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微电极测井曲线划分渗透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3 13:02:29
如何利用微电极测井曲线划分渗透层
xW[SI+Te(qXa Ȇlm> 0\*K(#g {zzVQH>;tSNѨNrŝ-/IoHcyW3"6xz%Wxaښdu7rxCºXjsG ;?rNN³?Ȍ)Ô R'{]Ҭd.IF?uFSp*rRmv߈Q$NX^C6tT7|@W@7L]u{ZO *n3)|D#,e^ 5t{O=|0\@KEy)0;Tu5 -\EJRf p'U|u >Cl[xFkY9I Vo-&ŕ)Ѐˢڹ-y^j-n3@zxJ=iļvu`axA|i;28F&0Œ 94)9rbWF=n躎1M`شF XwnŨ GWBv A`K;̈>0wI1 dL΁Mi6 ˞."K( c)'mmh݀Ăn')Zfe#w"*׏R;Pl8]ՂAJl^U ɽl,k+@zqXͲ*éZqtEˇ !%TAy@p)E[,L,!0Qs0fIg"H`bЗ`Z+A.1)m! &H-eQaStݶ}C6ѳ͝{AdudR<@v Y t $uKfyAɬiwRJ+/_< D?]~$:7]%Jxyj, t_u ?8Yy'$} p~x_B{nn)u|A'sn_;t snfCY[eCx'XY,] pO{ x?>kҀM-bmD4Bh';hC]q }v'S4 03+M~\TU0{Zǘ6qBq*aawa P<._un$;ɮ$70t(I@x#nQA 9DrnQb4d0GM#ʹ>؛ehe4S4ΏCZƆob4^

如何利用微电极测井曲线划分渗透层
如何利用微电极测井曲线划分渗透层

如何利用微电极测井曲线划分渗透层
微电极电极距比普通电极系的电极距小的多,分两个电极系:微梯度:A0.025M10.025M2;微电位:A0.05M2.测量时弹簧把极板紧紧的贴在井壁上进行测量.1、微梯度探测范围小,半径为4cm,反映的是井壁上泥饼的电阻率,而泥饼只形成于渗透性岩层.泥饼的电阻率要远远小于冲洗带电阻率.2、微电位探测范围较大,半径为10cm,主要反映冲洗带的电阻率,泥浆滤液是淡水电阻率较高.
微梯度曲线和微电位曲线的坐标是重叠在一起的,微梯度电极系的视电阻率曲线用实线表示,微电位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用虚线表示.
1.在渗透性岩层,泥浆滤液浸入地层,井壁上形成泥饼,由于泥饼电阻率要远低于冲洗带电阻率,因此,曲线出现正差异.
2.在非渗透岩层,如泥岩段无泥饼形成曲线无差异(重迭)或出现负差异(盐水地层可出现负差异),出现锯齿状高峰.
3.含油砂岩与含水砂岩一般都出现正幅度差.相邻的同岩性含油砂岩的幅度与幅度差都高于含水砂岩.

        通常采用重叠法将微电位和微梯度两条视电阻率测井曲线绘制在测井成果图上(如下图“微电极”一栏中的两条曲线分别是微电位和微梯度视电阻率测井曲线),在曲线上面可以看到两种微电极系视电阻率测井曲线之间的幅度差。当微电位电极系测井曲线幅度大于微梯度电极系测井曲线幅度时,称为“正幅度差”,反之称为“负幅度差”。渗透性地层在微电极系视电阻率测井曲线上的基本特征就是有幅度差。

        在重绘制的微电极系视电阻率测井曲线上,首先将具有正幅度差的渗透层和没有幅度差的非渗透层划分出来;然后,根据微电极视电阻率测井曲线的幅度大小和幅度差的大小,详细的划分岩性和判断岩层的渗透性。这是楚泽涵《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与原理》的原话,而常见的几种岩层在微电极系视电阻率测井曲线上的特征如下:


1、含油砂岩和含水砂岩:一般都有明显的幅度差。

2、泥岩:微电极系视电阻率测井曲线幅度低,没有幅度差或者有很小的正负不定的幅度差,曲线为平行于深度轴的直线。

3、致密灰岩:微电极系视电阻率测井曲线幅度特别高,常成锯齿状,有幅度不大的正幅度或者负幅度。

4、灰质砂岩:微电极系视电阻率测井曲线幅度比普通砂岩高,但幅度差比普通砂岩小。

5、生物灰岩:微电极系视电阻率测井曲线上幅度很高,正幅度特别大。

6、孔隙性、裂缝性石灰岩:微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幅度比致密灰岩的低得多,一般有明显的正幅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