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由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入下一个神经元?抗抑郁药物是如何阻止神经元对递质的再摄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2 15:11:47
请问由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入下一个神经元?抗抑郁药物是如何阻止神经元对递质的再摄取
xS[RP,VkY5n  FCa/V}|pcĚ ystwzw[(*Ob=90?QfWB|Naq+`֡D {۪ I]aU›7S-#DÛіx!st3ZÁ(0_J?c^/ ҝ艔y]; qTמפP&QŒ+Xx!Cv$0 Q (D-G(Tvݗ˙- YxY<)h:8*Hα5Ҋh1Vt\x7Q童a߰ءĒBzsK>W^xTUh9绋Yh"9æ&*J#x^п CB

请问由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入下一个神经元?抗抑郁药物是如何阻止神经元对递质的再摄取
请问由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入下一个神经元?抗抑郁药物是如何阻止神经元对递质的再摄取

请问由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入下一个神经元?抗抑郁药物是如何阻止神经元对递质的再摄取
自由扩散
人体内神经信号的传递是要依靠神经递质的,体内有很多神经递质,需要依靠“再摄取”这种功能,保证递质的循环使用.再摄取抑制剂简单说就是破坏了这种正常的再摄取生理功能的药物.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反正常生理的药物呢?举个例子来说,得抑郁症的人,发现病人的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分泌量明显减少,为了提高到正常水平,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1 加入5-羟色胺.2利用人体自身的回收机制,抑制回收(抑制再摄取)作用.由于第1种方法,从药物水平上来说,无法达到精确给药(在正确的部位给与正确的剂量).因此,常采用第2种方法,即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进而提高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浓度,达到抗抑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