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成语后来是用来比喻什么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13:13:33
三顾茅庐的成语后来是用来比喻什么的?
xVmn@J ,$!`&8 MBXQz+tDU+?xxr8FPJ@ FI6eNх}⑉J6>mwG9ܑ4ASٹD=mpz80$'yjN8ZBv-'ܯBxh7w%78MYBi&_( UlOJ}0ry~0lyWpzfh,%5J3/qX -8_J/|p&ـ=.>)2ɑy=٘.Ҕx ”Ufnm0Ц, 7DGj *j3ky+ ]"X^:L0Y=3r*xFz%~Aw@s(-ᔢJC55_#&Z@ᕃ& !:#OɼQS2O[!&EnUR'k*+bG[5kк_Q֗Mv5ZτJ7Y*nA|PhCo.cz&tA7G2̽wR"Vvk6 ಭb;1mf"my9qLW oݒ>G9ʜlV7lͬEWd.YzҲ,}y:#LT/<%?VY2

三顾茅庐的成语后来是用来比喻什么的?
三顾茅庐的成语后来是用来比喻什么的?

三顾茅庐的成语后来是用来比喻什么的?
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比喻一个人对知识或者人才的渴望!!!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示例】: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三顾茅庐本...

全部展开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示例】: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收起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示例】: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全部展开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示例】: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收起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表面意思就是去一个地方去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