+e;Rp@OxEJ"EV!sG, $)I|݋9@\RZ΍zCXe)[23Ew^㸶몷oP]u[Dܡ3tw$ 4<9{D갞E\k>Li_~?g> l6

求初三上政治提纲(教育科学出版社)
求初三上政治提纲(教育科学出版社)

求初三上政治提纲(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的含义
包含两层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子女,学生,朋友,陌生人,普通公民,社会成员.
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而每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尽到自己的责任.
4、自己对自己负责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守时,守信,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自信、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5、自己不对自己负责任的后果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同时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6、正确对待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回报
承担责任,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能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等.
代价: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有时因坚持原则而遭到埋怨,甚至成绩下降.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
7、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第二课复习
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① 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
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4、如何关爱集体?
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作为公民,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2)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3)我国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1)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2)承认错误并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
2、自觉承担责任
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第二单元复习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1、当前,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如何?
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2)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为什么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
2)、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①原因或表现: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初级阶段的含义及起始时间
① 含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不发达.
②初级阶段起始时间: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到本世纪中期(需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它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国家的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三个代表的含义: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艺术的发展,文化的世界交流…)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送温暖活动,为农民工立法讨要工资,…)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表现.
B、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C、是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
7、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课本37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党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及出发点:
依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意义:它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经过我国革命实践证明的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战的共同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证.
(3)、坚持改革:
.原因:我国现阶段存在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内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的改革.
(4)、坚持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中国已加入了WTO,我们必须抓住机遇;
4)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
5)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动力.
(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的总结;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实现社会主义事业最可靠的保证
(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1.它们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
2.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促进的;
3.两个基本点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7)、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
2)其中,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改革是动力,稳定是保证、是前提.
3)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只有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才能集中精力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三项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另两项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5、我国宪法赋予了各族人民平等的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
6、为什么说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我国宪法赋予了各族人民平等的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维护民族团结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自觉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中和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主动帮助少数民族同学.
7、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一个国家: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2)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的稳定繁荣和发展证明:一国两制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8、两岸关系
(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3)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一、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一天一天变的更加开放,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坚持引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2、正确认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1)对外开放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
2)要正确理解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含义,对外开放并不等于一切依靠外援,甚至依赖外国实现现代化;独立自主也决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3)对外开放可以增强我国独立自主的能力.
3、对外开放中如何正确对待外来东西
1)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敞开国门的同时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一、我国的人口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人口特点:
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2、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生产力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2、生产力三要: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 技在人类历史进步中的作用: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变革和社会进步
(2)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
4、“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自主创新)
应如何提高“中国创造”的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5、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局面.
6、我们该如何做?
1)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
2)积极宣传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提高创新意识.
3)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A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B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C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国的资源现状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资源国情)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 、损失严重.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含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就是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促使经济持续发展3、树立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4、循环经济模式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1、如何认识中华文化?(1)、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2)、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
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的构成: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道德伦理
(4)、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
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影响.
②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2、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新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4.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人民怎样行使权力? 人民 — 选举代表 —— (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 (产生)其他国家机关( 行政、 审判、检察等机关 —— 管理国家、 维护社会秩序( 从左至右)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②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接受它监督.
③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等.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的选举或任命;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性质: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