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21:41:54
论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x\n#ّ@]U]v C~1$J$MDj_H-\$$ؼ7O9'f2IIec wˉ_4{6L?Mnj֑btoi&k?}_j'mf/X_Wl}rJnׂu'#uIV2'15uMEEVo`9'"21]:7ϝ`n&Fp fc8_L,5Lm&wZ&FcbFC;cPno'~tjO(L0r~@Fp2yk6a OQ7s(ye%~6S3(~3take8v7!+AqAk|A`6N/(*JL sǿܱD {<E'+]ۢt'+Py:ىmo`/vkljM{p0w*Qů0i& B1NΘj;DHte*9?dXZI Z~u=3ܜsNc⊆k] 1;líns2:1=&oѫ$kAnՏڭgӣt*C4ȶΊ=.; cD;B$u{x/ 2n433:9TZDZZ__~1h9ID#Η1gUz쯽ac6mvCѾS)G;tsD ngvDSxXr)Vpڇ]Q^'-8Az`ekզghsjZy" 9[N xxմz*Ip[8d w"]66LP%؃N_h>Mtwk:jg"*.un'ƿДt+v[i僳m>Bxq:e"-W䳟;iѵ_l)\_+rv]Fu$Ȭ5LH98zFz6ՂWHғ/og0=CQiZ);k`~mP:== }l.grp0 asc*m n婹 C9@#h0 D*Cs+}7ҔT1sPq jUXY w?C!^9A#Vy aaWΆwyd0b.xgBD-RSܨ͍9ޙnu@at 1veN̳lQ3kj`0kvQN4r\ {2|`Za'ޜP?/>~Ç1fn+(bLe<5?|Hd &Dž#>x:^AXnC4+t*6lDc{ Wd(}YPL?l O(O> 9~'96}t8QƓ({g3@3F8)])-b 'y3_LbU`P hɧM?H)̔;? M7; hAI3{oD~wairI% ;5]KA+Y!YOX.X:V%xtm bAfo`Bx7.)IJ5ᅑh”91h/zТCGER-t.^}Ip(Xz3nǝ(W$9tg{[/˰PL =&G~=伇K z߇hMۣij|p-@oKej]zUDh~x7$feyx sQ eI~n7${4/BKAjK"tVRXLL:^f*JcpR0~{M&yddO$gl(a爠:+wwwM5J'  t؝6 dLKMF߼">0.0ΖP> ,k_ŹG ɘyL-duHH a]Ttz)̇ *'Tlkurmis*=|K{ZX9%u$ S3#mrz;, P`l`Zy0n1i2X^b>Y1ܔ&~vDM$A+o)c)Gf]7Y꯯ov+[ Av񐥝̚,/1*ƏUre~m֖#/ EE_ O-\--w3u_)X=spŭ{Y%-(~;';-Xgym29<QaB5zObbQVeYȡ$gtMKB~Bۦ@ۋGAĎ0Yt(//McbyI˸K Kbü@~&e]F&Br1sR[| W٤6_ ^*Zvƪ Í P#rb2\}Sbޑ5DV+(LX>62 UI l1OdD5l8~Qʄf=!|کQbA7oU`!elB>q}Kʋ~i#`{sPzG-\NJ4u4)lný{//RF6kFC6ΐBGPAs\{䛴.k#{S=|'zJGRtVcHn>նX>񗺶]_MBBdV~>ҧ=y>mG"ZCO_>RY:Ǻ novdXQZ^M18ڏ] -v-'mҚūDՌo]'y8cH%2Fֿ K;f 6W.t0R]hl/SG!bX+ݑ}k+.aΛiH32M$C9`\fC4؈Xe°$!M M~Gw3|BQb/Yp mn=ڟOXSydʪ]`_[.mׄ!{~}9#fS2PҬEY{H[1]3Fn7|eRV"|&9pl.mv,Q l? FV}VEbPM8龎9 NŷF9K]Ccr5\VRf.G+|!JDrPz{m ? Pp])qV@x {TFzBGa?b4'jt_lϮȮ#*/#sPRbBtzzguK)0ɣiúa] S<; b$Z-o|( $G_-|Vr_bE3V5u`fкkvNyB芮dO(Z}3v~i9N!b˞fo-[Mhׂj t.0|ӽ 3f$y>,^ֆ|vR:-pUX:m'JLmGPZ_Bv&Rcl ,=0 pe-B)(mv,\2\X(*knMr<FIVyGDB"$xԍLaY~LV8*mv ->fyj2td]A眢%l;&;عʭшZwX-kzHVuف'g}ʣpS.7pJ_P{C?af5~JnFC]2hX7Y2AVe,d,GWdFI-ljL%$ $#2|ccZ/(Pj^Ih.d0j'b56a~k&"Rq-^jdHW1~j+݌tNlXwMb^nQ4wRD/G\hiiȑw&G}js+3e!B<|!_"&uTVBP42hӓ> ѵ[t[*¶i I67ê0,O/{b=nر512kVipr ;ö{[I?4`{lwߙe>I-?,Sf=MJyb2ݯ4hzR-8fgXҭB뗎*Q}s;<G":%mC3_%l@ؔ6l ͽJSF9UOj3I_J/{fk l?1WI5xE{#OAB&hE[^j셕L D˽u VštV0t/hǧW+nV# zy I>S-1_\#k?q1䯕O_<6@(˔U]R?vyOwj3k̖c;]uC^}Buym C_[M,ÉS3 ,TLmL"2w<_jY 6dvl`'ߪ/QG>LsĬo%P{S.҄؄r)F\'zw(8JvE0JWnOAbjdo(  !Ui3Yx! }(k~^TISaߝÉ گէ I\~F!qw{sf|]H2F(}v;pI|ewOt_{wsv;?ڌIc6U.$)l<^DV^z—s G\z0#Oh^oga`A>M&zk^94%2< zz}3+|M}]͟,CfI0*b&W'$ Wy g3B_bͮWbQr8~AE/QѡUOڥ}?vis#6*5tkUOQ^tM[A>T6fUtdkyUKBI#́n|SBMMEއ\3=oخ(ch\r~2kq,85Q> afU I(?Fo|G9$\4fe\ ;AwDvn7^[tY]tX.;}d[HVMz~,oQOPB(g`^348!7W_ZPݘ^W 8chxޤ\YX{tǯTm8]Q2zʅ&qiԱSOixVF>>'82Q,d鎊4b `BqN ߏCڝ؀_

论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论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论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木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它是决定这个时代发展方向的历史主题.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在曲折和坎坷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开创了人类社会最深刻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过程.共产党人一定要坚定信念,进一步弄清楚这一“历史必然性”,正确评价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努力积蓄力量,为社会主义新高潮的到来做出贡献,去迎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必然性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向全世界宣布了资木主义必然走向灭亡.到了20世纪初,列宁又认为资木主义进入了腐朽的、垂死的阶段.然而,整个20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资木主义尽管遭受了几次重大危机的冲击,不但没有走向灭亡,反而获得了新的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却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处于低潮.那么,究竟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是历史的必然性呢?
一、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已经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各方面较过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巨大的发展,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现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有世界经济总量的4/5,世界货币总量的3/4,以及几乎全部的资本输出.其次是生产关系进行了自我调整,从而使其经济运行机制、所有制形式、分配形式、国际经济关系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国家经济职能大大加强.第三是上层建筑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趋于缓和,从而有效地起到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作用.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而且其自我改良和改善,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它自身不可解决的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大大发展了生产力,使生产日益社会化;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使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这就形成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固有矛盾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国际角度分析,财富向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集结,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加剧.在当今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能称得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不过20多个,其余绝大多数都属于欠发达或不发达国家,这些国家贫穷、落后、愚昧与发达国家的富裕、文明、奢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资本国际循环过程中,欠发达或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成为了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的对象.发达国家凭借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资金、生产力信息的不平等交换获取巨额利润,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化和贫富两极分化,向广大欠发达和不发达国家转移.目前占世界人口15%左右的西方国家集中了全世界绝大部分财富,消耗了全世界75%的开发资源.二是从一国的角度分析,财富向少数人集结,穷人与富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贫困和富裕冲突的加剧,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冲突在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上的表现.据资料显示,美国人口19%的富豪家庭平均收人为110427美元.占人口90%的工人家庭一年工薪平均为21106美元,如果加上资本收人等,富豪家庭总收人平均为316032美元,工人家庭为27699美元,两者相差11. 4倍,进人90年代两者差距进一步扩大,美国《商业周刊》对工人和首席执行官的收人评结表明,1990年两者的差距达到84倍,1995年为140倍,1998年为326倍,1999年高达416倍.
我们在分析资木主义新变化时,还有一点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资本主义的很多变化虽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但它已经包含着解决冲突的形式、手段和线索.如生产方式方面出现的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先进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所有制方面出现的由股份分散向社会所有制过渡等,资本主义进一步向着扬弃私有制,建立新的公有制的大方面发展,也就是说进一步向着社会主义过渡.
二,辨证的看待社会主义的挫败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在曲折和坎坷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开创了人类社会最深刻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过程.20世纪土半叶社会主义制度问世,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开创了“一球两制”的新局面.二战结束直至60年代,世界上先后有16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曾有100多个民族的政党提出社会主义纲领并在40个国家执政,社会主义在全球凯歌高奏.然而,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进人一个思想迷惘且行动艰难的低潮时期.此间,第三世界打过社会主义旗号的众多国家,纷纷融人资本主义私有化浪潮;苏东地区的社会主义制度一下子瓦解,共产党绝大部分分裂,先进的政治遗产被弃之如敝履,避之惶恐不及; 在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国家,一些有重大影响的共产党改了名,公开宣布转为社会民主党.对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自己的“不战而胜”而洋洋自得,骄傲地宣称,从此一切社会主义都将被埋葬,世界上只有一种制度,即全球化资本主义制度.面对社会主义遭受的这一严重挫折,能否断言“从此一切社会主义都将被埋葬”,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只是一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流产,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失败,决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制度和原则的破灭.恩格斯曾说,重大历史事件是一种“合力”的结果.苏东国家为什么发生剧变?我认为,除了种种客观因素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长期固守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使苏联模式逐渐失去生机和活力.二是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完全脱离了社会主义轨道,在政治上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在经济上取消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在思想上取消马克思主义,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三是执政党蜕化变质.苏共长期不重视党的建设,党内生活十分涣散,官僚主义日益滋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严重泛滥,导致许多党员甚至是党的高级干部蜕变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四是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由此不难看出,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不仅不能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而且恰恰说明这是其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才造成的历史悲剧.
三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木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
(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由五种社会形态构成,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杜会、资本主义社会及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发展运动的内在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运动,即生产关系的形式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上层建筑要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这样,社会形态就不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向前推进.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杜会,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进一步深化,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二)、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较之封建的生产方式是历史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解放了被封建主义束缚的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总和还要多的生产力.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导致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因而必然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束缚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自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已成为现代生产力反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生产力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必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那样,“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2]
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自身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一般来说,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实践出现的暂时挫折,不能否定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历史必然性,但却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客观规律指向的历史结局,从总体上来说在其整个演化过程终结之前是不可能提前出现的,任何客观规律是在历史的具体演进逐渐地和愈来愈深刻地发生作用的." [3]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世界杜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从而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投以怀疑的目光,对社会主义信念产生了动摇.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现实呢?邓小平同志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4]
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和遵循;在探索中出现失误,甚至是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社会主义遭受挫折之后,人们从震惊中经过深刻反思,吸取教训,继续奋斗使之重新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只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自己的国情相结合,开创一条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办好就可以显示出比资本主义更强的生命力和优越性.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苏正在悄然兴起,越南、老挝、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正在从本国实际出发,总结各自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并推行社会革新开放政策;苏东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在饱尝亡党亡国之苦后,经过深刻的反思,正在重整旗鼓.世界各国包括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前景正在恢复信心,重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均为坚持和巩固了社会主义阵地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肯定.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经过调整之后,将会以更加成熟和充满活力的崭新姿态出现在21世纪.
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更高的社会形态的历史还是短暂的,总的说来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我们应该承认一个社会制度它包容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能且释放过程往往需要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封建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即使最短的欧洲封建社会制度也经历了差不多1200年的历史,而资本主义才360年,社会主义才几十年的历史.同时我们又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起点比较低,要在同发达资本主义竞争中发挥出优越性,要获得比较优势,要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体方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它会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当今时代来着,更为可能的取代方式将主要从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是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强大起来,对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外在对比力量,促使其逐步走向灭亡;二是资本主义国家出于缓解矛盾与危机的需要,对其生产关系某些环节、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以及管理机制等进行自我调节与改良,出现部分质变,最后走向根本质变.”[5]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木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首先要借鉴其发展商品经济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当时设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形态,是基于两点,一是他们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只是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相对应而提出来的;二是以商品经济已经过去,或者是十分发达为基础的,而中国的社会主义,由于跳过了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进人社会主义阶段的形态.社会形态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明显,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就是发展商品经济.其次是要借鉴其配置资源的市场形式.人类杜会经济发展史上,配里社会有限资源的方式有自然配置、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而商品经济的一大特点,是追求最高效率和最好效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要用有限的稀缺资源来满足尽可能多的社会需求,就必须通过市场来配置.使各种资源通过市场调节或以市场调节为媒体实现组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是与商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商品就没有市场,有了商品就必须有市场,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休系.三是利用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长期的发展,确实有不少经济方面的优势值得我们利用.我国由于多次失去发展机遇而拉大了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必须改革开放,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和资源,解决国内资金和资源短缺的困难.同时要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管理人才.以此来加快社会主义的建设,在发展中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总之.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又要充分认识这个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一方面,是因为资木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的社会形态.作为资产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他们会为其自身存在和阶级利益拼命挣扎,包括进行某些“调整”和“改良”,做出某些“让步”,甚至不择手段延缓与阻挠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等等.另一方面,是因为资木主义还有发展的余地,在当代高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其生产力还有较大的伸展和发展空间,生产关系还有一定的调节空间.我们不能指望历史规律在一夜之间就发生并显现结果,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它的最终实现,毕竟不是一回事,它需要具备必要的社会客观条件和充分的主观准备.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面对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在21世纪发挥历史主体能动性所要实现的基木条件是:( 1)在“一球两制”的国际社会环境下,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与资木主义既要相互对立、斗争,又要相互协调、合作,这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2)努力适应并驾驭科技革命和高科技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得以兴盛与发展的根木手段和强大武器.( 3)积极吸取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尤其是在充分利用资木主义己经造就的现代文明成果基础上,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力量源泉和永恒动力.( 4)作为主义国家的执政党要坚持与时俱进,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社会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把执政兴国、执政为民当作第一要务,这是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根木保证.( 5)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这是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惟一正确的选择.
[结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性但其过程又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只有牢牢掌握这两个基木点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认识符合历史的辩证法.才能有足够的精神准备战胜一切压力和困难,努力积蓄力量,为社会主义新高潮的到来做出贡献,去迎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