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宙起源宇宙是怎样起源的说说理论,我科学课急用,只有1个小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8:03:16
关于宇宙起源宇宙是怎样起源的说说理论,我科学课急用,只有1个小时
xiody&Wh dbR\$!P1jÚiϧ$MA WUj ?4"`pd$KD0PŽ7¼AfV2 2ƽgyϻoǿ(wkdT[鿻/L)޾du_?J_k> s\T=;q ?~_SOzWF9^=9?MozWI#w&8މ6g4;cts,~ԻY\|%|O?z8>J)^zNe|.hf~>_Qy.)5z|MZwt'^սh?g> ޻br7jM:bO_~0z1,dZ;'W}t!SvJߩD?]PrZ|uMɱx6'4btݍ֢FkwoL\:K|үG!F`=Ņd &]NZQPN_?gq9X:h|5A&ϣ\T9(rǃdUXF&eЏgQcG~ǽfW *4gT7OSkۊnvB?7C 2,>Z, F<ֻZt6p[\Y>!ΐ8u.ET&)9Gl`jFG| ,}[Y݂S^0&gЏre2!ݼQ nxǙVrwF;Y6O(R*ԭDǘ<.ȼ8_gZT\paٗ2Cqv|^cf=Z[_zW3ZCWGL5-W!6ؒfLl罫IYEd#H$HdbQBHC&Y;pťݨZuA9ʬ)E{7 @Zj6 Jl1vW~3//~oT%Qc,+^S'JWeMZk1T?D%_XQ}4_ő=3QmSFwtV0+? $TDkUw3q]UJƫsx՞f[ #Q3A>g-,r}!|./nوf)(H3yuL0Ae¯,Jh@<x! y![-޾0'J!b B9lD'=,_ (>V}p͒o^pN>i';[Uy?w#MBMxSR6עhJ qRk];;pIe-vOȩΛ|.?1DQLǮkDQ՟| Axk]fMsiDe@D{YNT)L._ln<9߾mEL?Ʃ ъl 7z,;pnz0ţ$@!RemT Ղ^?t8R%?Ww!uG@-!x"Vqdƍy`.l .(-[>= T*b@U0ZUd}H2G=3|B'Q+MPꂼ43(Ⱦ Z-(BRb΄|.20:AD-weV{LfUŘ5EqEsr db==7Sؔ/|*~۳h&8o&. yDtyX{',Py2/t5^E3/vqP""e%*@bPy66-jZL؀%0FUa={oHy2ִތ > UZ>L"iX84,XPHJQALdŲe6_AfBt)U0\k;Imɤu :(<{KZCfpr=B"cĤBGۤUgϫƬ"'imDkɧ?DP0T6q5-SvQƫd>H?|ej]h Vr|'#Q̼iѴ8-zsKQ( &R%Ose^L +q 񎰓bAv08\b|"#ko"e`wY{oXST,F4R*pmNjhh~tKfrQm/z4:z 66S1]u_BÃr2Toߝ6꼬DʾJRM-S&쯺/ڳ%yڀѨWFSm^{ XhKYREu0'g<-G 3F`)׫3 hz?zU~NjPfdK{$2X.WBV]M}:*lxuI5xz-_W,6T)diMT:dn!T`噃9HD`7da&ZEV:&ԭ. )^/o; "&(_7 $0TDvp618mC[t`JĖ\ A b+0P} Я/Dk"Q$#$&z__ qXgo~ R0NAYi˓2UY0_@Vߧ<i E̒uD-$ !uARsj xÆ9-^;'R~'˲Eި-HQSr}pTX^ ȱs\LrRj3ו+Y}M 'ʪᅪ/k0\߭wf? zt̩Ӕ 6|¢É4I'}-y J>(6LxrT =r _Z%b [ۣʜ"ۀ]vX$7y޲ȧd+M:P|Ba#m8g1hSv5}_0RME\-N#&>|iTYoD M=Qcy٨rg܆={#DTE boi;sɖV'kFE_(z}j%l3<+p}VA=.{3%d }zuӧk0XzJE'7CJrl~=_GeU p8oVIOؚmOnKIL*$ ~ж0B0TrDOf|6 }>T8 ě>6ڹKظ\ksꢽՃ`JKiC/x%b+lܱ~-es`;b/B=E5ES^c7 |"gt7[1_Gh d⩎ۨo1,Bx~s\8p{ !p.\X:NvNa$\3.h][- Y.O#Qo Q'׿z_->M>CXqvH!1#pr J5KT cU!Bun ?of;[BTy5.fwE wڋgM7o9t 2S+}IMcLu .,Jh.\WZqZ [$:(:gB#ʴ†9?g#)\0q !H^a`'q)?Ĥy9h?({xr|&89Uݹ>΋,n KSJh*6Z\I_1d#ydxz]&:5F^Gyu1S3At~ʄJ FjgfiaIUZ"TRfV. KZjE>w7Gٳ|SY:B3S'N;ҬŒ<%ՐխԡZ}X\Ok L)͆Y:`eXK3Z"$"KTAP σD>%+WEfkwNAj&;?wB(9##4XDE7֐[sֈ3hle/1ollQ@ xbC8&tY`Lw$W%<Ǒ_!5h4#ܷjcy9jkna #8u<_DR7*񥹕)p H‰FVi:e@lZrpE9RNfGZ!?Xףq~5l`W{VPH&_Дϔ'Onqzw5QISY?]|}JݴeE?c,V宂 L`PЀ<}a cDL nRq'*< 'x]A5twO! "/ETVIY^H͋t/*NSU¯s V 25R)WZY49D.'໅TH (`y -Ig NeB%DR܄JG.C +lT=Ci2i(L*TomsT뜲VN|?=㛬a dC_z[kkb](QOC\Yj>Ke@_5U@B_m'.{uމ-C}x 01>2#@P2)!@8?a pEer:axT۔|UDEvm_0d8UM WLu1^I PCNFFߦɳE.M' ]e7"$ N-+%][SkOwK[m{5¨̭Av?v!qv![-P%g:ŠY(ysVQ*n(q'A&/OU>Gzu=/(G`HA'~}Ӭ Ù [AzkIػMOg ӂ \LD=q"lq\ TP=lОfΌ7 OwBj/ Cx1WhsDGjm<^>ˉ`oMei8'kY /G9Xѹ9a¡e"ORRf bKP3mƳu GwI^+xx8>~凒],Af JAI:#Hת!Wncth 6l|?^ ٧O.,rPI]9?YA(CMҰ$U"#a%'gRr+,O#F΍PQ^i2T2ɘLcz}tˡYqU _bi慨;0t.ق/ }!pd hiOcpY󩭬x{X^Hr<]^ЍkU{dGWjRq*,#5{jջ x_\w0 cܩt aE:zs`)nUL^ qq?OZIeAnc늑 m6_ RЅ9#SkT<2F>[lut"ne) ѫ2Q-1: eʶSk&Q F ՜y#ε#6P 6M#O51A 2.# I )FVQ fGH['Xj= rx/fԋBQ=|N:عO55CH]b^M܋^dCQ;Mn{ak 9pcеUʹlbs_%!_ȿï_I4(żUD"kehjN%,VLدEw Dj7*;_}܈lM8gJ%R]BymVr<ݗ _v[Vy[D()i2p*r`ݿ]u'J1 Uc52ەoXVa<]_ĥ)Y }}a߿ /t?6,1wj`rvJ uUEVm afV8zNK?ak=%8յxN0y F)j#s`pi ̸^bkr45,~9D(Zc#S'CL"!TcOsRWy#jI0Xpj[K U-JѼoWhƀ HˣfnLF 0XȺ! UO9JZyMhbF2+9i@9*? )m%dДnqLI.µZbZVTEm(,-RS $o8!@Q]ԧjUxM.V^^ҝ$l &:s kCR޽&u(K^Gᯤ$:!oYqxc <=#砏.]/țӏ>IaGG .4  b 8Yw:O&Aߕ1O<~XswdsfZ9@Pzw-9B>o_$5SP|mػ5K-{mn?ǖ.Q+-pMo_?yCn67}&4XX'Z[&|71M Z0?;.sP!zkՂβq/Vrj(XX+s72ƋH-%1~ىfɮZ9)\8 eDOL yD׈$5AQ(1͵dze4T$c*IXcQMuI DvN'E֫ΦTw08rMNq\>E%[~=~jD$q.(yQ $;uǙĩQ:_Ji4,^[_*ح(y'pPӉsރ> yi ID:hm ܉ை|(bTEAۥdmɂ7SH:Z96L%1zE+DN.h:6ZH߹Zg5Ѱ2\ jHHN*b~(f%+rt}+8}w tc7D^+3I/XJg-6F6c7qL Oi Li#PE!^M?$O48HzРu0:ݝ1_JDiF9_9aTԅ7oD/_k2d](m:nu^yzn%t|U`*c-YW4}Q(RY]Lu0]Fa 7/gԦ^3O"ߺ ]<*&Hү@~ Dx2R}zU`K(h'q%'ښq퟇ c ,Qc#Iɀ= {W,fzuMJ^]nQgPFLuҞtdN'0>%1>%qkf,9T;|r}v\åR8s8qE'gOu6&fKVh~.!k!ş(^u{b<`c͞ٵd,|}, 5dAE@rSB_. )ݺB, &6C0B p9q!Q0aDda 2Qq,NP蠃L&;Rգ׮mPע< .4tjHW~{ A@|WHwX0ڰV^&f*osr|8_a#:a'aHHk^zR2ڟH_dO7Vy!eدMߕ/(.+ϊZr(d#|bE1n*+Ն$n =%͜<6|NUpcCAvH|8[RZ/"0}cn[w$ mHW d Y-fh#,Vc ʕ>!2,ҋxcH٬s$o5ouӂq0# 4rĹ7MԜ`,J;P0—^gD7Q >3عI$yu3ZSu] }ޒ!d/@}Z٣~}R-5!9Ml!!8]9vw]2oiaU,Q2,yBV?=ö9 vyJ4pʽ67}T%&j/EW(_Cv3ohɅע"#kK`_<iדƑgr`ޑSǤGE'wjsRZ'V}'鮰E];OGU\e׃t ۳)wZ!ɵ aEȭK/_9h =9yAaTgF}bQ% hp+?ijn~I"ߍkF}DIk+JV3I |'jk3EP8b2TwW34ڞ[-ﺓBBh4үIkC]E*'6ާ~^-ʜWP z +hFUEl_^ȇڱ̤Au~MGc,o.LiA%Vƛ fTe5uڱIzpo}%uNBXur^:< :f 1O<+j` iP*z/OQnmrauůkM?O'AM޿AM_QEGR1rXB Sb+ۙ{7l󹾰tپ\̗~ٮ9ҎZ$`G7E^+u#cPq%6,pVudd@w )Bk p;:;o`ֈJBGdO7tF2u-573ufsFwEɡz7ݭP_Q yg:0O<*NX'e8>9(=LYa" uMBB#gfnlh* 5U?.-8ȷxi#e YpuHbRy"^C31(a{/t4eK>!z5zO~$SB׸񛛗ica4cg QGQvg}%DCׯ?ļPRz KN#F y V6XwZl3k5ܟlW$և\bFm{g?5iªY S;,> nMpLw3`ٟL(Jg>p,^JG ŴoAdqqg l'); fWPPqM&DZ1ia L >!1FJ*FPp92H sdpTFy6F~|G0w7s/bd͢}d] "wv?J& WOMw7OuC36ՋK͍!ZC&OkUԔxzT`j:ZBCۓ+}kyB\GNLڒ'1xa*FpԨ夵4?8!yG6MYkp'ŵƚ #6I+ߟ~s:{=BKcMJA'L܂ƕ{F%o;iϯ}s[E T6U4茂+;5YG֏d1?kq ED*Z4ݡ;m/_#܉bV0{YAd .^I#=[ -$2 .0^9U%?vQ>H2 ^UEp7+Iov[) @AZ qOԥ׋<ˊPúUvѰóW 3 g9>2ֳ,z07\URa}f׆b 42/otv P1 ]8<}P58q=KOIоj[|ZqavވǬ Gka&5i.,]$#$0q.o p6OX> χB6pt")l470$SBg$6bAq#dN7ȫ>h W4V+H9iYkKt~yCms v7W &0$ BpB­Է gIq~O~c#YC@h[ayC{,9!>r$_\xWx]ӈawot?H^X3 Aw޽tެ-LZ~cRQz&Ipcs|7[qxgk7\_ YjR V|t#7QN7wZmTkȧQ:1$t ½m\A}1jJAG Tqӷ9fDZUub;iW_ߺj<OϬf*Vd\Xdɇi>c2@mʽC?[cS`zɇ#pmAL>:3`ٻ>*{PoޤQ؇=& %x]3$5pȢ:8;ONAY Rw+>L/'xXn(wOmpiOtT!pHhSME1M=z^J{Xeur]YTXrGOw ⥡l7c> BuQŘ9ss޶7^sL> {{o (B ~n߬7}c ܧ=Gi %mVf=y&VޞOF{Z/~'8)bGLP^2xBg#%-)ND`p\Nf U8~N3R?beZ>ݚukWuov`6ALFֽ?ҥ?fò5/zrzg Z,[d"mZ_A- ǹe^< oK(úwbr`U" }oy=.6 ;^v.&SFp~{0î c^.BPikyx0]$!)6(QOϋ?Wb(#u<2{_+?YKkх\A1z}>SG+J$>#&vo V=Y/jr}f+n{ۺ|1r5RzWγPݱPFl*g3O괔ɝqaʼֺQ2*̷im?Kf8-e[_g+pY瓷2_]6 vaY {7HQ>'4}Du7,@E%T*s2z)!hȗs)rv..,?$n!fJ`f*,;S8_ЎuS鵷Szs !:5Ŭ$`@.sOVޑ3S.+ӗ3TJnr%Hw@#MjcQ6M 4g- 7x?5PNd[-[d%uTlw -a;=5,bXN% | v[nMQYQ"k<.i.j=+WKCO~|]5s19=zE{0Ek>2^Ԙ!D2Ei"èEN imr?̃z_8NJᬗhᚼ)'] ߝT -{]`ӟ&Rz7fO_[2!)fN Y -8̩$k1Z(_`X(9&HvMDrwc4WzYTN6pxvR1tu$rX!f3Ki]cu)܃lGNPѨ kPĎ㉻kD~]. pxN\,֡JPAi!Z|H Xˆ9A.]P$Zxup{:";Bf 7""0 h:Wt_+RfYKg!e_񕈁~֤RMw41zݿ+!;'@l@lcɶfVkɖzu|b1cA<%?V^ˏ-Gp\[t;ʺ? ߒ%hD$(Gsg0vw4Gns@5ʀb~Lj+%]~`C#v`%IpmzoF!l@D)yT蔤b-Kne *] `QzG+le͐uw޿8c,"PY㚚TbzdѪmh]h|YIZtͯNňjvGMcjVܨ? TȧzQEtGׯlU//GSG3/l4L!V?YmI2oM=e}ҷƣ\:Biw\`.`/FF:h.L Yh.mYTzQ#p,9[>H'im ɡkMWpyFRUI$=aq5ۢ#8~; PV҂h`]m6L052q9#1ђSʾ}ibxwT4wLL@C9KU~{mtl ]\6w zkOdƢ[%:v80GтAj2؝(RLQ&pe4|4zoD5e7Z/+bom2d^g?ET,oNluٙYEO.=y_maq&o>Xk%4Wۉ /t m`Olo:er f$S3̩ hZ:L~w>mF)8Pv!P)t4:ODQv.UOb)^.b52'z,Y+4=lV JibcZ,iw>"#\^%qhoI"UMҢfccT *rQq;Lؐ~,M=\BQYE# F(];as -Oh̰5>?%=_yjմoݍ\]4ˌ ]Ur)'ݓx/COe>ˊA;i*Q}a4dz 5ʸH1E ^rG$du2,yDw NIHk]jx[ cbq6jò۫E i?:Row1ʙԾ~_Bޠnjh?SQ?&47L4W&Gipǒ":b'5\=y!'~ޣDŽ>XZ$zݍ>͌zLpL k7wN.ڥqOp+e2.)]V2*mkX|vlfZxf5xg.-TWc-YC~7o{MA+о9vz+mǫTH#?Px BçcSEra҉q5s״(1Kӏ e^̒0޹R0/]"6'úuIXhr_g5YYEvnnZU'\|޼]CfD=zfM{&ܭ )hI؞ZgI":kD50 =4)<֝@v,3D֑u ֘YeohD?(pkCRZV?r[#iۉf[.)3DkE/:WAC̽!5V95 9̆hP0"8w'quR( M}J-bY +>n5%2 ^{һ߽gx&XAM:wnzm 匐R᯿g_ao~[Lp u|6^;1aݢu&˷VF7^I_KnYxJ&?GpKB pԈPv'SBa Q_|bpPv0 h:3<0{n+jK;4Q=9ȅL>idB%S:;jT:!7v&ǸD{V6냗=G@2Ky*X bU{.B T1/rvK]`A-JrRN޼(d`v-M]ӫ9puN삧ܔj;$JބG dNZѐeرg!J~ :XK9`]%z\EOE@Gx)OK=5,@A2" Fd9;QQ m zn/s@i&_#P|W*\e2:TwAIMLN23P*Yli+ITfvaլ'?®[_VBT. ΟMޛi7M>S{%^Z31bf_|4_Dc$!|+hiTV#=0G;Tz #ELdv""ʧٞYQ,ѪF6jCOmI l^rT )SP>w)p{(){ےM=<Ă@r|2`;8ѨwZ~^bHVQJ|O؋êDUXaHx&`wGɕc` m֗ [hvB"vFö#:vM^ Nc˩}J|W3f*yOFkmi65Ũڅu#4)p5̖:+UT gQ>)cX 0 !B֮Q% xCANp%-s1ݑ>h\>ĕ8/Vp][J&}B'aTGĺ^w7tJiq3\4I+t6@hmf\?Vֈa_+Zeh`jphsyʦ,O(\'4ou|OϻA2ӆ̡VƝvæ֩%й> ] ȅ^+;5fS[bq ۉogR/}w*VgQ%bR~JQiM-(ݪ*Kg2/L ˆ %cZ޾z므\I{Y2Y"BrV m޶<jv,r塝E)HA@{nB7Ké

关于宇宙起源宇宙是怎样起源的说说理论,我科学课急用,只有1个小时
关于宇宙起源
宇宙是怎样起源的说说理论,我科学课急用,只有1个小时

关于宇宙起源宇宙是怎样起源的说说理论,我科学课急用,只有1个小时
本世纪,有两种"宇宙模型"比较有影响.一是稳态理论,一是大爆炸理论.20年代后期,爱德温·哈勃(Edwin Hubble)发现了红移现象,说明宇宙正在膨胀.60年代中期,阿尔诺·彭齐亚斯(Arno Penzias)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两个发现给大爆炸理论以有力的支持.现在,大爆炸理论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单独的无维度的点,即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尺度但却包含了宇宙全部物质的奇点.至少是在120~150亿年以前,宇宙及空间本身由这个点爆炸形成.

起先是一团高温高密度的东西,后来发生大爆炸,发生膨胀
形成质子中子等微粒,过了一会儿,产生了太阳、星系。

宇宙的起源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
《淮南子·原道训》
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即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全部展开

宇宙的起源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
《淮南子·原道训》
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即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然而,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大爆炸理论”是伽莫夫于1946年创建的。
大爆炸理论:注释:大爆炸理论
(big-bang cosmology)现代宇宙系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见元素合成理论)。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能统一地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3K。
蜚声国际、被视为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霍金教授,昨天下午在香港科技大学主持讲座,讲题为《宇宙的起源》。这位有“现代爱因斯坦”之称的科学者宣告:宇宙学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和活跃的学科。我们正接近回答这古老的问题: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一千八百多名现场观众和数以十万计的香港人在电视机屏幕前倾听了霍金透过语音合成器的演说。
霍金的演讲全文如下:
根据中非Boshongo人的传说,世界太初只有黑暗、水和伟大的Bumba上帝。一天,Bumba胃痛发作,呕吐出太阳。太阳灼干了一些水,留下土地。他仍然胃痛不止,又吐出了月亮和星辰,然后吐出一些动物,豹、鳄鱼、乌龟、最后是人。
这个创世纪的神话,和其它许多神话一样,试图回答我们大家都想诘问的问题:为何我们在此?我们从何而来?一般的答案是,人类的起源是发生在比较近期的事。人类正在知识上和技术上不断地取得进步。这样,它不可能存在那么久,否则的话,它应该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一点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就应该很清楚了。
亚里士多德:宇宙无开端
宇宙已经存在了无限久的时间
例如,按照Usher主教《创世纪》把世界的创生定于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上午9时。另一方面,诸如山岳和河流的自然环境,在人的生命周期里改变甚微。所以人们通常把它们当作不变的背景。要么作为空洞的风景已经存在了无限久,要么是和人类在相同的时刻被创生出来。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宇宙有个开端的思想。例如,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相信宇宙已经存在了无限久的时间。某种永恒的东西比某种创生的东西更完美。他提出我们之所以看到发展处于这个情形,那是因为洪水或者其它自然灾害,不断重复地让文明回复到萌芽阶段。信仰永恒宇宙的动机是想避免求助于神意的干涉,以创生宇宙并启始运行。相反地,那些相信宇宙具有开端的人,将开端当作上帝存在的论据,把上帝当作宇宙的第一原因或者原动力。
宇宙开端前 时间无意义
时间是绝对的,时间从无限的过去向无限的将来流逝
如果人们相信宇宙有一个开端,那么很明显的问题是,在开端之前发生了甚么?上帝在创造宇宙之前,他在做甚么?他是在为那些诘问这类问题的人准备地狱吗?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十分关心宇宙有无开端的问题。他觉得,不管宇宙有无开端,都会引起逻辑矛盾或者二律背反。如果宇宙有一个开端,为何在它起始之前要等待无限久。他将此称为正题。另一方面,如果宇宙已经存在无限久,为甚么它要花费无限长的时间才达到现在这个阶段。他把此称为反题。无论正题还是反题,都是基于康德的假设,几乎所有人也是这么办的,那就是,时间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时间从无限的过去向无限的将来流逝。时间独立于宇宙,在这个背景中,宇宙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
直至今天,在许多科学家的心中,仍然保持这样的图景。然而,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他的革命性的广义相对论。在该理论中,空间和时间不再是绝对的,不再是事件的固定背景。相反地,它们是动力量,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确定其形状。它们只有在宇宙之中才能够定义。这样谈论宇宙开端之前的时间是毫无意义的。这有点儿像去寻找比南极还南的一点没有意义一样。它是没有定义的。
大爆炸宇宙学
大爆炸宇宙学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与其它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冷到热,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很大的爆发。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大爆炸模型能统一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
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又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大约为3K。这一结果无论在定性上或者定量上都与大爆炸理论的预言相符。但是,在星系的起源和各向同性分布等方面,大爆炸宇宙学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困难问题。
宇宙自然选择学说简介
为什么宇宙会是我们观测到的这副样子?为什么它具有目前已测知的那些基本常数值?80年代初,在宇宙创生大爆炸框架下发展了目前最流行的暴胀宇宙模型:宇宙在大爆炸后不到1秒的时间里膨胀了大约10-30倍,大约和橘子一般大小,然后开始以较稳定的膨胀速率,直到现在,大约150亿年,成为目前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疙瘩”逐步形成了星系、恒星以及生命。这个模型暴胀期的长短是个关键。若稍短,物质为充分散开,原生宇宙就有重新坍缩为起点;若稍长,原生宇宙的物质则过于分散,形不成星系和恒星,自然也就不会出现生命和人类。因此出现了暴胀为何如此精确的问题,按照现行的物理学基本定律,大爆炸产生的宇宙其“自然尺寸”应该只有亚原子大小,即普克郎长度10 ^-35量级,而这样的宇宙是短命的。前苏联科学家林德提出“自我增殖的宇宙”概念——“最有可能的是,我们正在研究的宇宙是由早期的若干宇宙所形成的。”1987年霍金进一步提出了“婴儿宇宙”模型,两个大宇宙通过一个细“管子”连接起来,这个细管子称为“虫洞”,大宇宙为母宇宙,可能存在着从母宇宙分岔出去的另一端是自由的虫洞,这样的管子成为子宇宙、婴儿宇宙。就是说除了我们生存的宇宙之外还可能存在着众多的由虫洞连接起来的其他宇宙。1992年,萨莫林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宇宙自然选择学说。母宇宙是空间闭合的,犹如一个黑洞,该黑洞在生存了一段时间后坍缩为一个奇点,奇点又会反弹爆炸膨胀为新的下一代宇宙。这个学说的要点是,子宇宙中的物理常数较之母宇宙的物理常数会有小的、或强或弱的随机变异,新生的婴儿宇宙在再次坍缩成奇点前能膨胀到几倍普克郎长度大小,随机变异的物理常数有可能允许小小的暴胀,子宇宙可变的较大,当它足够大时,可分隔为两个或更多的不同区域,每个区域又坍缩为一个新的奇点,新奇点又触发下一代的子宇宙,如此时代相传,有的小宇宙重又坍缩,有的具有某些基本常数值的宇宙能更有效的产生许多黑洞,从而较具有其他某些基本常数值的宇宙留下更多的后代,借用生物进化论的术语,它们是被“自然选择”下来的,经“选择”作用,产生越来越多的黑洞,也就形成了更多的宇宙。如果宇宙确是由以前的宇宙世代经过这种“自然选择”而产生的话,那么应该预期我们生存在其中的宇宙会具有所观测到的样子并正好具有目前测知的基本常数值。这个学说的另一要点是关于恒星的存在。在许多情况下,恒星是黑洞的前身。在气体和尘埃云中,恒星仍在形成。在碳尘埃微粒表面进行着的化学反应使气体冷却并促使气云坍缩。但碳尘埃粒子是从那里来的呢?斯莫林指出碳元素是由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这一情况只有在质子的质量稍大于中子的质量时才会发生,如果两者质量之差比氦核的结合能大的多,则质子和中子不可能粘在一起形成氦核,没有氦,聚变反应链在第一阶段便终止了,根本形不成更重的元素,从而使恒星将少得多,自然也不会有多少黑洞,因此在任何一个宇宙中,若其中质子与中子的质量相差较大,将只能产生很少的宇宙,也就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
宇宙最初是一无所有的真空。此时,时间为零(由正负态虚时间相互抵消而表现为零态时间);空间为零(正负态虚空间相互抵消而表现为零态空间);物质为零(正反粒子或正负粒子均未产生);能量为零(但其中蕴藏着无穷大的正能量和无穷大的负能量);信息为零(内含一切正负信息,但对外表现为混沌无信息态);精神为零(此时为无意识状态,“无意之中是真意”)。此时为“道”、“无极”、“零”、“空在”、“真空”。
由于真空中正负对称被打破,即物理学上的“对称的破缺”,宇宙开始孕育出一个虚点(又叫大爆炸宇宙论的“宇宙奇点”)。此时处于“道生一”、“无极生太极”、“虚在”状态。
宇宙奇点大爆炸,同时释放产生正负态实时空、正负(或正反)实粒子、正负信息波,宇宙开始大膨胀。即宇宙的外旋。
当宇宙外旋膨胀速度不断加速至超光速后,物质全部转化为超高能量的信息波(物理学波粒二象互变原理:超光速后粒子变波,次光速后波变粒子,光速时既是粒子又是波)。同时,按超光速运动则时间倒流的原理,宇宙开始由外旋转为时间场逆转的内旋。表现为宇宙大收缩。
当宇宙收缩至当初诞生的奇点处时,正负信息波开始相互湮灭。正N+负N=O,最终整个宇宙都湮灭消失在奇点处。
宇宙千差万别的现象源自于旋律的不同。而表现为光、磁、声 、热、电,表现为五颜六色,表现为春夏秋冬,表现为冷热、美丑、善恶、阴阳、动静、生死、虚实、有无等等。
相同的旋律则表现为共振、共鸣、志同道合等等。
人与天的旋律相近,称为天人合一。
物理学的“孪生子现象”,即为双胞胎之间由于旋律相同或相近而产生的心灵感应、离奇巧合等。
宇宙信息场的波动,必然会对宇宙万物产生影响,称为宇宙全息统一场。
很多问题我们只能增加自己的烦恼,既然我们不会去宇宙外,我们暂时还可以步了解它的外面是什么。我们看看宇宙的定义:“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时间无限,空间也无限,我们真的能了解它的外面吗?

收起

BS下 复制粘贴派。目前主流说法是:大爆炸理论,这套理论可以解释大部分的宇宙现象,现在也有很多研究人员投入这个课题,目前可以把宇宙倒退到普朗克时间,但是更进一步的研究却碰到很大的问题,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出宇宙是大爆炸来的,也就是在某一个偶然的奇点(N维球),酝酿好了以后就因能量足够多了而爆炸,爆炸开始,时间也就开始.但相对论在奇点处是失效的,所以宇宙不一定是大爆炸而来.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推论,如果宇宙地的确确是自给自足的,并且没有边界,那麼它就是没有起始点的,也没有终结点,是一直存在的.
不过那都只是猜想,要更准确知道宇宙的形成,要统一相对论和量子学,这是一项艰...

全部展开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出宇宙是大爆炸来的,也就是在某一个偶然的奇点(N维球),酝酿好了以后就因能量足够多了而爆炸,爆炸开始,时间也就开始.但相对论在奇点处是失效的,所以宇宙不一定是大爆炸而来.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推论,如果宇宙地的确确是自给自足的,并且没有边界,那麼它就是没有起始点的,也没有终结点,是一直存在的.
不过那都只是猜想,要更准确知道宇宙的形成,要统一相对论和量子学,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收起

现在最流行的是大爆炸理论!

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目前尚无定论。值得一提的是史蒂芬·霍金的观点比较让人容易接受:宇宙有限而无界,只不过比地球多了几维。比如,我们的地球就是有限而无界的。在地球上,无论从南极走到北极,还是从北极走到南极,你始终不可能找到地球的边界,但你不能由此认为地球是无限的。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地球是有限的。地球如此,宇宙亦是如此。
怎么理解宇宙比地球多了几维呢?举个例子:一个小球沿地面滚动并掉进了一...

全部展开

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目前尚无定论。值得一提的是史蒂芬·霍金的观点比较让人容易接受:宇宙有限而无界,只不过比地球多了几维。比如,我们的地球就是有限而无界的。在地球上,无论从南极走到北极,还是从北极走到南极,你始终不可能找到地球的边界,但你不能由此认为地球是无限的。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地球是有限的。地球如此,宇宙亦是如此。
怎么理解宇宙比地球多了几维呢?举个例子:一个小球沿地面滚动并掉进了一个小洞中,在我们看来,小球是存在的,它还在洞里面,因为我们人类是“三维”的;而对于一个动物来说,它得出的结论就会是:小球已经不存在了!它消失了。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因为它生活在“二维”世界里,对“三维”事件是无法清楚理解的。同样的道理,我们人类生活在“三维”世界里,对于比我们多几维的宇宙,也是很难理解清楚的。这也正是对于“宇宙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无法解释清楚的原因。
1、均匀的宇宙
长期以来,人们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把这个观点颠倒了过来,他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转动,恒星则镶嵌在天球的最外层上。布鲁诺进一步认为,宇宙没有中心,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
无论是托勒密的地心说还是哥白尼的日心说,都认为宇宙是有限的。教会支持宇宙有限的论点。但是,布鲁诺居然敢说宇宙.是无限的,从而挑起了宇宙究竟有限还是无限的长期论战。这场论战并没有因为教会烧死布鲁诺而停止下来。主张宇宙有限的人说:“宇宙怎么可能是无限的呢?”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说清楚。主张宇宙无限的人则反问:“宇宙怎么可能是有限的呢?”这个问题同样也不好回答。
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看到,确实像布鲁诺所说的那样,恒星是遥远的太阳。人们还进一步认识到,银河是由无数个太阳系组成的大星系,我们的太阳系处在银河系的边缘,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旋转,转速大约每秒250千米,围绕银心转一圈约需2.5亿年。太阳系的直径充其量约1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则高达10万光年。银河系由1000多亿颗恒星组成,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地位,真像一粒砂子处在北京城中。后来又发现,我们的银河系还与其他银河系组成更大的星系团,星系团的直径约为107光年(1000万光年)。目前,望远镜观测距离已达100亿光年以上,在所见的范围内,有无数的星系团存在,这些星系团不再组成更大的团,而是均匀各向同性地分布着。这就是说,在10的7次方光年的尺度以下,物质是成团分布的。卫星绕着行星转动,行星、彗星则绕着恒星转动,形成一个个太阳系。这些太阳系分别由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太阳以及它们的行星组成。有两个太阳的称为双星系,有三个以上太阳的称为聚星系。成千亿个太阳系聚集在一起,形成银河系,组成银河系的恒星(太阳系)都围绕着共同的重心——银心转动。无数的银河系组成星系团,团中的各银河系同样也围绕它们共同的重心转动。但是,星系团之间,不再有成团结构。各个星系团均匀地分布着,无规则地运动着。从我们地球上往四面八方看,情况都差不多。粗略地说,星系固有点像容器中的气体分子,均匀分布着,做着无规则运动。这就是说,在10的8次方光年(一亿光年)的尺度以上,宇宙中物质的分布不再是成团的,而是均匀分布的。由于光的传播需要时间,我们看到的距离我们一亿光年的星系,实际上是那个星系一亿年以前的样子。所以,我们用望远镜看到的,不仅是空间距离遥远的星系,而且是它们的过去。从望远镜看来,不管多远距离的星系团,都均匀各向同性地分布着。
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宇观尺度上(10的5次方光年以上)物质分布的均匀状态,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早已如此。
于是,天体物理学家提出一条规律,即所谓宇宙学原理。这条原理说,在宇观尺度上,三维空间在任何时刻都是均匀各向同性的。现在看来,宇宙学原理是对的。所有的星系都差不多,都有相似的演化历程。因此我们用望远镜看到的遥远星系,既是它们过去的形象,也是我们星系过去的形象。望远镜不仅在看空间,而且在看时间,在看我们的历史。
2、有限而无边的宇宙
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后,考虑到万有引力比电磁力弱得多,不可能在分子、原子、原子核等研究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他把注意力放在了天体物理上。他认为,宇宙才是广义相对论大有用武之地的领域。
爱因斯坦1915年发表广义相对论,1917年就提出一个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基础上的宇宙模型。这是一个人们完全意想不到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宇宙的三维空间是有限无边的,而且不随时间变化。以往人们认为,有限就是有边,无限就是无边。爱因斯坦把有限和有边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
一个长方形的桌面,有确定的长和宽,也有确定的面积,因而大小是有限的。同时它有明显的四条边,因此是有边的。如果有一个小甲虫在它上面爬,无论朝哪个方向爬,都会很快到达桌面的边缘。所以桌面是有限有边的二维空间。如果桌面向四面八方无限伸展,成为欧氏几何中的平面,那么,这个欧氏平面是无限无边的二维空间。
我们再看一个篮球的表面,如果篮球的半径为r,那么球面的面积是4πr的2次方,大小是有限的。但是,这个二维球面是无边的。假如有一个小甲虫在它上面爬,永远也不会走到尽头。所以,篮球面是一个有限无边的二维空间。
按照宇宙学原理,在宇观尺度上,三维空间是均匀各向同性的。爱因斯坦认为,这样的三维空间必定是常曲率空间,也就是说空间各点的弯曲程度应该相同,即应该有相同的曲率。由于有物质存在,四维时空应该是弯曲的。三维空间也应是弯的而不应是平的。爱因斯坦觉得,这样的宇宙很可能是三维超球面。三维超球面不是通常的球体,而是二维球面的推广。通常的球体是有限有边的,体积是4/3πr的3次方,它的边就是二维球面。三维超球面是有限无边的,生活在其中的三维生物(例如我们人类就是有长、宽、高的三维生物),无论朝哪个方向前进均碰不到边。假如它一直朝北走,最终会从南边走回来。
宇宙学原理还认为,三维空间的均匀各向同性是在任何时刻都保持的。爱因斯坦觉得其中最简单阶情况就是静态宇宙,也就是说,不随时间变化的宇宙。这样的宇宙只要在某一时刻均匀各向同性,就永远保持均匀各向同性。
爱因斯坦试图在三维空间均匀各向同性、且不随时间变化的假定下,救解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场方程非常复杂,而且需要知道初始条件(宇宙最初的情况)和边界条件(宇宙边缘处的情况)才能求解。本来,解这样的方程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爱因斯坦非常聪明,他设想宇宙是有限无边的,没有边自然就不需要边界条件。他又设想宇宙是静态的,现在和过去都一样,初始条件也就不需要了。再加上对称性的限制(要求三维空间均匀各向同性),场方程就变得好解多了。但还是得不出结果。反复思考后,爱因斯坦终于明白了求不出解的原因:广义相对论可以看作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广,只包含“吸引效应”不包含“排斥效应”。而维持一个不随时间变化的宇宙,必须有排斥效应与吸引效应相平衡才行。这就是说,从广义相对论场方程不可能得出“静态”宇宙。要想得出静态宇宙,必须修改场方程。于是他在方程中增加了一个“排斥项”,叫做宇宙项。这样,爱因斯坦终于计算出了一个静态的、均匀各向同性的、有限无边的宇宙模型。一时间大家非常兴奋,科学终于告诉我们,宇宙是不随时间变化的、是有限无边的。看来,关于宇宙有限还是无限的争论似乎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
3、膨胀或脉动的宇宙
几年之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前苏联数学家弗利德曼,应用不加宇宙项的场方程,得到一个膨胀的、或脉动的宇宙模型。弗利德曼宇宙在三维空间上也是均匀、各向同性的,但是,它不是静态的。这个宇宙模型随时间变化,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三维空间的曲率是负的;第二种情况,三维空间的曲率为零,也就是说,三维空间是平直的;第三种情况,三维空间的曲率是正的。前两种情况,宇宙不停地膨胀;第三种情况,宇宙先膨胀,达到一个极大值后开始收缩,然后再膨胀,再收缩……因此第三种宇宙是脉动的。弗利德曼的宇宙最初发表在一个不太著名的杂志上。后来,西欧一些数学家物理学家得到类似的宇宙模型。爱因斯坦得知这类膨胀或脉动的宇宙模型后,十分兴奋。他认为自己的模型不好,应该放弃,弗利德曼模型才是正确的宇宙模型。
同时,爱因斯坦宣称,自己在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上加宇宙项是错误的,场方程不应该含有宇宙项,而应该是原来的老样子。但是,宇宙项就像“天方夜谭”中从瓶子里放出的魔鬼,再也收不回去了。后人没有理睬爱因斯坦的意见,继续讨论宇宙项的意义。今天,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有两种,一种不含宇宙项,另一种含宇宙项,都在专家们的应用和研究中。
早在1910年前后,天文学家就发现大多数星系的光谱有红移现象,个别星系的光谱还有紫移现象。这些现象可以用多谱勒效应来解释。远离我们而去的光源发出的光,我们收到时会感到其频率降低,波长变长,并出现光谱线红移的现象,即光谱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反之,向着我们迎面而来的光源,光谱线会向短波方向移动,出现紫移现象。这种现象与声音的多普勒效应相似。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迎面而来的火车其鸣叫声特别尖锐刺耳,远离我们而去的火车其鸣叫声则明显迟钝。这就是声波的多普勒效应,迎面而来的声源发出的声波,我们感到其频率升高,远离我们而去的声源发出的声波,我们则感到其频率降低。
如果认为星系的红移、紫移是多普勒效应,那么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只有个别星系向我们靠近。随之进行的研究发现,那些个别向我们靠近的紫移星系,都在我们自己的本星系团中(我们银河系所在的星系团称本星系团)。本星系团中的星系,多数红移,少数紫移;而其他星系团中的星系就全是红移了。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总结了当时的一些观测数据,提出一条经验规律,河外星系(即我们银河系之外的其他银河系)的红移大小正比于它们离开我们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由于多普勒效应的红移量与光源的速度成正比,所以,上述定律又表述为: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与它们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
V=HD
式中V是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D是它们到我们银河系中心的距离。这个定律称为哈勃定律,比例常数H称为哈勃常数。按照哈勃定律,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且,离我们越远的河外星系,逃离得越快。
哈勃定律反映的规律与宇宙膨胀理论正好相符。个别星系的紫移可以这样解释,本星系团内部各星系要围绕它们的共同重心转动,因此总会有少数星系在一定时间内向我们的银河系靠近。这种紫移现象与整体的宇宙膨胀无关。
哈勃定律大大支持了弗利德曼的宇宙模型。不过,如果查看一下当年哈勃得出定律时所用的数据图,人们会感到惊讶。在距离与红移量的关系图中,哈勃标出的点并不集中在一条直线附近,而是比较分散的。哈勃怎么敢于断定这些点应该描绘成一条直线呢?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哈勃抓住了规律的本质,抛开了细节。另一个可能是,哈勃已经知道当时的宇宙膨胀理论,所以大胆认为自己的观测与该理论一致。以后的观测数据越来越精,数据图中的点也越来越集中在直线附近,哈勃定律终于被大量实验观测所确认。
4、宇宙有限还是无限
现在,我们又回到前面的话题,宇宙到底有限还是无限?有边还是无边?对此,我们从广义相对论、大爆炸宇宙模型和天文观测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满足宇宙学原理(三维空间均匀各向同性)的宇宙,肯定是无边的。但是否有限,却要分三种情况来讨论。
如果三维空间的曲率是正的,那么宇宙将是有限无边的。不过,它不同于爱因斯坦的有限无边的静态宇宙,这个宇宙是动态的,将随时间变化,不断地脉动,不可能静止。这个宇宙从空间体积无限小的奇点开始爆炸、膨胀。此奇点的物质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空间曲率无限大、四维时空曲率也无限大。在膨胀过程中宇宙的温度逐渐降低,物质密度、空间曲率和时空曲率都逐渐减小。体积膨胀到一个最大值后,将转为收缩。在收缩过程中,温度重新升高、物质密度、空间曲率和时空曲率逐渐增大,最后到达一个新奇点。许多人认为,这个宇宙在到达新奇点之后将重新开始膨胀。显然,这个宇宙的体积是有限的,这是一个脉动的、有限无边的宇宙。
如果三维空间的曲率为零,也就是说,三维空间是平直的(宇宙中有物质存在,四维时空是弯曲的),那么这个宇宙一开始就具有无限大的三维体积,这个初始的无限大三维体积是奇异的(即“无穷大”的奇点)。大爆炸就从这个“无穷大”奇点开始,爆炸不是发生在初始三维空间中的某一点,而是发生在初始三维空间的每一点。即大爆炸发生在整个“无穷大”奇点上。这个“无穷大”奇点。温度无限高、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也无限大(三维空间曲率为零)。爆炸发生后,整个“奇点”开始膨胀,成为正常的非奇异时空,温度、密度和时空曲率都逐渐降低。这个过程将永远地进行下去。这是一种不大容易理解的图像:一个无穷大的体积在不断地膨胀。显然,这种宇宙是无限的,它是一个无限无边的宇宙。
三维空间曲率为负的情况与三维空间曲率为零的情况比较相似。宇宙一开始就有无穷大的三维体积,这个初始体积也是奇异的,即三维“无穷大”奇点。它的温度、密度无限高,三维、四维曲率都无限大。大爆炸发生在整个“奇点”上,爆炸后,无限大的三维体积将永远膨胀下去,温度、密度和曲率都将逐渐降下来。这也是一个无限的宇宙,确切地说是无限无边的宇宙。
那么,我们的宇宙到底属于上述三种情况的哪一种呢?我们宇宙的空间曲率到底为正,为负,还是为零呢?这个问题要由观测来决定。
广义相对论的研究表明,宇宙中的物质存在一个临界密度ρc,大约是每立方米三个核子(质子或中子)。如果我们宇宙中物质的密度ρ大于ρc,则三维空间曲率为正,宇宙是有限无边的;如果ρ小于ρc,则三维空间曲率为负,宇宙也是无限无边的。因此,观测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可以判定我们的宇宙究竟属于哪一种,究竞有限还是无限。
此外,还有另一个判据,那就是减速因子。河外星系的红移,反映的膨胀是减速膨胀,也就是说,河外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在不断减小。从减速的快慢,也可以判定宇宙的类型。如果减速因子q大于1/2,三维空间曲率将是正的,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将收缩;如果q等于1/2,三维空间曲率为零,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如果q小于1/2,三维空间曲率将是负的,宇宙也将永远膨胀下去。
表3列出了有关的情况:
表3
宇宙中物质密度 红移的减速因子 三维空间曲率 宇宙类型 膨胀特点
ρ>ρc q>1/2 正 有限无边 脉动
ρ=ρc q=1/2 零 无限无边 永远膨胀
ρ<ρc q<1/2 负 无限无边 永远膨胀
我们有了两个判据,可以决定我们的宇宙究竟属于哪一种了。观测结果表明,ρ<ρc,我们宇宙的空间曲率为负,是无限无边的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不幸的是,减速因子观测给出了相反的结果,q>1/2,这表明我们宇宙的空间曲率为正,宇宙是有限无边的,脉动的,膨胀到一定程度会收缩回来。哪一种结论正确呢?有些人倾向于认为减速因子的观测更可靠,推测宇宙中可能有某些暗物质被忽略了,如果找到这些暗物质,就会发现ρ实际上是大于ρc的。另一些人则持相反的看法。还有一些人认为,两种观测方式虽然结论相反,但得到的空间曲率都与零相差不大,可能宇宙的空间曲率就是零。然而,要统一大家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观测和理论推敲。今天,我们仍然肯定不了宇宙究竟有限还是无限,只能肯定宇宙无边,而且现在正在膨胀!此外,还知道膨胀大约开始于100亿-200亿年以前,这就是说,我们的宇宙大约起源于100亿-200亿年之前。
5、爱因斯坦宇宙模型
根据物理理论,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提出的关于宇宙的设想与推测,称为宇宙模型。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于1915年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的物理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宇宙中没有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无论是空间和时间都不能与物质隔开来,空间和时间均受物质影响;引力是空间弯曲的效应,而空间弯曲是由物质存在决定的。爱因斯坦将他的理论应用于宇宙研究,1917年发表了《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考察》的论文,他将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用于整个宇宙,建立起一种宇宙模型。
当时科学家普遍认为宇宙是静止的,不随时间变化的。虽然在几年前,美国天文学家斯里弗已发现了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显然这是对静止宇宙的挑战),但由于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消息并没有传到欧洲。因此,爱因斯坦也和大多数科学家一样,认为宇宙是静态的。爱因斯坦想从引力场方程着手,得出一个宇宙是静态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答案。但他得到的解是不稳定的,表明全间和距离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时变化的。为了得到一个空间是稳定的解,爱因斯坦人为地在引力场方程中引入一个叫做“宇宙常数”的项,让它起斥力的作用。爱因斯坦得出一个有限无边的静态宇宙模型,称为爱因斯坦宇宙模型。为了便于理解,可把它比喻为三维空间中的一个二维球面:球面的面积是有限的、但沿着球面没有边界,也无中心,球面保持静态状态。几年以后,爱因斯坦得知河外星系退行,宇宙是膨胀的消息后,非常后悔在自己的模型中加了一个宇宙常数项,称这是他一生中犯的最大错误。
最新发现:银河系奇异恒星的伴星现身
科学家利用NASA的远紫外谱仪探索卫星首次探测到船底座伊塔星(Eta Carinae)的伴星。船底座伊塔星是银河系中最重最奇异的星体,座落在离地球7500光年船底座,在南半球用肉眼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科学家认为船底座伊塔星是一个正迅速走向衰亡的不稳定恒星。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就推断它应该存在着一颗伴星,但是一直得不到直接的证据。间接的证据来自其亮度呈现的规则变化。科学家发现船底座伊塔星在可见光,X-射线,射电波和红外线波段的亮度都呈现规则的重覆模式,因此推测它可能是一个双星系统。最有力的证据是每过5年半,船底座伊塔星系统发出的X-射线就会消失约三个月时间。科学家认为船底座伊塔星温度太低,本身并不能发出X-射线,但是它以每秒300英里的速度向外喷发气体粒子,这些气体粒子和伴星发出的粒子相互碰撞后发出X-射线。科学家认为X-射线消失的原因是船底座伊塔星每隔5年半就挡住了这些X-射线。最近一次X-射线消失开始于2003年6月29日。
科学家推断船底座伊塔星和其伴星的距离是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的10倍,因为它们距离太近,离地球又太远,无法用望远镜直接将它们区分开。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直接观测伴星所发出的光。但是船底座伊塔星的伴星比其本身要暗的多,以前科学家曾经试图用地面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观测,但都没有成功。
美国天主教大学的科学家罗辛纳. 而平(Rosina Iping)及其合作者利用远紫外谱仪卫星来观测这颗伴星,因为它比哈勃望远镜能观测到波长更短的紫外线。它们在6月10日,17日观测到了远紫外线,但是在6月27日,也就是在X-射线消失前的两天远紫外线消失了。观测到的远紫外线来自船底座伊塔星的伴星,因为船底座伊塔星温度太低,本身不会发出远紫外线。这意味着船底座伊塔星挡住了X-射线的同时也挡住了伴星。这是科学家首次观测到船底座伊塔星的伴星发出的光,从而证实了这颗伴星的存在。
有三个太阳的恒星
据新华社14日电 据1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149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具有三颗恒星的奇特星系,在这个星系内的行星上,能看到天空中有三个太阳。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在该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天鹅星座中的HD188753星系中有3颗恒星。处于该星系中心的一颗恒星与太阳系中的太阳类似,它旁边的行星体积至少比木星大14%。该行星与中心恒星的距离大约为800万公里,是太阳和地球之间距离的二十分之一。而星系的另外两颗恒星处于外围,它们彼此相距不远,也围绕中心恒星公转。
银河系中的星系多为单星系或双星系,具有三颗以上恒星的星系被称为聚星系,不太多见。
恒星并不是平均分布在宇宙之中,多数的恒星会受彼此的引力影响,形成聚星系统,如双星、三恒星,甚至形成星团,及星系等由数以亿计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
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生命诞生是普遍的现象
近日美国宇航局寻找地球以外生命物质存在证据的科研小组研究发现,某些在实际生命化学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有机化学物质,普遍存在于我们地球以外的浩瀚宇宙中。研究结果表明,在宇宙深处存在生命物质、或者有孕育生命物质的化学反应发生,这在浩瀚的宇宙中是一种普遍现象。
上述研究来自“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的一个外空生物科研小组。在该小组工作的科学家道格拉斯-希金斯介绍时称:“根据科研小组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一类在生物生命化学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化合物,在广袤的宇宙空间中广泛而且大量地存在着。” 作为该外空生物学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道格拉斯-希金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撰文发表在10月10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希金斯在描述其研究结果时介绍:“利用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最近的观测结果,天文学家在我们所居住的银河系内,到处都发现了一种复杂有机物‘多环芳烃’(PAHs)存在的证据。但是这项发现一开始只得到天文学家的重视,并没有引起对外空生物进行研究的天体生物学家们的兴趣。因为对于生物学而言,普通的多环芳烃物质存在并不能说明什么实质问题。但是,我们的研究小组在最近一项分析结果中却惊喜的发现,宇宙中看到的这些多环芳烃物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氮’元素(N)的成分,这一意外发现使我们的研究发生了戏剧性改变。”
该研究小组的另一成员,来自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天体生物学家路易斯-埃兰曼德拉说:“包括DNA分子在内,对于大多数构成生命的化学物质而言,含氮的有机分子参与是必须的条件。举一个含氮有机物质在生命物质意义上最典型的例子,象我们所熟悉的叶绿素,其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起着关键作用,而叶绿素分子中富含这种含氮多环芳烃(PANHs)成分。”
据介绍,在科研小组的研究工作中,除了利用来自斯皮策望远镜得到的观测数据外,科研人员还使用了欧洲宇航局太空红外天文观测卫星的观测数据。在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实验室中,研究人员对这类特殊的多环芳烃,利用红外光谱化学鉴定技术对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全面分析,找到其中氮元素存在的证据。同时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这些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含氮多环芳烃,进行了红外射线光谱模拟分析。
路易斯-埃兰曼德拉同时还表示:“除去上述分析结论以外,更加富有戏剧性的发现是,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观测中还显示出,在宇宙中一些即将死亡的恒星天体周围,环绕其外的众多星际物质中,都大量蕴藏着这种特殊的含氮多环芳烃成分。这一发现从某种意义上似乎也告诉我们,在浩瀚的宇宙星空中,即使在死亡来临的时候,同时也孕育着新生命开始的火种。”
本年度最大科学突破:宇宙正膨胀 发现暗能量
通过分析星系团(图中左侧的点),斯隆数字天空观测计划天文学家确定,暗能量正在驱动着宇宙不断地膨胀。
据英国《卫报》报道,证实宇宙正在膨胀是本年度最重大的科学突破。
报道说,近73%的宇宙由神秘的暗能量组成,它是一种反重力。在19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暗能量的发现被评为本年度最重大的科学突破。通过望远镜,人类在宇宙中已经发现近2000亿个星系,每一个星系中又有约2000亿颗星球。但所有这些加起来仅占整个宇宙的4%。
现在,在新的太空探索基础上,以及通过对100万个星系进行仔细研究,天文学家们至少已经弄清了部分情况。约23%的宇宙物质是“暗物质”。没有人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因为它们无法被检测到,但它们的质量大大超过了可见宇宙的总和。而近73%的宇宙是最新发现的暗能量。这种奇特的力量似乎正在使宇宙加速膨胀。英国皇家天文学家马丁·里斯爵士将这一发现称为“最重要的发现”。
这一发现是绕轨道运行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和斯隆数字天文台(SDSS)的成果。它解决了关于宇宙的年龄、膨胀的速度及组成宇宙的成分等一系列问题的长期争论。天文学家现在相信宇宙的年龄是137亿年

收起

宇宙之起源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淮南子·原道训》 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即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37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

全部展开

宇宙之起源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淮南子·原道训》 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即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37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称为奇点),瞬间产生巨大压力,之后发生了大爆炸,这次大爆炸的反应原理被物理学家们称为量子物理(至今没有被解决)。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然而,因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大爆炸理论”是伽莫夫于1946年创建的。
关于宇宙是如何起源的?空间和时间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从2000多年前的古代哲学家到现代天文学家一直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经过了哥白尼、赫歇尔、哈勃的从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的探索宇宙三部曲,宇宙学已经不再是幽深玄奥的抽象哲学思辨,而是建立在天文观测和物理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现代科学。
直到20世纪,出现了两种“宇宙模型”比较有影响。一是稳态理论,一是大爆炸理论。20世纪20年代后期,爱德温·哈勃发现了红移现象,说明宇宙正在膨胀。20世纪60年代中期,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两个发现给大爆炸理论以有力的支持。现在,大爆炸理论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
大爆炸理论
现代宇宙系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历程。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见元素合成理论)。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能统一地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
(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3K。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单独的无维度的点,即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尺度但却包含了宇宙全部物质的奇点。至少是在120~150亿年以前,宇宙及空间本身由这个点爆炸形成。
目前学术界影响较大的“大爆炸宇宙论”是1927年由比利时数学家勒梅特提出的,他认为最初宇宙的物质集中在一个超原子的“宇宙蛋”里,在一次无与伦比的大爆炸中分裂成无数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宇宙。1948年,俄裔美籍物理学家伽莫夫等人,又详细勾画出宇宙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5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经一系列元素演化到最后形成星球、星系的整个膨胀演化过程的图像。但是该理论存在许多使人迷惑之处。
宏观宇宙是相对无限延伸的。“大爆炸宇宙论”关于宇宙当初仅仅是一个点,而它周围却是一片空白,即将人类至今还不能确定范围也无法计算质量的宇宙压缩在一个极小空间内的假设只是一种臆测。况且从能量与质量的正比关系考虑,一个小点无缘无故地突然爆炸成浩瀚宇宙的能量从何而来呢?
人类把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确定为衡量时间的标准——年。但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不同的,在宇宙范围,时间没有衡量标准。譬如地球上东西南北的方向概念在宇宙范围就没有任何意义。既然年的概念对宇宙而言并不存在,大爆炸宇宙论又如何用年的概念去推算宇宙的确切年龄呢?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了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