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人物和性格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6:56:04
三国演义中人物和性格
x|n+Iݯ}[ՀB?`4 Eq'gD $R";#2kSU~5|UA"3cZ{G?O"y˜z{T':wOGu+l棣z-"goQ vɩރt[tm_]oULlZeVA AI}LuL*u7Eэ];3[<ڿԐaORZ_1> S|/f_647xg{2b.L{k7x^ύ{l 5VpTzp5~H_v]6)<6מxB-d2iQӔ=/+[< slC2/EK5aR&8rcףּY[ݳCUjXd3xEG_dʯ y.E0C0P#?L 4oRGL"b(*¦;9[ik:xB,vGݹ*~T?2@XtdU)#l(*%oyE+Ս*EDr7Z2 r ʷ\熷IΊ3U_]ǿ.5Մa,<90!ZƑo`{03UVa ՠ$vm=;ӱ:zU6ؖ<*{X_wC!㟴ѧ'׺nĻ|7dFPeG~? ԱTu-{ '(20M7l锝u(/*<¢tsSR _.E{^}gY@X;A$UeQ>5޽MeGeeIe',V;*h%Wҙ@^[?3›-VNxy^d7CëQ+GICXZ]DoQ= LQ0!hx29GLMm" |!|g7DbS` F:ѫN{zd-6x0soUŲF'(h$UHuoEfKzC𒏂V O24m)xa; ] TaV 3B7:YBm?6a,ҡ/~{u~?a +vR}(5azKo82, (o~ š ]70k –:ҹcnt< Wn$P7E<l:2 {k0)-{Q(xi:_Ԩ{ 02s:1@*;*NާPڒ [=UAd-hd"/D`!`6M=sođwȚmJW*D|&pu0c,pMi"4;X*żmlnnML$ @ȗ4 nE >zs~+E"@X>1|fVw0(DN-U l90,nn"Lp aј'?t򐖷r=kCnP:}Ć1J8Dp$4tn!;>5Ҍ|d/KO1fNĹM8P\4OC^_ U oYt ,Y c)5E0wn;,">y'%u9=5XC'=sTu\_"vIкh !A]sC~Ɠ,/0@ rxDt&1Շ|0 }~" %EQK@ n`CAѕ-zzɿpׂ+6MaLCY & &[1^`{v*a>UWbe GHHDli^f6ݮ 7#{;jtKR uip pL!&U@ɉ EX\$b9<ژ(60B^E-4?ZŠXD; nM5_[^n$0zqA:x 7 1@x] f2T "mdbQ|k99*yZẇ >)ron:,&W(u.ޮN'i^J̜4ENIHG3+j,a43n3 aY`1w,죭n:_jvL-kUY/p:%_A->58bt"R6fփЏɕd~n%x2npEkoiz۹@Y~xH'xQE[q!9@}èNS?;]ioI7UXS1Bsk&t`ɼ@d2r]_dH98+ pWh fLwA# 'd*1 *F`^6U 3 lm`,`S@gK܄00|;AwwÝ3 bn- P)yͪq  vF䕡8`q9)' "e[D`ÖvԦxP*āMT.b`[4KCC?ĭrLh=Ba ?f6y&dfH5U0pAKAW6ؙg T٦/ q(EjY8)\>չEL9!pRxo BLj)P "+ lqՠx "\/u,rY#9!:s>{7=ǥw~O MdJx@--w"_OpT:9l٨P*&AqDoK?~ڙ:]~/~( }%cPZDPz-]fզ#C r:2) Ʋf8RTú]dR,nGNg mt4Fw#>ʮՔ=k#v8.Wz*w#.fI%`4[CQ'u]8DvP9 ;+\Ir!T)qSU.o{+7fDv4Cxy'?k4@KibA`!Al-LH"‹O|8*ߵ^~QK*5EcyunbB{hȒsع 3*HD)7`6ZCa#} ^PH["EKơG~Yy[)~DuS>W醁w&#{b ^ghX2a[Y%?w"'QٹZ$cQTUoMTe rj_6|k`XÄF-؛**5GA` f}n5 u$Bх)NM#.MK!0!oym1zQO?cNv}\9Vk=̠}@lo!tp/:nUT2΢:eϠW#_oZ 1*/b(yS'-<9H: ><P橌T6dle K=42p  g&`tbbcǥ}a]؈Hr0CHzH8I."%Z=0>Yuqls`PN9?N]W1@'GFoOaFʖ-i6ݒ$p[R2?W6Xղ}MU^q^2(N o B/=g¢a5$}7$i 68Nc"7rJ`$܈HR[pF?GNx2i^' \bKL).gb^VjyӤm$ &jgsFۖ h;LȈ 3.ۧ̊R<ۆ{ؐ5PܢC \A/"&lr͸ݱ&sCݗ*a<6}uĖTrEUrb=խ;1lM+)mc'm?5WJX޴MB:%[UGۇâXyKcKavܚA&QCs l8c_Ty4sK@Ĭ|aPzV$k[+KL\Oo旜]=ӞKxUIOl {;ת`nV+]=L\G?ȷ>lq(9 I5"(ow7%ea>H'd[V2ԬTg,"![]Q(7`W'W&{/ERZ'Lʬ]S%NvkRn{ABY`U;ms2#8q$]#cSa!H XKeags4[ !Y[ /f}zOmp=l?3ˤM07(rs6ޘ>O!վVu2;~U;Zõ-@<蝈s0y숋/:/VV6P4g+$X<!&1fEf'vy\Ԩa.tā[>' tJ>@U5%/a%6mQo ]u#]$ŀZi\G r]W{m5d>5Ljj ,΄4h ,fgT ҆k4-y a{P[6ӵ$ KDel(s金K>";YZ9A=7$hvzO r1yߨ#7 A^~!q8+'/"L}iaWIxξ-3+#8z'Q7sՉ޾L!}ZCw D|=7;5<":$c( ! 2^%~!33dKp [Wj~ K^n ,Oަ,blalETLgE6OZ7/ٜTٴTA$RتljKkcnÚϞI)C'nx3N*Y1;X41}Ȧfxo͸;0G}T_,& 6<4mϿsLܘ"HE^*,!VX YV8.OpS1}VX?&i𞥑̤ǟD! 7Up0l,WK [_O|U}0a ~ )lmҊ>O; :E\H`` ZQ{TBJvy#dsDrFl_FsY Jyvm~ hnM!=aHw1 7O!.'`يlT{YD)xnCo٨OeY*:N> +؈1.ͿIF[hSZ%+%jڽ w`;jwόG4Tc+ld>|ʰ(;{MlόҜON<}1Fl757ҽ'O‹i.Uy =ayj?.sT`>V {Sy>/ZN] /"ܳzOB0CٚLgD݉a{dpf,-__J0bU-SulG44f>{Zk(ʚPHH-Sj`6!7XMZq4[Hl:q=w^a򕳎mnefZɪiy#jB:jufW%Ƨ*\.xX,4|)4# ٷY'~F=/!Ӕf2puyRm8fbvҗ.kxÃY]qY'"*FGRYE- tLwi˵J:=ߏxxŢ.t" 9 -vԦ<֭zXW&sOGy.@c"\0}Tߝ5 so滏0 DSRpɑ=ׯϳ4Ry`63U-"X|fՉwsr5PlL,]ͬquۯ]+)蔧b;Q(o``@3k(/F-TU 7/#3(R1o*Vd@~|4ZlEv;iwL _˦yKLJr/bvx94;92QsG f)edJaS$NT糑Hj7~=3MKX:)(կMd6P[,S;)aۙ{# HFp}ٜ.`3Jj[0fV(K)zNfG`ErFʜ%k+~ί@^Bύ#$K-A~K"SSGI Z}m#:]T$9oCHaqɌ51O"Ra؊4?;QXZ[7n2n4\4O awf[1K?IJeez\c cNNmif\;O1KB6I[z®f:$˂-|(o 8ِo?KRU6EL!PARwߗ{_cBͿ4r "Iv>DR rcLLXهje*%S#Mӿ_L~1ӿ_L~1ӿ_L~1?.+xuƿ~o{O?@

三国演义中人物和性格
三国演义中人物和性格

三国演义中人物和性格
曹操:阴险,多疑,奸诈,不过有大志大略,军事政治上都十分出色,靠自己打拼创出自己的事业,是实干家,在《三国演义》中是奸雄,在历史上是英雄!
司马炎:虽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不过貌似他没什么能耐,在三国中纯属龙套角色……(如果这是作业,那你们的老师太没水准了,居然还要分析这个龙套……)
刘备:《三国演义》推崇的人物,仁义善良,礼贤下士,有君子之风,不过妇人之仁,感情用事,在三个霸主中算能打,曹操称他为天下英雄,不过事实上没有什么特别本领,军事上十分窝囊,早期浑浑噩噩没有闯出什么名堂,最后也是败亡于军事上.
关羽:忠勇义的化身,武力不是最高但是却号称“武圣”,砍无名小将是他的专长,自视甚高,他的结局告诉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张飞:勇猛却莽撞、粗暴,但是偶尔细心就会让人刮目相看,对义兄向来一条心,未能出战彝陵实在是遗憾……
诸葛亮:智慧的化身,鲁迅的评价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诸葛亮却是拥有非人的智慧,几乎到了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地步……后期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人肃然起敬.
庞统:虽与诸葛齐名,境遇却十分凄凉,不是得不到刘备重视,而是得不到作者重视……在诸葛亮的光辉下,庞统悲惨地沦为华丽的龙套……
赵云:三国中一流的武将,长坂坡一战成名,汉水一战获得“一身是胆”的美誉,老了仍然力斩五将,武力勿庸置疑.至于品德,自追随刘备后一直肝脑涂地,出生入死,而且为人刚正耿直,刘备有这种人追随真是三生有幸……
孙权:明主,在他治下的江东,人才济济,最后更是越来越强盛.曹操对这位后辈的评价是“生子当如孙仲谋”,个人认为十分对.
周瑜:《三国演义》中他心胸狭窄,嫉恨贤能,其实历史上的周瑜雄姿英发,是不亚于诸葛亮的人才……也许周瑜最恨的不是诸葛亮,是罗贯中才对……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张飞,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五千精骑,入川义释严颜,分定州县,率精兵万多人,败张郃大军,刘备称王后,拜为右将军,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为替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三国演义中有诗叹道:
安喜曾闻鞭督邮,黄巾扫尽佐炎刘.
虎牢关上声先震,长坂桥边水逆流.
义释严颜安蜀境,智欺张飞定中州.
伐吴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阆地愁
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善骑射,闻名乡里[1].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赵云受常山郡人民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
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因此我不投袁绍而投靠将军.”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并派赵云为刘备的随从,让他为刘备率领骑兵[2].
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著赵云的手不舍分别.赵云感动之余,向刘备辞别说:“我永远不会背叛您的恩德.”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二人同床眠卧.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部曲,袁绍并不知道此事.赵云从此便追随刘备,后来随他至荆州.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曹操派夏侯敦、于禁领军进攻刘备,双方战于博望.刘备以伏兵计击破曹军,赵云于战斗中生擒了敌将夏侯兰,而赵云与夏侯兰是同乡,自小相知,知道夏侯兰明于法律,因此为他向刘备请命,并推荐他担任军正,而不将这位同乡为自己所用,由此可看出赵云谨慎明智的处事态度.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兵败,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著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这时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势力之中.当时,有人看到赵云向北而去,因此对刘备说,赵云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刘备闻言,用手戟掷那告状的人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
不久之后,赵云果然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著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三人都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之后,刘备便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
赤壁之战后,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今湖南郴县)太守.赵范有一名寡嫂名为樊氏,有国色,赵范欲将她许配给赵云,.但是赵云不同意,推辞说:“我们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 当时有人劝赵云接受这名美女,赵云回答说:“赵范是被迫投降,心不可测,何况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后,赵范果然藉机逃走,而赵云则毫无牵涉.
建安十四年(209年),在平定荆南四郡,又得到原属刘表的部曲万人之后,刘备成为荆州牧,声势渐大,孙权建议双方结亲,刘备便娶了其妹孙夫人.两年之后益州牧刘璋为防备曹操势力而向刘备求援,刘备便领兵三万入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并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负责掌管刘备出征之后大本营公安的内外事务.此时孙夫人放纵骄横,放任她从东吴带来的侍卫和官吏,多有不法的行为.刘备知道这消息之后,认为赵云为人威严、庄重,一定能加以整顿,因此特命赵云掌管内事.孙权听说刘备西征益州之后,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回去,并叫她带刘禅一起归吴.幸得赵云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从葭萌进攻刘璋势力,并召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 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攻克江州(今重庆)后,兵分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分定江阳、犍为等地[3].次年与刘备、诸葛亮于成都会合.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议论劝刘备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必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才可让众人返回家乡去种植桑梓,回归故土去耕作田地,这样才是正道.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钱粮,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刘备听从了赵云的建议.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次年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于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先运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便领军出击,当时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著黄忠一起出击. 但是黄忠的军队过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担心的赵云便带著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 结果,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赵云才刚和敌人交手,敌人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曹军散而复合,赵云突围而出并退入蜀军的营寨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营寨内.此时曹军已追至蜀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 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蜀军偃旗息鼓. 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是胆也!”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军中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之仇,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魏国之后,吴国自然会臣服.虽然曹操毙命,但其子曹丕篡盗大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该放置魏国,反而先打吴国.而且与吴国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但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
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东征大军败于猇亭,刘备由秭归逃回永安(今四川奉节),赵云进军至永安,而吴军已退.
建兴元年(223年),后主刘禅继位,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建兴五年(227年),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随诸葛亮转驻汉中.
次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阻挡,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赵云、邓芝由于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而赵云随即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损.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祁山战场,蜀军主力因其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举动失宜,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诸葛亮引疚上表自贬三级,赵云亦被贬为镇军将军.
蜀军退兵时,诸葛亮曾问:“街亭退兵时,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何故?”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资没有遗失,人员编制整齐.”
当时赵云军中尚有多余的绢布,诸葛亮下令分给赵云部队将士.赵云说:“我军军事失利,怎么还能要赏赐呢?请将这些物资全部纳入赤岸府库,在十月寒冬的时候再赏赐给将士们使用.”诸葛亮对赵云品行大为称赞.
建兴七年(229年),赵云病逝,后主于景耀四年(261年)追谥他为顺平侯.
后主下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 忠以卫上,君念其赏; 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由于蜀汉初期少给谥号,刘备在位时只有法正有谥号,刘禅时也仅有诸葛亮、蒋琬、费禕三位宰相、宠臣陈祗以及由魏国投诚的夏侯霸等人有谥号,后来关张马黄、庞统和赵云亦被追谥号,当时的舆论认为这是很大的荣誉.
赵云有两个儿子,长子赵统继承其爵位,官至虎贲中郎,并担任领军的职务;次子赵广官至牙门将,在沓中追随姜维时战死沙场.
注:[1]《真定县志》载:“常山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刚毅任使,尤擅骑射,郡人景仰.”
[2]《资治通鉴》载:“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
[3]《华阳国志》载:“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
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刚毅谨细,刘备军曾俘获夏侯敦部下夏侯兰,兰乃赵云同乡,云知其明于律法,推荐他为军正,但不安排为自己属下,其慎虑如此.蜀军街亭失利后,各处皆损兵折将,唯有赵云亲自断后,所属兵将及军资什物都无甚损失,丞相诸葛亮要把军队剩余物资奖赐赵云将士,赵云不受,认为蜀军兵败,不应反而受赏,诸葛亮对其德行十分赞赏.昔日平定桂阳后,赵云任桂阳太守,原太守赵范之寡嫂有天资之色,范欲将寡嫂配赵云,赵云认为范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婉拒,后来赵范果然逃走.巴蜀初定时,刘备欲将巴蜀田宅分赐诸将,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之例劝阻刘备分田宅赐将,认为田地应交与百姓耕种,房宅也应归还百姓,刘备从其言.赵云为国,不被天姿国色所迷,为民,不为良田豪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