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史记》的试卷 填空(要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21:13:03
谁有关于《史记》的试卷 填空(要答案)!
x\r"ɕ~96bQݚxHzlLH I BH Ѕ˻x*~;EQ\=v=TV^N<<_x)‚/$?ʒ}YSɰ>YNuqZi^:?7zv_t ެXEaILt,'͑+97Ưf~whia9/aBsQY{͙=9t޽b}]s44Vծ# g}m([-5ez'k * hg}9Y0X'`}jL &5Lg1748hóI)tN}ǜk7v7-wH[:(+?xoC#.[ʜ7ՓG<XT4S[0[hSSV{db$8j 芵tr8]b-> 7VYbDՈ82ڲwNs!i~ii~AtNbb1^g W&gRj:{osۊzRJF-IĊ<@rC~ཾmts6!kI㈵,晫J2)&$vx&r<[,h;b'istmGn#j=YiT\ªsuSZfT0%,,ltcqř茈@TƋc"8s)mQ7G1d%d)EK qieɡ=:,SrDg%9;vv`%b%iȘ٨c@9 0}h U;/z"^B}`rNRUY4\G ݷ;Ĭ <88zdDn945Aw!R}3c_X891T }垓n.;^٫inCcK.:҇k"!'$ʳ{k۹Iަ4+MVŊ($[ߜTgvފ0NtզA|]`S [Ș5ikvRN\Ēvv>;́Yۿ"à{C&~n!ï?|eVƃe>Z#⵻|+h9YjZ8įz6j m<\? F`CYmXt߳~x/uƐ&ֺ'5,W".~րai\Ȅ:<'L=q ɜp߼YTv[MmT{y71NsEӎp;@jOpL;b QԔlDx FF"ePںw=Kv0Z&yI cn6Ke_Z[kvqS)qh7'k{ X|X3U܈v@ëu#}]Cw9ȃC~88r8Ádo|qR13I4{^{7>`ZK le Kř`ݟgot24jw^2( 2\hhRObl#>Њc& *bk$ڲ vWψMyq.ɉCIKRVE$շ2{Zwltowj5GqvUri/3:i邟&yd(Kf8Im9'8{3bjZ]#f7,OvXx=Iʟv!3г`]fʸDQXy\YwqQXN7U%z ޓnXzO8ҍa*"JY X!=Z!FEȈyԕ3ҙ` !+TS"[mXtIdKw@0tx 1GbGx2*>$Kz2:Vi =0}2c茽t+H}P*/i"d^[E!k_ +B͝D1}`I]Ws*ta3MH4-꼪Ggve~T $F7B OɎZ921;-m?Fnb!!~x|)!^Y)HC&\QPGXoHPQtNM Gf?L eo(/hn4P-Yi})$u(."G)X.=9|A4sJ dJTCM3y!A~ r]?-T@Ft8Vj̵ɘ.r LA\]#z^qӍRF6yb*G~c% !.N`u*Fu |<m /f@)`WY QX1oG!o=9jФ[lA쎶P1g57Ja2# PT3g!dU$Rd)ؐֈ,Tc)4NnBjΤIfMɎ8>:;N l`٥_nqwE_>k1x[{ p-5XyN ôhb܋f •ǡܼ]]]@ZCb &)a ֽԑ4񂴞U0Mcz#[ܒkwn︧OSJvv];Y: I2Z1]+o C bUnj/:]©C6rn:LFl' l >; mPBx3~#7pF0JC *[YB!<|TY<'biuŋ}27r#JF 5L]nlR@ָcKB3͛Ycu#pj  +|qܑٷǾUc$$WT&~8=X T:IWt"~GJ=̽fS$!U;a ,H] S"s)6&">!D GwA%w˗a=b1"qv鼀z hB &jE>8䓷"/VJtO?xVGzsb8G݈K!:Wd~-mNJӯn6yiAX= SXb`8S3B28H2:$O^@˦P,o̗̟,%2BV/YeB ' Ǣ''WP7v) F4S/oŔ+:;ըP)”K# 2< q1k#f>S_h"C]yE!9_뒝:QΏdhXE\(Hysve,%e:L9]{IPf;U}F:):=֙iR, ?ySi20"й]~(*6 vZe//iUlb'51{zF)ܸ{bOF(M6J~g]ƒ(3-5SUr1kQK5;hw.dQ1˞Y2k)C޷Rd^-*Į$Ѷq,5b';*U jE^BpyZv G,beO !-]C^,b(j_kYMc'Xz,sߧ–Ts ԚܪS M($ 6qD|ނ\+2usTp뵇;kG۵^/Y=x85m3/grIgx2mץCл+*C1 928+(P!d>2)ϡvra~O۩g@d0}̒ڷ뾷c\6YXy€r2^N[\r]I=z%`L AW{h+zKTXSg;^jc9_+u[sn*P (0^C als0MFkD!6 K@LRuhb] Ry;UA1ssny!221Wnr"`uS˻L柳?bvF8P7PU xcA댤3ޥ y 2N%KN`%Ǣ3pGis9 ܋TVhXjtnkk()/ .X/uAv{"Os΄.7L2pulZ 2%LsA{˸X*<~ tDui) ~kԔ*REğoUďKpRs}]ET45Tl #hjK"FSZG \RO *4+^{'ckQf3[]]ICv6ַz@Rɜ/`Զv}o/!Xdnįմ;pZS0UuhiE=1$J;⍮|+o㿠2D(l2zh/]*S)+vJAE) Mc=@">PIWutʐؤɈrĹ6!둂Wu7`>,T$5ˀ#WD;O;]Ho"W>Q=c9د9sSza}vORsܧ]jq+ʊ>(*UEOY* 5;g"O9HP9j>'䏑J%nBrqZ-cO@ѳRяgoB Sx !ҏA({ 1 wSD?b;)&Ώy@C/dK<0Gx*Ր i&~H iF.۠;h*?Ԓ#CSR+zHA(iZ@t W#y՗D[T[0 2*Y5Yr,vIKuuN ~8%BppI#lINyҁ቉  |"] V}ץUΒYbʔRzU*\ӘHH~ qe )pg^"LBQz!NQ~y$FiJQ EӦ$#{9G%t`F1x>]6h?)Iw0|1v#"OU#/+9T95T -t<۔)<-e)Kp)rVD#ˁH㨪,UZk֎RNoMj$R/vIJ ߘAIHM]œ\;єKh#L%AJދhRNwJW;5j 2u[X+ ;עwNs_-c2-۸w&y߱Jv݁VG*zy*mU8\(>R uU/o4Z{pKN䝌Aߧ eiCD4RUrp> A}Ġq{F)JcJM=X8fT ݝBis@~NY\DŔ}):uq1  -#T .TAMQD'-?S;7$(tU&TbݭЗVlX:UpmimY!qr]^Mj0is6#h8P^|Tb~IH=j\v5!CY5&9WD8}d5c$EZK6kgGE5lY^kVzAV\* q粦,,U[LjjC E(?$0bd_k(#mL#%pA#)(Av?% 7&

谁有关于《史记》的试卷 填空(要答案)!
谁有关于《史记》的试卷 填空(要答案)!

谁有关于《史记》的试卷 填空(要答案)!
史记讲读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一)
(一) 填空(总分20分,每空1分):
(1)“考信于________________”,“折中于________________”.
(2)《史记》中被称为“秦外纪”的是________,《律书》在司马迁那里实际上是________.
(3)列出《史记》佚文中“本纪”部分的两篇:________、________.
(4)除《匈奴列传》之外,为外族立传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登幸曲逆”的“曲逆”是指________,“二顷”的典故出处见于________ 列传.
(6)举出《吕太后本纪》、《外戚世家》外的三个女性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史记》中两种重要的“史法”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8)董仲舒的事迹见于________与________.

(二) 多项选择题(总分20分,每题2分):
(1)属《循吏列传》中的人物有:
A汲黯B郑当时C子产D孙叔敖
(2)“附传”有:
A《日者列传》B《绛侯周勃世家》C《张丞相列传》D《儒林列传》
(3)司马迁明确称赞《春秋》的篇目有:
A《太史公自序》B《十二诸侯年表序》C《曹相国世家》D《儒林列传》
(4)以下属“十表”的有
A《三代世表》B《秦楚之际月表》C《汉兴以来侯者年表》D《惠景间诸侯王年表》
(5)汉武帝改革的币制主要有:
A三铢钱B荚钱C皮币D白金
(6)被司马迁称为“游侠”的有:
A荆轲B聂政C朱家D郭解
(7)《史记》中的经济史料集中见于:
A《平准书》B《货殖列传》C《封禅书》D《食货书》
(8)公孙弘的事迹见于:
A《平津侯主父列传》B《儒林列传》C《平准书》D《淮阴侯列传》
(9)以下属班固时就已亡佚的篇目有:
A《封禅书》B《礼书》C《兵书》D《乐书》
(10)批判“交道”的篇目有:
A《李斯列传》B《苏秦列传》C《张耳陈余列传》D《汲郑列传》

(三)释典并指出典故出处(总分20分,每题4分):

(1)万石之慎
(2)三走
(3)曹丘生
(4)中行
(5)即墨龙文光照耀
(三) 简述题(总分20分,每题10分):
(1)司马迁对儒学的态度.
(2)《苏秦列传》中的剪裁技巧与其他艺术手法.
(五)论述题(20分):
你怎样理解《史记》中的黄老思想?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一、 填空(总分20分):
(1)六艺,夫子.
(2)《李斯列传》,兵书
(3)《孝景本纪》,《今上本纪》(写《孝武本纪》亦可).
(4)《东越列传》,《南越列传》,《西南夷列传》,《朝鲜列传》,《大宛列传》
(5)陈平,苏秦.
(6)缇萦,巴寡妇清,卓文君.
(7)互见法,迭见法.
(8)《儒林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1)CD(2)BC(3)ABD(4)AB(5)ACD(6)CD(7)AB(8)ABC(9)BCD(10)BCD
(三)释典并指出典故出处(20分):
(1) 万石之慎:万石公石奋以“恭谨”博得功名利禄却无甚政绩,后以“万石之慎”指代为人谨慎,常含贬义.典见《万石张叔列传》.
(2)三走:三走:典出《管晏列传》.管仲曾“三败三走”.后常以“三走”指代失败.
(3) 曹丘生:典出《季布栾布列传》.季布不喜曹丘生,曹丘生找到季布,说自己愿意扬季布之名于天下,季布与他交好.后以曹丘生指代介绍人或举荐者.
(4)中行:中行氏不欲随公主入匈奴,声称一定要他随侍公主的话他将不利于汉.后来,他得到匈奴单于的宠爱,教唆单于侵陵汉境.后以此典指代卖国贼、投降派.典见《匈奴列传》.
(5)即墨龙文光照耀:田单在即墨抗击燕军,大摆火牛阵,火牛身上涂满龙文,燕军疑为鬼神,大败.后以此典称赞文臣的智谋韬略.典见《田单列传》.
(四) 简述题(20分):
(1)答题要点:1、《史记》在班固父子看来有这样的罪状:“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其是非颇谬于圣人”,也就是说,不以儒学为正统.这种说法影响很大,后世很多人都因此而对《史记》颇有偏见.2、对儒学在汉武帝时的盛行,司马迁其实持批判态度.因为,儒学在得到统治者礼遇、成为官学的同时也沦落为利禄之学、记诵之学,儒学以“道”抗“势”、重视实践的可贵精神被异化了.(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分析)3、然而,司马迁对周公孔子这样的圣人、对于“六经”这样的儒家经典其实评价很高:并无侯国、封地的孔子被列入“世家”,而且,孔子摄鲁相事在“迭见法”中多次出现;儒家的经典“六经”是司马迁作史时的重要参照——“考信于六艺”,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还多次提到自已写作《史记》正是效法《春秋》.4、司马迁是有着深刻理性精神的学者,他心中并没有先验地悬搁任何权威,不仅仅秦皇汉武等有着特殊政治地位的人士不是权威,就是在当时已被定为官学的儒学也不是权威.在他看来, 孔子固然值得钦敬,儒学的真精神也傎得称赞,但也没必要全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 ,儒学其实也有着“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孔子世家》)、“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太史公自序》)、“用文乱法”(《老子韩非列传》)、“不知时变”(《叔孙通列传》)、“文多质少”(《万石张叔列传》)、“怀诈饰智”(《汲郑列传》)等缺陷弊病.(不一定全部列举,能适当举例者即可酌情给分)5、总之,司马迁并非不分青红皂白地贬低儒学、指谪儒林,而是对异化、扭曲、堕落了的儒学与儒林人物予以理性化的解剖与批判,对儒学的一些可贵精神则予以充分的肯定与赞颂.
(从别的角度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者亦可相应得分.)
(2)答题要点:1、通过剪裁,司马迁增强了本篇的文学性:苏秦说辞的风格与特色被很好表现出来,叙事结构详略得当,叙事节奏灵动多变等等(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分析).2、通过剪裁,司马迁增强了本篇的思想性:强调人在逆境下的发奋图强,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分析).3、叙事与记言的有机结合,传奇情节与生活化、日常化细节地有机结合,“小插曲”与“长篇大论”的有机结合.(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分析)
(从别的角度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者亦可相应得分.)
(五)论述题(20分):
答题要点:1、黄老之学最基本的理念在《太史公自序》中被表述为:“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2、“虚无”的内涵之一:分层管理,高层主要负责宏观规划,中下层负责具体事务,各司其职便是很有效的管理机制.(可举《史记•汲郑列传》、《陈丞相世家》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虚无”的内涵之二:“无常执,无定形”,“有法无法”,“有度无度”.也就是说反僵化、反固定,是灵活性、弹性、开放性(可举《汲郑列传》、《循吏列传》、《平准书》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 .“虚无”的内涵之三:少事,保证政策的可持续性发展(可举《齐太公世家》、《循吏列传》、《平准书》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3、“因循”的内涵之一:奉职循理,奉法循理,遵循超越权势、地位、武力等外在力量的公正准则(可举《循吏列传》、《张释之列传》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因循”的内涵之二:把握机遇,遵循规律,“因时为业” (可举《齐太公世家》、《平准书》、《货殖列传》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因循”的内涵之三:顺应人性人情,不作硬性规定,诱导式管理.(可举《齐太公世家》、《平准书》、《货殖列传》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因循”的内涵之四:改良而非急剧变革,用旧而非守旧.(可举《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循吏列传》、《曹相国世家》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因循”的内涵之五: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可举《齐太公世家》、《管晏列传》中事例,亦可举他例,但一定要能够适当举例加以分析).
(从别的角度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者亦可相应得分.)
史记讲读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二)
(一)填充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1) ____________之后,秦国“常雄诸侯.”
(2)汉武帝时最著名的游侠是_______________.
(3)《史记》佚文中“世家”部分有________一篇,“十表”中________一表无序.
(4)《史记》中“立例”又“破例”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盗嫂受金” 指的是______________,“拾履结袜”指的是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管鲍之交的典故见于______________.
(6)《绛侯周勃世家》中的条侯是________.
(7)巴寡妇清是________中的人物,专诸是________中的人物.
(8)________载有黄老之学的传承关系.________集中载有财经制度.
(9)“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10)八书中的律书本是________.
(二)多项选择题(总分20分,每题2分):
(1)缇萦事迹见于:
A《项羽本纪》B《孝文本纪》C《日者列传》D《扁鹊仓公列传》
(2):为外族立传的有:
A《东夷列传》B《大宛列传》C《西南夷列传》D《朝鲜列传》
(3)表现司马迁称赏黄老之学的篇目有:
A《太史公自序》B《汲郑列传》C《曹相国世家》D《循吏列传》
(4)以下属“十表”的有
A《三代世表》B《秦楚之际年表》C《汉兴以来侯者年表》D《惠景间侯者年表》
(5)《儒林列传》中的人物有:
A董仲舒B申培C辕固D伏生
(6)《游侠列传》中的人物有:
A曹沫B朱家C郭解D荆轲
(7)《史记》中的经济史料集中见于:
A《平准书》B《货殖列传》C《封禅书》D《河渠书》
(8)陈平的事迹见于:
A《项羽本纪》B《高祖本纪》C《陈丞相世家》D《淮阴侯列传》
(9)以下属“八书”的有:
A《封禅书》B《货殖书》C《律书》D《河渠书》
(10)抨击汉武帝暴政的可靠材料有:
A《封禅书》B《今上本纪》C《匈奴列传》D《大宛列传》

(三)释典并指出典故出处(总分20分,每题4分):

(1) 二顷
(2) 生甘类原宪
(3) 季札挂剑
(4)羞为尘土伏辕驹
(5)李公悲东门
(四)简述题(总分20分,每题10分):
(1)你认为从先秦到汉武帝时,司马迁描写了几种类型的“儒”?
(2)结合表序,谈谈《史记》突显了哪些历史发展之大势?
(五)论述题(20分):
司马迁对汉武帝时的财经政策表现出怎样的思想倾向?

参考答案:
(一)填充题(20分):
(1)献公 (2)郭解 (3)三王世家,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4)《史记》中“立例”又“破例”的有:《周本纪》,《秦本纪》,《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 《孔子世家》,《陈涉世家》(列其中四个即可)
(5)陈平,张良,张释之,管晏列传.
(6)周亚夫.
(7)《货殖列传》,《刺客列传》
(8)《乐毅列传》,《平准书》
(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10)兵书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1)BD(2)BCD(3)ABCD(4)AD(5)ABCD(6)BC(7)AB(8)ABCD(9)ACD
三、解释典故
1、二顷:典见《苏秦列传》.苏秦获六国相印后,有感于家人的前倨后恭,慨叹说:“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后常以此典指代隐居或家境贫寒.
2、生甘类原宪:典出《仲尼弟子列传》.原宪虽贫寒却保有志操.
3、季札挂剑:典出《吴世家》,季札途经徐国出使晋国,徐君很喜欢自己所佩的宝剑,但因按当时的礼仪,出使晋国必须佩剑,所以季札没有当即把剑送给徐君.但他打定主意,待从晋国返回途经徐国时,把剑送给徐君.季札完成使命归国又经过徐国时,徐君已逝.于是,季札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方才离开徐国.后以此典指代为人诚信.
4、辕下驹:典出《魏其武安侯列传》.汉武帝怒责内史们“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辕下驹指畏首畏尾的的平庸之辈.
5、李公悲东门:典见《李斯列传》.李斯贪图功名利禄,终为赵高所陷,与儿子一起腰斩.行刑前,李斯对儿子悲叹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以此典仕表达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的感叹.
(四)简述题(20分):
(1)答题要点:1、先秦时的真儒.既有以“道”抗“势”、重视实践的可贵精神,又有“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孔子世家》)、“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太史公自序》)、“用文乱法”(《老子韩非列传》)、“不知时变”(《叔孙通列传》)、“文多质少”(《万石张叔列传》)、“怀诈饰智”(《汲郑列传》)等缺陷弊病.(不一定全部列举,能适当举例者即可酌情给分)2、秦汉的迂儒.不知时变,泥古不化(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分析).3、秦汉的小人儒.儒学在得到统治者礼遇、成为官学的同时也沦落为利禄之学、记诵之学,儒学被异化了(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分析)4、秦汉的“变态儒”.披着儒家外衣,行法家、阴阳家之实(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分析)
(从别的角度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者亦可相应得分.)
(2)答题要点:1、因夏、商、周三代年代久远,文献资料较少,对这三代的历史事件只能作粗线条勾勒,司马迁本着“疑则传疑”的审慎态度写了《三代世表》,此表上溯黄帝,下至共和元年,对上古直到三代的“帝王授受之正统”及周王朝封建的诸侯世系作了梳理.2、司马迁又参照《春秋》、《左传》与《国语》、《铎氏微》等前代史书谱出《十二诸侯年表》,以周王朝为主线,按年列出“自共和讫孔子”时期周王朝所封主要诸侯国的历史事件,欲以此体现出周王室的“盛衰大旨”,弘扬“王道”,并突显出各诸侯国相互侵伐、违礼逾制、德义渐衰、谋诈日盛的种种趋势,勾勒出政治模式由“王道”陵迟为“霸道”的变迁轨迹.3、秦焚书坑儒,致使各国史书毁弃,仅存《秦记》.司马迁便以《秦记》为主要资料,上起周元王,下至秦二世,以秦国为主线,按年列出赵、魏、韩、楚、燕、齐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作《六国年表》.因秦“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史公以秦国为主线来呈现历史之真实.同时,又对秦的尚“力”而不尚“德”提出批评,不以成败论英雄.4、《秦楚之际月表》是“十表”当中的唯一“月表”,司马迁敏锐地感觉到,从秦亡到汉兴的短短五年是历史巨大变迁的关键时期,所以以“月表”的方式细致深入地描绘出历史风云.在这五年中,政治的主体是楚而非汉,故虽身在汉王朝,司马迁仍本着历史的良心编排了此篇.5、《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皆是从高祖立国到武帝时期政治生活的集中表现,可以看出司马迁对政治史的重视及“法后王”的史学动机.
(从别的角度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者亦可相应得分.)
五、论述题(20分):
答题要点1、对武帝的财经政策,司马迁以黄老之学的思想立场表示了许多反对.2、针对武帝时对币制的改革、算缗、告缗与盐铁的官营官卖,司马迁强调自由贸易,强调对人性物情的顺应,反对国家的过度干预与特权阶层的“与民争利”.3、针对卖官鬻爵、财货抵罪的政策,司马迁强调奉职循理,奉法循理4、针对财经政策的朝令夕改,司马迁强调“无所变更”,强调改良而非急剧变革,用旧而非守旧.5、均输法改变了僵化的税制,降低了赋税的运费,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豪族与奸商对财物的垄断与囤积居奇,在一定程度上缩减、阻止了两极分化、也为国家增加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对此,司马迁予以充分肯定,称赞均输法“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要求能适当举例加以论证).
(从别的角度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者亦可相应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