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1 10:25:02
科学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
xWnV<&~KEPҶ˒-ɖ,y)Zrz/ /PNP@`ܹsfVk4OomKfI}2_~Z~ix ֍`sw[,Z4De!ˆPmE$§ ʢ!V~\_MXMok]@8F8yI*ߔ#fRypZnbk*Ɏ""w#GFq vh *+ĠQ5{T5c-.rJ3ǐ+/XڅcSm 9ݣoN%uz>(,`٥bhB&UwtoWRnW6~7 ?fsc @mY [J%eQfNfCrrǎY7>~T( 5:*| ,x\btӆC(|ɴh5DѦKècR, W`uN7ʹe'UFWBKOcT?:! `JrMfiHΠ>Oiz0_cŖ=W\kbg5kN^{ `e'N$Z;fpbwo}F w8js.- &2piJ#'UjKz,MhnoKR1/##X]ީ/=gG2Md.йùƮih+}1b^F05ĕ-y[Ϥ.nFvܜAPcYxf0 A/?4 ^^.WVJ R1>rQg!_Kk7ܑScL23v,t9OfR|"_gfgz?sp/:jɯ$uy=@=؈i-Ccq5 Oq{rF#A< g S o)]N@m3’(Lse-d ڰ!T,;:p71xrՍ'~ȵcL(abMYVEQxf #Z2oE朊hd -D

科学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
科学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

科学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需要具备多种不同的教学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学探究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1)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在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智能、形成兴趣都需要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观察实验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独立做好观察实验.课后,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做好课外的探究活动.有些科学教师埋怨学校条件差,缺乏科学教学中所需要的观察实验材料.其实,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观察实验绝大部分都可以取自生活中的物品,应该看到科学教学的观察实验材料,就在自己身边.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不仅要运用已有的观察实验材料准确而迅速地完成观察实验操作,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材料,经过一番精心的设计和加工,提出更多的简单明了的效果优异的观察实验,让学生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2)自学能力.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和更新很快,这要求科学教师积极学习,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需要科学教师具有一定的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日常善于读书看报,收听和收看无线电广播、电视及电影,会利用互联网等吸收和消化对提高教学水平有用的“营养”,经过分析筛选加工后,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首先表现在对信息反应敏捷的能力,其次表现在搜集资料、检索资料的能力,再次就是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3) 表达能力.科学教师的表达能力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科学教师的语言应当清楚明白,内容具体,准确生动,能联系实际,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科学教学中,若教师语言模糊不清、呆板冗长,会妨碍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认识,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促使儿童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进一步发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科学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阅读科普文章,自己动手写科普小品,并能指导学生写好科学小论文.因此,要求科学教师具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在观察实验中,科学教师必须善于将自己的口头语言和实验现象中蕴含的无声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由浅人深、由表及里地认识科学现象.有的科学教师不善于借助实验现象中蕴含的无声语言,往往犯只做不讲或先讲后做、先做后讲的毛病.严格地说,演示实验只能算一种直观教学手段,要求边讲边做,否则就会使演示失去应有的作用.例如,教师演示过滤现象,就应当一面安装过摅装置,一面说明支架、漏斗、滤纸的特点,以及滤纸的折叠方法,使学生能掌握装置的特点,便于自己操作.来源:中心小学 作者: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