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与汉武帝从政治、军事、 思想、 经济、对外关系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7:52:56
秦始皇与汉武帝从政治、军事、 思想、 经济、对外关系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
x|ncIݯKUF(\~h?@J,JQAf(qI?眧w0xn܂P`'== u!g֓}ޕ󒭮oI7ֳ>`-Ol_Jq05cz&gz4`gj>'EJ~?hLa_I_in67i,}32Sptm&I^}=2ПM,؏v/LiezzʴKb;?,HɹyK)֢7c{4eo {*?q|tcySjpc8we4oK0C`;(~@c|QYc:v%(vq' ^OZ|±ۀ΅ O|X3'lEOO3nz6Œmնhe&ݴ)hlmҩjG :[=y6<}zdR#pG&{6[Iၮl*zf9(Ln0?UT1\e>EɕI1NB*.O۟&@o1%ʙbr=J,0 ?CPDi$~d>ߙ1Dg%ÿ&Z?yr?tkǹ>dg?-$cR9ejKoQbw=wCNu×ff=t?c9 =^׽ciڂȲq,3ً{Vǵ5p6o3(M\Sv滣Mrh$h s^dMBzlQGRES{6{f 1tyc'= ;,a`='Y)^c?=12 VH_.?'\bq+:Y .o10:}1~.X O!Yt'\df&Sܞcǁs04F,.M EפR#VHze0muNS!yi!xLc4v&ĶMyU4Qj=8RG3a\ m3|懶&Uf@GC{ ^)'A0ˬԹ?ꄛrB> ?5Z<* J{Aq57/x kIu$_+%:^!6oz5 "Mx"Gx zղItDlslؿ>$Og+i ҩT+IF]@nt " >B~4)[x){#M/~Nd ꣭u|3ͭl!e!Sp^ n_9 "e"W%zXOf7yp5INyx̅/du% L;O8G_˿ e"2qz/p|'_ov w.k*5cE03Ĕ$QRSsc hex@As j^xnsLF ea=mYu(e)YO?ΌLٟ-J$-j+5"B$\.Qm(/&]v֓. ϒ=k*`YWY1i2扚bzp%faF\1@` c R|L3,:3}6 IM4Fs0eNȆN;)s,4mdro0QzG.1x ] ؠ ](Ɯg yƴ3kJoU*^ֹVP,G1ȤM'_"Ee(`mJS?vttAM=`~ L<%4@}E]t߻7XG.zI?++dxRΏ7< ݴsj"YSԛc:gSs[_ƞDX;z?  W T*1֓9 _!zQⶒ4q<wf͎1 F RlJSy`]=E'#`'W60@kF ~$%Hu pe.4VQ1% Uq lSsZTeB3ȾvH=2FyWձ}bsgDHNGU""x>/OJ(@x~ 6&t\(fA[W@ Տ{\c蠒v`ˇ$\e1) ǣ`?KT!j(`>^::om;L`-fUS"Nfô1CFm=JdI9-Wuਙ>/3-AȏT9|v4ml/&YB04Cs/BțmfW+waNs.8uވ$REΓe/쓞sSW΃嬈P Gm>IHPFř*LG>P|ݿ}`Fg,dY+:y"><ؙ2 Ba5 2gXۋu_ L+mcBt|g+"bmƁ$}BY>=Vҍ37o A{akO7 kjߙY7Z82aW./rgLfƣ gDL:O.>q5 NisE~~Y& %CH⒭jD\GGy!:D k;Qn[9&*hL(!TG]"?P D Fuv"Qg4@>t̫7.=v"nxz4o n -NHI$Gn8Q"Lsҗ4(3IRR ,1ɇz9l/'/%ZV?M Z*Mem̈t3Sj/c9O,ێa=n?z\hrd&q5*.u5S^])bd6UtSdKSL`Aoǭj.w6Ɋ'4Ts˲¯QКBXNXw&p$;lsKeplx` ACdsc ֹWwY:mb-Tvm)'x8Hdž*'YְI2m] Exr+4-!$Ug }yOo6Ae T GӨdOJ!yԍV.H*,12<]Z*&AN;9$[GpDN=hgfW&ݮqcS&Y8Gxh3L-/ٶm%Q$ݤxsdB)TɵM^g,ǭcM]oR~]kΑh&^2S/\zr59EWp_o Iw6[H{t4Ӧ SYLZ!(Z*wO2Rg wAxGe=Zg볖\8pܓgZ<MSD0m7<֤ `Oqw+ M0oΩX*h:~BakqxAg%#j@ uqa=yƊh3 Cވ fM5Erp!?k錀4%ǃ C-o&KT}(%kSdd,p?@p2aRRn0} %;YNҾU) z6V>Mte]5F4DHߛۼ(gO5Sp@[jF*zZ M+֮I4# >Rkq };#D,̛(yA"cAZ[0r5C~6MV%CȬۑs$UYfULNv' rܶXHFAST',6MsqF'ShSg6fBX:7WeSDd>j}~X $4nuá})~Jم҅HV KJd}g5ű)MwߋmtsGwgܾH;B8:3C|E"X{F 6m{\YLpU xMwI%m!̝4yR)MG[$I)kFn3'T$B`n$I?Cn×=Z^ v~HdK waε: >1)8 _68n.{\PsV@Mҷ~uEBry#OJN'#9X!}P<#BfisG߸ǕvYI@'t okQD@4ߋ2}W' 7˚ДRRlrE%w^64μHg>i\!1 %ToSay"]sW3bT`D9 nJ0DF ,ieO;QwB}]pQ[}9P.*͸nc`Kƹ&J+5/tL1#0dN_ma^ Sp-IBILxRtDb1$S"*T|xL6=h º4s-5m._‹m*/fy\&i rpB i +YuN{I =GTBt(ζByto5"ޖ&'U 2m+d2TC8_qAC)d!9}VB/')I%]`1(ؑI>II54+XJKbp'r`LVlZ-0dcmEOo/DdD>Ho8 6[;c R:u>ྭWGsU."fYp] &n$ŗShZ()\G-x6\<3W5"1NT줢5G\ c=$'IW֚+%Fa%-ibmۧ9@2&؅l8iiʵlV6 *iZL6ZOʜpƩV-2&x'ib|gQfۊC%Q5l?v⭐JrfsN=s x4h-K#rf|1+(>xRX78[N;(,]p6Wmg~ѱ3tWIDyO.,46w:]djFlத4iN ,]'0@`5L䟴B{& 3TJxj9޷Z8q0 j!QLA;`EA[8ZP`ke)7NV,o9'Y+#`Y1_xt" ?5e0+dKMsGum]0? vJ_Ą_]ĉ3Pvg\RNKuT{%Gr 27CtQ:3D!T)0^yARXJ,ӯS*(*ܭ+Pn'NLHhg+BJ)Y.LEILG Gpgx(d*<)39\ʿWaB8r*j93lR6GqEm%z>4ē")2{I`SB lp:76U|6׃@\i~!J58,l+鰛|ıRoaTVi5h҅ IϳIO^>6M:d#e`dǒ* ͂˘緭rשm!ZoSrr@YoW\ltK&_V\6U_>a\o^ABN=`&CZ0yrņ6%4b X}qn 7U&堼)yvp:37zt>F,05؀4Km'Y Eyq"ׄhMTjMCP&.^=ݶgodC%abܥTiS|SurccwE)`w>#8c r5|Xq>ӥzߢMVUB(I{o2_02aL.m8VQ ѱOQ\nvh:6? Rg4y[]:ަ%eؓ bb}^+f*VzM#U;} rۢ׭/᜕m5ŬRxl)K2tqj|.ׯ8VaybքPmjRM4zAXYے2*9xұn4ίbJLo40\gm`0wsE!*&ڱ]JuXM7j[YʔOt⇷VDf*D76k+,ffOzza,!W7ʙ@\CzN{ "@%\m&y+Gлv%yFT^@xw=f05$L E+LEHsVnYӪ3 K" >ˠ"ܳ s@X΀NxTv~2Uzmg{Ze;J; +ꎍGU!h̪dR9L1]܆H6^I1>mkiMNnhj-^^X+蕱ε\Ou։rz]NR5qW1Os(߫'ݞ$X|-fȫsOzv'dT9fTOG}V^(`BۭVNG}'I17nEyPa $H5g+7F=IAw**3r(M٤0 `xFphLhOwS/l뇻n-VݤH9fԖnuGٓPH}L9gs6X}kLVlH/R%8)ǰ%XylNϠ,mLS({̰i*~!Ôiu lꆆA,u;16w0(jʽ@mSp[U*.)`mtAEܻ z9XrM76 gD]0Bwg#}}^/uu )rji  /L06j2kp RlcQr^2>{Ϟ w?*8?d#dMK|jMFFj2ݵyIn 4qI}Gb:??ꊔ/S\=:bemKl[(MɊ\TuGYןfL`y=gw>;0A S_zkprɴWzi#$@SI{D* ?ʃ LҪ |e** *["M19KRx ceĒkqZ`{qGvpQ(^ B]aoAN,*'`kMB&#v2lˆqI]Kll W+b@5%?b<ޮf5̉FCjۡ C0Z%W+b""U)[Ħ쑆Uz+tgZ!|tni{FRBx9O 7o| emYˮ]9$[:=~ȫ8 ro !:e n8C#,Z#h"ٝc .x(&ftoKt1#myoG6~ W".%Ǧ Δ.@};ǁЬbaA6QN]FeAnjk0gv•M u(/"Fī1Skm"+1Rs7G+7/\wVfV ;m֡HJ>/VFgNYL%@-._d wa+Wn^_yS߅Wgo&Njj<5Ś-c7ζilPIcV{=aklC]^$ F*]'ƇKE/eJbkt =塝dM~vKk b j'Olo}ھN]^‘[m6`Bg8 8"mL+،ȋZ9PtnșDq͡u]O^ی/~ۀ-O?3,69%½XΕp|冠]~ da߰+^J}42yJ(43ǽWjm o"D_Weʉ1r9B_S~|ke<%Q<$YV&LzV zl].$5[,6w{e8

秦始皇与汉武帝从政治、军事、 思想、 经济、对外关系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
秦始皇与汉武帝
从政治、军事、 思想、 经济、对外关系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

秦始皇与汉武帝从政治、军事、 思想、 经济、对外关系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
秦始皇,四海一,汉武帝,扩疆域.
秦始皇
统一六国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实行郡县制
修筑长城,讨伐匈奴
修建灵渠开发南部
其国号为china的起源
汉武帝
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思想.
讨伐匈奴为边关解除大患
通商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讨伐百越,西南夷,朝鲜,大大扩展了华夏族的生存空间
重农抑商,短期内促进社会稳定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
其国号成为汉民族的名称
晚年颁布轮台诏,忏悔己过,避免汉重蹈秦之覆辙

第一,秦始皇三十二年,命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北击匈奴,夺取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及其以南地区)。
第二,三十三年,征发曾经犯过逃亡罪的人、入赘其他家庭为女婿的人、有商人身分的人夺取“陆梁地”,设置了桂林、象郡、南海三个郡,安置强制性的移民。
第三,三十四年,将办案子不公的狱吏发配去筑长城,或迁往南越。
第四,三十五年,在渭河南的上林苑中建筑朝宫,又征发受宫刑处罚的...

全部展开

第一,秦始皇三十二年,命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北击匈奴,夺取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及其以南地区)。
第二,三十三年,征发曾经犯过逃亡罪的人、入赘其他家庭为女婿的人、有商人身分的人夺取“陆梁地”,设置了桂林、象郡、南海三个郡,安置强制性的移民。
第三,三十四年,将办案子不公的狱吏发配去筑长城,或迁往南越。
第四,三十五年,在渭河南的上林苑中建筑朝宫,又征发受宫刑处罚的罪犯和刑徒七十余万人修建阿房宫或骊山的陵墓。
这四项中的第二项,实际是此前出动五十万大军征南越的继续,因为一直没有取胜,才又补充了这批人。但在征服南越后,除了战死的及在南越定居的以外,其他人是可以返回故乡的,而且征南越的行动到三十四年已经基本结束。第三项的数量显然不可能很多,南越的还是强制性移民。可见常年的征发是造阿房宫、骊山陵墓与筑长城这三项,前两项征发了七十万,后一项没有具体数字,但蒙恬出兵三十万,即以此作为经常保持的一个数额,三项合计共一百万。
至于其他经常性的项目,如修长城、戍边、从军(包括护卫秦始皇出巡)及地方性的征发,是由日常的徭役承担的,而据专家研究,汉朝的日常徭役与秦朝并没有什么差别(如见黄今言著《秦汉赋役制度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因此,秦始皇额外征调的人力是100万,按正常制度征发的不计。
另一方面,秦朝的人口不止二千万,根据我在《中国人口史》研究的结论,秦朝人口最多不少于四千万,所以征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也应低得多,只占2.5%左右。
退一步说,即使秦始皇征发的人力高达总人口的15%,也还不至于产生太严重的后果。因为在当时,十几岁的孩子就能从事农业生产,超过六十岁的男子照样在服役或劳动,在平均寿命不高的情况下,这样年纪的人本来就不多。到西汉惠帝时还征发妇女参加长安城墙的修建,可见必要时妇女也能征发,而且当时的妇女一般都从事生产劳动。西汉初的晁错就有这样的说法:“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可见秦朝与西汉时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很高,如果秦始皇只征发15%的人口,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这样说来,难道秦始皇征发的徭役不重吗?不是,而是以往的研究都忽略了另外两个方面,一是秦始皇的强制性移民,一是为了维持这类强制移民和额外征发人口的生存而消耗的人力。实际上秦始皇征发的劳动力不知要比15%高多少倍。
自发性的移民不可能获得官府的资助,也不必依靠官府的救济,他们一般都事先有所准备,或者在定居后立即自己生产维持生存的粮食。但强制性的移民就不同了,他们在迁移途中和定居之初的生活和生产用粮必须由官府解决,一部分强制移民定居的地方根本不可能生产粮食,或者这些移民不会自己生产粮食。
同样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始皇进行的强制性迁移主要有:
第一,二十六年半“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迁至咸阳,以每户五口计,应有六十万人。三十五年,又将咸阳居民中的三万户迁至丽邑(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五万户迁至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不过这八万户中的大部分应该属于此前迁入咸阳的十二万户,所以未必另外增加新迁入的移民。
第二,三十四年,在蒙恬驱逐匈奴后,在从榆中及黄河以东,直到阴山一带,新设立了四十四(一作三十四)个县,强制迁入的人被安置在这些新县。三十六年,又向北河、榆中迁去了三万户,给每户的户主拜爵一级的奖励。以每县五百至一千户的规模计算,第一批移民应有十至十五万。第二批移民应有十二至十五万,合计估计为三十万。
第三,强制迁至南越的人口,我在《中国移民史》中估计为十至十五万。
第四,二十八年迁往琅邪台的有三万户,此外还有迁往巴蜀、越地等。
由于迁移对象和迁入地不同,一部分移民必须依靠官方供应粮食,而另一部分则能够就地供应或自己生产。第一项迁入咸阳的十二万户“天下豪富”不可能自己从事生产,咸阳地区也无法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粮食或土地。第二项迁入北方边疆北河和榆中的约三十万人,也不可能马上做到粮食自给,特别是移民初期的安置和生产,都必须由官府从外地输入粮食。而迁入琅邪台、南越、巴蜀、越等地的移民一般都能就地自行生产粮食,不会增加官府的供应和运输负担。
同样,被额外征发的100万人并不是从事农业或其他生产,而是修宫殿,建陵墓,筑长城,守边防。他们服役的地点是咸阳一带和北部边疆,当地无法供应他们的食粮,必须由外地输入。所以在这些年间,秦朝政府要为在咸阳地区的六十万移民、七十万刑徒和北部边疆的三十万将士供应粮食,在三十四年开始的若干年间还得为北部边疆的三十万移民提供全部或部分粮食。
秦朝主要的粮食产区在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大致即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地区),只有关东才有富余的粮食可供输出。其他地区不是没有富余粮食,就是限于交通条件,输出相当困难。但从关东向关中的咸阳和北方边疆运送粮食大多只能通过陆路,无论是使用人力或畜力,即使不考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运送者本身在途中就要消耗大量粮食。汉武帝时的主父偃曾说:“秦始皇北击匈奴,又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见《汉书·主父偃传》)一钟相当六斛(石)四斗,三十钟等于一百九十二斛,也就是说,从今山东半岛中东北部将粮食运到河套,有效输送量只有0.52%。即使考虑到从关东其他地区输出的距离较短,估计实际输送量也只有1-2%。
这样的结果是否有夸大呢?我们可以找到其他例证。据北宋沈括的计算,平均每个民夫只能背六斗米,而自己每天要吃掉二升。民夫返程也得有粮食吃,实际每天的路程要消耗四升。用牲口的话,可能多运一些,但赶牲口的人要消耗粮食,牲口也要耗费饲料。如果牲口在途中死亡,损失就更大。(见《梦溪笔谈》卷十一)。如果民夫每天能走四十公里,如果他的行程达到十五天,即六百公里,他正好将自己背的粮食全部耗尽;如果他走十四天,就只能在目的地留下四升粮食,只能供应一个人吃二天,有效率为6.7%。要维持一个人全年的粮食就得有一百八十人次来保证。假定由专人负责,至少需要十五个人。要供应北部边疆六十万人的生存,至少要动员九百万人专门运输。从太行山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到河套的距离远不止六百公里,所以只能采取接力的办法,由更多的劳力分段运输,那么以上的估计是最低限度。即使考虑到关中离粮食产区较近,又能利用一部分水路,刑徒的供应标准很低,要供应在咸阳地区的一百三十万人,也是一项极其沉重的负担。
所以秦始皇时征发的劳力绝不是人口的15%。以4000万人口计,额外征发与专门运送粮食的人一度高达二千万左右,即总人口的50%。正因为如此,为了维持日常农业生产,连老弱和未成年男子与妇女都必须动员了。秦朝之所以还能维持一段时间,那是由于:此前多少有些粮食积蓄;咸阳的一百三十万人与北部边疆六十万并非足额,并不断有人逃亡;最高供应量只维持了一二年,其中部分人陆续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压力。但无论如何,秦始皇对人口的征集已经达到极限。这固然使秦始皇自食恶果,但人民蒙受的损失更大,在秦汉之际,人口减少了一半以上,直到汉武帝时还没有恢复到秦朝的人口高峰。
无独有偶,常常被后人与秦始皇并称的汉武帝,又重演了竭尽民力的暴行。汉朝当时的总人口还不足四千万,但汉武帝征发徭役的程度并不低于秦始皇,强制性的移民则规模更大,《史记》、《汉书》中这类记载比比皆是:
元光五年(前130年),在巴蜀征调数万人修筑通往西南夷地区的道路,又征发数万士兵修建通向雁门郡的道路。
元光六年,调动数万士兵开凿漕渠,历时三年。
元朔二年(前127年),片发十余万人筑朔方城,并修复蒙恬所筑的障塞。募集十万人迁往朔方。
元朔五年、六年,卫青率十余万骑兵两次征匈奴。
元狩二年(前121年),征发数万人开凿朔方渠,经过二三期还完不了工。霍去病两次率数万骑兵征匈奴。李广、张骞率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击。匈奴昆邪王投降,出动二万辆车迎接。
元狩三年,迁移关东贫民七十余万口于西北地区(今内蒙古、陕北、甘肃、宁夏等地)。
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征匈奴,用于运送粮食和物资的步兵有数十万。
关于这些大工程、大规模出征和强制性移民所造成的影响,《史记·平准书》有具体的叙述:
那时候,汉朝开辟通向西南夷地区的道路,干活的有几万人,他们吃的粮食都是从千里外运来,比率是每十钟才能运到一石,用钱在少数民族地区收购征集,花了几年时间路还没有修通。……整个巴蜀地区的租赋都不够抵销这笔开支。……在东方的行动远达沧海郡(今朝鲜半岛中部),人力的耗费与在西南夷地区差不多。又出动十余余人修筑朔方城,运输粮食的路线非常遥远,整个太行山以东地区都受到影响,花了数十亿钱,国库更加空虚。
第二年,大将军率领六位将军又出征匈奴,获得匈奴人的头一万千五颗,有功将士接受赏赐的黄金有二十余万斤,被俘的数万匈奴人都得到丰厚的赏赐,衣食都由官府供给,而汉朝的军人和马匹死了十余万,损失的武器、物资和运输费用还没有计算。于是大司农报告国库中没有存钱,赋税已经用尽,还不够给战士发饷。
那年秋天,匈奴的浑邪王率领数万人来投降,于是汉朝出动二万辆车迎接他们。到达后,接受赏赐,包括有功之士。那年的花费有百余亿。
接着将贫民迁至关以西,又充实到朔方以南新秦中地区,有七十余万口,衣食完全靠官府供应,还贷给他们生产资料,派政府的代表分地区进行督导,路上出差的官员和车辆不断。花的钱以亿计,不计其数,于是国库完全用空。
汉武帝征发及迁移民众最多时超过一百万,远达河西走廊和河套,从上述史料可以看出,在这几年间他们完全是依靠政府供应粮食和生产资料的。即使以长安为起运点,到目的地的距离大多在一千公里以上。就是府库充足,仅运送这些粮食至少得出动一千五百万人。加上其他日常的征发,汉武帝对人口的征集并不亚于秦始皇,也达到了总人口的50%。之所以汉朝的经济没有完全崩溃,是因为朝廷毕竟还有多年的积蓄,这种状况持续的时间不长,迁往西北的近百万移民在几年内陆续转化为定居农民,并逐渐做到了粮食自给。但汉武帝如此大规模的征发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此后的汉朝君臣都认为在他统治期间“户口减半”。据我在《西汉人口地理》一书中研究,汉帝期间非正常死亡人口达四百万,实际损失人口达一千五百余万。
本文不想全面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但希望提醒某些人,在赞扬他们开拓疆土,征服其他民族,兴建巨大工程的“丰功伟绩”时,要了解他们利用专制手段征发人力的极端程度,不要忘记他们对人类犯下的罪行。
再来一篇
***********************************************
对秦始皇的评价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的人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记》);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自《秦王扫六合》)他们都高度评价秦始皇的功绩,肯定其对历史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卷八);“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引自陈登原《国史旧闻》)。他们都指斥秦始皇统治的残酷,是暴君。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即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非,去研究他的贡献和罪恶。而在研究秦始皇所处的历史环境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战国末期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尤其要注意秦国自建国以来所形成的历史特点,以及它们对秦始皇的影响。这后一点是迄今以来,对秦始皇评价中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问题。当我们系统地研究过秦史以后,再评价秦始皇,则可望避免以往的片面性,得出较为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
根据这样的观察,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为什么统一由秦国来实现?完成统一的时间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就逐渐强大,从各方面都表现出新兴封建制旺盛的生命力。昭王统治后期,秦国并吞六国的条件已逐步形成。秦始皇执政以后,尽管在如何统治中国的方法上与吕不韦有分歧,并从而引起一场屠杀,但在向东发展消灭各割据的诸侯国的基本方针上,他始终坚持秦的既定国策,没有丝毫动摇、犹豫,他认清了有利形势,当机立断,一鼓作气的完成了统一事业。只要看看秦始皇执政以后的日程表,就可看出秦国进军的步伐几乎是马不停蹄:
公元前二三八年至前二三○年,秦军不断向韩、赵、魏进攻,为大举消灭各诸侯国做准备。
从公元前二三○年开始,几乎是一年一国地消火它们:
前二三○年灭韩
前二二九年攻赵
前二二八年灭赵
前二二七年攻燕
前二二六年灭燕
前二二五年灭魏
前二二四年攻楚
前二二三年灭楚
前二二二年灭代
前二二一年灭齐
从这样进军步伐的速度,可以看出秦始皇完成统一的气魄和胆识。所以贾谊说他“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引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中的作用。如果秦始皇不能这样坚决果断地推进统一战争,战国的局面是否能在公元前二二一年结束,恐怕还是一个问题。
除了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以外,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有些评论家盛赞秦始皇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种评价是没有多少根据的。比起他的先辈,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亲率军队作战的君主,秦始皇几乎可以说没有直接指挥过打仗;但是,秦始皇却取得了比他前辈更辉煌的成就,这除了历史给他造成的机运以外,主要在于他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在统一中国前夕,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这里有王翦、王贲、尉缭、李斯、姚贾、顿弱等等,他们大都并非秦国人,却在尽心地为秦效力。一切克敌制胜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策略计划,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秦始皇的作用在于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 听从他们的劝谏和有错勇于改。如灭楚时,他开始误用李信遭到失败后,马上改过,亲请王翦出征,并倾全国之兵交付与王翦,结果取得胜利。这种情况,若与赵国国君不信李牧,齐国国君轻信谗言,致使国亡的情况相对照,更可看出秦始皇作为一个君主,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如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他不仅改变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 。而且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秦国固有的历史传统,如秦国以前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西方落后地区,秦孝公也曾为此面苦恼,昭王以后虽然秦国势力进入中原,但主要统治地 区、根据地仍不出关中。到秦始皇时期,其国土竟达到空前广大的程度,而临这种局面,秦始皇以秦国制度为基础,创建各种制度,他并未囿于秦国固有的制度和传统,表现其政治眼光较为远大。从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为后来所继承,可以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历史形势的。而创建这些制度的秦始皇,其政治视野若不超出地处西陲的秦国的局限,则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在秦国的历史上,继秦穆公、商鞅以后,秦始皇是对秦国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也是开创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但秦始皇还是一个稀世的暴君。秦始皇的残暴不能仅仅用“地主阶级本性”这种一般性的原因去解释。唐甄曾说过:“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潜书·室语》),这种看法是对的。但秦始皇这个“贼”似乎比其他帝王更暴虐,其罪过更大。他不仅穷侈极欲,造成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就是施行的一些有利于统一的措施,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发展,而在当时则成了一场浩劫,如修长城,经年累月征发数十万人进行着极为沉重劳动。这种摇役负担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从下述记载就可看出达到多么可怕的程度。清人杨廷烈著《房县志》记载:有人发现一种全身长毛的“毛人”,据说他们的祖先乃是逃避秦始皇筑长城劳役的民夫,由于躲入深山老林,年长日久,全身长出毛,传说当碰到毛人时,他先问你:“长城筑完乎?秦皇还在么?”只要回答:“长城未筑完,秦始皇还在!”“毛人”就会吓跑。这个记载当然只能视为人民群众的一种传说,然而如果历史上根本没有那样残酷的现实,绝不会出现这种可怕的传说。它反映了秦始皇的作为都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榨之上的,而这种剥削和压榨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承担的程度,致使社会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下去,所以就连对历史发展有利的一些措施,也给当时的人民造成灾难。
秦始皇统治的残酷,与秦国历史传统有密切关系。秦是以一游牧民族立国。从立国之日起,秦就处于同敌人战斗的环境中。“秦人耐苦战”是历史造成的,统治者的“酷烈”也是同这种战争的残酷现实相一致的。从秦襄公到商鞅、到秦始皇,其统治手段始终是极为残酷的:“夷三族”、“夷九族”,这在其它诸侯国是极为罕见的,殉人多至上百也仅见于对秦的记载。秦始皇完成了先代国君统一中国的计划,同时也把秦国残酷统治的手段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强调秦国的传统,决不意味着开脱秦始皇个人的罪责,他个人性格残忍,好大喜功,尤其是统一以后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以及恣意享乐,乃是加重人民灾难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也是由于他把当时的社会经济推到崩溃的地步,使秦王朝又成为历史上一个极其黑暗的朝代。

收起

秦始皇与汉武帝从政治、军事、 思想、 经济、对外关系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 从政治、思想、军事三方面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采取的措施的不同与相同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意义(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 秦始皇在汉武帝在政治,思想,军事上有哪些相同或相似的做法/ 汉武帝实施大统一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措施 唐太宗与汉武帝政治、思想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政治、思想文化上讲 比较秦朝(秦始皇)、西汉(汉武帝)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从政治、文化思想、军事上三个方面作比较. 汉武帝是怎样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民上实现大一统的?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在思想文化上采取过什么措施?你认为为什么会导致与汉武帝不同的效果? 历史综合题:比较汉武帝和唐太宗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中来比较 设计一张表格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几方面列出汉武帝和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经济五方面分别是怎样统一的?是分别 比较汉武帝和唐太宗从政治、军事、思想、经济来说.初一上下学期历史课本有介绍.列出就可以了,不用比较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条件是什么?为了实现大一统他都采取了是么措施?仅从政治、经济思想及军事方面加以说 设计一张表格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几方面列出汉武帝和唐太宗的历史功绩.暑假作业急用的! 汉武帝pk秦始皇 文化,经济,思想,军事各个地方对比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文治武功和主要作用是什么 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加强大一统的措施!要表格! 简述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民族关系上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