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碳体有哪几种?它们的基本形态有什么差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15:22:33
渗碳体有哪几种?它们的基本形态有什么差异?
xVRVi%e2?A;x&BLOƶdˀW@ Ȳ j#=dɶ,B:ylt{bjeȻxvH& ;'9GYMm@^!3ho ZԋU7{Vf*YeBmI튦eU>/\" fE r\JQrt𾾳No\kx66h#@ 9)#T%>ʏ ax Alo _QV.ӂ-hK"j(v%ʈAvS=0vPl  B#2b0[ 2VTY1{WhH&b$iJ!rULKEP Ks\3zDڢk A25T%Q$KEIdj:|_ǘ jr·!5NOI4΀rVu+6׀6<`{O~[^FYAtJ'z]`~ߜkЃBPpNmXp1"{qZ1,D 2?Xh9| I. 8<43yJ9ۢ.q;AOiGun \nq&V`o,Du~ve~i( 9zt[hf 毡x;ctEcG?nx1~?}nny~Q D`mlˀɼyI(.+$La E#vcdOm^jqיh0=ް Ũ`ʍClZ3"`,*CƿiBY8+>.ϻ6Bz5SXq`MNtH~O4b$S}IMW"0#nK./k`fxCʢj],G) 3j/TFw}Hs ! .>zY3Lb#ٲ9nqmmgE2b޷oy3919<:>9/~5WO^GǞOndMCo

渗碳体有哪几种?它们的基本形态有什么差异?
渗碳体有哪几种?它们的基本形态有什么差异?

渗碳体有哪几种?它们的基本形态有什么差异?
一次渗碳体是从液相中直接析出的.
二次渗碳体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
三次渗碳体是从铁素体中析出的.
要从组织上讲,一次渗碳体只有在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白口铁)中才能见到.
其形貌可以是大块的板条(过共晶白口铁中).另外,高温莱氏体中包含的渗碳体也可以算作一次渗碳体,因为它们也是从液相中经共晶反应析出的.
二次渗碳体最典型的就是过共析钢退火平衡组织中,沿晶界网状分布的那些.
另外,珠光体中包含的渗碳体片层也可以算作二次渗碳体,因为它们也是由奥氏体中经共析反应析出的.
再有就是亚共晶白口铁冷却时,随着温度降低,从奥氏体块中析出的渗碳体.
共晶和过共晶白口铁冷却时,从高温莱氏体所包含的奥氏体中,析出渗碳体,也是二次渗碳体.
后面说的这几种这些都可认为是二次渗碳体,但一般不会明确指出(特别是莱氏体,是比较复杂的混合物,包含了一次渗碳体和二次渗碳体).
三次渗碳体很难观察到,因为量太少,一般是铁素体区域中的那些小点.

满意回答
一次渗碳体:在铁-石墨相图中,碳含量大于4.3%时,在L(Fe)+Fe3C两相区内结晶析出的初生Fe3C为一次渗碳体,形成温度于共晶温度(1148℃)以上,形貌为大的片(其间为共晶组织)。碳含量于4.3%~6.69%是其典型成分区间。
二次渗碳体:在铁-石墨相图中,碳含量大于0.77%时,在A(Fe)+Fe3C两相区内析出的Fe3C为二次渗碳体,形成温度于共晶温度(114...

全部展开

满意回答
一次渗碳体:在铁-石墨相图中,碳含量大于4.3%时,在L(Fe)+Fe3C两相区内结晶析出的初生Fe3C为一次渗碳体,形成温度于共晶温度(1148℃)以上,形貌为大的片(其间为共晶组织)。碳含量于4.3%~6.69%是其典型成分区间。
二次渗碳体:在铁-石墨相图中,碳含量大于0.77%时,在A(Fe)+Fe3C两相区内析出的Fe3C为二次渗碳体,形成温度于共晶温度(1148℃)与共析温度(727℃)之间,形貌以网状为典型。碳含量于0.77%~6.69%是其典型成分区间。
三次渗碳体:在铁-石墨相图中,F(Fe)+Fe3C两相区内析出的Fe3C为三次渗碳体,形成温度于共析温度(727℃)以下,形貌为细片状或粒状。
共晶渗碳体:于共晶温度(1148℃)形成的共晶组织(A(Fe)+Fe3C)中的Fe3C体。形貌为片状的共晶组织形貌。碳含量约为4.3%。
共析渗碳体:于共析温度(727℃)形成的共析组织(F(Fe)+Fe3C)中的Fe3C,形貌为片状的共析组织形貌。碳含量约为0.77%。
来自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7902699.html?fr=qrl&cid=203&index=3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