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起源之迷?这个问题很恐怖因为:1.如果说宇宙是大爆炸形成,那它爆炸前是什么样?2.如果说宇宙就是不停膨胀的空间,那这个空间的外面是什么?3.如果说宇宙1万亿年后又会凝聚到一点,那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09:31:06
宇宙起源之迷?这个问题很恐怖因为:1.如果说宇宙是大爆炸形成,那它爆炸前是什么样?2.如果说宇宙就是不停膨胀的空间,那这个空间的外面是什么?3.如果说宇宙1万亿年后又会凝聚到一点,那它
x}[ocKv_GOx0yK%@ F^(^%^DIDIMZ-S)37Uޤzl8@GFH]jժuݿ_Nt`P=EӧDӽYޙI!HׂԎil%8lF{vM<,•دeb6L͞ o~\npAl(weRjx91giNpgl05V1loQzz~*\y/^>/v4OZB c$ᷳA A~x_?df5SZ6.}ۿ۩9Ҽ9?$gcTK2g6y&yG˝BD{/;=s.ߛơpLl۩NvwQ=6O&S: dyYHX<2cVr5 ۿA%KrY,v:Qy>"1~]֩ NMj/hNrqkw WLW}%EpmOm9wvz#`̺Vw/ˡ^d/ s-~ۗ=[]PnKN_|\)p*h s}f:w*t'Qdk 8q(PD.:AOP9NٱW}% PsK~vNỌl: #EA3%h0Bx_N3!75 GK/mтHE.<kgkEadQlE˗nDBQuam?,UލVgϲ9AvB$@;9JSEqq* f:f?YM_ A뉂(A8.Dg 8 G %PH' 7fzc$}r7CU\FԞ.pq,EЪmap}±DhG=(_A)4U\ 9{.֢O$I6Dl" ;}?7iM=~/qxxU&_9"ŏ} i F|.#jFY:4K/ q@d~-(S'şeM@7Nl6hmIohtY?/fBZH'Sva﷿wL>nˠ&ZMObMvWT`M0`1.W8OdVq`,/}%L=mzۭ=Z {ajӖ&|Sr4mpڲ̐M[;yhv=s#y8n|.мX5UsZY ebR(s]nb .x=:_55l{ 4&KmɿY?,Ξ|UiMZ2rd^^mᠧ#@LL<L)> KU*bbʴ4qr- ƠRcm>\6ʓ+q a%tpOң2P?α!n"%a(#mL\Aհq=EtbU'lX|{EMgEl| U P-Xo m4甔{z[PڠM:tBMnI !}xĝ*]pgk4eve[rbv{ B+AGX:;JD|2'*AK3SbTNMyd4 Qn5V~R7pBE){B),\$Z.5?[gHQJN={h_  06ypK-o4yaV9A$gwIהWY\}o  ,'uk6K*y(d iq(;wRݭxZ\>D'lRA+ ٠(dD`„Ocwe186DЙI].:\$K5T.yT@ƝgbE>E"mPQ^SH'5[fi_Ά_2d+JLRHQtdeѳ zwQ7#VvAPP%%o7EGc++9L>D`ۉUzr](@H"OM21!#XUDbі /DHy,mTP\릌i?#BS/VM75)d* ?p8X/ǟL%v񼱪WՌy#W6=cA%gzMjFۚ2 A` r*"4-ݝP[OQsJjLe>&?݅;8΋5lSPX8%MfM䕳$G*1񓖣@Gވ B.NÖ|>Կ|+ xŜ7Ṣ.2\8G}i/wY.d T)]:pdXBs^@)idHNCMf=$His:8wGIlURP0@8򇈲thHѡ,>XKD7n6`g(,S CL$XM6yjzjI`)fn ŢИ` Hs uIYU:N)]E[Y@4=hbʁ`<}jm&cp{GkUv D(M!7B 2%3Z̻8 b4ߩ+E NE1|sD)Yr*-p,~]' ݎnRjU2SJjrrdְ5b4)2(3?~P 2>~G,Jx:Iy1Lң}3%\V,}wm ^my`iGVx^fmQ_SY|] v$pX aʯ'k6M7lVobv*]1{k&>*qri!j(:] q^Y۰9*4 LF6? Aq % Bc- s/_ӟa A%0HP!I/7gq> irk%D -/aN)h"ⴥ9 q3ۏa\8OC/1f̴;.VcM^_fE՘ ԷobvV"1ű9\Ãzcd{߳ט^PmSjK0`+(R8ΚFD-}ֲ(^xA*l l+' BA  )nZ3)^kWH=$`YKEn1{N*#D׫-T+!} 8UX-Iͦ2$`Tгf R|f SQ0*0=֓CS:fi ҕ`{Ï#{eD[@Z+@lKUo:LW? ٰLG`yD&kTB RM>'T'i]X}} Rpg#I!%Y/3rӴs#|EC6dd ѤԈ\)"@BC<_ F{|'S}tr<7??lqwbyb1=Mm KA .pF]DS%B!;b)*._ZۗHEp@KpOᰕ529 ->QoaOzA~ Lu6t/qZ]4ܱ]/J`ٖg09{LUX۩4XBe4=W|N5ۅ?SsJ!RВo,8$'BZ' -F直cURRŔISm7TT[ـ+х<.F>:TAeSC݊&^Mc1<490N&W><[NrƚFvsᢷtd톓 AiqQ44c4CEu+:ҞZ0T5!]ޱoN3 Mc ,!I}+-AM$ZJ.֦4Uc7SʼԜ08JMfJNrk$ t3"k=$jw,ds)`EQKJzM@<L;L?8ݰgiM1ăJ.dP.r:ͧQf)\TvHD*4 rٔi@6ۘ N˕W.$7zx95Yϙ146 5oA¥ugL!t. v1,/̜׈K}6l4SlaV+M1B bq9!aF`#, ؘOEN{8}ޮI K8\fƺ\Ԓ1oB,oF̛ S"dFXyuƏIHO˦sG;32<2fM…8;_ a}t3Q:vdڃFr]B i qx4^W Qals.Y[A(XJ& % jt U >y|=EmKEdq #{aZ>Z|^7l"XBxAS'BgSy!愗N#bw e/pwWSP\EOЯΩ@,#nzYPKJپD[ ?zT ᇗQ^^n,` XFRQ*M+Mz#ijX lAH2BwS;Op{ND&j0@#Pl9@zlɕH^0&"4^T*Bb $֤1O#ק1pyN Bیʹ)Ԡؖ SqVSX& RFyl9G ̆eE:b^w]oDž @^Yv) %uU@86&bdQa ulnõ w+yz=C|)o=Z";8)M.+G.Ld֢4}Vp[mohg<:LъԎP^٥H>-E?x <2u^l=K_;PCYgUKH8G98Qpg/ k} b*]H%af KqAH5TC]%_e52 :TstB /$QᾨQ }gbtn cB~fӼS@SM]2'( x%UmmuzaG% IC &wωuOKD4ҎA{IdFDVjU $xL-K.=S#UEH5` M8zP'ᶿ׻c'f%n0+TD<2a$+َ4 ʈܼ`mS>0FJZA=ďHs֊iwC('<]cF |>v\_ & 1*z' U݅릇*pX,4S!;%h4A;_eHG\0yWx8qx,ioYTО?˰U .7έ(&F`͡jsxUs<56tޭ';ꞅC-Vi ?f-]'iNMc;Y\}= BY(4lY+d)W;1RRʔEcޅxNx1|[Wu՘tP[6V,+w-1*Ծ/IPSkZ6&'9 dڔNJg|5 죷t4 D B|d2EMNGq{eS߆ <$@-[iW.ЌRL_ ~(ҊhD8IIX( xw}ٗ}@GA^YMX?LY죷հ34+}Ftqūu]Fa^"M:6X*=̡p $P9"Q/uqIG5! ŖU[mX 6i #ƱF$_xBv]e+ГM}A4n>M٘fWe h?$ܚj`ig]Bd;&,w_T~AΕo^~w>3B޺JZS^xzh*C7}9o:[1k:[˜m&/ Xy QB@;2l-Ej lHz8fl;}(1;͌}TRI*ovb$8)EJQ/V#˗n˂tjnR*[ JeƨY5c| {bޟ vc?NXO| _*gY:hb !7C=\PvRL>|j᫟JijDpQ:u&mVr,9ǟGGǜT'Ԗԏ'~\|"sdhuC h&s:PI^X񮠅b&:6AuelX}XIkZf}`nтbgDB;G?Z"BPyb\Ypol;'hB k5IRfzwfHwV|*!x@淙ɍjԱJ .(`n͇Y /zo&na;~Kfƴ*9Б훠id= >z(е[@ܩ#~HfW&bB ;)])k$M (tfCW<ʔ{߀rCm53u$clݔ6 NYNbX<uBތRA(0_E|F(ȯY$mCMN!N7Ox,DE|n*]'3Tv:VZ@ƠDWT#Ϧ7b̂}'kr4U+ykp\c`2j$;1-?w#, ]c0(ђB?/UZ&֘5U@l=9˰}6ZM as62;zdeZSzEP䫦JpGW i\RiSbťýFʩ6=$==V ߥhh\wSp4zjHC>YOѱ]t|TD24%2ъ6yw@җa@[[$` <#'d^TKͧO()X`GONGxLn~ҌPEYiy•MY%rpBC@ܝkV ƿVFg-ˡԂ F,ÌGr_e]U4>3+f~3a f~k/rсyOJ'YZmD]>10r+u`:L+ VLja udXW.éqɁ2]Ql?@)tHκy|nqzd}w3%lR$ˆic6ߺW!wVq܅߄żS$  7kƊ)h^Otm=wnR>dnݏ?hqH¥ Tڹ=1"bZ"Ƴ/^ְ_R쵯N¨yuKTaK1mdj0Qq^5pxNr6|[dD@GiC r SΙb)fˈUѰ6`"_r j_mA w1mu'=&`9K&JhFq0@%7vM% v:96J-<]7BUQ@ BDˢw ӆ׌cb7T.4K40Err<ԛmyJ2ɲ딥FhcFA\Y\+_+KDc7b ڎh*#hAlh=ީSb!JW'$CȺk_DSVDq)lD(m[&˦܋ųGlQ(P@d.\*4'C1eKuuS5Ѽ6G߾P3NƢb'ځ$R4aoAiM:߱~u!%J1>k8ߏE5-Dzvʰa]/0r>\D%I3F]u|jNdL/LR2"F,?­үQ-غ|\ vخ5OQG~xFh$3ko/@#5@9$d^gdIo6s'J*G)X0@%#Xe]}6FuXtpȻ#vsbxRQ%9DX2.41I^L~'&$;>)sb̉6g<öALn6}pX<^[%38ur8]G~[U!䅜_jb2kUd8ŋ4Zww.ήn _P/)Flj<VaMzqo> 1iNi7Ye?$ϤJlRqzAj1T,?Iyvײ3@gyA\5|ıskb}g e|cSghyjTpLSqDr+KZ̜npL궩@mֶ# HBD 7hϻ-}غfդFP՚ ݄6\Sa*kY3=G:RV5Ru)o-qzK/Yc|_ ^n)u` SxbUEo.'Yq> B̟e[x̭Y[|0GDZh~jLpKS8;9vB, \qzP6[4{ܔhJYm7}i|-=6':ђk6S[6?u2#= 3稤jw+P6nFU9vVh.Ol\#VpWL5R4#ָ=[aƱ,Tn -ҋk q^W<ԝ[zA 7h$` o(4/UaŀH+R,QoH *ˊLۆ@b'Sul6e$${,䝗ZIu'D1l=oU[.Se7B>F9\L솟 :=[m5щN&D\Bnkĵ>+ЫJYVMG$M4`h/MgdRo|c"M6U}RLB2tYͭBܭ\X , /"rM3P=+Bo,׀k) o<k[wdMW@]M^KiIUL99rt m+ZhX-!6?1ws_9>Y9}ɸއ [s'W,jl9@sbjN'l$C6/N3pKP#CrsYH*OB%DupPTrMB5m!~"t!{ϼﴼi#[9NG^'fOj4@s$ujyE:Č2s˧/_F_6{ըt44!$ܦOLj3r9 -e=0ed{b51W[N/Ϸ˾ڿ V{{e/~ٷ/~ٷ˾_o}{e/~ٷ˾_o~?.An!|Yϲ _XD^g| fZ{GB>_u)XS"ݪ2;}Ҁ2$x`O^Te}^X 70(W '- gG-;=\|%Vza߭s|;V~tM-Nʎ ^֨4b -&\oL [WAc ؃KBѷS +(ċL5 w1lj(U'7ŮHPxc7VcYͿS]YnN}rY_a\A{$M Z߱Udck9[3eO6.EGjC dǽ .&l7~%]sXiM/]Rp^%R1} :) ;cw";j2dŠ#j1}o3N 3u 0-"&Ќ39v[ lvhAdP2#E5b@~^'X-$įx]k7&kMdilu^(a%Z/#nҋmhEzaZ"jTny}T@!_68 UMj;;VX:lng2)_ ZhW|(.by"q#–ǺͽfG/u!t(\{)-=伥-S'ਤ>*zvv!ٵnSGlHM'lM^[,S o4e&۪:>]D'R0CJa+ٷR ˲/ۺm*$xh{5j!@5ro;ߌdnY݀`e Atգlƛv,/h8xl'}Th[ݛ ڱOLzzNM/5] 6s+aԲaS;4{[\jW{qZ(E<_#N:ƒT47̶VrG?|to` 7;xOb[XgjzȾJ nO1Uya%"/6ܫsQ\~H'ݺ|=Pho|%¿iisvcnPEs}agEl1H,{Al$'Z`|əޘ  Dyd~Lte}n}G,.9eq RXž+_m /zRzNq)T*Bn.v\LqBҔ|$ŴgFWhoW봻ߩF+tRO"C7

宇宙起源之迷?这个问题很恐怖因为:1.如果说宇宙是大爆炸形成,那它爆炸前是什么样?2.如果说宇宙就是不停膨胀的空间,那这个空间的外面是什么?3.如果说宇宙1万亿年后又会凝聚到一点,那它
宇宙起源之迷?这个问题很恐怖
因为:
1.如果说宇宙是大爆炸形成,那它爆炸前是什么样?
2.如果说宇宙就是不停膨胀的空间,那这个空间的外面是什么?
3.如果说宇宙1万亿年后又会凝聚到一点,那它凝聚了一点之外是什么物质?
4.如果.想下去恐怖啊...

宇宙起源之迷?这个问题很恐怖因为:1.如果说宇宙是大爆炸形成,那它爆炸前是什么样?2.如果说宇宙就是不停膨胀的空间,那这个空间的外面是什么?3.如果说宇宙1万亿年后又会凝聚到一点,那它
没什么恐怖啊,你的3个问题都涉及到空间,空间以外是什么?
很简单吗,没有空间咯,这的确很难理解,什么都没有难倒不能算是空间吗?不能算.空间的存在有一个前提,就是物质的存在.如果物质不存在了,空间就不存在了,空间是时间相对,时间也就不存在了.那么你会问,真空呢,什么都没有,一个瓶子里真空,难道说这个瓶子里没有空间吗.事实上,哪怕是绝对的真空,也只不过是没有气体原子而已,还是存在的着游离的电子,甚至当你把所有的电子排出了,还有光子.
宇宙爆炸前只有一个奇点,它是一个几何点,无限小,密度无限大,它的外面是什么?什么都没有呗.
宇宙的确在不停的膨胀,那这个的空间外面是什么?什么都没有呗.
当宇宙重新塌缩,回到奇点,他的外面是什么物质?没有物质,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
很难理解对巴,没有办法,但事实就是这样.这也没什么恐怖的,因为宇宙本来就是这样的.

说真的很恐怖 还是不要让自己去想。。因为我们不可能知道的
这时候级感觉好不甘心 人类好渺小 好想好想好想知道啊到底是什么呢。。好想把宇宙开个通透啊啊啊啊啊啊啊 好想知道啊 到底黑暗的背后是什么 啊啊啊啊啊啊 不甘心啊 为什么人类那么渺小啊啊啊...

全部展开

说真的很恐怖 还是不要让自己去想。。因为我们不可能知道的
这时候级感觉好不甘心 人类好渺小 好想好想好想知道啊到底是什么呢。。好想把宇宙开个通透啊啊啊啊啊啊啊 好想知道啊 到底黑暗的背后是什么 啊啊啊啊啊啊 不甘心啊 为什么人类那么渺小啊啊啊

收起

假如我不知道宇宙这东西,也不知道地球的生死过程,我会想:地球形成之前是什么?地球是个球那地球之外是什么?地球爆炸后她的碎将落到那里去?……越想越恐怖!!从前就有人这样想。

地球外是光年

你所说的也是科学家所关注的,其实具体是怎么回事他们也不知道~只是这样说的人多了,而因也说成真的了(或许这也是种安慰人类的最好办法,起码能表明他们是有智慧的,他们研究出了这样的成果)~
其实人类就是因为NNNNN~~不完的谜才生存下来的~如果一切的谜都没了,那人类就没有生存的意义了~
你可以把你宇宙看成一个人的玩具(容器)~这个玩具里面有很小的动物(人类)玩具外有个庞然大物在玩这个玩...

全部展开

你所说的也是科学家所关注的,其实具体是怎么回事他们也不知道~只是这样说的人多了,而因也说成真的了(或许这也是种安慰人类的最好办法,起码能表明他们是有智慧的,他们研究出了这样的成果)~
其实人类就是因为NNNNN~~不完的谜才生存下来的~如果一切的谜都没了,那人类就没有生存的意义了~
你可以把你宇宙看成一个人的玩具(容器)~这个玩具里面有很小的动物(人类)玩具外有个庞然大物在玩这个玩具~
当人类想出来的个玩具时,那个庞然大物会用某种物质来阻止人类,走到哪都是我们宇宙中所见到的那些(星球、石头、一切的一切~~~),所以你永远走不出去(或许当你消失的时候,蒸发到了这个玩具外,你会看到那个庞然大物)~当然,这个庞然大物很可能是上帝~
如果没有上帝~
那你把存在的一切一切看成复杂的数据吧(我认为可能真是这样)~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空间~什么也没有~都是数据微妙的计算所形成的~就像“象、师、虎、豹、狼、狗~~~”一样,循环着,一物环着一物~你在始终找不到出口~因为它一直在运转~

收起

宇宙起源学说
盖天说
“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天圆地方说”虽然符合当时人们粗浅的观察常识,但实际上却很难自圆其说。比如方形的地和圆形的天怎样连接起来,就是一个问题。于是,天圆地方说又修改为:天并不与地相接,...

全部展开

宇宙起源学说
盖天说
“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天圆地方说”虽然符合当时人们粗浅的观察常识,但实际上却很难自圆其说。比如方形的地和圆形的天怎样连接起来,就是一个问题。于是,天圆地方说又修改为:天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伞高悬在大地上空,中间有绳子缚住它的枢纽,四周还有八根柱子支撑着。但是,这八根柱子撑在什么地方呢?天盖的伞柄插在哪里?扯着大帐篷的绳子又拴在哪里?这些也都是天圆地方说无法回答的。
到了战国末期,新的盖天说诞生了。新盖天说认为,天像覆盖着的斗笠,地像覆盖着的盘子,天和地并不相交,天地之间相距8万里。盘子的最高点便是北极。太阳围绕北极旋转,太阳落下并不是落到地下面,而是到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就像一个人举着火把跑远了,我们就看不到了一样。新盖天说不仅在认识上比天圆地方说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对古代教学和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新盖天说中,有一套很有趣的天高地远的数字和一张说明太阳运行规律的示意图——七衡六间图。古代许多圭表都是高8尺,这和新盖天说中的天地相距8万里有直接关系。
盖天说是一种原始的宇宙认识论,它对许多宇宙现象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同时本身又存在许多漏洞。到了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等人通过精确的测量,彻底否定了盖天说中“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说法后,盖天说从此便破产了。
浑天说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它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日月在东升以前和西落以后究竟停留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一直使古人困惑不解。直到东汉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提出了完整的“浑天说”思想,才使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浑天说认为,天和地的关系就像鸡蛋中蛋白和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浑天说中天的形状,不像盖天说所说的那样是半球形的,而是一个南北短、东西长的椭圆球。大地也是一个球,这个球浮在水上,回旋漂荡;后来又有人认为地球是浮于气上的。不管怎么说,浑天说包含着朴素的“地动说”的萌芽。
用浑天说来说明日月星辰的运行出没是相当简洁而自然的。浑天说认为,日月星辰都附着在天球上,白天,太阳升到我们面对的这边来,星星落到地球的背面去;到了夜晚,太阳落到地球背面去,星星升上来。如此周而复始,便有了星辰日月的出没。
浑天说把地球当作宇宙的中心,这一点与盛行于欧洲古代的“地心说”不谋而合。不过,浑天说虽然认为日月星辰都附在一个坚固的天球上,但并不认为天球之外就一无所有了,而是说那里是未知的世界。这是浑天说比地心说高明的地方。
浑天说提出后,并未能立即取代盖天说,而是两家各执一端,争论不休。但是,在宇宙结构的认识上,浑天说显然要比盖天说进步得多,能更好地解放许多天象。
另一方面,浑天说手中有两大法宝:工是当时最先进的观天仪——浑仪,借助于它,浑天家可以用精确的观测事实来论证浑天说。在中国古代,依据这些观测事实而制定的历法具有相当的精度,这是盖天说所无法比拟的。另一大法宝就是浑象,利用它可以形象地演示天体的运行,使人们不得不折服于浑天说的卓越思想,因此,浑天说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到了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等人通过大地测量彻底否定了盖天说,使浑天说在中国古代天文领域称雄了上千年。
宣夜说
宣夜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卓见的宇宙无限论思想。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到汉代则已明确提出。“宣夜”是说天文学家们观测星辰常常喧闹到半夜还不睡觉。据此推想,宣夜说是天文学家们在对星辰日月的辛勤观察中得出的。
不论是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还是西方古代的地心说,乃至哥白尼的日心说,无不把天看作一个坚硬的球竞,星星都固定在这个球壳上。宣夜说否定这种看法,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中充满着气体,所有天体都在气体中漂浮运动。星辰日月的运动规律是由它们各自的特性所决定的,决没有坚硬的天球或是什么本轮、均轮来束缚它们。宣夜说打破了固体天球的观念,这在古代众多的宇宙学说中是非常难得的。这种宇宙无限的思想出现于两千多年前,是非常可贵的。
另一方面,宣夜说创造了天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论,并且在它的进一步发展中认为连天体自身、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组成。这种十分令人惊异的思想,竟和现代天文学的许多结论一致。
宣夜说不仅认为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而且还进一步提出宇宙在时间上也是无始无终的、无限的思想。它在人类认只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可惜,宣夜说的卓越思想,在中国古代没有受到重视,几至失传。
地心说
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行星的运动要比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运动,而本轮又沿均轮绕地运行。在太阳、月球行星之外,是镶嵌着所有恒星的天球——恒星天。再外面,是推动天体运动的原动天。
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尽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地心说承认地球是“球形”的,并把行星从恒星中区别出来,着眼于探索和揭示行星的运动规律,这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大进步。地心说最重要的成就是运用数学计算行星的运行,托勒密还第一次提出“运行轨道”的概念,设计出了一个本轮均轮模型。按照这个模型,人们能够对行星的运动进行定量计算,推测行星所在的位置,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在一定时期里,依据这个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预测天象,因而在生产实践中也起过一定的作用。
地心说中的本轮均轮模型,毕竟是托勒密根据有限的观察资料拼凑出来的,他是通过人为地规定本轮、均轮的大小及行星运行速度,才使这个模型和实测结果取得一致。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观察仪器的不断改进,行星位置和运动的测量越来越精确,观测到的行星实际位置同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偏差,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但是,信奉地心说的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是由于地心说本身的错误造成的,却用增加本轮的办法来补救地心说。#初这种办法还能勉强应付,后来小本轮增加到80多个,但仍不能满意地计算出行星的准确位置。这不能不使人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了。到了16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
日心说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日心说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挪向太阳,这看上去似乎很简单,实际上却是一项非凡的创举。哥白尼依据大量精确的观测材料,运用当时正在发展中的三角学的成就,分析了行星、太阳、地球之间的关系,计算了行星轨道的相对大小和倾角等,“安排”出一个比较和谐而有秩序的太阳系。这比起已经加到80余个圈的地心说,不仅在结构上优美和谐得多,而且计算简单。更重要的是,哥白尼的计算与实际观测资料能更好地吻合。因此,日心说最终代替了地心说。
在中世纪的欧洲,托勒密的地心说一直占有统治地位。因为地心说符合神权统治理论的需要,它与基督教会所渲染的“上帝创造了人,并把人置于宇宙中心”的说法不谋而合。如果有谁怀疑地心说,那就是亵渎神灵,大逆不道,要受到严厉制裁。日心说把地球从宇宙中心驱逐出去,显然违背了基督教义,为教会势力所不容。为了捍卫这一学说,不少仁人志士与黑暗的神权统治势力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付出了血的代价。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为了维护日心说,最终被教会用火活活烧死;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也因为支持日心说丽被宗教法庭判处终身监禁;开普勒、牛顿等自然科学家,都为这场斗争作出过重要贡献。
大爆炸说
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公布了一个震惊科学界的发现。这个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样的结论: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即宇宙在高速地膨胀着。这一发现促使一些天文学家想到:既然宇宙在膨胀,那么就可能有一个膨胀的起点。天文学家勒梅特认为,现在的宇宙是由一个“原始原子”爆炸而成的。这是大爆炸说的前身。美国天文学家伽莫夫接受并发展了勒梅特的思想,于1948年正式提出了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学说。
伽莫夫认为,宇宙最初是上个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由最基本粒子组成的“原始火球”。根据现代物理学,这个火球必定迅速膨胀,它的演化过程好像一次巨大的爆发。由于迅速膨胀,宇宙密度和温度不断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化学元素(原子核),然后形成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物质.气体物质又逐渐凝聚起星云,最后从星云中逐渐产生各种天体,成为现在的宇宙。
这种学说一般人听起来非常离奇,不可思议。在科学界,也由于这个学说缺乏有力的观测证据,因而在它刚刚问世时,并未予以普遍的响应。
到了1965年,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使大爆炸说重见天日。原来,大爆炸说曾预言宇宙中还应该到处存在着“原始火球”的“余热”,这种余热应表现为一种四面八方都有的背景辐射。特别令人惊奇的是,伽莫夫预言的“余热”温度竟恰好与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相当。另一方面,由于有关天文学数据已被改进,因此根据这个数据推算出来的宇宙膨胀年龄,已从原来的50亿年增到100-200亿年,这个年龄与天体演化研究中所发现的最老的天体年龄是吻合的。由于大爆炸说比其他宇宙学说能够更多、更好地解释宇宙观测事实,因此愈来愈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现在,大多数天文学家都接受了大爆炸说的基本思想,不少过去不能解释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它是最有影响、最有希望的一种宇宙学说。
星云说
太阳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令人完全满意的答案.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曾经提出过许多学说,其中“星云说”是提出最早,也是在当代天文学上最受重视的一种学说。
最初的星云说是在一18世纪下半叶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围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提出来的。由于他们的学说在内容上大同小异,因而人们一般称之为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说。他们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行星。
星云说出现以前,人们把天体的运动变化看作是上帝发动起来的,称之为“第一次推动”。康德一拉普拉斯的星云说,用自然界本身演化的规律性来说明行星运动的一些性质,无疑对这种荒谬的观点是一个有力的打击,也为天文学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不过,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说只是初步地说明了太阳系的起源问题,还有许多观测事实却难以用它来解释。所以,星云说在很长时间里陷入了窘境。直到本世纪,随着现代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十年里,恒星演化理论的日趋成熟,星云说又换发出了新的活力。
现代观测事实证明,恒星是由星云形成的。太阳系的形成在宇宙中并不是一个独特的偶然的现象,而是普遍的必然的结果。另外,关于太阳系的许多新发现也有力地支持了星云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星云说逐渐完善起来了。当然,星云具体是怎样演化的,这一点还有不少分歧的意见。有一种观点认为:形成太阳系的是银河系里的下团密度较大的星云,这块星云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着,当它通过旋臂时受到压缩,密度增大,达到一定密度时,星云就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逐渐收缩。收缩过程中,一方面使星云中央部分内部增温,最后形成原始太阳,当原始太阳中心温度达到700万摄氏度时,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点火,于是,现代太阳便真正诞生了。另一方面,由于星云体积缩小,因而自转加快,离心力增大,逐渐在赤道面附近形成一个星云盘。星云盘上的物质在疑柔和吞并过程中,最后演化为行星和其他小天体。总之,现在人们己能用星云说比较详细地描述太阳系的起源过程,但还有很多具体问题未能很好解决,还有待完善和充实。
宇宙的最初三分钟
摘自 中华网 科技博览 王艳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者,无也。 —老子《道德经》
宇宙诞生之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也没有物质和能量。大约150亿年前,在这四大皆空的“无”中,一个体积无限小的点爆炸了。时空从这一刻开始,物质和能量也由此产生,这就是宇宙创生的大爆炸。
刚刚诞生的宇宙是炽热、致密的,随着宇宙的迅速膨胀,其温度迅速下降。最初的1秒钟过后,宇宙的温度降到约100亿度,这时的宇宙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形成的一锅基本粒子汤。随着这锅汤继续变冷,核反应开始发生,生成各种元素。这些物质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并逐渐演化成星系、恒星和行星,在个别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然后,能够认识宇宙的人类终于诞生了。 这幅大爆炸图景,是目前关于宇宙起源最可能的一种解释,被称为“大爆炸模型”。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年代,在40年代由伽莫夫等人进行补充和发展,但一直寂寂无闻。直到50年代,人们才开始广泛注意这个理论,不过也只是觉得它很好玩,并不信服。人们更愿意认为,宇宙是稳定的、永恒的。
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爆炸模型在科学上有强大的说服力。我们不得不相信,宇宙有一个开始,也将有一个终结。它产生于“无”,也终将回归于“无”。 宇宙:可有始,可有终?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有关创世的问题,一向是留给神去解决的。宇宙起源于何处?终点又在哪里?生命如何产生?人类怎样出现?对这些疑问,许多宗教都能给出一份体系完备的答案。至于上帝从哪里来,这种问题是不该问的。
直到最近几个世纪,人们才开始学着把神撇开,以超越宗教的角度,去思考世界的本源。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重大的原则性问题需要解决:宇宙是永恒存在的,还是有起始的?
这两种说法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是难以理解。假设宇宙在时间上没有起源,即过去一直存在,那么宇宙的年龄就是无穷大了。无穷大这个概念,一听就让人头昏脑胀:既然是已经过去了无穷久的时间,我们的“现在”又是什么呢?而如果说宇宙是有起始的,那么它就是从“无”中突然产生的了,这最初的一刹那,又是怎样呢? 凭着人类在短暂的生命中获得的常识,实在是很难想明白这些东西。不过,我们可以从科学上寻求一些佐证。大爆炸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宇宙的年龄有限,这个说法令人信服的直接理由,来自物理学中一条最基本的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条科学史上最令人伤心绝望的定律,冥冥中早已规定了宇宙的命运。 简而言之,第二定律认为热量从热的地方流向冷的地方。对任何物理系统,这都是众所周知并且显而易见的特性,毫无神秘之处:开水变凉,冰淇淋化成糖水。要想把这些过程倒过来,就非得额外消耗能量不可。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第二定律认为宇宙的“嫡”(无序程度)与日俱增。例如,机械手表的发条总是越来越松;你可以把它上紧,但这就要消耗一点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你吃掉的一块面包;麦子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吸收阳光的能量;太阳为了提供这些能量,需要消耗它的氢来进行核反应。总之宇宙中每个局部的嫡减少,都须以其它地方的嫡增加为代价。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嫡总是增大的,一直大到不能再大的程度。这时,系统内部达到一种完全均匀的热动平衡状态,不会再发生任何变化,除非外界对系统提供新的能量。对宇宙来说,是不存在“外界”的,因此宇宙一旦到达热动平衡状态,就完全死亡,万劫不复。这种情景称为“热寂”。
宇宙正在缓慢地、但坚定不移地走向这无法抗拒的命运,几代智者为此怀疑人类的存在是否有意义。暂且撇开这种沮丧的情绪,作一个简单的推理,我们就可以发现,宇宙不可能有无限的过去。很简单,如果宇宙无限老,那它早就已经死了。以有限速率演变的东西,是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的。换句话说,宇宙必然是在某个有限的时间之前诞生的。 大爆炸:有推论有根据
第二定律明示了宇宙有起始,但这个重要推论竟然被19世纪的科学家忽略了,它只是在后来成为大爆炸模型的佐证。该模型的提出,是基于20世纪初的天文观测。
20年代,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注意到,不同距离的星系发出的光,颜色上稍稍有些差别。远星系的光要比近星系红一些,即波长要长一些,这种现象被称为“哈勃红移”。它说明,各星系正以很高的速度彼此飞离。一列火车快速驶远时,它的汽笛声听来会沉闷很多,因为声波相对于我们的频率变低、波长变长了,这就是多普勒效应。把声波换成光,产生的效果就是红移。哈勃对众多星系的光谱进行研究后确认,红移是一种普遍现象,这表明宇宙正在膨胀。 这一发现,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
如果宇宙正在膨胀,那它过去必定比较小。如果能把宇宙史这部影片倒过来放,我们势必会发现,在过去的某个时刻,所有的星辰都是聚合在一起的。这个时间大概是100多亿年前,要准确推断它比较困难。
另外,宇宙膨胀的速度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这与引力有关。万有引力作用于字宙中一切物质与能量之间,起到刹车的作用,阻止星系往外跑,从而使膨胀速度越来越慢。在诞生初期,宇宙从高密度状态迅速膨胀,随着时间的推移,体积越来越大,膨胀速度越来越小。将这个过程向回追溯到宇宙创生的那一刻,可以发现当时宇宙体积为零,而膨胀速度为无限大。这就是大爆炸。
大爆炸是空间、时间、物质与能量的起源。这些概念都不能外推到大爆炸之前。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引起了大爆炸,这些问题在逻辑上就是没有意义的。那以前所有的,只是“无”。
以上所述仅是旁证,似不足以令大多数人信服。如果150亿年前发生了一场大爆炸,如此惊天动地的力量是否在今天的宇宙结构上留下了某种印迹?于是,有一阵子,科研人员热衷于寻找宇宙创生的遗迹,劲头赛过当年的宗教考古学家寻找伊甸园。亚当和夏娃的文物是一样也没发现,原初宇宙最重要的遗迹倒真给找出来了,这就是微波背景辐射。 按照大爆炸理论,最初的几分钟里,宇宙是一个炽热的火球,到处充满温度高达几十亿度的光辐射。由于此时的宇宙处于热动平衡中,这种辐射具有独特的光谱特征,称为“黑体谱”。1965年,贝尔电话公司的两位物理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偶然发现,宇宙确实浸润在一种热辐射之中。这种辐射以相同的强度从空间各个方向射向地球,其温度约为3K,谱线具有完美的黑体谱特征。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是对大爆炸模型最有力的支持。
知道了今天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就很容易推算出,宇宙诞生后约1秒钟各处的温度约为100亿度。在如此高温下,不仅我们熟悉的物质无法存在,连原子核也会被撕得粉碎。宇宙只能是一锅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构成的基本粒子汤。
随着这锅汤变冷,核反应发生了。中子和质子很容易聚合在一起,产生由两个质子、两个中子组成的氦核。计算表明,氦核形成的过程持续了大约3分钟,形成的氦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四分之一。这个过程用完了所有的中子,余下的质子就成了氢原子核。
因此,大爆炸模型预言宇宙应当由大约25%的氦和75%的氢组成,这与天文测量结果极为符合。最初三分钟里形成的氢与氦,构成了宇宙中99%以上的物质。形成行星和生命的丰富多彩的重元素,只占宇宙总质量的不到l%,它们大部分是在恒星内部形成的。
根据推断,宇宙的形成距今约100~200亿年。
生命:既永恒又无恒
天文观测表明,各种天体的年龄均小于200亿年,这与大爆炸理论契合得非常好。我们的地球大概是50亿年前形成的,人类出现的时间更短得不值一提。宇宙现在还算得上年轻,担忧末日的来临,对单个人来说是十分无聊的事。然而,为全人类的命运想一想这个问题,还是有必要的。
按照大爆炸模型,宇宙在诞生后不断膨胀,与此同时,物质间的万有引力对膨胀过程进行牵制。如果宇宙的总质量大于某一特定数值,那么总有一天宇宙将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收缩,造成与大爆炸相反的“大坍塌”。如果宇宙总质量小于这一数值,则引力不足以阻止膨胀,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下去。
在非常遥远的将来,比如1亿亿亿年以后,所有的恒星都燃烧完毕,茫茫黑暗中,潜伏着一些黑洞、中子星等天体。宇宙的尺度已经膨胀到如今的1亿亿倍,而且还在扩张下去。在这个系统里,引力虽不足以使膨胀停止,但会不露声色地消耗着系统的能量,使宇宙缓慢地走向衰亡。黑洞在霍金效应的作用下释放出微弱的辐射,最终全都以热和光的形式蒸发掉。足够长的时间之后,连质子这样稳定的基本粒子也衰变、消亡了,宇宙最终变成一锅稀得难以置信的汤,其中有光子、中微子,越来越少的电子和正电子。所有这些粒子都在缓慢地运动,彼此越来越远,不会再有任何基本物理过程出现。 这是寒冷、黑暗、荒凉而又空虚的宇宙,它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历程,面对的是永恒的生命,抑或永恒的死亡。这种情景,差不多就是“热寂”了。 如果引力足够强大,宇宙终有一天开始收缩,又将如何呢?在大尺度上,收缩过程与大爆炸后的膨胀是对称的,像一场倒放的电影。收缩的过程起初很缓慢,随后越来越快。在转折点过后,宇宙的体积开始缩小,背景辐射温度上升。漆黑寒冷的宇宙变成一个越来越热的熔炉,生命无处可逃,全都被煮熟烤焦。最后,行星、恒星也毁灭了,分布在如今浩瀚空间中的物质被挤进一个很小的体积内,最后三分钟来临了。
温度变得如此之高,连原子核也被撕毁,宇宙又成了一锅基本粒子汤。然而这种状态也只能生存几秒钟的时间。随后,质子和中子也无法区分,挤成一堆由夸克构成的等离子体。在最后的时刻,引力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作用力,它毫不留情地把物质和空间碾得粉碎。在这场与大爆炸的“暴胀”相对的“暴缩”中,所有的物质都因挤压不复存在,一切有形的东西,包括空间和时间本身,都被消灭。 这就是末日。它是一切事物的末日。大爆炸中诞生于无的宇宙,此刻也归于无。无数亿年的辉煌灿烂,连一丝回忆也不会留下。
宇宙的起源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然而,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大爆炸理论”是伽莫夫于1946年创建的。
连续创生论 〔 作者:佚名 转贴自:www.scitom.com.cn 点击数:196 文章录入:pdyuan 〕
因为大爆炸理论并没有被证明是真理,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同意大爆炸理论。在近代宇宙学史上曾经和大爆炸理论抗衡的宇宙形成理论还有连续创生论。
1948年,两位奥地利天文学家邦迪和戈尔德提出一种理论,承认膨胀宇宙但否定大爆炸。后来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发展并普及了这个理论,在星系散开的过程中,星系之间又形成新的星系;形成新星系的物质是无中生有的,而且运动的速度非常缓慢,用现在的技术无法测出。结论是,宇宙自始至今基本上保持着同一状态。在过去无数个纪元中,它看上去就是现在这个样;在未来的无数个纪元中,它看上去还是现在这个样子,因此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这种理论被称为连续创生论,由此形成一个稳恒态宇宙。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大爆炸和连续创生论的争论非常激烈,但没有实际的证据来决定哪一个对。
1949年,伽莫夫指出,假若大爆炸曾经发生,伴随而生的辐射在宇宙膨胀过程中应该损失能量,而现在应该以射电辐射的形式存在,作为一个均质背景从天空的四面八方射来。这种辐射在绝对温度5K(-268℃)时应该是天体的特征。美国物理学家迪克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
1964年5月, 德国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彭齐亚斯和美国射电天文学家R·W·威尔逊接受迪克的建议,探测到与伽莫夫预见的特征非常相似的射电波背景,它显示出宇宙的平均温度为绝对温度3度。
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射电波背景的发现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结论性的证据。现在一般天文学家都接受大爆炸理论,而放弃了连续创生论的观点。所以,连续创生论已是明日黄花了。
被物理学颠倒了的现实 至为写于2003年1月12日
现代物理学对物理现实作了一个颠

收起

宇宙起源学说
盖天说
“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天圆地方说”虽然符合当时人们粗浅的观察常识,但实际上却很难自圆其说。比如方形的地和圆形的天怎样连接起来,就是一个问题。于是,天圆地方说又修改为:天并不与地相接,...

全部展开

宇宙起源学说
盖天说
“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天圆地方说”虽然符合当时人们粗浅的观察常识,但实际上却很难自圆其说。比如方形的地和圆形的天怎样连接起来,就是一个问题。于是,天圆地方说又修改为:天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伞高悬在大地上空,中间有绳子缚住它的枢纽,四周还有八根柱子支撑着。但是,这八根柱子撑在什么地方呢?天盖的伞柄插在哪里?扯着大帐篷的绳子又拴在哪里?这些也都是天圆地方说无法回答的。
到了战国末期,新的盖天说诞生了。新盖天说认为,天像覆盖着的斗笠,地像覆盖着的盘子,天和地并不相交,天地之间相距8万里。盘子的最高点便是北极。太阳围绕北极旋转,太阳落下并不是落到地下面,而是到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就像一个人举着火把跑远了,我们就看不到了一样。新盖天说不仅在认识上比天圆地方说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对古代教学和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新盖天说中,有一套很有趣的天高地远的数字和一张说明太阳运行规律的示意图——七衡六间图。古代许多圭表都是高8尺,这和新盖天说中的天地相距8万里有直接关系。
盖天说是一种原始的宇宙认识论,它对许多宇宙现象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同时本身又存在许多漏洞。到了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等人通过精确的测量,彻底否定了盖天说中“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说法后,盖天说从此便破产了。
浑天说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它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日月在东升以前和西落以后究竟停留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一直使古人困惑不解。直到东汉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提出了完整的“浑天说”思想,才使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浑天说认为,天和地的关系就像鸡蛋中蛋白和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浑天说中天的形状,不像盖天说所说的那样是半球形的,而是一个南北短、东西长的椭圆球。大地也是一个球,这个球浮在水上,回旋漂荡;后来又有人认为地球是浮于气上的。不管怎么说,浑天说包含着朴素的“地动说”的萌芽。
用浑天说来说明日月星辰的运行出没是相当简洁而自然的。浑天说认为,日月星辰都附着在天球上,白天,太阳升到我们面对的这边来,星星落到地球的背面去;到了夜晚,太阳落到地球背面去,星星升上来。如此周而复始,便有了星辰日月的出没。
浑天说把地球当作宇宙的中心,这一点与盛行于欧洲古代的“地心说”不谋而合。不过,浑天说虽然认为日月星辰都附在一个坚固的天球上,但并不认为天球之外就一无所有了,而是说那里是未知的世界。这是浑天说比地心说高明的地方。
浑天说提出后,并未能立即取代盖天说,而是两家各执一端,争论不休。但是,在宇宙结构的认识上,浑天说显然要比盖天说进步得多,能更好地解放许多天象。
另一方面,浑天说手中有两大法宝:工是当时最先进的观天仪——浑仪,借助于它,浑天家可以用精确的观测事实来论证浑天说。在中国古代,依据这些观测事实而制定的历法具有相当的精度,这是盖天说所无法比拟的。另一大法宝就是浑象,利用它可以形象地演示天体的运行,使人们不得不折服于浑天说的卓越思想,因此,浑天说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到了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等人通过大地测量彻底否定了盖天说,使浑天说在中国古代天文领域称雄了上千年。
宣夜说
宣夜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卓见的宇宙无限论思想。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到汉代则已明确提出。“宣夜”是说天文学家们观测星辰常常喧闹到半夜还不睡觉。据此推想,宣夜说是天文学家们在对星辰日月的辛勤观察中得出的。
不论是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还是西方古代的地心说,乃至哥白尼的日心说,无不把天看作一个坚硬的球竞,星星都固定在这个球壳上。宣夜说否定这种看法,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中充满着气体,所有天体都在气体中漂浮运动。星辰日月的运动规律是由它们各自的特性所决定的,决没有坚硬的天球或是什么本轮、均轮来束缚它们。宣夜说打破了固体天球的观念,这在古代众多的宇宙学说中是非常难得的。这种宇宙无限的思想出现于两千多年前,是非常可贵的。
另一方面,宣夜说创造了天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论,并且在它的进一步发展中认为连天体自身、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组成。这种十分令人惊异的思想,竟和现代天文学的许多结论一致。
宣夜说不仅认为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而且还进一步提出宇宙在时间上也是无始无终的、无限的思想。它在人类认只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可惜,宣夜说的卓越思想,在中国古代没有受到重视,几至失传。

收起

比如用五指去抓气球的表面,根据表面受力的方向不同会产生膨胀部分与收缩部分,我也可以把它想象为宇宙运动模型,而不只是爆炸。

人类谈论宇宙就像瞎子谈论颜色,与智商无关,只是不具备感官条件。 我们需要科学上的发展,更深层次的让人类去接触宇宙。
人类只是宇宙中太阳系,地球上通过光和作用、空气与水形成的生物质的一类,自身的发展是通过感官认识的不断积累与总结,可以说,不能感知就没...

全部展开

比如用五指去抓气球的表面,根据表面受力的方向不同会产生膨胀部分与收缩部分,我也可以把它想象为宇宙运动模型,而不只是爆炸。

人类谈论宇宙就像瞎子谈论颜色,与智商无关,只是不具备感官条件。 我们需要科学上的发展,更深层次的让人类去接触宇宙。
人类只是宇宙中太阳系,地球上通过光和作用、空气与水形成的生物质的一类,自身的发展是通过感官认识的不断积累与总结,可以说,不能感知就没有认识。目前为止人类不能感知宇宙的边界与其形式,但人类可以感知爆炸的概念,当把不可感知的宇宙属性与可感知的爆炸联系一起似乎宇宙变的可感知了,这是荒谬的。显然,要问宇宙爆炸前的状态是什么?这也是人类无法感知的,奇点只是自圆其说,如果我们把容纳奇点的“空间”也叫宇宙,那岂不成了无限爆炸循环宇宙,那是人类思维的死循环。我们只知道宇宙在动,所以目前科学的理解宇宙只是两个字——无限!

收起

宇宙的起源是宇宙的演化过程的某个阶段,如按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一次大爆炸, 那只能算是宇宙的某段时间里的的某个区域发生过一次大爆炸而已,如此规模的爆炸在更大范围的宇宙里里可能很普遍,无限的宇宙应该出现过无数次的大爆炸 。
宇宙的外面就算是宇宙大爆炸还未波及到的区域吧,宇宙的诞生与消亡是同时进行的,宇宙毁灭(消亡)的同时又在孕育着另一宇宙的诞生,就如同地球上的生物链一样,不同的是宇宙变化形...

全部展开

宇宙的起源是宇宙的演化过程的某个阶段,如按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一次大爆炸, 那只能算是宇宙的某段时间里的的某个区域发生过一次大爆炸而已,如此规模的爆炸在更大范围的宇宙里里可能很普遍,无限的宇宙应该出现过无数次的大爆炸 。
宇宙的外面就算是宇宙大爆炸还未波及到的区域吧,宇宙的诞生与消亡是同时进行的,宇宙毁灭(消亡)的同时又在孕育着另一宇宙的诞生,就如同地球上的生物链一样,不同的是宇宙变化形式是以能量与质量互换的的形式存在的,局部可以毁灭,但整体是不会消亡的,某个局部可以代表更小范围的整体,某个整体又是更大范围的局部,有限的宇宙会毁灭,无限的宇宙不会消失,如宇宙大爆炸为历史起点的话,那史前(爆炸之前)的奇点应是靠吸收了无数的恒星消亡为代价的能量及暗物质聚集的一个具有无限能量及引力的能够把四面八方的光统统吃掉的一个超超级黑洞形式存在的奇点,宇宙中的某个天体一旦达到了某个等级由此造成的时空弯曲可能就会把在宇宙中游荡无家可归的光线及附近的暗物质(包括星系在内的一切天体)统统收为己有,能量及引力越来越大吸收宇宙能量的速度越快(形成宇宙大收缩),经亿万年的吞噬终有一天奇点达到温度极限 (大爆炸的初始条件),奇点迅速解体,大爆炸形成,宇宙开始出现星系,出现恒星,开始发光,发光的过程就是宇宙毁灭的过程,能量散落宇宙,终有一天又会出现一个吞噬一切能量的超超级黑洞形成,开始孕育另一次爆炸的诞生。
我还有一种想法,宇宙可能不是起源一次大爆炸,过去也不是一个点,每个星系都是一个能能够完成宇宙全部演化过程的永恒的整体,恒星生命周期虽然只有百亿年,但各星系超新星的诞生与死亡(燃烧殆尽)的恒星数量大致相等,各星系当发光恒星较多时宇宙膨胀,当死亡恒星较多时宇宙收缩,宇宙既不会永远膨胀下去,也不会永远收缩下去,膨胀收缩只是在有限的范围(数百亿光年)及有限的时间(数百亿年)里的一种弹性周期现象。有可能数百亿年前到现在以及数百亿年后的宇宙宏观上是一样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