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历史期中复习内容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20:40:25
初二上历史期中复习内容提纲
xZn"I}KO֎v`5}0|ŀݶ wȪ5'2bwҨP'N?~h2(N0e\Fjq!E&k~fR (zFSӾb͞By`2M"~f-9?Nv,"x4;45|(?PJ_K FeE씦~$Nl"]E 7.&3:Ͳn#̏/8i33RI ;r=a&N;`O2<"2589ϯ zG}DRWJ,;{g~/'5iwfN?_m?C!/pܤ*Ȱ'z8`_4S?$I41̚^ĠP*.Eğʏ{5c5⼧ft9kr na() jgrwCM;B'R$ DKi%OUxxMELi&l)]*~{64$q)(>x3{rʉVi"X, qu}Ww6uh<PH?J4 b"k>>yeP^3U]9ad"zLV9K]J!zcAnUd9f@c=S)Q|a8=:%+X M3q]ccK'r`_j!/Lfؽh/5E֘q;h$Mk҂;0 ݺ[uhw-ל ^vIN<EYk%oe|XR~`v^GD9%wP6Vi7nydv!v7"+Ivv 'WhNl̝|mo k$Sy":' Ir{э(%W^]L6(L`zEo8Է)}.vGsL+3v.$IKQXoz(P~FJup޿Q>?#0',Lf=d3+)֥8ޑx3\Gx_LD*5DωʦAj#+92+;2R8+6S 71leu _E(joZi9B6YS2B 2xg ͭxn<ߌooFxa͗YM RNQE oOb0QZڢ_Ӓ-OgI3BH21wZO\ UT%n8;Y"1:Q0).z(W}͢e6@E [xd(MrZTf;Rx c;_ro!Քt_lAp b+)g |u s,4Qi?ɵSzcߴkv11 z z|78֬qB < NQ0 FzV1J2EKb005Ĕvy 997^r}2h&[56XH2 ~4|;\x*lDv'*'6F%i2Q%2CGCj]&dZNado-V$z 2S3"<- 95 2-z_+ܗ HLy@E9K"Jst驹\?`6h%TpXT+X"w$WsFpYy"$&ټAqizDyye[x08IW`JZҽ]3E_԰ոl4tKt2ē^0 sRAY'rOko[ͽ-"Üf|j *Y|Ĺ(pAi/V(J~}Tf XPAR}Q6o&" VCpT|֢Z 2_X#h(s^B Ar0MdQ&ФԽ×ytB㼵N㶷3)ľA){A*uoKT"mD~zI4I;3ly\mu2t5n$>jŭ@JC`AT\,F=\]޹iyZU&.%`ef7* b7ἙU+hx9җ o};PϏFVf˭|C cG@?ADgoˆ| ވos)/JHF`WW0(e$ms3HΗizC(4VQm "V&0ZJ:,tɏITţ5*aUO)P7y藽unQ>P!}kϙT5PdL(Aj^"X4F_\hXS&̓A(\n& .LX!)Z9 w*i1?FN.f*WWwAuUD#6{w'*l{cسAYQ>;J@od # Y6Q;`pݯq`0gZڂI ͵>7J*AMAkkZsϟ!fUaWxHٸ+RIdc!LQĈo>aP \O& !q4uC "Wgפګ! {PRx\៥Fn1Zf~WDk. -GFӻoE(fd{bcX/xTeT5k3G | }Tl8)Zل%INXuʮ fy/EQ nxZ>"B6'| ހ[ pl*uw f[68q1CݝE6f{Pb҉.?۞9 2'!97EO3e`<<7we~gu[ƭlp3 0f5(WrR\ $͆H|';mPN8 乐>*^/?i,-;C,]>dz [~OƲ݊y&\Bt6m#J9nkDfpo8_rάhw(w豛ߜYés@iM,\KYV i)_^EnnO45Ye{J.7lK(x<+UM;J$ p'_瀢VWQ]1W_ h ݊7\ 2M&kS-^HFyebGmW+pZ5H;+Z9:c:n|]6Yiҕdb)O#jo U0J*(qo訣.Xq>% 5)~h F{RS잉59$K@}KSQo DCPRA *YpW&n,-?4]Ԓ}h1߷W)ˢS8ZzFw%-Kkc¯ܖ Gl<2sQ2D!U4bq]4Hd8 C# CFETBj[ U_7Ϗ%!6{PL#̞Ӣ 56 ,d$=y3N"fAFCGƫ_sWn$Sf5ض͑Qg2>V6:$O/.eo1coE`>VbsY`R3͂ZjOAs_.>Rx`׆/l> 㨎٬q~Q;nx),cָ/ I$-vu~z./^ M<52qx!Eoм; H'%FQ,݋,9Bϟ;'A]#o# Mra^c/hV1daU>CUͷ^VMp/>y8^Q]X4TsUrm; "=

初二上历史期中复习内容提纲
初二上历史期中复习内容提纲

初二上历史期中复习内容提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P5(4点)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5(最后一段)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51年,太平军在广西金田村宣布起义,1853年占领南京,定为都城.1862年,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4、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经过: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P16
(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P16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
(2)经过: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P21(4点)
(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22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7、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
(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7)代表人物:中央—奕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具体),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
(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10)性质: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11)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2)1880年,李鸿章兴建了全长11千米的唐胥铁路.清末状元张謇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8、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5)主要经过:公车上书
(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P34 (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
(8)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
(9)历史意义: P35
9、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
(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
(3)代表人物:孙中山 (4)指导思想、政治纲领—三民主义(具体)
(5)机关刊物—《民报》、革命团体:兴中会;革命政党:同盟会
(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7)主要经过:P38-39
(8)历史意义:
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10、新文化运动(1915年—20世纪20年代)
(1)领导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5)旗帜:“民主”和“科学” (6)宣传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7)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P43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8)意义: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
第三单元 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
1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6月初)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3)斗争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4)经过(运动中心、参加者、运动方式)
(5)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在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性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7)意义:P58
1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3)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4)内容:P59-60
(5)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13、北伐战争
(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4.1;广州;政治基础;内容;标志)
(1)1924年5月,黄埔军校在广州成立,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三大军阀;主要战场;铁军:叶挺)
(3)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1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1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率领部队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16、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军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17、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利,被迫长征.
(2)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P76-77
②意义: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P80
(5)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严守纪律,不怕牺牲,坚定信念,以苦为乐等.
第四单元 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18、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
19、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1)目的:逼蒋抗日
(2)经过: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最后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0、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21、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9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抗战开
应该是这个吧 明天我也要期中考试 考历史了 我用得这个 很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